《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84903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 英文名称:TV camera 课程类别:必修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适用对象:网络与新媒体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 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又要付诸 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 识并把理论用于实践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其它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 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TV camera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and it is also an application-oriented course focusing on theory,knowledge and practice.Requir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and to put into practice,through practice.to cultivat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namely through the intemship process. consolidate and inspection knowledge and put the theory to practice.Television camera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rses,which is both a technical class and an art course,which combines the knowledge of many subjec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电视摄像》课程要求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调整和使用、常见的拍摄技巧 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本课程的日的 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和啪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 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 提高电视艺术修养。 1
1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84903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 英文名称:TV camera 课程类别:必修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3 学分 适用对象:网络与新媒体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 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又要付诸 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 识并把理论用于实践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其它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 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TV camera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it is also an application-oriented course focusing on theory, knowledge and practice. Requir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put into practice, through practice, to cultivat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 namely through the internship process, consolidate and inspection knowledge and put the theory to practice. Television camera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rses, which is both a technical class and an art course, which combines the knowledge of many subjec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电视摄像》课程要求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调整和使用、常见的拍摄技巧 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 本课程的日的 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 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 提高电视艺术修养
在数字化时代,优秀影视作品蕴涵典型的思政教育功能,同时新时代也促使传统 思政教育进行革新,电视摄像技术无凝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电视摄像与思政教育 进行融合,以学生热爱的方式来进行审美教育与思政教育,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创新 思政教育方式的重要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介绍电视摄像类型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发展历程及电视画面的特性和造型特点, 掌握电视画面取材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介绍电视摄像类型 1.主要内容:介绍电视摄像的几种类型 (1)ENG单机分镜头拍摄 (2)EFP现场多机位切换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电视摄像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运用):分析电视摄像的类型 第二节短片的剧本创作 1.主要内容:写一部短片的剧本前的准备 (1)你非常希望与他人分享的故事是什么 (2)你非常希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3)你非常希望在短片中探讨的想法和问题是什么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剧本创作的要求 (1)写剧本时要考虑短片拍摄的可行性 (2)剧本的一般结构:三段结构 (3)打造脚本的基本要点: 塑造独特的人物 悬念 曲折 戏剧性冲突 制作戏剧性或喜剧性情节 人物数量
2 在数字化时代,优秀影视作品蕴涵典型的思政教育功能,同时新时代也促使传统 思政教育进行革新,电视摄像技术无疑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电视摄像与思政教育 进行融合,以学生热爱的方式来进行审美教育与思政教育,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创新 思政教育方式的重要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介绍电视摄像类型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发展历程及电视画面的特性和造型特点, 掌握电视画面取材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介绍电视摄像类型 1. 主要内容:介绍电视摄像的几种类型 (1)ENG 单机分镜头拍摄 (2)EFP 现场多机位切换 2.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电视摄像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运用):分析电视摄像的类型 第二节 短片的剧本创作 1.主要内容:写一部短片的剧本前的准备 (1)你非常希望与他人分享的故事是什么 (2)你非常希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3)你非常希望在短片中探讨的想法和问题是什么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剧本创作的要求 (1)写剧本时要考虑短片拍摄的可行性 (2)剧本的一般结构:三段结构 (3)打造脚本的基本要点: 塑造独特的人物 悬念 曲折 戏剧性冲突 制作戏剧性或喜剧性情节 人物数量
检验故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运用):掌握电视画面取材的基本要求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能说出电视画面在电视摄像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分析成功的画面和失败的画面之间的区别 (四)数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影视片段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景别的运用 (一)目的与要求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电视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首先在教 师的讲解中明确了解镜头的含义以及镜头与影片的关系;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 习景别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景别练习,通过影视片段赏析强化学生对景别运动的 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电视摄像技术能力的景别运用能力及思考创 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电视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影视分析与理解(影像思维逻辑。叙事结构) 1.主要内容:电视摄像的发展轨迹和分类,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概念 (2)特点 (3)作用 (4)要求 第二节电视景别的作用 1,主要内容:构图的种类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电视景别分类 (1)定义 (2)景别划分的任务 (3)影响景别的因素 物距
3 检验故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运用):掌握电视画面取材的基本要求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能说出电视画面在电视摄像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分析成功的画面和失败的画面之间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影视片段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 景别的运用 (一)目的与要求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电视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首先在教 师的讲解中明确了解镜头的含义以及镜头与影片的关系;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 习景别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景别练习,通过影视片段赏析强化学生对景别运动的 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电视摄像技术能力的景别运用能力及思考创 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电视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影视分析与理解(影像思维.逻辑. 叙事结构) 1.主要内容:电视摄像的发展轨迹和分类 ,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概念 (2)特点 (3)作用 (4)要求 第二节 电视景别的作用 1.主要内容:构图的种类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电视景别分类 (1)定义 (2)景别划分的任务 (3)影响景别的因素 物距
镜头的焦距 (4)获得不同的景别有两种途径 (5)远景、大远景 3.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 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 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 第三节《流浪地球》中的景别运用 1.影视赏析 2.景别分析 采用《流浪地球》中的片段分析景别,能充分表现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影片对景别的运用向受众传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三)课后练习 (1)能说出电视画面在电视摄像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分析成功的画面和失败的画面之间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理论教授与课堂讨论 第三章影视画面的构图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画面构成的作用和不同拍摄角度的造型效 果,举握画面构图的基本方法,了解摄像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能运用摄像机 进行拍摄,为以后拍摄画面做好充分的认识准备。 采用《建党大业》中的片段分析彩视画面的构图,不仅起到了讲解知识点的 作用,也能充分表现人物及周围大的空间环境,作为气氛性和情绪性的谊染, 也是对大环境的介绍,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思想也无形中渗透到课堂当 中。 (二)教学内容
4 镜头的焦距 (4)获得不同的景别有两种途径 (5)远景、大远景 3.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 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 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 第三节 《流浪地球》中的景别运用 1.影视赏析 2.景别分析 采用《流浪地球》中的片段分析景别,能充分表现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影片对景别的运用向受众传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三)课后练习 (1)能说出电视画面在电视摄像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分析成功的画面和失败的画面之间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理论教授与课堂讨论 第三章 影视画面的构图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画面构成的作用和不同拍摄角度的造型效 果,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方法,了解摄像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能运用摄像机 进行拍摄,为以后拍摄画面做好充分的认识准备。 采用《建党大业》中的片段分析影视画面的构图,不仅起到了讲解知识点的 作用,也能充分表现人物及周围大的空间环境,作为气氛性和情绪性的渲染, 也是对大环境的介绍,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思想也无形中渗透到课堂当 中。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构图基本概述 1.构图的特性 2.构图的要素 3.构图的基本规律 4.框架取景 第二节《建党大业》中的摄影构图分析 1.赏析片段 2.构图分析 (三)课后练习 (1)能清楚地划分景别 (2)能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3)能够使用摄像机进行简单的拍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理论教授与课堂讨论 第四章视点与视角和角度在影视中的运用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视点与视角在造型表现上的优势和不足,掌握其的拍 摄要求和角度在影视中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视点与视角 1.主要内容:了解视点及视角的含义 (1)视点 (2)视角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视点、视角 (1)视点:观察者所处的位置。 主观视点:以角色所处的位置为视点,即角色所看是镜头所呈现。 物体的主观视点、带物视点 (2)视角:视线、被观察物体两端垂直方向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 光心处所成的夹角。摄影机在水平方向离(有光的)被观察物体中心越远, 亮度越低。当亮度降到50%时的观看角度,定义为视角。被摄体越远越小
5 第一节 构图基本概述 1.构图的特性 2.构图的要素 3.构图的基本规律 4.框架取景 第二节 《建党大业》中的摄影构图分析 1.赏析片段 2.构图分析 (三)课后练习 (1)能清楚地划分景别 (2)能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3)能够使用摄像机进行简单的拍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理论教授与课堂讨论 第四章 视点与视角和角度在影视中的运用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视点与视角在造型表现上的优势和不足,掌握其的拍 摄要求和角度在影视中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视点与视角 1. 主要内容:了解视点及视角的含义 (1) 视点 (2) 视角 2.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视点、视角 (1)视点:观察者所处的位置。 主观视点:以角色所处的位置为视点,即角色所看是镜头所呈现。 物体的主观视点、带物视点 (2)视角:视线、被观察物体两端垂直方向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 光心处所成的夹角。摄影机在水平方向离(有光的)被观察物体中心越远, 亮度越低。当亮度降到 50%时的观看角度,定义为视角。被摄体越远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