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6600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非中文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新闻、编辑出版、翻译等专业的基础课,由古汉语通论、文选和常用 词三个部分组成。学好古代汉语可以帮助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吸收古代传统文化知识, 加强汉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它是学习文学、历史以及新闻、编辑出版等学科的桥梁, 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国学修养、规范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 力和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意义。可以说,古汉语的水平如何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大学文科教学水平的高低。 英文简介: Ancient Chinese is the compulsory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in Chinese and literature specialized (contains Wen Mi,news specialized )the ancient Chinese reasonable argument. the literary selections and the commonly used word three parts are composed.Leamed the ancient Chinese may help us to read the ancient literature.absorp ancient traditional culture knowledge,strengthen the Chinese word writing basic skills training.it is a bridge of studying the literature.historical as well as other disciplines.regarding enhanced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accomplishment and the national studies tutelage,the standard language writing utilization,sharpens aspect and so on university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foundation socialism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ll has the enormous significance.May say,how the student's ancient Chinese level do decide one university liberal arts teaching horizontal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
1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6600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非中文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新闻、编辑出版、翻译等专业的基础课,由古汉语通论、文选和常用 词三个部分组成。学好古代汉语可以帮助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吸收古代传统文化知识, 加强汉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它是学习文学、历史以及新闻、编辑出版等学科的桥梁, 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国学修养、规范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 力和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意义。可以说,古汉语的水平如何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大学文科教学水平的高低。 英文简介: Ancient Chinese is the compulsory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in Chinese and literature specialized (contains Wen Mi, news specialized). the ancient Chinese reasonable argument, the literary selections and the commonly used word three parts are composed. Learned the ancient Chinese may help us to read the ancient literature, absorp ancient traditional culture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 Chinese word writing basic skills training. it is a bridge of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historical as well as other disciplines, regarding enhanced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accomplishment and the national studies tutelage, the standard language writing utilization, sharpens aspect and so on university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nd foundation socialism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ll has the enormous significance. May say, how the student’s ancient Chinese level do decide one university liberal arts teaching horizontal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新闻、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之一,既具有专业性,也具有工具性。 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1)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 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如《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大多数篇章)没有今人注 释和标点的文言文。 (②)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如古代礼仪、古代外交辞令、古代地理常识、古 代职官制度等),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新闻、编辑出版等)打下厚实的文化 基础。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 (③)使学生比较札实、全面地学握古汉语基础知识,加深对现代汉语、语言学概 论和汉语史等课程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提高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胜任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工作: 2.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如导游、公关、文秘等)打下厚实的文 化基础 3.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I)学习古汉语意义:中国人、中国文、中国魂 (2)什么是古代汉语、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3)本学期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古代汉语 3.问题与应用 思考:如何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程? (三)思考与实践 标点并翻译文章(14%) 濠州定遠縣有一弓手善用矛遠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擊刺常蔑視官軍唯與 此弓手不相下曰見必與之決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適值偷在市飲酒勢不可避遂 曳矛而觀者如堵牆久之各未能進弓手者忽謂偷曰尉至矣我與爾皆健者汝敢與我尉 馬前决生死偷▣诺弓手應登刺之一塑而第蓄乘其隙也又有人曾遇強寇陶矛切方接寇 先含水滿口忽噀其面人愕然刃己揕胸後有一壮士複與寇遇己知噀水之事寇複用之水 纔出口矛已洞頸蓋己陳刍狗其機已泄持勝失備反受其害(宋·沈括《萝溪筆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2 《古代汉语》是新闻、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之一,既具有专业性,也具有工具性。 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1)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 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如《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大多数篇章)没有今人注 释和标点的文言文。 (2)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如古代礼仪、古代外交辞令、古代地理常识、古 代职官制度等),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新闻、编辑出版等)打下厚实的文化 基础。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 (3)使学生比较札实、全面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加深对现代汉语、语言学概 论和汉语史等课程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提高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胜任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工作; 2.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如导游、公关、文秘等)打下厚实的文 化基础 3.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⑴学习古汉语意义:中国人、中国文、中国魂 ⑵什么是古代汉语、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⑶本学期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古代汉语 3.问题与应用 思考:如何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程? (三)思考与实践 标点并翻译文章(14%) 濠州定遠縣有一弓手善用矛遠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擊刺常蔑視官軍唯與 此弓手不相下曰見必與之決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適值偷在市飲酒勢不可避遂 曳矛而鬬觀者如堵牆久之各未能進弓手者忽謂偷曰尉至矣我與爾皆健者汝敢與我尉 馬前決生死偷曰諾弓手應聲刺之一舉而斃蓋乘其隙也又有人曾遇強寇鬬矛刃方接寇 先含水滿口忽噀其面人愕然刃已揕胸後有一壯士複與寇遇已知噀水之事寇複用之水 纔出口矛已洞頸蓋已陳刍狗其機已泄持勝失備反受其害(宋·沈括《夢溪筆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辅以讨论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二章文字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六书”理论,掌握汉字结构知识,能通过字形分析了解字的本义: 2.弄懂六书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等概念,并能进行 具体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字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简况 1主要内容 ()汉字性质: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2)汉字的产生 (3)汉字形体的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汉字及其产生 (②)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3.问题与应用 汉字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1.主要内容 ()“六书”的提出及次第 (2)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阐述 (3)“六书”分析、举例:独体字、合体字及“六书”的局限与不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六书 (2)象形、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3.问题与应用 (1)分析常见汉字的造字结构 (2)怎样理解“四体二用”? 第三节古书中的用字 1.主要内容 (1)桶假与假借字的异同 (2)汉字分化产生古今字 (3)汉字造字过程中因造字方法不同出现异体字 (4)汉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 3
3 1.教学方法: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辅以讨论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二章 文字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六书”理论,掌握汉字结构知识,能通过字形分析了解字的本义; 2.弄懂六书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等概念,并能进行 具体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简况 1.主要内容 ⑴汉字性质: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⑵汉字的产生 ⑶汉字形体的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汉字及其产生 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3.问题与应用 汉字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1.主要内容 ⑴“六书”的提出及次第 ⑵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阐述 ⑶“六书”分析、举例;独体字、合体字及“六书”的局限与不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六书 ⑵象形、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3.问题与应用 ⑴分析常见汉字的造字结构 ⑵怎样理解“四体二用”? 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 1.主要内容 ⑴通假与假借字的异同 ⑵汉字分化产生古今字 ⑶汉字造字过程中因造字方法不同出现异体字 ⑷汉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通假字、古今字 (2)异体字、繁简字 3.问题与应用 你怎样理解汉字产生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用字现象? (三)思考与实践 1.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 蠻、竅、態、殲、遞、患、遷、编、叢、肩 2.根據六者分析下列汉字,如是形聲字,請再指出意符和聲符 亦、顧、類、突、瓜、徒、嗚、荊、舟、暴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或通假字,并寫出與之相應的今字或本字 ①)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②)彼秦者,弃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3)誰習計合,能爲文收責於薛者乎 (4)公懼,隊於車,傷足,喪屨。 (⑤)陽货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6)(顧)好學,…夕則然松節讀書,或然糠自照 (⑦)探淵者知千仞之深,縣繩之数也。 (⑧)(孟敏)营至市貿甑,何擔墮地壤之,徑去不顧。 (⑨)子爲正卿,亡不越竞,反不討贼,非子而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辅以讨论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三章词汇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2.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3.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和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及词的假借义,掌握分 析词的本义的方法。 4.同义词的辨析和同源词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1.主要内容 (1)古汉语词与词组划分 (②)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4
4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通假字、古今字 ⑵异体字、繁简字 3.问题与应用 你怎样理解汉字产生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用字现象? (三)思考与实践 1.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 蠻、竅、態、殲、遞、憲、遷、鑰、叢、膚 2.根據六書分析下列汉字,如是形聲字,請再指出意符和聲符 亦、顧、穎、突、瓜 、徒、鳴、荊、舟、暴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或通假字,并寫出與之相應的今字或本字 ⑴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⑵彼秦者,弃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⑶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於薛者乎? ⑷公懼,隊於車,傷足,喪屨。 ⑸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⑹(顧)歡好學,……夕則然松節讀書,或然糠自照 ⑺探淵者知千仞之深,縣繩之數也。 ⑻(孟敏)嘗至市貿甑,何擔墮地壞之,徑去不顧。 ⑼子爲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辅以讨论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三章 词汇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2.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3.了解词义引申的方式和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及词的假借义,掌握分 析词的本义的方法。 4.同义词的辨析和同源词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1.主要内容 ⑴古汉语词与词组划分 ⑵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③)古汉语双音节结构:单纯双音词、合成双音词 (4)复合词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和附加式,而支配式和主谓式则产生较 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连绵词、单纯词 (②)古汉语复合词的形成方式 3.问颗与应用 古汉语词和词组划分和现代汉语词和词组划分标准的异同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1.主要内容 (1)古今汉语词汇异同表现:古今词义完全相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古今 词义有同有异: (②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情况: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转移、词义轻重及 感情色彩的变化。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3.问题与应用 通过阅读《论语》选篇,思考古今汉语词汇异同。 第三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1.主要内容 )怎样掌握词的本义:字形分析和文献相结合。 (2词的引申方式:直接引申、间接引申:链条式引申、辐射式引申等。 (3)词义的引申规律:相似、相关、相因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 (2)相似引申、相关引申、相因引申 3.问题与应用 举例说明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词的假借义 第四节、同义词及其辨析 1.主要内容 (1)古代汉语存在同义词的意义 (②)分析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方法:来源、内容、语法、词义范围、词义轻重 (3)同义词是发展变化的,分清词义时代和层次
5 ⑶古汉语双音节结构:单纯双音词、合成双音词 ⑷复合词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和附加式,而支配式和主谓式则产生较 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连绵词、单纯词 ⑵古汉语复合词的形成方式 3.问题与应用 古汉语词和词组划分和现代汉语词和词组划分标准的异同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1.主要内容 ⑴古今汉语词汇异同表现:古今词义完全相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古今 词义有同有异; ⑵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情况: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转移、词义轻重及 感情色彩的变化。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⑴词义扩大 ⑵词义缩小 ⑶词义转移 3.问题与应用 通过阅读《论语》选篇,思考古今汉语词汇异同。 第三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1.主要内容 ⑴怎样掌握词的本义:字形分析和文献相结合。 ⑵词的引申方式:直接引申、间接引申;链条式引申、辐射式引申等。 ⑶词义的引申规律:相似、相关、相因等。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⑴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 ⑵相似引申、相关引申、相因引申 3.问题与应用 举例说明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词的假借义 第四节、同义词及其辨析 1.主要内容 ⑴古代汉语存在同义词的意义 ⑵分析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方法:来源、内容、语法、词义范围、词义轻重 ⑶同义词是发展变化的,分清词义时代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