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9883 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 英文名称: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学时 分:2学分 适用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 二、课程简介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音 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工作的实际,同时 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规律以及语言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知识,以有声语言表达为 核心,以文艺作品的播读训练为主要方式,主要介绍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 说、广播剧、影视剧配音等。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文艺类作 品的演播技巧,为学生自如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创造条件。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ndustry and refers to relevant law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related knowledge of linguistics and art.It takes verbal language expressions as the core and training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as the primary teaching mode to introduce poetry.prose.fables,novels. radio plays,film and TV dubbings.The course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kills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 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学 握文艺作品演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文艺作品演播创作的内涵 和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各类技巧,达到对各类不同稿件的理解 把握能力有所提高,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不同文艺类稿件的精神实质。并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演绎,提升审美素养,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
1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9883 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 英文名称: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2 学分 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 二、课程简介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音 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工作的实际,同时 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规律以及语言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知识,以有声语言表达为 核心,以文艺作品的播读训练为主要方式,主要介绍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 说、广播剧、影视剧配音等。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文艺类作 品的演播技巧,为学生自如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创造条件。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ndustry and refers to relevant law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related knowledge of linguistics and art. It takes verbal language expressions as the core and training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as the primary teaching mode to introduce poetry, prose, fables, novels, radio plays, film and TV dubbings. The course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kills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播 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 握文艺作品演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文艺作品演播创作的内涵 和特点,掌握并熟练运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各类技巧,达到对各类不同稿件的理解 把握能力有所提高,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不同文艺类稿件的精神实质。并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演绎,提升审美素养,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
豪感,并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自己的播音主持实践活动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文艺作品演播理论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广播文艺作品演播的内涵。 2.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 1.主要内容 1.文艺作品演播的概念 2.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 (1)形象感更强 (2)情感性市程 (3)更具生动性 (4)独居转饰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艺作品虚构类作品非现实作品形象感生动性情感性装饰性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叫做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和非文 艺类作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何处,文艺作品在播读时有哪些原则和方法。优秀 的文艺作品往往代表了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 族精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二节 文艺作品演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异同 1.主要内容 1.任务与创作目的 2.分析与理解 (1)把握主题 (2)掌握背景 (3)形成基调 (4)划分层次 3.手段与形式 (1)身份与身份成 (2)对象与交流方式 (3)内心视像 (4)语言节奏 (5)表现形式 (6)话筒的运用
2 豪感,并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自己的播音主持实践活动中。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文艺作品演播理论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广播文艺作品演播的内涵。 2.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文艺作品演播的认识 1.主要内容 1.文艺作品演播的概念 2.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 (1)形象感更强 (2)情感性更强 (3)更具生动性 (4)独居装饰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艺作品 虚构类作品 非现实作品 形象感 生动性 情感性 装饰性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叫做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和非文 艺类作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何处,文艺作品在播读时有哪些原则和方法。优秀 的文艺作品往往代表了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 族精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二节 文艺作品演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异同 1.主要内容 1.任务与创作目的 2.分析与理解 (1)把握主题 (2)掌握背景 (3)形成基调 (4)划分层次 3.手段与形式 (1)身份与身份感 (2)对象与交流方式 (3)内心视像 (4)语言节奏 (5)表现形式 (6)话筒的运用
4.学习文艺作品演播的意义 (1)丰富表达技能 (2)实现一专多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创作任务创作目的准备稿件的基本方法身份感的营造对象感的营造 内心视像语言节奏的把握对话简的运用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作品在演播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串 座原则和方法,积极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建设,避免作品平淡和贫乏。 (三)思考与实践 1.文艺作品演播与播音主持的关系? 2.播文艺作品演播语言的特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第二章文艺作品演播的准备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文艺作品演播创作前准各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艺作品演播前准备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备稿六步 1.主要内容 一、把握全局 二、理清背景 1.作品的内容背景 2.作品的人物背景 3.作品的写作背景 4.作者创作的心理背景 5.作品的播出背景 三、摸准意图 四、掌握风格 五、化为人物 六、扫除障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备稿的方法背景写作背景和故事背景、作者背景意图、风格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作品在朗读之前,应该做哪些 准备工作,不应仅仅是通读全篇就完事,还需要具体而细致的做好案头工作,才 3
3 4.学习文艺作品演播的意义 (1)丰富表达技能 (2)实现一专多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创作任务 创作目的 准备稿件的基本方法 身份感的营造 对象感的营造 内心视像 语言节奏的把握 对话筒的运用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作品在演播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串 座原则和方法,积极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建设,避免作品平淡和贫乏。 (三)思考与实践 1.文艺作品演播与播音主持的关系? 2.播文艺作品演播语言的特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第二章 文艺作品演播的准备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文艺作品演播创作前准备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艺作品演播前准备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备稿六步 1.主要内容 一、把握全局 二、理清背景 1.作品的内容背景 2.作品的人物背景 3.作品的写作背景 4.作者创作的心理背景 5.作品的播出背景 三、摸准意图 四、掌握风格 五、化为人物 六、扫除障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备稿的方法 背景 写作背景和故事背景、作者背景 意图、风格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作品在朗读之前,应该做哪些 准备工作,不应仅仅是通读全篇就完事,还需要具体而细致的做好案头工作,才
能够在播读过程中有的放矢, 第三章 散文表达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散文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 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全面把握散文播读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 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散文概述 1.主要内容 (1)散文的概念 (2)散文的种类 (3)散文的特征 1)形散神聚 2)以小见大 3)真事真情 4)形式多样 (5)具有文采 2.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一粒沙粒看世界,半瓣花 里看人情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不同散文对播读有什 么具体的要求。 第二节散文表达的方法 1.主要内容 散文表达要旨 1.摸准神韵 2.表达细腻 3.点染得体 二、散文表达提示 1.表达语言多样化 2.人物语言写意化 3.文辞美音韵美 4.语言形式多样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散文的神韵散文表达的细腻如何进行点染情绪语言的多样化表达样式 4
4 能够在播读过程中有的放矢。 第三章 散文表达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散文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 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散文播读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 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散文概述 1.主要内容 (1)散文的概念 (2)散文的种类 (3)散文的特征 1)形散神聚 2)以小见大 3)真事真情 4)形式多样 (5) 具有文采 2.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议论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 一粒沙粒看世界,半瓣花 里看人情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不同散文对播读有什 么具体的要求。 第二节 散文表达的方法 1.主要内容 一、 散文表达要旨 1.摸准神韵 2.表达细腻 3.点染得体 二、散文表达提示 1.表达语言多样化 2.人物语言写意化 3.文辞美 音韵美 4.语言形式多样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散文的神韵 散文表达的细腻 如何进行点染情绪 语言的多样化表达样式
写意化音韵美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表达的方式和不同类型,提示同 学们要注意到散文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世界和感情旨归。通过对优秀作 品的领会和二度创作,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美,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 精神。 (三)思考与实践 1.散文的概念及特征? 2.散文的特征如何在播音中体现? 3.结合一篇例稿,写出你是如何将理解感受落实到具体创作中去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四章 诗歌朗诵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诗歌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 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全面把握播读诗歌时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 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歌概述 1.主要内容 (1)诗歌的概念 (2)诗歌的种类 (3)诗歌的特征 1)集括性 2)跳跃性 3)音乐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诗歌是什么抒情诗叙事诗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自由诗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的建筑美诗歌的音韵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变革、诗歌的分类、诗歌 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诗歌应该采用何种表达方式等 第二节 格律诗的朗诵要旨 1.主要内容 1.了解规则 2.划好语节
5 写意化 音韵美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表达的方式和不同类型,提示同 学们要注意到散文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世界和感情旨归。通过对优秀作 品的领会和二度创作,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美,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 精神。 (三)思考与实践 1.散文的概念及特征? 2.散文的特征如何在播音中体现? 3.结合一篇例稿,写出你是如何将理解感受落实到具体创作中去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四章 诗歌朗诵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诗歌的概念,写作特征及情感型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融入自己的有声 语言表达之中,使表达生动、丰富、富于艺术感染力。 2. 全面把握播读诗歌时的思想与内涵,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 联想,加强感受力,提高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歌概述 1.主要内容 (1)诗歌的概念 (2)诗歌的种类 (3)诗歌的特征 1)集括性 2)跳跃性 3)音乐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诗歌是什么 抒情诗 叙事诗 古体诗 近体诗 格律诗 自由诗 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的建筑美 诗歌的音韵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变革、诗歌的分类、诗歌 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诗歌应该采用何种表达方式等 第二节 格律诗的朗诵要旨 1.主要内容 1.了解规则 2.划好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