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该怎么对新经济进行“聪明的监管”匡贤明 据央视报道,纵观近十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新经济 企业群发展迅猛。这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发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 之一。过去几年,依托于巨大的市场,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的“三新”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电商等某些领域的新经济也引发了各方 对垄断的争议,虚拟货币等某些领域新业态风险防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经济发展势不可挡,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聪明的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 风险防范的均衡。 首先应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的范畴中,深入硏究新经济的监督内容。 新经济发展中的聪明监管,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要有一定的耐心。新经济发 展有很多新的情况是以前没有遇见的。传统的监管理论、监管工具能不能适应新 经济,需要有一个观察和判断的过程 以电商为例,2016年有一家电商企业在B2B领域市场规模占比为43%,第二名仅 为7.5%。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垄断。原因在于当前评定垄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 化时代的标准,即市场占有率。 然而,新经济大都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BAT等都有对中小企业开放的平台 是一种产业生态,初创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孵化、发展。这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 界的企业,市场份额是不是界定新经济垄断的有效指标,如何判定垄断和不正当 竞争,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新经济的发展,有新的特征, 但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脱离监管的视角,否则容易出现某些风险。 比如,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监管滞后,导致了不少P2P平台出现问题,一定 程度地冲击了金融安全。因此,对新经济,既要监管,又不能匆忙下垄断的结论。 其次,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做到“会监管、能监管”。客观看, 我国当前的监管体制,还主要是适应于传统的工业化阶段,面对新经济、新业态 的新特征,原有的市场监管思路、监管工具难以适用,“不会监管、不能监管” 的矛盾突出。 比如,目前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 据的安全,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但这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再比如,现在的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表里没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这就造成了营业执照 办理时登记困难,也导致“三新”统计与监管面临挑战 因此,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建立新的市场监管体系。比如,探索政府与平 台相互协调的监管体系,赋予平台相应的监管权限,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平台 监管企业”的格局。这一点,在电商领域尤其重要。否则平台治理假货会面临诸 多挑战。再比如,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 的监管,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最后,把数据安全问题作为聪明监管的重点。新经济以数据为动力,没有数据就 谈不上新经济。但目前在数据监管的体制上,还有很多挑战
吉林省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该怎么对新经济进行“聪明的监管” 匡贤明 据央视报道,纵观近十年的中国企业 500 强榜单,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新经济 企业群发展迅猛。这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发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 之一。过去几年,依托于巨大的市场,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的“三新”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电商等某些领域的新经济也引发了各方 对垄断的争议,虚拟货币等某些领域新业态风险防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经济发展势不可挡,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聪明的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 风险防范的均衡。 首先应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的范畴中,深入研究新经济的监督内容。 新经济发展中的聪明监管,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要有一定的耐心。新经济发 展有很多新的情况是以前没有遇见的。传统的监管理论、监管工具能不能适应新 经济,需要有一个观察和判断的过程。 以电商为例,2016 年有一家电商企业在 B2B 领域市场规模占比为 43%,第二名仅 为 7.5%。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垄断。原因在于当前评定垄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 化时代的标准,即市场占有率。 然而,新经济大都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BAT 等都有对中小企业开放的平台, 是一种产业生态,初创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孵化、发展。这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 界的企业,市场份额是不是界定新经济垄断的有效指标,如何判定垄断和不正当 竞争,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新经济的发展,有新的特征, 但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脱离监管的视角,否则容易出现某些风险。 比如,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监管滞后,导致了不少 P2P 平台出现问题,一定 程度地冲击了金融安全。因此,对新经济,既要监管,又不能匆忙下垄断的结论。 其次,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做到“会监管、能监管”。客观看, 我国当前的监管体制,还主要是适应于传统的工业化阶段,面对新经济、新业态 的新特征,原有的市场监管思路、监管工具难以适用,“不会监管、不能监管” 的矛盾突出。 比如,目前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 据的安全,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但这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再比如,现在的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表里没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这就造成了营业执照 办理时登记困难,也导致“三新”统计与监管面临挑战。 因此,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建立新的市场监管体系。比如,探索政府与平 台相互协调的监管体系,赋予平台相应的监管权限,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平台 监管企业”的格局。这一点,在电商领域尤其重要。否则平台治理假货会面临诸 多挑战。再比如,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 的监管,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最后,把数据安全问题作为聪明监管的重点。新经济以数据为动力,没有数据就 谈不上新经济。但目前在数据监管的体制上,还有很多挑战
比如,数据分散的问题、数据安全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乱 象。比如,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在市场上被销售牟利。聪明的监管,需要有专门的 机构来负责数据安全,既保障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也保障企业和个体的数据安 全 (选自《新京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互联网、供应 链服务等新经济企业群发展迅猛。 B.建立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风险防范的均衡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C.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需要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有一定的耐心。 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 D.现行经济监管体制,依旧是传统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所以要使经济得到发展就 必须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以层进式论证方法为主,详细解读了怎样建立新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B.文章在每个监管办法提出的时候,都运用到了例证法,举例说明如何准确有效 的实施本层次所论述的监管手段 C.本文事实清楚,大量罗列数据,论述方法多样化,让读者生动感知文章内容。 D.一旦将数据安全作为了聪明监管的重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信息,并且 也保障了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之后,针对冲击金融安全的P2P平台,将面临被大面积 取缔,查处。 B.新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有些新经济业态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界的 企业,如何通过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判定该企业是否存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 进一步研究。 C.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后,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据 的安全,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 D.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的监管,要做到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这一切都需要把数据安全作为监管重点 以之为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野外理发处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 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 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 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这图中的人物位置时时在变动,有时会 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有时微嫌左 右两旁空地太多或太少,我便自己变更枕头的放处,以适应他们的变动,而求船 窗中的妥帖的构图
比如,数据分散的问题、数据安全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乱 象。比如,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在市场上被销售牟利。聪明的监管,需要有专门的 机构来负责数据安全,既保障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也保障企业和个体的数据安 全。 (选自《新京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中国企业 500 强中,互联网、供应 链服务等新经济企业群发展迅猛。 B.建立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风险防范的均衡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C.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需要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有一定的耐心。 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 D.现行经济监管体制,依旧是传统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所以要使经济得到发展就 必须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文以层进式论证方法为主,详细解读了怎样建立新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B.文章在每个监管办法提出的时候,都运用到了例证法,举例说明如何准确有效 的实施本层次所论述的监管手段。 C.本文事实清楚,大量罗列数据,论述方法多样化,让读者生动感知文章内容。 D.一旦将数据安全作为了聪明监管的重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信息,并且 也保障了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将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之后,针对冲击金融安全的 P2P 平台,将面临被大面积 取缔,查处。 B.新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有些新经济业态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界的 企业,如何通过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判定该企业是否存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 进一步研究。 C.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后,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据 的安全,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 D.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的监管,要做到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这一切都需要把数据安全作为监管重点, 以之为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 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 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 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这图中的人物位置时时在变动,有时会 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有时微嫌左 右两旁空地太多或太少,我便自己变更枕头的放处,以适应他们的变动,而求船 窗中的妥帖的构图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 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但我看来,适得 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 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听说今春杭州举行金刚法会时,班禅喇嘛叫某剃 头司务来剃一个头,送他十块钱,剃头司务叩头道谢。若果有其事,我想当他工 作的时候,“活佛”也是默默地把头交付他,任他支配的。被剃者不管是谁,都 垂头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 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 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 无自主之权。独有被剃头的人一声不响,绝对服从地把头让给别人弄。因为我在 船窗中眺望岸上剃头的景象,在感觉上但见一个人的活动,而不觉得其为两个人 的勾当。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 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 他只得旋转头去。这种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馆的镜头前面只吃数秒钟,犹 可忍也;但在剃头司务手下要吃个把钟头,实在是人情所难堪的!我们岸上这位 被剃头者,耐力格外强:他的身体常常为了适应剃头司务的工作而转侧倾斜,甚 至身体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还是勉力支撑。我躺在船里观看,代他感 觉非常的吃力。亼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 傀儡。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等到妥帖 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这被剃头者 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 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 图的基础。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 都画出了。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 黑裤的露出部分。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 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一一剃头司务的背心 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 船主人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向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 熟,送进一盘来给我吃。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啊,画了 一副剃头担!”他说:“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 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明 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 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 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相:那照相里所摄取的,是一株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 上靠着一个姿态闲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辨明 她是我们的船主妇。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 在里头,拍这一张照来挂在船舱里的。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世间颇有以为 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 画的题材。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 些闲话,他们就回船梢去做夜饭 (有删节)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 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但我看来,适得 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 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听说今春杭州举行金刚法会时,班禅喇嘛叫某剃 头司务来剃一个头,送他十块钱,剃头司务叩头道谢。若果有其事,我想当他工 作的时候,“活佛”也是默默地把头交付他,任他支配的。被剃者不管是谁,都 垂头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 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 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 无自主之权。独有被剃头的人一声不响,绝对服从地把头让给别人弄。因为我在 船窗中眺望岸上剃头的景象,在感觉上但见一个人的活动,而不觉得其为两个人 的勾当。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 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 他只得旋转头去。这种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馆的镜头前面只吃数秒钟,犹 可忍也;但在剃头司务手下要吃个把钟头,实在是人情所难堪的!我们岸上这位 被剃头者,耐力格外强:他的身体常常为了适应剃头司务的工作而转侧倾斜,甚 至身体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还是勉力支撑。我躺在船里观看,代他感 觉非常的吃力。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 傀儡。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等到妥帖 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这被剃头者 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 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 图的基础。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 都画出了。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 黑裤的露出部分。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 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剃头司务的背心—— 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 船主人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向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 熟,送进一盘来给我吃。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啊,画了 一副剃头担!”他说:“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 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明 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 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 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相:那照相里所摄取的,是一株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 上靠着一个姿态闲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辨明 她是我们的船主妇。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 在里头,拍这一张照来挂在船舱里的。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世间颇有以为 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 画的题材。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 些闲话,他们就回船梢去做夜饭 了。 (有删节)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丰子恺是文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儒者,文章“文中有画”,描绘了理发司务的 理发技艺和过程,显示了作者迥乎寻常的眼光。 B.作者把“船窗”当作“画框”,置身于剃头司务的生活中,近距离观察,通过 极其平凡的画面,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生活哲理 C.文章取材于生活的凡常之人,凡常之物,如写生一般,将这些凡常的人和事 通过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历历在目之感。 D.文章语言明快朴实、幽默隽永,视角独特,简单的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充满了 禅意,充满了生活情趣,更充满了人之真性情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来结构文章,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 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 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 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 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 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 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 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 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 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 人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 材料二: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 “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 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 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 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 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 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 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 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 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 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 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 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 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
A.丰子恺是文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儒者,文章“文中有画”,描绘了理发司务的 理发技艺和过程,显示了作者迥乎寻常的眼光。 B.作者把“船窗”当作“画框”,置身于剃头司务的生活中,近距离观察,通过 极其平凡的画面,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生活哲理。 C.文章取材于生活的凡常之人,凡常之物,如写生一般,将这些凡常的人和事, 通过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历历在目之感。 D.文章语言明快朴实、幽默隽永,视角独特,简单的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充满了 禅意,充满了生活情趣,更充满了人之真性情。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 分) 6.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来结构文章,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 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 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 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 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 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 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 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 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 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 人。 (《中国教育报》2017 年 03 月 07 日第 2 版) 材料二: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 “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 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 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 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 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 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 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 在今天“90 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 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 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 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 达到 11 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 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
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 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 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 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 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 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三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 节目的人越来越多一一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 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 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 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 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 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 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 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 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 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 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 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 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 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 基因》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 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 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 养很重要。 B.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 就能焕发生命力。 C.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 就是要亲近群众。 D.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 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E.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 公众阅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 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 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 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 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 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10 日) 材料三: “我从 2014 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 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 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 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 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 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 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 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 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 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 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 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 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 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 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 基因》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但在这 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 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 养很重要。 B.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 就能焕发生命力。 C.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 就是要亲近群众。 D.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 现在很多人 愿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E.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 公众阅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