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地边疆治理结构的调整 中国最早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在整个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 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群体生活的区域。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历史上, ‘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 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边疆治理尽管内容复杂且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 但总体上是围绕处理族际关系而展开的,基本上是实行“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内 外有别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现了由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根本性转变,国家 的边疆构架也随之而进行了调整。但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传统并未根 本性地改变,“族际主义”的取向仍然在延续甚至得到强化。这一方面固然是由 于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陆地边 疆,族际关系中的矛盾仍然是突出而典型的边疆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同时还 与其他的边疆问题纠缠在一起,并影响着其他边疆问题的解决。于是,处理族际 关系问题成为了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内容。 21世纪以来,以“族际主义”为基本取向的传统的陆地边疆治理,与国家发展 形势和要求之间的不适应性更加突出。一方面,随着国家发展形势和目标的改变 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已经远远超越于传统的文化属性,而且还在继续增强。在这 样的形势下,对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的忽视会影响到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战略的 定位。另一方面,陆地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已经从传统的边缘地 带凸显成为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其支撑国家的对外战略、地缘政治 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的作用日渐突出 因此,必须抛弃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取向,确立“区域主义”取向 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把陆地边疆界定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或“民族地区” 的思维和定位,把陆地边疆明确界定为国家陆地疆域的边缘性区域;在陆地边疆 治理中,改变传统的以解决族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主要内容的做法,把边疆 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着重于解决这个特殊区域内的区域性问题;在组成 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族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 题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会在陆地边疆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族际关系 问题也必须纳入到区域治理的框架中谋划,在促进边疆巩固和发展的进程中来谋 求族际关系问题的解决 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陆地边疆的治理也需要聚焦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稳定 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突出的区域和时间,应该把处理这些问题作为陆地边疆治 理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陆地边疆治理还必须注重发展问题、文化问题等,尤 其是要注重解决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反贫困问题、建设问题、交通问 题、基础设施问题、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问题等。与此相适应,寻求妥善解决这些 问题的路径和方式,应该成为陆地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选自2017年《新华文摘》第1期,作者周平,有删改)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 2018-2019 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陆地边疆治理结构的调整 中国最早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在整个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 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群体生活的区域。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历史上, ‘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 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边疆治理尽管内容复杂且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 但总体上是围绕处理族际关系而展开的,基本上是实行“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内 外有别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现了由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根本性转变,国家 的边疆构架也随之而进行了调整。但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传统并未根 本性地改变,“族际主义”的取向仍然在延续甚至得到强化。这一方面固然是由 于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陆地边 疆,族际关系中的矛盾仍然是突出而典型的边疆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同时还 与其他的边疆问题纠缠在一起,并影响着其他边疆问题的解决。于是,处理族际 关系问题成为了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内容。 21 世纪以来,以“族际主义”为基本取向的传统的陆地边疆治理,与国家发展 形势和要求之间的不适应性更加突出。一方面,随着国家发展形势和目标的改变, 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已经远远超越于传统的文化属性,而且还在继续增强。在这 样的形势下,对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的忽视会影响到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战略的 定位。另一方面,陆地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已经从传统的边缘地 带凸显成为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其支撑国家的对外战略、地缘政治 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的作用日渐突出。 因此,必须抛弃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取向,确立“区域主义”取向。 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把陆地边疆界定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或“民族地区” 的思维和定位,把陆地边疆明确界定为国家陆地疆域的边缘性区域;在陆地边疆 治理中,改变传统的以解决族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主要内容的做法,把边疆 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着重于解决这个特殊区域内的区域性问题;在组成 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族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 题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会在陆地边疆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族际关系 问题也必须纳入到区域治理的框架中谋划,在促进边疆巩固和发展的进程中来谋 求族际关系问题的解决。 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陆地边疆的治理也需要聚焦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稳定 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突出的区域和时间,应该把处理这些问题作为陆地边疆治 理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陆地边疆治理还必须注重发展问题、文化问题等,尤 其是要注重解决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反贫困问题、建设问题、交通问 题、基础设施问题、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问题等。与此相适应,寻求妥善解决这些 问题的路径和方式,应该成为陆地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选自 2017 年《新华文摘》第 1 期,作者周平,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在王朝国家时代,边疆治理内容非常 复杂。 B.新中国成立之初,边疆“华夷之辨”观念深,它本身复杂,还与其他边疆问 题相纠缠。 C.21世纪以来,“族际主义”取向的陆地边疆治理,开始与国家发展形势和要 求不适应 D.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尤其要注重解决,如反贫困、交通、基础设施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条理清晰地论证了陆地边疆治理必须从“族际主义”取向过渡到“区域 主义”取向的中心论点。 B.“有的学者”的言论表达了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是非华夏族的其他 民族生活的区域的观点。 C.文章第二段通过分析“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族际关系中的矛盾突出, 论证了“族际主义”得到强化的原因。 D.文章第三段从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和“一带一路”政策两方面论证“族际主 义”取向与国家发展不适应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逐渐形成的中国边疆概念,最初泛指地域并不确定的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 夷”之地。 B.把陆地边疆明确界定为国家陆地疆域的边缘性区域主要是为了解决族际关系 问题。 C.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突出的区域和时间发生的民族、宗教和稳定 问题。 D.族际关系问题将长期存在,欲巩固和发展边疆,须将之纳入到区域治理的框 架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蘑菇圈(节选) 阿来 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胆巴哥 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 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 着它们慢慢现身吗? 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 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在王朝国家时代,边疆治理内容非常 复杂。 B. 新中国成立之初,边疆“华夷之辨”观念深,它本身复杂,还与其他边疆问 题相纠缠。 C. 21 世纪以来,“族际主义”取向的陆地边疆治理,开始与国家发展形势和要 求不适应。 D.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尤其要注重解决,如反贫困、交通、基础设施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条理清晰地论证了陆地边疆治理必须从“族际主义”取向过渡到“区域 主义”取向的中心论点。 B. “有的学者”的言论表达了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是非华夏族的其他 民族生活的区域的观点。 C. 文章第二段通过分析“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族际关系中的矛盾突出, 论证了“族际主义”得到强化的原因。 D. 文章第三段从边疆的地理空间属性和“一带一路”政策两方面论证“族际主 义”取向与国家发展不适应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 逐渐形成的中国边疆概念,最初泛指地域并不确定的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 夷”之地。 B. 把陆地边疆明确界定为国家陆地疆域的边缘性区域主要是为了解决族际关系 问题。 C. 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突出的区域和时间发生的民族、宗教和稳定 问题。 D. 族际关系问题将长期存在,欲巩固和发展边疆,须将之纳入到区域治理的框 架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蘑菇圈(节选) 阿 来 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 ……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胆巴哥 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 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 着它们慢慢现身吗? 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 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 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 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 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 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炯认岀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 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 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 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 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 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炯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 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炯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 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 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 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 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炯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 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炯不能再上山去 看你们了。 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 你 阿妈斯炯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 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炯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 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 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岀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阿妈斯炯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炯,我们找到了。 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 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 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 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 用处。 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磨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 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 阿妈斯炯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 丹雅说,阿妈斯炯,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 多钱 阿妈斯炯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
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 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 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 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 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炯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 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 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 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 半。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 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 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炯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 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炯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 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 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 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 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炯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 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炯不能再上山去 看你们了。 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 你。 阿妈斯炯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 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炯随身的东西上装了 GPS,定位了她的秘 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 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阿妈斯炯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炯,我们找到了。 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 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 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 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 用处。 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磨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 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 阿妈斯炯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 丹雅说,阿妈斯炯,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 多钱。 阿妈斯炯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
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炯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 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炯,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 阿妈斯炯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 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炯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 有了 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 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 (有删改) 注:蘑菇圈:阿妈斯炯偶然在深山里发现的蘑菇源,传说圈里的蘑菇是山里所有 同类蘑菇的起源。蘑菇是一切菌类的总称,松茸是其中的一种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阿妈斯炯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蘑菇圈,写出了阿妈斯 炯肯定、惊讶、怀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B.小说细腻地描绘了阿妈斯炯雨后采蘑菇的场景,“珍重、掩盖”等词语传神 地表达了她对蘑菇的珍视和对大自然馈赠的敬畏。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了阿妈斯炯守护的蘑菇圈被丹雅的公司追踪拍 摄,丹雅准备利用拍摄的影像欺骗大众以此挣钱的故事。 D.小说两次写到阿妈斯炯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都没有回来,这表明阿妈希望 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蘑菇圈,但儿子对阿妈的蘑菇圈并不在意。 5.阿来的《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评价其“意深旨远”。 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的语言具有“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一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一一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 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 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 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 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 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 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 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摘编自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炯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 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炯,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 阿妈斯炯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 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炯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 有了。 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 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 (有删改) 注:蘑菇圈:阿妈斯炯偶然在深山里发现的蘑菇源,传说圈里的蘑菇是山里所有 同类蘑菇的起源。蘑菇是一切菌类的总称,松茸是其中的一种。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阿妈斯炯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蘑菇圈,写出了阿妈斯 炯肯定、惊讶、怀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B.小说细腻地描绘了阿妈斯炯雨后采蘑菇的场景,“珍重、掩盖”等词语传神 地表达了她对蘑菇的珍视和对大自然馈赠的敬畏。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了阿妈斯炯守护的蘑菇圈被丹雅的公司追踪拍 摄,丹雅准备利用拍摄的影像欺骗大众以此挣钱的故事。 D.小说两次写到阿妈斯炯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都没有回来,这表明阿妈希望 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蘑菇圈,但儿子对阿妈的蘑菇圈并不在意。 5.阿来的《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评价其“意深旨远”。 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 分) 6.小说的语言具有“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10 月 1 日—3 日,2018 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 本庶佑。 10 月 8 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 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 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 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 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 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 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摘编自 2018 年 10 月 8 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 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2018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总分 奖项分布 剑桥大学 英国 948 诺贝尔化学奖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94.7 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州理工大学 美 94.1 诺贝尔化学奖 哈佛大学 美国 93.6 诺贝尔化学奖 8耶鲁大学 美国 91.3 诺贝尔经济学奖 芝加哥大学 美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 1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87.7 诺贝尔化学奖 19 康奈尔大学 美国 85.1 诺贝尔物理学奖 纽约大学 美 诺贝尔经济学奖 65 京都大学 日本673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77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644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编自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 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 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 存在、时空等晢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一一气候变 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 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 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 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 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一一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 得者的硏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 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 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 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 人类。 (摘编自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 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硏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 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 科硏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硏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硏群体。本 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 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
(摘编自 2018 年 10 月 9 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 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 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 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 2008 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 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 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 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 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 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 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 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 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 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 人类。 (摘编自 2018 年 10 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 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 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 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 庶佑现年 76 岁,37 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 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 22 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