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活着的时候不多了,我就应该活它一个痛快。” 1933年除夕于九龙。 这篇文章所写的全是虚构。只有关于方的一段有一点根 据。方就是高志元,那真实的情形我已经在前面讲过了。惠 和慧是一个人,但她究竞是不是某一个朋友,我自已也说不出 来。 总之这篇文章的写成与发表,虽有一种烟幕弹的作用,然 而横贯全文的情调却极似我写作《电》时的心情。所以它依旧 是一篇真挚的作品。从它,读者也可以看出我当时的痛苦的 心情来。 《电》是《爱情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它不仅是《雨》的续 篇,它还是《雷》的续篇。有了它,《雷》和《雨》才能够发生关 系。《雨》和《雷》的背景是两个地方,《雨》里面所描写的是S地 的事情,《雷》的故事却是在F地发生的。《雨》的结束时间应 该比《雷》迟。周如水在S地投江的时候,德已经在F地被枪 杀了。 《电》和《雷》一样也是在F地发生的事情,不过时间比 《雷》迟了将近三年。在时间上《电》和《雨》相距至多也不过两 年半的光景。在《电》的开始贤对李佩珠说:“你到这里来也不 过两年多。”在《雨》的末尾,高志元、方亚丹两人到F地去时, 李佩珠对他们说过,希望他们能够在那里给她找到一个工作。 也许他们到了F地后不久就把她请了去,这是很可能的。这样 算起来,从《雨)到《电》中间就要不了两年半以女的时间。 但是在这两年半中间,我们可以看见李佩珠大大地改变
了,吴仁民大大地改变了,高志元也改变了,至少他的肚皮不 痛了。方亚丹没有大的改变,慧和三年前的她比起来也没有 什么差别。但是敏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影有了大的进步。 这可祝福的两年半的时间!正如仁民所说:“今天的社会 是一个大洪炉”啊! 关于《电》我似乎有许多话想说,但是在这里却又不便把 它们全说出来。这部小说是我的全部作品里面我自己比较喜 欢的一本,在《爱情的三部曲》里面,我也最喜欢它。但不幸的 是它经过了几次的宰割,儿乎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电》不能说是以爱情做主题的,它不是一部爱情小说;它 不能说是以革命做主题的,它也不是一部革命小说。同时它 又不是一部革命与恋爱的公式小说。它既不写恋爱妨害革命, 也不写恋爱帮助革命。它只描写一群青年的性格,活动与死 亡。这一群青年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一些有利于大家的事 情,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就牺牲了他们个人的一切。他们也许 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一点效果。然 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 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我称我的小说做《电》。 我写这本《电》时,我的确看见漆黑的天空中有许多股电光在 闪耀。 关于《电》里面的人物我不想多说话。这部小说跟我的别 的作品不同,这里面的人物差不多全是主人公,都占着同样重 7
要的地位。小说里大部分的人物,都不是现实生活里的某人 某人的写照,我常常把几个朋友拼在一起造成了《电》里面的 一个人。慧是这样地造成的,敏也是这样地造成的。影和碧, 克和陈清,明和贤,还有德华,都是这样地造成的。但是我们 似乎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了他们的真实性。 李佩珠这个近乎健全的性格要在结尾的一章里面才能够 把她的全部长处完全显露出来。然而结尾的一章一时却没有 机会动笔了。这个妃格念尔型的女性,是我创造出来的。我写 她时,我并没有一个“模特儿”。但是我所读过的各国女革命 家的传记却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吴仁民做了李佩珠的爱人,这个人似乎一生就离不掉女 人。在《雾》里面他有过瑶珠,在《雨》里面他有过玉雯和智君, 现在他又有了佩珠。但他已经不是从前的吴仁民了。这就是 说他不再是我的那个朋友的写照,他自己已经构成了一个独 立的人格,获得了他的独立的存在,而成为一个新人了。 高志元也许可以说是不曾改变,他不过显露了他的另外 的一面,但是他的健康的恢复会使人不认识他了。 我说过我是拿那个瘦长的年轻朋友做“模特儿”写了方亚 丹的。方亚丹跟德不同,方亚丹不象一座正在爆发的火山。虽 然慧说他粗暴,其实他不能算是一个粗暴的人,我那个朋友比 他粗暴得多。那个朋友对女人的态度是充满着矛盾的。我知 道他的内心斗争得很厉害。他在理智上憎恨女人,感情上却喜 欢女人。所以有人在背后批评他:口里骂女人,心里爱女人。 9
方亚丹却不是这样。方亚丹高兴和小学生在一起,或者 忙着养蜂。这些事情我那个朋友也做过。所以当我看见他和 小学生在一起玩,或者忙着换巢础毁王台、在蜜蜂的包围中跑 来跑去的时候,我也会象李佩珠那样地奇怪起来:“他这个粗 暴的人怎么可以同蜜蜂和小学生做好朋友?” 我那个瘦长的年轻朋友虽然有不少的峡点,但是他和方 亚丹一样,是一个有赤子心的人。我“枪杀”了方亚丹,我悲惜 自己失掉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友人。但是那个瘦长的年轻朋友 还活着,听说他已经渐渐地治好了病。那么我祝他早早地回 到他的蜜蜂和小学生的中间去。 慧这个人我自己也很喜欢。她那一头狮子鬃毛一般的浓 发还时时在我的眼前晃动。她不是一个健全的性格。她不及 佩珠温柔,沉着,坚定;不及碧冷静;不及影稳重;不及德华率 真。但是她那一泻千里的热情却超过了她们大家。她比她们 都大胆。她被人称为“恋爱至上主义者”,因为她的性的观念 是解放了的。 “我知道我活着的时侯不多了,我就应该活它一个痛快。” 她常常说的这一句话给我们暗示了她的全部性格。 敏和慧相爱过,但是“自由性交主义者”的慧并没有固定 的爱人。敏爱过慧,现在还在爱慧。不过现在他已经把爱情看 得很轻了。他这个人在三年中间变得最多,而且露出了一点 精神异常的现象,使他带着病态地随时渴望牺牲。他正如佩 39
珠所说,是一个太多感情的人,终于被感情毁了。他为了镇静 他的感情,就独断地一个人做了那件对于大家都没有好处的 事情。 陈清这个典型是有“模特儿”的。那是我的一个敬爱的友 人,他现在还在美国作工。他的信仰的单纯与坚定,行动的勇 敢与热心,只有认识他的人才能够了解。陈清的最后的不必 要的牺牲,在我那个朋友看来倒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事情 从吴仁民一直到敏,他们都不会做。·但是陈清做出来却没有 一点不合情理的地方。这与他的性格相合。不过这个典型的 真实性恐怕不易为一般年轻读者所了解。 贤这个孩子也是有“模特儿”的,但是不止一个。我几年前 在一个地方看见他常常跟着“碧”到处跑来跑去,脑子里留下 较深的印象。然而我那时所看见的却只是他的外表(不是面容, 贤的面容是从另一个孩子那里借来的),所以后来写贤时,我 也是把几个人拼起来写的。不知道怎样我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关于《电》,可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应该说的话似乎还 有,但是我也不想说了。我阖上了那本摊开在我面前的《电》。 我这样做了以后,我的眼前就出现了李佩珠的充满着青春的 活力的鹅蛋脸,接着我又看见被飘散的黑发遮了半个脸庞的 慧。我的心因为感激和鼓舞而微微地颤动了。我的灵魂被一 种崇高的感情冲洗着,我的心里充满着献身的褐望。恰恰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