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你能否根据以上解释归纳一下法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法就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 一种行为规范。法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策、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规 范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法的对象是一般的人和事,在同样的条件 下,法的规范可以反复适用。人们通过法有可能预见到国家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态度和 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行 为自由。法律义务是指法律上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或行为界限。 相关链接 社会规范是調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規范、道德規范、宗教規范、政策 規范、社团规范等。 ←专家点评 法規定的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的模式,就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即人们有做出某种行为的 自由。法规定的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的模式,就是关于义务的规定,即人们 必须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責任。所以,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要求人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 履行义务。 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 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是统一的。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材料一:200年新年的第一天,王某兴高采烈地拿到了全国第一家“一人公司”的 法人营业执照。因为,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于“一人有限责任公 司”首次作了特别规定 4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从200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苦于噪声 骚扰的居民有了与之抗争的新法律武器。因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制造噪声干 扰他人正常生活者,将被处以警告或罚款。 材料三: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食品安全 法、防震减灾法(修订)、消防法(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保险法(修订)、残疾 人保障法(修订)、刑法修正案(七)、关于修改专利法的决定等9件法律,还审议了 社会保险法、国家赔偿法、侵权责任法、邮政法(修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 法、统计法(修订)等6部法律草案。 你能否根据以上材杵进一步归纳法的特点?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制 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原先并没有某种行为规则,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 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认可, 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无论 制定还是认可,法都与国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 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名词点击 法律实施法律遵守法律适用 法律实施——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規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贳彻和实現的活动。 法律实施的方式主要有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简称守法,指一切国家机美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 体公民都必须遵宁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法律适用——有广狭两种含叉。广义的法律适用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 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規定运用于具体的场合,解决具体问题的专冂活动, 色括一切司法和执法活动。狭义的法律适用专指司法机美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的权和程序,运用法 律規范处理具体業件的活动,也称司法或司法适用。 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专家点评 我们可以将运用法律规范调盤社会关系的过程大体分为立法、守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监督等环 节。实行依法治国,必須努力做好这些环节中的各项工作 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因此, 法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但是,法的实施不能没有国家的强制力,在 我国,这是多数人对少数人、广大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制。将国家 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法: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法的职能实际上就是法的作用。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 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执行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政 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城中。 相关链接》 我国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法促进和保 障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维护和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夺的分配制度,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法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实行对敌专政、打 击各种刑事犯罪的有力武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法促进和保障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 手段,有助于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的制度环 境。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法是正确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促进和保障 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管理的完善,有助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谵。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 系,它体现着由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和共同意志,它用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 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工具。 6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镜头一: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草案》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 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 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 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 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1年6月14日毛泽东出席中央人民 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 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镜头二: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口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 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 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 镜头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 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 障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 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③以上论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 展历程。想一想:实行依法治国,我们作为公民应当怎样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群 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
化、法律化,这就是依法治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 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 求。“有法可依”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可遵循。“有法必依”要求一切 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严格遵守法 律,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和司法,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尽职尽责地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 犯罪行为。 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 试法动 中人 中学人民 中华人鼠国 中人民 中等人民此制国 中华人民国间 ◎以上这些法律,是我们在本门课程中要学习到的。你知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如何构成 的吗? 立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活动。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 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名词点击 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指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規范的调整对象和调 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美,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相互有机联 系的统一整体 8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