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80C51的结构和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由表可见: (1)增强型与基本型在以下几点不同: *片内ROM字节数:从4K增加到8K; *片内RAM字节数:从128增加到256; *定时/计数器从2个增加到3个; *中断源由5个增加到6个。 I☑L
由表可见: (1)增强型与基本型在以下几点不同: ﹡片内ROM字节数:从4K增加到8K; ﹡片内RAM字节数:从128增加到256; ﹡定时/计数器从2个增加到3个; ﹡中断源由5个增加到6个
第2章80C51的结构和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2)片内ROM的配置形式: *无ROM(即ROMLess)型,应用时要在片外 扩展程序存储器; *掩膜ROM(即MaskROM)型,用户程序由 芯片生产厂写入 EPROM型,用户程序通过写入装置写入,通 过紫外线照射擦除; FlashROM型,用户程序可以电写入或擦除 (当前常用方式) 还有OTPROM型(一次性编程写入ROM)产 品,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2)片内ROM的配置形式: ﹡无ROM(即ROMLess)型,应用时要在片外 扩展程序存储器; ﹡掩膜ROM(即MaskROM)型,用户程序由 芯片生产厂写入; ﹡ EPROM型,用户程序通过写入装置写入,通 过紫外线照射擦除; ﹡ FlashROM型,用户程序可以电写入或擦除 (当前常用方式)。 还有OTPROM型(一次性编程写入ROM) 产 品,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第2章80C51的结构和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2.3.2 80C51的引脚封装 总线型 非总线型 P1.0d 40 Vcc RST C 20 Vcc P1.1 2 39 P0.0 P3.0/RXD 2 19 口P1.7 P1.2 3 38 不 P0.1 P3.1/TXD C 3 18bP1.6 P1.3日 37b P0.2 XTAL2 C 4 17bP1.5 P1.4 5 36 P0.3 XTALI LO C 5 16bP1.4 P1.5 6 35 P0.4 P3.2/INTO 6 15 bP1.3 P1.6 7 34日 P0.5 P3.3/INT1 7 14bP1.2 oo P1.7 33 P0.6 P3.4/T0e 8 13 P1.1/AINI RST/VPD 19369 32 口 P0.7 P3.5/T1c 9 12 P1.0/AINO P3.0/RXD 31 EA/VPP GND E10 11 口P3.7 P3.1/TXD 1 30 不 ALE/PROG P3.2/INTO 29 PSEN P3.3/INT1 13 1930m 28 P2.7 注:类似的还有Phi1ips公司的 P3.4/T0 14 27 P2.6 87LP℃64,20引脚 P3.5/T1 ◇ 5 26 P2.5 8XC748/750/(751),24引脚 P3.6/WR 16 25 ▣P2.4 8X749(752),28引脚 P3.7/D 24 P2.3 8XC754,28引脚 XTAL2 18 2 口 P2.2 等等 XTAL1 19 22 P2.1 Vss 20 2 P2.0 II以
2.3.2 80C51的引脚封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VPD P3.0/RXD P3.1/TXD P3.2/INT0 P3.3/INT1 P3.4/T0 P3.5/T1 P3.6/WR P3.7/RD XTAL2 XTAL1 VSS VCC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EA/VPP ALE/PROG PSEN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0 RST P3.0/RXD P3.1/TXD XTAL2 XTAL1 P3.2/INT0 P3.3/INT1 P3.4/T0 P3.5/T1 GND VCC P1.7 P1.6 P1.5 P1.4 P1.3 P1.2 P1.1/AIN1 P1.0/AIN0 P3.7 注:类似的还有Philips公司的 87LPC64,20引脚 8XC748/750/(751),24引脚 8X749(752),28引脚 8XC754,28引脚 等等 80C51/89C51 89C2051 总线型 非总线型
第2章80C51的结构和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2.480C51的内部结构 Vcc RAM RAM地址寄存器 P3口驱动器 P1口驱动器 P2口驱动器 P0口驱动器 128字节 AR 堆栈指针 SCON SBUF PCON IE IP P3▣ P1口 P2▣ P0口 SP TCONTMOD TLO TLI THO THI 锁存器 锁存器 锁存器 锁存器 0 ACC 指令寄存器IR 缓冲器 DPH DPL ROM B 暂存器1 暂存器2 指令译码器ID 4K字节 PC增量器 PSW 定时与控制 ALU 程序计数器PC 振荡器 地址寄存器AR XTAL2 Vss XTAL1 EA RST ALE PSEN ④以
2.4 80C51的内部结构 RAM地址寄存器 P3口驱动器 P1口驱动器 P2口驱动器 P0口驱动器 AR RAM 128 字节 P0口 锁存器 P2口 锁存器 P1口 锁存器 P3口 锁存器 堆栈指针 SP SCON SBUF PCON TCON TMOD TL0 TL1 TH0 TH1 IE IP ROM 暂存器2 4K字节 ACC B PSW ALU 暂存器1 指令寄存器IR 指令译码器ID 定时与控制 DPH DPL PC增量器 程序计数器PC 地址寄存器AR 缓冲器 振荡器 XTAL1 EA RST ALE PSEN XTAL2 VSS VCC
第2章80C51的结构和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2.4.180C51的内部结构 一、80C51的微处理器 (CPU) (1)运算器 累加器ACC; 寄存器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2)控制器 程序计数器PC; 指令寄存器R; 定时与控制逻辑。 II☑I
2.4.1 80C51的内部结构 一、80C51的微处理器(CPU) (1)运算器 累加器ACC ; 寄存器B ;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 (2)控制器 程序计数器PC ; 指令寄存器IR ; 定时与控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