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7.B(“李配对丈夫……主要原因”于文无据) 8.AD(B.原文为“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 院”;C项“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错误,讲坛有这些名家参 与,但并非全部;E项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是因为她对英语教学的 改革。) 9①身份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的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系的权威。 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卓越,筹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人才, 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中关村大讲坛。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 精神可贵,爱国报国,治学严谨、淡泊名利、有责任心、讲原则、有坚守。(答 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得满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奷黠,连 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 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 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 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 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 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 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 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 盗正灌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 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 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每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 壮男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政。 (选自《明史·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10.下列对文中而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男/则留者不思 乱/汰者不能乱矣 B.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 /汰者不能乱矣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鹗则留者/不思 乱/汰者不能乱矣 D.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访则留者/不思 乱/汰者不能乱矣
. 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7.B(“李配对丈夫……主要原因”于文无据) 8.AD(B.原文为“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 院”;C 项“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错误,讲坛有这些名家参 与,但并非全部;E 项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是因为她对英语教学的 改革。) 9.①身份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的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系的权威。 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卓越,筹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人才, 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中关村大讲坛。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 精神可贵,爱国报国,治学严谨、淡泊名利、有责任心、讲原则、有坚守。(答 出 1 点得 1 分,答出 2 点得 3 分,答出 3 点得满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 ,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 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 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 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 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 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 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 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 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 盗正灌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 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 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每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 壮男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政。 (选自《明史•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10.下列对文中両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男/则留者不思 乱/汰者不能乱矣 B.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 /汰者不能乱矣 C.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鸮则留者/不思 乱/汰者不能乱矣 D.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访则留者/不思 乱/汰者不能乱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 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如柳 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 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 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 升 超 拔 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淳善于断案。审理案件不拖延积压,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 样迅速果断 B.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大盗卢十八逃跑很久难以抓捕的风声,先使其 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C.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有很多贫穷的人生下孩子无法抚养,张淳耐心规劝, 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D.张淳料事准确。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 手下人按照他的话去抓捕,果然抓到了盗贼 13.把文言文中两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10.答案B 11.答案A(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12.答案C。(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 13.(1)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 大为吃惊叹服,官司日渐减少。(“讼者”,“剖”,“浸”,各1分,语意 通顺2分) (2)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按照道理推断, 有什么神明呢?(“遁”,“去”,“卜勇”,“何神之有”宾语前置,语意 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 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个县令。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 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 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 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百姓带一包饭就能 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说他像包拯一样断案快速。 大盜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 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几十份的缉 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 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私通,那官吏经常为卢十八打探消息, 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 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 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 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如柳 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 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 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 “升”、“超”、“拔”、“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淳善于断案。审理案件不拖延积压,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 一样迅速果断。 B.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大盗卢十八逃跑很久难以抓捕的风声,先使其 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C.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有很多贫穷的人生下孩子无法抚养,张淳耐心规劝, 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D.张淳料亊准确。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 手下人按照他的话去抓捕,果然抓到了盗贼。 13.把文言文中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10.答案 B。 11.答案 A(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12. 答案 C。(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 13.(1)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 大为吃惊叹服,官司日渐减少。 (“讼者”,“剖”,“浸”,各 1 分,语意 通顺 2 分) (2)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按照道理推断, 有什么神明呢?( “遁”,“去”,“卜勇”,“何神之有”宾语前置,语意 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 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个县令。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 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 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 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百姓带一包饭就能 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说他像包拯一样断案快速。 大盗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 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几十份的缉 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 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私通,那官吏经常为卢十八打探消息, 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 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 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