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2018-2019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 期中考试试题 现代文阅读(1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 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 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 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 之意。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 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当然,家庭之中难免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调得好,大家都心 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 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 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 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 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 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 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 待另一方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 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 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东汉时期的宋弘,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
- 1 - 双鸭山市 2018—2019 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 期中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 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 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 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 之意。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 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当然,家庭之中难免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调得好,大家都心 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 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 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 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 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 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 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 待另一方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 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 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东汉时期的宋弘,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
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更是脍炙人人口。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 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家庭的幸福就是人生的幸福 B.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只要这样,家庭就能成为和谐的整体。 C.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以后越来越严重。 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可以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强调了“父慈子孝”是孝道的内容,论证了“孝道”对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B.文章先总论家和的重要性,然后分别列举了孝道和夫妇之道的表现及在家和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提出对其合理扬弃对于当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 D.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B.西方通过宗教、中国通过家庭培育熏陶,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途径不同,但都受到重 C.子孙后代继承祖辈志向、理想、事业、精神和意志,是家族、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 带 D.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衡量人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就看夫妻间一方对另方的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 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 2 - 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更是脍炙人人口。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 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家庭的幸福就是人生的幸福。 B. 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只要这样,家庭就能成为和谐的整体。 C. 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以后越来越严重。 D. 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可以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文章强调了“父慈子孝”是孝道的内容,论证了“孝道”对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B. 文章先总论家和的重要性,然后分别列举了孝道和夫妇之道的表现及在家和方面的作用。 C. 文章在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提出对其合理扬弃对于当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 义。 D. 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B. 西方通过宗教、中国通过家庭培育熏陶,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途径不同,但都受到重 视。 C. 子孙后代继承祖辈志向、理想、事业、精神和意志,是家族、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 带。 D.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衡量人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就看夫妻间一方对另方的态 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 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那啥,顶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 “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 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 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 “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这才发现其中 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 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 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 “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 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 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 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 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 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 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对, 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 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 晶的光芒。 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 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 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 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 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
- 3 - “那啥,顶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 “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 “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 “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 “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这才发现其中一 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 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 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 “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 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 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 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 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 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 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对, 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 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 晶的光芒。 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 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 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 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 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
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 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哪 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 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 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 法。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 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 有办法?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开闩门的当儿,突然 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顶子狼昋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 之后,他才急急地说:“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这些了,都拿 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 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 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顶子,”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 “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干啥?” 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 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 走了一步
- 4 - 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 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哪 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 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 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 法。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 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 有办法?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开闩门的当儿,突然 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 之后,他才急急地说:“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这些了,都拿 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 “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 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顶子,”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 “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干啥?” 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 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 走了一步
“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 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 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 B.“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 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 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 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 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5.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6分) 古代诗文阅读(48分) (-)、文言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尹继伦,开封浚仪人。父勋,郢州防御使。尝内举继伦以为可用,太祖以补殿直,杈领 虎捷指挥,预平岭表,下金陵。太宗即位,改供奉官。从征太原,还,迁洛苑使,充北面缘 边都巡检使。 端拱中,威虏军粮馈不继,契丹潜议入寇。上闻,遺李继隆发镇、定兵万余,护送辎重 数千乘。契丹凝无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真于越径趋大军, 过继伦军,不顾而去。继伦谓其麾下曰:“寇蔑视我尔。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 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为今日计,但当卷甲衔枚以蹑之。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 力战而胜,足以自树。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众皆愤激从命。继 伦令军中秣马,俟夜,人持短兵,潜蹑其后。行数十里,至唐河、徐河间。天未明,越去大 军四五里,会食讫将战,继隆方阵于前以待,继伦从后急击,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 丹相也。皮室既擒,众遂惊溃。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寇兵
- 5 - “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 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 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 B.“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 C.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 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 D.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 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5.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8 分) (一)、文言文阅读(3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尹继伦,开封浚仪人。父勋,郢州防御使。尝内举继伦以为可用,太祖以补殿直,权领.. 虎捷指挥,预平岭表,下金陵..。太宗即位,改供奉官。从征太原,还,迁洛苑使,充北面缘 边都巡检使。 端拱..中,威虏军粮馈不继,契丹潜议入寇。上闻,遣李继隆发镇、定兵万余,护送辎重 数千乘。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于越径趋大军, 过继伦军,不顾而去。继伦谓其麾下曰:“寇蔑视我尔。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 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为今日计,但当卷甲衔枚以蹑之。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 力战而胜,足以自树。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众皆愤激从命。继 伦令军中秣马,俟夜,人持短兵,潜蹑其后。行数十里,至唐河、徐河间。天未明,越去大 军四五里,会食讫将战,继隆方阵于前以待,继伦从后急击,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 丹相也。皮室既擒,众遂惊溃。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