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3702 课程名称:旅游消费行为 英文名称: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究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 游消费行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消费者行 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的选择,旅游者的感 知、期塑与萌客满意,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几类典型的旅游者的 消费行为。 This course is a subject of study on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Through the course of study,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basic theory and basic method of travel consumption beha vior.The main conter 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basic concepts and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e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the choice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the tourism products,the perception,the expectation and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the qualitative and the theorem of the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通讨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知道这些基本理论在旅游市场 营销中的应用价值,思政融入点包括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 文化自信突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2.熟悉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过程及购买决策过程,了解不同旅游消费者 的个体或群体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思政融入点包括: 3。熟悉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与旅游消费者需求、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掌握
1 《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3702 课程名称:旅游消费行为 英文名称: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究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 游消费行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消费者行 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产品的选择,旅游者的感 知、期望与顾客满意,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几类典型的旅游者的 消费行为。 This course is a subject of study on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Through the course of study,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method of travel consumption behavior.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basic concepts and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the choice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the tourism products, the perception, the expectation and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qualitative and the theorem of the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的: 1. 要求学生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知道这些基本理论在旅游市场 营销中的应用价值,思政融入点包括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 文化自信突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2. 熟悉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过程及购买决策过程,了解不同旅游消费者 的个体或群体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思政融入点包括; 3. 熟悉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与旅游消费者需求、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掌握
购买动机的概念、特点、了解购买动机理论的现状: 4.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的特点与规律, 从而掌握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思政融入点包括探索 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5.熟悉各种影响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环境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群体、 家庭和情境因素以及旅游消费者保护,在此部份的相关案例讲解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特点、历史、理论等 2.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必要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者行为概念和特点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代表性定义,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旅游消费者 行为研究对象,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旅游消费是旅游者为了满足其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整个旅游活动 过程中,对食、住、行、游、购、娱这六方面及其他方面所作的花费。 (2)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愉悦等体验的需要,选择 并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3)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一般需要了解的信息(研究对象)有: WAT:旅游消费者购买或体验什么产品? WY:旅游消费者为什么购买或体验? WHO:购买和体验产品的消费者是谁? WHEN:在什么时候购买和体验? HERE:在什么地方购买和体验? HOW MUCH:购买和体验的数量是多少 H0嘴:如何购头和体验的? WHERE:从哪里获得产品/的信息? (4)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的综合性,体验性,时效性,不可重复 性,弹性 (5)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有复杂性,受到旅游动机驱使 3.思政融入点: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2
2 购买动机的概念、特点、了解购买动机理论的现状; 4. 熟悉旅游消费者的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的特点与规律, 从而掌握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思政融入点包括探索 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5. 熟悉各种影响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环境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群体、 家庭和情境因素以及旅游消费者保护,在此部份的相关案例讲解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特点、历史、理论等 2.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必要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念和特点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代表性定义,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概念,旅游消费者 行为研究对象,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旅游消费是旅游者为了满足其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整个旅游活动 过程中,对食、住、行、游、购、娱这六方面及其他方面所作的花费。 (2)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愉悦等体验的需要,选择 并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3)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一般需要了解的信息(研究对象)有: WHAT:旅游消费者购买或体验什么产品? WHY:旅游消费者为什么购买或体验? WHO:购买和体验产品的消费者是谁? WHEN:在什么时候购买和体验? WHERE:在什么地方购买和体验? HOW MUCH:购买和体验的数量是多少? HOW:如何购买和体验的? WHERE:从哪里获得产品/的信息? (4)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的综合性,体验性,时效性,不可重复 性,弹性 (5)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有复杂性,受到旅游动机驱使 3.思政融入点: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行为历史 1.主要内容:消费者行为历史,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消费者行为历史: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应用时期(1930 1960年),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2)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早期研究,1970-2000年左右,21世 纪的研究,现存问题 3.思政融入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文化自信 第三节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 1.主要内容:经济学、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经济学(消费行为理论也称为效用论) (2)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3)消费者行为学 1)研究范式 2)研究模式: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一行为”模式,以米 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 (4)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一般模型 1)瓦哈比-一旅游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2)斯莫尔--一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 3)梅奥和贾维斯--一旅游决策影响因素模型 4)玛蒂森和沃尔-一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 5)莫霆荷-一度假旅游者行为模型 6)米德尔顿-一“刺激一反应”模型 (5)社会学与人类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能理解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进行实际 问题的分析 4.思政融入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第四节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2.基本概今和知识占: (1)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范式:实证主义、阐释主义、两者的比较 (2)旅游企业及相关机构需要的旅游消费信息:一是有关旅游者概况和 旅游行为的统计数据:二是旅游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决定因素及过程;三是旅游消 3
3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历史 1.主要内容:消费者行为历史,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消费者行为历史:萌芽时期(1930 年以前),应用时期(1930 — 1960 年),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 年至今) (2)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早期研究,1970-2000 年左右,21 世 纪的研究,现存问题 3.思政融入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文化自信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 1.主要内容:经济学、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经济学(消费行为理论也称为效用论) (2)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3)消费者行为学 1)研究范式 2)研究模式: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以米 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 (4)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一般模型 1)瓦哈比---旅游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2)斯莫尔---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 3)梅奥和贾维斯---旅游决策影响因素模型 4)玛蒂森和沃尔---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 5)莫霆荷---度假旅游者行为模型 6)米德尔顿---“刺激一反应”模型 (5)社会学与人类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能理解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进行实际 问题的分析 4.思政融入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范式:实证主义、阐释主义、两者的比较 (2)旅游企业及相关机构需要的旅游消费信息:一是有关旅游者概况和 旅游行为的统计数据;二是旅游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决定因素及过程;三是旅游消
费者的感知、满意度和未来的购买意向:四是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和民 族差异:五是旅游消费者行为与他们购买其他产品的相关性 (3)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决策导向研究、经验导向研究、 行为影响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深入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 (4)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有助于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为 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改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有益于我国旅游业的转型与健康 发展 3.思政融入点: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三)思考与实践 旅游消费行为除了课堂了解的几种理论背景,是否还有其它的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旅游消费者感知 (·)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旅游消费者感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本章知识做旅游营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者感觉和知觉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类别和特性:旅游消费者知觉的含 义、分类、特性等 2.基本概今和知识点: (1)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与类别:旅游消费者的感觉是指旅游者的身 体感受器在旅游消费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根据感觉的刺激来源,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特性:感受性、适应性、交互作用性、群体差异 性 (3)旅游消费者知觉的含义:旅游消费者知觉,是旅游者大脑在旅游消 费的全过程中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4)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 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特征 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知觉 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社会群体 特征的知觉。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可以把知觉区分为正确的知觉 和错觉
4 费者的感知、满意度和未来的购买意向;四是旅游消费者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和民 族差异;五是旅游消费者行为与他们购买其他产品的相关性。 (3)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决策导向研究、经验导向研究、 行为影响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深入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 (4)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有助于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为 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改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有益于我国旅游业的转型与健康 发展 3.思政融入点: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三)思考与实践 旅游消费行为除了课堂了解的几种理论背景,是否还有其它的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感知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旅游消费者感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本章知识做旅游营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感觉和知觉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类别和特性;旅游消费者知觉的含 义、分类、特性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与类别:旅游消费者的感觉是指旅游者的身 体感受器在旅游消费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根据感觉的刺激来源,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特性:感受性、适应性、交互作用性、群体差异 性 (3)旅游消费者知觉的含义:旅游消费者知觉,是旅游者大脑在旅游消 费的全过程中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4)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 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特征, 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知觉 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社会群体 特征的知觉。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可以把知觉区分为正确的知觉 和错觉
(5)旅游消费者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6)知觉的心理定势: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印象 3.思政融入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注意和记忆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者注意的含义、特征、种类和功能:旅游消费者记 忆的含义、分类、特性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 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2)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3)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或随意后注意。 (4)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5)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 过的事情以及联系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 时候又可以把它们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 (6)记忆的作用:使消费者对所遇到的产品或服务能做出合理的预期, 并使之能有选择的接触他所希望购买的产品。记忆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注意过程 记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及其价值的理解。 3.思政融入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三节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因素 1.主要内容:影响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客观因素:感知对象的刺激强度:旅游刺激物的刺激强度越大时, 越容易引起游客的感知,包括两方面,一是事物与背景对比的突出性,二是刺激 物本身的新奇独特性。感知对象的出现频率:频率越高,越容易感知。感知对象 的变化性:运动变化的事物更能起游客的知觉。 (2)主观因素:旅游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情绪状态:经验与期望: 经济收入阶层意识:个性特征:其他个体因素。 3.思政融入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四节旅游消费者目的地感知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 的地要素的感知: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感知:旅游消费者风险的感知:旅游活动 中的社会感知
5 (5)旅游消费者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6)知觉的心理定势: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印象 3.思政融入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注意和记忆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者注意的含义、特征、种类和功能;旅游消费者记 忆的含义、分类、特性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 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2)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3)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或随意后注意。 (4)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5)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 过的事情以及联系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 时候又可以把它们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 (6)记忆的作用:使消费者对所遇到的产品或服务能做出合理的预期, 并使之能有选择的接触他所希望购买的产品。记忆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注意过程。 记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及其价值的理解。 3.思政融入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因素 1.主要内容:影响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客观因素:感知对象的刺激强度:旅游刺激物的刺激强度越大时, 越容易引起游客的感知,包括两方面,一是事物与背景对比的突出性,二是刺激 物本身的新奇独特性。感知对象的出现频率:频率越高,越容易感知。感知对象 的变化性:运动变化的事物更能引起游客的知觉。 (2)主观因素:旅游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情绪状态;经验与期望; 经济收入阶层意识;个性特征;其他个体因素。 3.思政融入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目的地感知 1.主要内容: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 的地要素的感知;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感知;旅游消费者风险的感知;旅游活动 中的社会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