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31303 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 英文名称:Plant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36,实验12 学 分分:3 适用对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气候学与气象学》、《水文地理学》 二、课程简介 植物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自然区域地理、经济 地理、环境学以及有关自然地理应当具备的基础。该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更深层次 的专业课的学习,在此学习阶段开展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涯乃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物地 理学主要介绍植物各大类群基本特征、植物命名法、植物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以及植 物与地球的摆合关系:植物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外界条件的影向以及植物对外 界环境的反应:植物种属分布的现代生态条件和历史原因:世界植物区划及时空演变, 中国植物区划及主要特征:植物群落的基本性质、类型、结构、分布以及和环境的关 系和演替:世界植被类型特征及植被分布规律。 Phytogeograph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geography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lant geography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s major taxa,plant nomenclature,plant phylogeny and ontogeny development,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and earth;The inner rule of plant individual life activ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plant to the outside environment:Modern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World plant division and its time and space evolution:Plant divis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Basic properties,types,structure,distribution of plant commun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in the world.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植物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31303 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 英文名称:Plant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36,实验 12 学 分:3 适用对象: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气候学与气象学》、《水文地理学》 二、课程简介 植物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自然区域地理、经济 地理、环境学以及有关自然地理应当具备的基础。该课程学习效果直接影响更深层次 的专业课的学习,在此学习阶段开展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涯乃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物地 理学主要介绍植物各大类群基本特征、植物命名法、植物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以及植 物与地球的耦合关系;植物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外 界环境的反应;植物种属分布的现代生态条件和历史原因;世界植物区划及时空演变, 中国植物区划及主要特征;植物群落的基本性质、类型、结构、分布以及和环境的关 系和演替;世界植被类型特征及植被分布规律。 Phytogeograph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geography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lant geography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s major taxa, plant nomenclature, plant phylogeny and ontogeny development,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and earth; The inner rule of plant individual life activ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plant to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Modern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species; World plant division and its time and space evolution; Plant divis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Basic properties, types,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plant commun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in the world.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植物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在地 球表面分布规律的科学,隶属于自然地理学,同时与生态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 地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作为自然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植物地 理学所讲授的内容是从事地理研究和地理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也是学习自然 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环境学以及有关自然地理应当具备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1)将思政教育与植物地理学专业知识融合融通,从多角度探 计课程思相数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日标:2)通讨学习,使学生堂据植物形态解 学及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及技巧,注意介绍研究热点及其尚未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塑秘的积极性:3)通时学习,使学生堂握精物地理的堪本知识、 掌握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的产生对本领域 研究的贡献:4)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讲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 观,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和使命担当。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植物地理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了解 植物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了解学科前沿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掌握植物地理学科的意义,通过分析植物 对地球环境的意义,培养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主要内容 1,1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2植物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3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基本任务 1.4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从国际权威杂志关于植物地理学的专刊,引入其学科前沿属性。引入名人案例屠呦 呦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培育学生开拓进 取、团队奉献、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增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植物地理学是什么? 一研究对象、内容、分支学科,交叉学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2 植物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在地 球表面分布规律的科学,隶属于自然地理学,同时与生态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 地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作为自然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植物地 理学所讲授的内容是从事地理研究和地理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也是学习自然 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环境学以及有关自然地理应当具备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1)将思政教育与植物地理学专业知识融合融通,从多角度探 讨课程思想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 学及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及技巧,注意介绍研究热点及其尚未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地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的产生对本领域 研究的贡献;4)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讲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 观,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和使命担当。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植物地理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了解 植物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 了解学科前沿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掌握植物地理学科的意义,通过分析植物 对地球环境的意义,培养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主要内容 1.1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植物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3 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基本任务 1.4 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从国际权威杂志关于植物地理学的专刊,引入其学科前沿属性。引入名人案例屠呦 呦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2015 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培育学生开拓进 取、团队奉献、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增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植物地理学是什么? —— 研究对象、内容、分支学科,交叉学科。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什么是植物地理学?辩证理解学科定义,学科的认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多角 度理解学科定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地理学学科认知的能力,培 养学生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第二节植物地理学的发展 1.主要内容 1.1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1.1生物圈 1.1.2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1.2.1古代植物地理学的萌芽 1,2.2植物地理学的奠基和发展阶段 从我国植物现状引入,让学生更加关注植物的作用。植物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 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目标中着重增强学生社会主义国家情怀意识、民 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绿色环保意识等。介绍中国与植物地理学有关的学会与专家、 研究前沿动态、学术会议等,在了解植物地理学发展趋势、基本知识等基础上,学习 中国植物保护、道德教育等相关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圈,植物地理学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地理学形成与发展 认知的能力,能动态分析学科趋势,理解基于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动态发展趋 势。 (三)思考与实践 1.阐明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2.什么叫生物圈?闸明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 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生态学的关系。 4.植物地理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 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和熟悉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器官以及演化趋势: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植物的命名法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用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用局部和整体的观 点来分析植物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3
3 什么是植物地理学?辩证理解学科定义,学科的认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多角 度理解学科定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地理学学科认知的能力,培 养学生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第二节 植物地理学的发展 1. 主要内容 1.1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1.1 生物圈 1.1.2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 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1.2.1 古代植物地理学的萌芽 1.2.2 植物地理学的奠基和发展阶段 从我国植物现状引入,让学生更加关注植物的作用。植物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 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目标中着重增强学生社会主义国家情怀意识、民 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绿色环保意识等。介绍中国与植物地理学有关的学会与专家、 研究前沿动态、学术会议等,在了解植物地理学发展趋势、基本知识等基础上,学习 中国植物保护、道德教育等相关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圈,植物地理学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地理学形成与发展 认知的能力,能动态分析学科趋势,理解基于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动态发展趋 势。 (三)思考与实践 1.阐明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2.什么叫生物圈?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 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生态学的关系。 4.植物地理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和熟悉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器官以及演化趋势;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植物的命名法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2.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用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用局部和整体的观 点来分析植物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细胞、组织、器官 1.主要内容 1.1植物的细胞 1.1.1细胞的概念 1.1.2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1.1.3细胞的增殖 1.1.4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1.2精物的组织 1.2.1植物组织的概念 1.2.2植物组织的类型 1.2.3组织系统 1.3植物的器官 1.3.1种子和幼苗 1.3.2根 1.3.3茎 1.3.4叶 1.3.5花 1.3.6果实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局部和整体的观点。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系统论的一个 重要思想,这一点也适合植物领域。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有机整体 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 整体 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另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等很形 象地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从这可联系到个人、家庭、集体 和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作为中华 儿女,理应将“知道怎样爱国”作为做人最大的事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细胞、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古核生物、原生质体、细胞器、细胞分化、植物组 织、分生组织、成熟组织、木质部、韧皮部、组织系统、器官、初生结构、初生生长 次生结构、次生生长、芽、脉序、异形叶性、叶镶嵌、单叶、复叶、花、花序、有 限花序、无限花序。 3.问顾与应用(能力要求) 植物形态结构受环境因素怎样的塑造?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个体形态 结构认知的能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局部和整体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植物的生活史及主要类群 4
4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 1. 主要内容 1.1 植物的细胞 1.1.1 细胞的概念 1.1.2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1.1.3 细胞的增殖 1.1.4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1.2 植物的组织 1.2.1 植物组织的概念 1.2.2 植物组织的类型 1.2.3 组织系统 1.3 植物的器官 1.3.1 种子和幼苗 1.3.2 根 1.3.3 茎 1.3.4 叶 1.3.5 花 1.3.6 果实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局部和整体的观点。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系统论的一个 重要思想,这一点也适合植物领域。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有机整体。 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 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另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等很形 象地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从这可联系到个人、家庭、集体 和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作为中华 儿女,理应将“知道怎样爱国”作为做人最大的事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细胞、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古核生物、原生质体、细胞器、细胞分化、植物组 织、分生组织、成熟组织、木质部、韧皮部、组织系统、器官、初生结构、初生生长、 次生结构、次生生长、芽、脉序、异形叶性、 叶镶嵌、单叶、复叶、花、花序、有 限花序、无限花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植物形态结构受环境因素怎样的塑造?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个体形态 结构认知的能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局部和整体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 植物的生活史及主要类群
1.主要内容 1.1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 1.2植物的类群 1.2.1植物的种系发生和主要类群 1.2.2藻类植物 1.2.3菌类植物 1.2.4地衣植物 1.2.5苔藓植物 1.2.6蕨类枯物 1.2.7裸子植物 1.2.8被子植物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动态发展的观点与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观点。植物的演化过 程是动态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过程:植物形态 结构特征和系统分类是建立在特征差异性比较研究和对共性特征归纳总结基础上的。 在植物分类学习过程中,通过归纳抓住共性,通过对比明确差异性,可以使繁杂的问 题简单化。 介绍植物分类鉴定重要工具书《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国80余家科研 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164位绘图人员,经过80年的大规模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等 工作积累、45年艰辛编撰,才得以于2004年10月全部出齐。此书不仅摸清了中国的 植物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对国家 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植物学基础 理论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不仅实现了中国几代植物分类学家的夙愿,也充分 体现了一代又一代植物科学家的科学坚守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展现了科 学工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受精作用、双受精、单性结实、繁殖、世代交替、生活史、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植物的命名法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类群?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类群 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动态发展的观点与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观点 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思考与实践 1.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古核生物之间有何区别? 2.什么叫生物圈?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 5
5 1. 主要内容 1.1 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 1.2 植物的类群 1.2.1 植物的种系发生和主要类群 1.2.2 藻类植物 1.2.3 菌类植物 1.2.4 地衣植物 1.2.5 苔藓植物 1.2.6 蕨类植物 1.2.7 裸子植物 1.2.8 被子植物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动态发展的观点与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观点。植物的演化过 程是动态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过程;植物形态 结构特征和系统分类是建立在特征差异性比较研究和对共性特征归纳总结基础上的。 在植物分类学习过程中,通过归纳抓住共性,通过对比明确差异性,可以使繁杂的问 题简单化。 介绍植物分类鉴定重要工具书《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国 80 余家科研 教学单位的 312 位作者,164 位绘图人员,经过 80 年的大规模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等 工作积累、45 年艰辛编撰,才得以于 2004 年 10 月全部出齐。此书不仅摸清了中国的 植物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对国家 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植物学基础 理论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不仅实现了中国几代植物分类学家的夙愿,也充分 体现了一代又一代植物科学家的科学坚守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展现了科 学工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受精作用、双受精、单性结实、繁殖、世代交替、生活史、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植物的命名法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类群?通过本节学习提升学生对植物类群 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动态发展的观点与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观点 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思考与实践 1.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古核生物之间有何区别? 2.什么叫生物圈?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