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马:(笑)名字是我爷爷起的。他那一代还很封建,希望我当官发财。但官和钱不是我的 理想。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 记:为什么上了大学,有了知识、能力来实现理想时,理想却没了? 马:(晃腿,镣铐声响)不知道。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要,后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 记:你想过大学生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吗? 马:这个问题以前没想过,来看守所后,经常想。我觉得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平 时,我与周围的人,浑浑噩噩过日子。学习不怎么努力,也没有想过为社会国家做什么贡献。 想到的、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那点心事。 我现在觉得一些大学生应该感到惭愧。毕竟,政府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投入都是很大的 但是,我觉得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做贡献、奉献想得少,想到的都只是自己。 以前不觉得,现在回想起来,在大学,很多学生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甚至有些人考研, 也不是为了什么学术上的贡献,只是为了讨一份生活。 记:如果把大学生与有社会责任、承担义务、乐于奉献相联系,你觉得这会显得挺高尚吗? 马:(果断地)不是高尚。我觉得这很实在。我觉得这样的话,一个人会非常充实。不能 用高尚来形容,只能说是信念。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像我以前在大学时,如果找工作不算一种追求的话,就没什么追求了。以前嘻嘻哈哈的不觉 得,现在回想起来很失败 记:胸无大志的人,会很容易陷入琐碎小事之中,斤斤计较。 马:你说得很对。一般人不会在乎这种小事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 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 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 者,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根本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 教材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共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第一部分:一至三章。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 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6 马:(笑)名字是我爷爷起的。他那一代还很封建,希望我当官发财。但官和钱不是我的 理想。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 记:为什么上了大学,有了知识、能力来实现理想时,理想却没了? 马:(晃腿,镣铐声响)不知道。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要,后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 记:你想过大学生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吗? 马:这个问题以前没想过,来看守所后,经常想。我觉得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平 时,我与周围的人,浑浑噩噩过日子。学习不怎么努力,也没有想过为社会国家做什么贡献。 想到的、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那点心事。 我现在觉得一些大学生应该感到惭愧。毕竟,政府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投入都是很大的。 但是,我觉得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做贡献、奉献想得少,想到的都只是自己。 以前不觉得,现在回想起来,在大学,很多学生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甚至有些人考研, 也不是为了什么学术上的贡献,只是为了讨一份生活。 记:如果把大学生与有社会责任、承担义务、乐于奉献相联系,你觉得这会显得挺高尚吗? 马:(果断地)不是高尚。我觉得这很实在。我觉得这样的话,一个人会非常充实。不能 用高尚来形容,只能说是信念。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像我以前在大学时,如果找工作不算一种追求的话,就没什么追求了。以前嘻嘻哈哈的不觉 得,现在回想起来很失败。 记:胸无大志的人,会很容易陷入琐碎小事之中,斤斤计较。 马:你说得很对。一般人不会在乎这种小事。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 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 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 者,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的根本任务。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 教材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共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第一部分:一至三章。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 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 FLASHI《万里长城永不倒》 通过这个短片我们不难看出,在近代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 难而奋发图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 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将弘 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 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 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 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主要是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它集中体现 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多层面的统一体,其中,理想信念居于最高层次。教材把第」 章的内容设置为“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凸现了理想信念教育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同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同爱国主义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 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之源,也是树立科学 理想信念的根本要求。因此,教材第二章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高扬社会主 义、爱国主义的旗帜,必须依靠正确人生观的指引。第三章设置了关于人生教育的内容,从 而使个人对待人生的价值态度与个人对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态度和个人对 待祖国的价值态度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 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 第二部分:第四章及五、六章的部分内容。阐述道德观教育的有关问题。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 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 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道德”的部分 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 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这一部分集中阐述道德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路径。第四 章集中阐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理论前提 而五、六章的有关道德的内容,则是第四章内容的延伸和具体化,是道德的核心、原则、基 本规范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7 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FLASH] 《万里长城永不倒》 通过这个短片我们不难看出,在近代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 难而奋发图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 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将弘 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 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 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 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主要是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它集中体现 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多层面的统一体,其中,理想信念居于最高层次。教材把第一 章的内容设置为“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凸现了理想信念教育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同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同爱国主义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 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之源,也是树立科学 理想信念的根本要求。因此,教材第二章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高扬社会主 义、爱国主义的旗帜,必须依靠正确人生观的指引。第三章设置了关于人生教育的内容,从 而使个人对待人生的价值态度与个人对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态度和个人对 待祖国的价值态度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 人生目的、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 第二部分:第四章及五、六章的部分内容。阐述道德观教育的有关问题。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 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 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道德”的部分 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 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这一部分集中阐述道德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路径。第四 章集中阐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理论前提, 而五、六章的有关道德的内容,则是第四章内容的延伸和具体化,是道德的核心、原则、基 本规范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三部分: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七至八章。阐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 五、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 中的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第七章“増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和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这两章 着重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 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 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这一部分集中阐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路径。五 六章的法律部分内容是基于道义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规定,它以第七、八章论述的社会主义法 律精神、法制制度为理论支撑。 在以上三个部分中,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 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 1、深刻的思想性。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引导大学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 位,帮助学生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学校教育是为一定社 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的,这是教育的本质任务和普遍规律。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坚 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门课 程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回答同学们普遍关心,经常思考和需要解决 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冋学们答疑解惑,提高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以顺利完成大学 学业,为现在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较强的理论性。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而开设, 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相比,更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 于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回答思想道 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向同学们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知 识;二是把高校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大学生成长成 才规律的探索加以科学总结和提炼,使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具有普遍的指导 意义;三是充分吸收和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系统回答同学们在思想道德与法 律修养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使这门课具有雄厚的科学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使思 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与同学们的文化知识修养融为一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8 第三部分: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七至八章。阐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 五、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 中的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律精神”和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这两章 着重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 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 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这一部分集中阐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路径。五、 六章的法律部分内容是基于道义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规定,它以第七、八章论述的社会主义法 律精神、法制制度为理论支撑。 在以上三个部分中,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 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 1、深刻的思想性。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引导大学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 位,帮助学生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学校教育是为一定社 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的,这是教育的本质任务和普遍规律。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坚 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门课 程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回答同学们普遍关心,经常思考和需要解决 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提高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以顺利完成大学 学业,为现在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较强的理论性。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而开设, 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相比,更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 于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回答思想道 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向同学们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知 识;二是把高校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大学生成长成 才规律的探索加以科学总结和提炼,使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具有普遍的指导 意义;三是充分吸收和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系统回答同学们在思想道德与法 律修养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使这门课具有雄厚的科学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使思 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与同学们的文化知识修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