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度报告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0年 2019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2018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52 2.191 3.08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2.77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02 1053减少251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 6.96 8.87减少19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九、2020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月份) (46月份) (7-9月份) (10-12月份) 营业总收入 105946,701,16506179367704097214.92113902243470.9317448 营业收入 101.24989978114173270,39234943210.12675431666238395.542,768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0.848401477273417588908253513.130493783258358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691048.102.406485032,730.648.007897 2,559,254,786.8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念流量净额164612570724310037907695.88318020082.279535336 兑明 1)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较其他季度波动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受疫情影响,产销量波动。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季度波动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吸收 存款和发放贷款规模在季度间有较大变动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时注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20年金额 2019年金额 2018年金额 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861,690832.00 42.170.09122 559,505,09866
2020 年年度报告 6 / 183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0年 2019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 2018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52 2.191 -20.04 3.08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 1.522 1.847 -17.60 2.77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02 10.53 减少2.51个百分点 15.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 6.96 8.87 减少1.91个百分点 14.10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0 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 月份) 第二季度 (4-6 月份) 第三季度 (7-9 月份) 第四季度 (10-12 月份) 营业总收入 105,946,701,165.06 177,793,677,040.97 214,921,133,990.22 243,470,938,174.48 营业收入 101,249,899,781.14 173,270,392,349.43 210,126,754,316.66 238,395,542,768.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20,848,401.47 7,273,417,588.90 8,253,513,130.49 3,783,258,358.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691,048,102.40 6,485,032,730.64 8,008,789,748.06 2,559,254,786.8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46,125,707.24 31,003,789,907.69 5,882,318,020.08 2,277,953,583.66 说明: 1)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较其他季度波动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受疫情影响,产销量波动。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季度波动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吸收 存款和发放贷款规模在季度间有较大变动。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20 年金额 附注 (如 适用) 2019 年金额 2018 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861,690,832.00 442,170,091.22 559,505,098.66
2020年年度报告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078,860,531 4.718,105,15172 3,583,637,108.24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9,600,202.00 214,426,97894 1,449,378,901.59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196,36528 1,275,683.38 304,7263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 7,043,81947 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7.331420.95 8.120.83943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42,746,182.50 61.038.19443 53.313.687.71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 企业合并之收益 307,853,66100 146,659,31.5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和支出 -224,575,43641 1,429.10 310,571,110.0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911,683,87727 56.049.65984 1,155,074,706.27 所得税影响额 484,71503890 86.730.79442 合计 686,912,11177 4,022,269,042.26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影 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49,7965990244754800863.245585004264221.141186143570 应收款项融资 11,401,837,51265 1,766,909,370.49 「其他流动资产-同业存单「35220962100550004376099814781261.3999 其他债权投资 61082464323464025967707402943503384 年内到期的其他债权投 资 40.045.800.00 40,045,800.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8,281,876,133.32 0,698,468,42989 2,416,592,296.57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2094472035471,8795903302214.88200.45-264,739.52537 交易性金融负债 112856537940199811480928754231|422395321 11617821,21298145,632,159790.16270143385718 3811.635,278.12 十二、其他 口适用√不适用 7/18
2020 年年度报告 7 / 18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3,078,860,531.18 4,718,105,151.72 3,583,637,108.24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9,600,202.00 214,426,978.94 1,449,378,901.59 债务重组损益 -196,365.28 -1,275,683.38 -304,726.3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 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 7,043,819.47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7,331,420.95 8,120,839.43 /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42,746,182.50 61,038,194.43 53,313,687.71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 企业合并之收益 307,853,661.00 146,659,331.5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 -224,575,436.41 59,991,429.10 -310,571,110.0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911,683,877.27 -756,049,659.84 -1,155,074,706.27 所得税影响额 -484,715,038.90 -870,917,630.91 -586,730,794.42 合计 2,686,912,111.77 4,022,269,042.26 3,600,197,278.68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影 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49,796,599,024.47 54,800,863,245.58 5,004,264,221.11 4,118,614,335.70 应收款项融资 11,401,837,512.65 13,168,746,883.14 1,766,909,370.49 其他流动资产-同业存单 35,220,926,210.05 50,002,187,609.98 14,781,261,399.93 其他债权投资 610,824,643.23 4,640,259,677.07 4,029,435,033.84 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债权投 资 40,045,800.00 40,045,800.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8,281,876,133.32 20,698,468,429.89 2,416,592,296.57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2,094,472,035.47 1,879,590,033.02 -214,882,002.45 -264,739,525.37 交易性金融负债 1,211,285,653.79 401,998,111.48 -809,287,542.31 -42,239,532.21 合计 118,617,821,212.98 145,632,159,790.16 27,014,338,577.18 3,811,635,278.12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0年年度报告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主要分为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 国际经营五个业务板块,向社会公众提供包括整车(乘用车、商用车)与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销售:物流、移动出行、汽车生活服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投资:汽车相关海外经营、国际 商贸等在内的产品与服务。 随着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的深刻变革,以电动智能网联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加速形 成,下一轮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正在加快构建。面对重构中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在继续焕新现有 业务发展动能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全力推进电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产 业化发展,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积极探索“应用场景广”的示范项目,同步抓好电 池、电驱、电控,感知、决策、执行等核心产业链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提高数据决定体验与软 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能力,有序布局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技术 领域,着力提升汽车产品、出行服务、运营体系等的数字化水平,持续完善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 模式创新,推动公司全面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移动出行服务 与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转型。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目前,公司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整车出口海外销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并在零部 件、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等细分行业领域拥有多家单项冠军企业,公司业务体系的综合实力领跑 国内汽车行业,为持续推进上汽的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 面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和竞争新赛道,公司在加快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落地、提升关键 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已初步构建起三大竞争新优势 一是技术领先的硬件基础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自主掌控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 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IGBT电驱动模块等关键技术实现全球布局 自硏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相关技术均已率先实现产品化落地。在高 级智能驾驶方面,公司自主掌控感知、决策、执行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已率先实现智能产品开发 和产业化项目运营,并通过对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的早期投资和领先布局,提高对智能驾驶核 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力 二是前瞻创新的软件能力优势。公司通过建设完善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网络安全等五大中心,已初步建立起数字化的软件技术体系能力基础,并在行业内率先开发“中央 集中式和域控制电子架构、“开放型面向服务架构”的SOA软件平台、具有数据闭环能力的车辆 数据平台,努力打造“云管端”一体化的全栈式技术解决方案 是开放融合的生态平台优势。围绕出行服务,公司以打造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为目标, 已初步构建起“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围绕企业运营,公司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 销售服务等领域,正在建设完善数字化运营平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日常管理。围绕合作共赢 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关键问题,公司还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智能汽车研发应 用、5G与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网络信息安全、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强强联手、跨界合作,打造 面向未来的朋友圈,协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8/183
2020 年年度报告 8 / 183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主要分为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 国际经营五个业务板块,向社会公众提供包括整车(乘用车、商用车)与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销售;物流、移动出行、汽车生活服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投资;汽车相关海外经营、国际 商贸等在内的产品与服务。 随着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的深刻变革,以电动智能网联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正在加速形 成,下一轮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正在加快构建。面对重构中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在继续焕新现有 业务发展动能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全力推进电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产 业化发展,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积极探索“应用场景广”的示范项目,同步抓好电 池、电驱、电控,感知、决策、执行等核心产业链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提高数据决定体验与软 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能力,有序布局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技术 领域,着力提升汽车产品、出行服务、运营体系等的数字化水平,持续完善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 模式创新,推动公司全面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移动出行服务 与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转型。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目前,公司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整车出口海外销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并在零部 件、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等细分行业领域拥有多家单项冠军企业,公司业务体系的综合实力领跑 国内汽车行业,为持续推进上汽的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 面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和竞争新赛道,公司在加快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落地、提升关键 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已初步构建起三大竞争新优势: 一是技术领先的硬件基础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自主掌控国内领先的电池、电驱、 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IGBT 电驱动模块等关键技术实现全球布局; 自研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相关技术均已率先实现产品化落地。在高 级智能驾驶方面,公司自主掌控感知、决策、执行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已率先实现智能产品开发 和产业化项目运营,并通过对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的早期投资和领先布局,提高对智能驾驶核心 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力。 二是前瞻创新的软件能力优势。公司通过建设完善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网络安全等五大中心,已初步建立起数字化的软件技术体系能力基础,并在行业内率先开发“中央 集中式和域控制”电子架构、“开放型面向服务架构”的 SOA 软件平台、具有数据闭环能力的车辆 数据平台,努力打造“云管端”一体化的全栈式技术解决方案。 三是开放融合的生态平台优势。围绕出行服务,公司以打造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为目标, 已初步构建起“一站式” 出行服务平台。围绕企业运营,公司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 销售服务等领域,正在建设完善数字化运营平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日常管理。围绕合作共赢, 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关键问题,公司还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智能汽车研发应 用、5G 与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网络信息安全、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强强联手、跨界合作,打造 面向未来的朋友圈,协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年度报告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和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了深幅调整,但随着国内疫情得 到有效控制,我国生产生活率先恢复,国内车市也从4月份开始回暖,结束了长达21个月的连续 下滑。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受益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以及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利好,国内车市出 现快速反弹。全年国内市场销售整车25324万辆,同比下降22%;其中,新能源车市在高端电 动车和经济型代步产品等私人需求的增长带动下,下半年销量出现强劲反弹,全年国内市场销售 新能源车1269万辆,同比增长7%。 全年公司实现整车销售560万辆,同比下降10.2%,其中下半年销量同比增长76%,并且季 度销量同比増速呈现逐季攀升态势,季度环比増速也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实现新能源车 销售32万辆,同比增长734%,新能源车销量的集团排名跃居国内第一,在全球位列第三;整车 出口及海外销售39万辆,同比增长113%,在全国整车出口下滑62%的情况下,公司整车出口 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占全国整车出口的比重超过1/3,已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报告期内,公司 实现营业总收入742132亿元,同比下降12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31亿元, 同比下降20.20%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面对车市调整、疫情冲击、芯片短缺等严峻挑战,公司始终贯彻“立足进、狠抓实、坚定拼 的工作思想,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坚韧不拔拼搏市场开拓,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在极不 平凡的“十三五”收官之年,以极大努力保持了经营稳定;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公司经济运行恢 复性增长步伐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国际经营等创新业务的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为“十四五 开局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1、稳中求进,全力以赴拼市场 在抢抓国内市场机遇方面,公司瞄准健康出行、消费升级等新需求,结合新基建、物流配送 等热点机会,全年累计投放40余款新品,努力挖掘细分市场潜力。名爵新MG5、别克全新GL8、 五菱凯捷和宏光 MINIEV、红岩杰狮牵引车等新品的市场表现突出,尤其是五菱宏光MNEV微 型电动车,通过“人民的代步车”的精准定位,从8月份起就一直占据国内电动车销售榜首位置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五菱微车及MPV、上汽大通宽体轻客、红岩自卸车等继续在 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在推进营销体系变革方面,公司通过“云发布”、虚拟展厅、视频直播等手段,加快提升线上 营销能力,并加大区域营销的经营自主权,推进渠道下沉和精细化运营。同时,推出终身质保、 终身免费保养、二手车回购等増值服务,制定“以旧换新¨致敬抗疫英雄”等营销专案,办好“五五 购物节双1'等汽车专场活动,打造荣威“城市异想空间”网红地标和城市体验店,积极探索汽车 新零售模式。报告期内,上汽奥迪项目启动经销商招募,营销及产品上市准备工作稳步推进 在拓展海外市场销售方面,公司发挥新能源、互联网等差异化竞争优势,海外销量规模和市 场份额实现逆势上扬。全年公司自主品牌的海外销量达267万辆,占公司海外总销量的比重将近 70%: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公司自主品牌销量超过4万辆,并且新能源车型占到六成,主力产品 EZS在多个国家已跻身细分市场前列。公司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培育形 成了9个“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公司在中东、印度、泰国市场的年销量已达“3万辆级”,在埃 及、澳新市场也实现了翻倍式增长。 2、创新应变,布局新兴促转型 在品牌战略升级方面,为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加强创新赋能、推动品牌向上,结合荣威新“狮 标”和新R标、五菱全球“银标”、大通EUNQ等品牌焕新工作,公司启动了新一轮产品投放, 加快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着力提升品牌的年轻化和智能化形象。公司还携手阿里巴巴和张江高 科,打造智能电动汽车高端品牌“智己汽车”,通过自主开发中央计算和域融合的全新一代电子架 构,以及开放型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SOA软件平台,致力实现“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 让车辆真正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并具备硬件预装、软件迭代的订阅式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全 生命周期可定制化的软件服务,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 9/183
2020 年年度报告 9 / 183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和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了深幅调整,但随着国内疫情得 到有效控制,我国生产生活率先恢复,国内车市也从 4 月份开始回暖,结束了长达 21 个月的连续 下滑。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受益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以及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利好,国内车市出 现快速反弹。全年国内市场销售整车 2532.4 万辆,同比下降 2.2%;其中,新能源车市在高端电 动车和经济型代步产品等私人需求的增长带动下,下半年销量出现强劲反弹,全年国内市场销售 新能源车 126.9 万辆,同比增长 7%。 全年公司实现整车销售 560 万辆,同比下降 10.2%,其中下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7.6%,并且季 度销量同比增速呈现逐季攀升态势,季度环比增速也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实现新能源车 销售 32 万辆,同比增长 73.4%,新能源车销量的集团排名跃居国内第一,在全球位列第三;整车 出口及海外销售 39 万辆,同比增长 11.3%,在全国整车出口下滑 6.2%的情况下,公司整车出口 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占全国整车出口的比重超过 1/3, 已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报告期内,公司 实现营业总收入7421.32亿元,同比下降12.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31亿元, 同比下降 20.20%。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面对车市调整、疫情冲击、芯片短缺等严峻挑战,公司始终贯彻“立足进、狠抓实、坚定拼” 的工作思想,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坚韧不拔拼搏市场开拓,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在极不 平凡的“十三五”收官之年,以极大努力保持了经营稳定;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公司经济运行恢 复性增长步伐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国际经营等创新业务的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为“十四五” 开局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1、稳中求进,全力以赴拼市场 在抢抓国内市场机遇方面,公司瞄准健康出行、消费升级等新需求,结合新基建、物流配送 等热点机会,全年累计投放 40 余款新品,努力挖掘细分市场潜力。名爵新 MG5、别克全新 GL8、 五菱凯捷和宏光 MINIEV、红岩杰狮牵引车等新品的市场表现突出,尤其是五菱宏光 MINIEV 微 型电动车,通过“人民的代步车”的精准定位,从 8 月份起就一直占据国内电动车销售榜首位置;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五菱微车及 MPV、上汽大通宽体轻客、红岩自卸车等继续在 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在推进营销体系变革方面,公司通过“云发布”、虚拟展厅、视频直播等手段,加快提升线上 营销能力,并加大区域营销的经营自主权,推进渠道下沉和精细化运营。同时,推出终身质保、 终身免费保养、二手车回购等增值服务,制定“以旧换新”“致敬抗疫英雄”等营销专案,办好“五五 购物节”“双 11”等汽车专场活动,打造荣威“城市异想空间”网红地标和城市体验店,积极探索汽车 新零售模式。报告期内,上汽奥迪项目启动经销商招募,营销及产品上市准备工作稳步推进。 在拓展海外市场销售方面,公司发挥新能源、互联网等差异化竞争优势,海外销量规模和市 场份额实现逆势上扬。全年公司自主品牌的海外销量达 26.7 万辆,占公司海外总销量的比重将近 70%;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公司自主品牌销量超过 4 万辆,并且新能源车型占到六成,主力产品 EZS 在多个国家已跻身细分市场前列。公司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已培育形 成了 9 个“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公司在中东、印度、泰国市场的年销量已达 “3 万辆级”,在埃 及、澳新市场也实现了翻倍式增长。 2、创新应变,布局新兴促转型 在品牌战略升级方面,为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加强创新赋能、推动品牌向上,结合荣威新“狮 标”和新 R 标、五菱全球“银标”、大通 EUNIQ 等品牌焕新工作,公司启动了新一轮产品投放, 加快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着力提升品牌的年轻化和智能化形象。公司还携手阿里巴巴和张江高 科,打造智能电动汽车高端品牌“智己汽车”,通过自主开发中央计算和域融合的全新一代电子架 构,以及开放型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 SOA 软件平台,致力实现“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 让车辆真正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并具备硬件预装、软件迭代的订阅式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全 生命周期可定制化的软件服务,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
2020年年度报告 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电动车专属架构升级开发和新一代电驱动系统等“三 电”关键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公司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产品 PROME M3的一级零部件已全 部实现国产化,并已搭载到上汽大通EUNQ7上实现批量上市:上汽英飞凌第七代IGBT顺利量 产,产品性能世界领先,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下降,为公司lGBT供应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 公司与宁德时代、 QuantumScape、 Solid Energy、清陶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新一代锂电池 固态电池的国内外布局;结合“车电分离模式”,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布局;与宝武集团、上海机场 集团、上海化工区和华谊集团等伙伴开展“氢”战略合作,共建共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 在智能网联战略推进方面,公司发布全球首款整舱交互5G的量产车型 MARVEL-R:上汽洋 山港5G智能重卡完成全年2万标箱准商业化运营任务,“一拖四”队列行驶及港区内智驾技术水 平进一步提升。斑马智行 VENUS系统搭载在荣威RX5PLUS上成功上市,面向海外的i- Smart 车联系统激活量已突破10万台。智驾“4i核心技术”—一域控制器正CU、5G智能网关iBOX、智 驾底盘iPS和迅S已实现产业化落地。中海庭高精电子地图成为首家获得自然资源部商用批准的 产品,并完成全国近30万公里高速公路高精地图数据采集。智驾数据工厂启动建设,智联网络安 全能力持续加强,已实现远场、近场、车载及车内四大类安全检测场景的产品化。公司还携手华 为、中国移动在嘉定建设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区”;通过战略投资地平线、晶晨半导体等“独 角兽”企业,加快布局车规级AI芯片开发,并携手地平线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机器视 觉算法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深入 在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加快提升“云管端”一体的数字化能力,零束软件中心创新打 造全栈智能汽车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建立“端到端”数字化产品体验闭环。上汽大众MEB工厂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工厂、乘用车分公司临港工厂等首批数字化工厂建设加快推进。郑州数据中心 完成交付验收,数据存储、云安全及容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移动出行和服务布局方面,享道出行持续拓展业务区域布局,并加强“享道专车、享道租 车、环球车享、申程出行”四大产品线的协同互补发展,目前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600万,日订单 量超15万。上汽安吉物流不断巩固汽车物流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快运、物流科技、供应链金融、 货运后市场等新业务,加快向社会化服务的科技平台转型 3、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增活力 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持续探索多元化激励方式,并重点围绕“契 约化管理、职级管理、绩效管理”,全面强化干部的激励约束退出机制,将干部管理与绩效目标强 挂钩。 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享道出行引入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等战略投资人完成A轮融资 公司稳步推进捷氢科技、擎度科技、联创汽车电子、中海庭等企业混改,推动实现智己汽车、房 车生活家、车电分离项目等创新业务的市场化发展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公司及下属企业积极投身抗疫斗争、脱贫攻坚等各类社会公益事 业。全年抗疫捐赠现金及车辆价值总额超过6000万元,并捐赠口罩等防疫用品近一亿件。同时 公司与韩红慈善基金会开展公益合作,对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援助;与云南宣威结对的四个贫困村 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并续签帮扶协议、巩固脱贫成果。 ()主营业务分析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723042589215288265300296787 营业成本 645250.010,442.13726,10021338833 -11.13 38066862117557450.58621684 管理费用 1:8184049874822,308086.60761 研发费用 13.395,044388061394,150.27723 财务费用 516,918.8585 4.366.630.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7.517935.8041946271.852,926751 E的现金流量净额 11026659295-39264387,3238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85827870233093679,37144 41239
2020 年年度报告 10 / 183 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电动车专属架构升级开发和新一代电驱动系统等“三 电”关键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公司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产品 PROME M3 的一级零部件已全 部实现国产化,并已搭载到上汽大通 EUNIQ7 上实现批量上市;上汽英飞凌第七代 IGBT 顺利量 产,产品性能世界领先,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下降,为公司 IGBT 供应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 公司与宁德时代、QuantumScape、SolidEnergy、清陶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新一代锂电池、 固态电池的国内外布局;结合“车电分离模式”,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布局;与宝武集团、上海机场 集团、上海化工区和华谊集团等伙伴开展“氢”战略合作,共建共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 在智能网联战略推进方面,公司发布全球首款整舱交互 5G 的量产车型 MARVEL-R;上汽洋 山港 5G 智能重卡完成全年 2 万标箱准商业化运营任务,“一拖四”队列行驶及港区内智驾技术水 平进一步提升。斑马智行 VENUS 系统搭载在荣威 RX5 PLUS 上成功上市,面向海外的 i-Smart 车联系统激活量已突破 10 万台。智驾“4i 核心技术”——域控制器 iECU、5G 智能网关 iBOX、智 驾底盘 iEPS 和 iBS 已实现产业化落地。中海庭高精电子地图成为首家获得自然资源部商用批准的 产品,并完成全国近 30 万公里高速公路高精地图数据采集。智驾数据工厂启动建设,智联网络安 全能力持续加强,已实现远场、近场、车载及车内四大类安全检测场景的产品化。公司还携手华 为、中国移动在嘉定建设全球首个“5G 智慧交通示范区”;通过战略投资地平线、晶晨半导体等“独 角兽”企业,加快布局车规级 AI 芯片开发,并携手地平线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机器视 觉算法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深入。 在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加快提升“云管端”一体的数字化能力,零束软件中心创新打 造全栈智能汽车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建立“端到端”数字化产品体验闭环。上汽大众 MEB 工厂、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工厂、乘用车分公司临港工厂等首批数字化工厂建设加快推进。郑州数据中心 完成交付验收,数据存储、云安全及容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移动出行和服务布局方面,享道出行持续拓展业务区域布局,并加强“享道专车、享道租 车、环球车享、申程出行”四大产品线的协同互补发展,目前注册用户数已突破 2600 万,日订单 量超 15 万。上汽安吉物流不断巩固汽车物流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快运、物流科技、供应链金融、 货运后市场等新业务,加快向社会化服务的科技平台转型。 3、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增活力 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持续探索多元化激励方式,并重点围绕“契 约化管理、职级管理、绩效管理”,全面强化干部的激励约束退出机制,将干部管理与绩效目标强 挂钩。 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享道出行引入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等战略投资人完成A轮融资; 公司稳步推进捷氢科技、擎度科技、联创汽车电子、中海庭等企业混改,推动实现智己汽车、房 车生活家、车电分离项目等创新业务的市场化发展。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公司及下属企业积极投身抗疫斗争、脱贫攻坚等各类社会公益事 业。全年抗疫捐赠现金及车辆价值总额超过 6000 万元,并捐赠口罩等防疫用品近一亿件。同时, 公司与韩红慈善基金会开展公益合作,对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援助;与云南宣威结对的四个贫困村 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并续签帮扶协议、巩固脱贫成果。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723,042,589,215.28 826,530,002,967.87 -12.52 营业成本 645,250,010,442.13 726,100,213,388.33 -11.13 销售费用 38,066,862,119.75 57,450,586,216.84 -33.74 管理费用 21,818,404,987.48 22,308,086,660.76 -2.20 研发费用 13,395,044,388.06 13,394,150,277.23 0.01 财务费用 516,918,858.15 24,366,630.19 2,021.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7,517,935,804.19 46,271,852,926.75 -18.9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110,266,592.95 -39,264,387,323.87 81.8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851,827,877.23 -3,093,679,371.44 -412.39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