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6008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Ⅱ 英文名称: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Broadcasting Vocalization IⅡ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学时 学 分:8学分 适用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二、课程简介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Ⅱ》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 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应使学生较系统 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接下来语言 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 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 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合充分 的练习材料。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是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 程,因此采用理论讲授、技巧示范和录音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在教学 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This is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It is compulsory for all who wish to qualify as an announcer and TV anchor.Through lectures and targeted trainings,students can understand broadcasting vocalization theories systematically,master the scientific vocalizing methods gradually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which will prepare them for subsequent study of language expression.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voc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requests and skills of artistic language voc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breath control,oral cavity control. larynx control.resonance control.elasticity of sound and the combinations of emotion. sound and breath,etc.Abundant exercises are designed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1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6008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II 英文名称: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Broadcasting Vocalization II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128 学时 学 分:8 学分 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I》 二、课程简介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II》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 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应使学生较系统 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接下来语言 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 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 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合充分 的练习材料。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是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 程,因此采用理论讲授、技巧示范和录音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在教学 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This is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It is compulsory for all who wish to qualify as an announcer and TV anchor. Through lectures and targeted training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broadcasting vocalization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scientific vocalizing methods gradually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which will prepare them for subsequent study of language expression.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voc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requests and skills of artistic language voc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breath control, oral cavity control, larynx control, resonance control, elasticity of sound and the combinations of emotion, sound and breath, etc. Abundant exercises are designed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practice.The primary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oretical lectures,technique demonstration and recording practice.To stimulating student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s another focus of the teach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 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 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 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 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同时通过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练习,使学 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以规范、审美为艺术追求,以民 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播音发声概说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声课程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关于普通话播音发声方面的物理、生理、心理等基本常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播音发声的重要性 1.主要内容 ()传播对象、场合、方式的不同,用声的调控就不同。 (2)清晰度和丰富性有极高的要求。 (3)用声的持久性。 (4)相关工作:配音、朗诵、表演、广播刷演播对声音表达方式有很高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播音发声语言及其功能发声的物理基础发声的生理基础音高音强音 长音质动力系统声源系统成音系统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声的基础知识,能够了解语言的作用和 功能,并能够分析出声音的不同是源于何处,以示自己控制声音有一个坐标体系。 第二节播音发声特点 1.主要内容 (1)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
2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practice. The primary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oretical lectures, technique demonstration and recording practice. To stimulating student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s another focus of the teach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II》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 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 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 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 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同时通过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练习,使学 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以规范、审美为艺术追求,以民 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播音发声概说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声课程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关于普通话播音发声方面的物理、生理、心理等基本常识。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播音发声的重要性 1.主要内容 (1)传播对象、场合、方式的不同,用声的调控就不同。 (2)清晰度和丰富性有极高的要求。 (3)用声的持久性。 (4)相关工作:配音、朗诵、表演、广播剧演播对声音表达方式有很高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播音发声 语言及其功能 发声的物理基础 发声的生理基础 音高 音强 音 长 音质 动力系统 声源系统 成音系统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声的基础知识,能够了解语言的作用和 功能,并能够分析出声音的不同是源于何处,以示自己控制声音有一个坐标体系。 第二节 播音发声特点 1.主要内容 (1)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
(2)声音集中均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3)声音变化幅度不大,对比适度,纯净度高,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4, 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5、吐字发音的综合感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音域声音的审美特征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 声音的层次和色彩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播音发声中发声吐字的综合感觉是什么, 什么是发生的音域,播音中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三)思若与实践 1.播音发声有什么特点? 2播音发声中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是怎样的? 3.什么是音高、音强、音色和音长?播音发声中对他们有什么要求? 4.简述发声的心理基础。 5、中华文化的核心审美观是什么,在播音主持的咬字发声过程中如何体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第二章呼吸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普通话播音发声中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方面 的基本理论, 2.掌握气息控制的要领。 3.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正确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达到熟练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息控制的重要性 1.主要内容 1.艺术语言中的气息 2.练习气息的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气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膈肌弹法丹田快吸慢呼偷气补气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叫做胸腹联合式呼吸法,什么叫做声 音的艺术化,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作用及其原理,怎么运用,怎么在实际操作中做到 3
3 (2)声音集中均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3)声音变化幅度不大,对比适度,纯净度高,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4. 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5、吐字发音的综合感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然音域 声音的审美特征 准确规范 清晰流畅 圆润集中 朴实明朗 声音的层次和色彩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播音发声中发声吐字的综合感觉是什么, 什么是发生的音域,播音中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 (三)思考与实践 1.播音发声有什么特点? 2.播音发声中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是怎样的? 3.什么是音高、音强、音色和音长?播音发声中对他们有什么要求? 4.简述发声的心理基础。 5、中华文化的核心审美观是什么,在播音主持的咬字发声过程中如何体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第二章 呼吸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普通话播音发声中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方面 的基本理论。 2.掌握气息控制的要领。 3.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正确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达到熟练运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息控制的重要性 1.主要内容 1.艺术语言中的气息 2.练习气息的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气息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膈肌弹法 丹田 快吸慢呼 偷气 补气 3. 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叫做胸腹联合式呼吸法,什么叫做声 音的艺术化,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作用及其原理,怎么运用,怎么在实际操作中做到
游刃有余。 第二节呼吸器官与呼吸原理 1.主要内容 (1)呼吸器官 (2)呼吸原理 (3)呼吸方式 (4)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 (5)气息控制训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呼吸器官横膈膜气压差原理呼吸机抗衡控制原理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气沉丹田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是融合协同作用,最终使气息变 成了声音,音质的好坏和气息控制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练习好气息,是做 好播音工作,改善音质的第一步。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胸腹联合式呼吸原理 2.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吸气和呼气要领是怎样的? 3.播音发声呼吸控制中换气有哪些要领? 4.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对呼吸控制的论述,体现了怎样的文化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三章口腔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明确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咬字器官的具体发声机能,以及在实际的 播音训练中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 2.掌握吐字归音的方法并解决在吐字归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播音吐字的要求 1.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学习口腔控制 2.播音吐字要求 2.基木概今和知识占 咬字器官唇舌力量中纵线口腔控制的作用吐字要清晰有力
4 游刃有余。 第二节 呼吸器官与呼吸原理 1.主要内容 (1)呼吸器官 (2)呼吸原理 (3)呼吸方式 (4)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 (5)气息控制训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呼吸器官 横膈膜 气压差原理 呼吸机抗衡控制原理 两肋打开 腹壁站定 气沉丹田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是融合协同作用,最终使气息变 成了声音,音质的好坏和气息控制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练习好气息,是做 好播音工作,改善音质的第一步。 (三)思考与实践 1. 简述胸腹联合式呼吸原理。 2.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吸气和呼气要领是怎样的? 3. 播音发声呼吸控制中换气有哪些要领? 4.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对呼吸控制的论述,体现了怎样的文化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三章 口腔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明确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咬字器官的具体发声机能,以及在实际的 播音训练中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 2.掌握吐字归音的方法并解决在吐字归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播音吐字的要求 1.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学习口腔控制 2.播音吐字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咬字器官 唇舌力量 中纵线 口腔控制的作用 吐字要清晰有力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口腔控制,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口腔 控制,口腔控制要如何去控制等内容,并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咬字状态 第二节 咬字器官及其训练 1.主要内容 (1)咬字和咬字器官 (2)咬字器官川练 (3)吐字归音及其训练 (4)吐字归音在播音运用中的特点 (5)吐字的综合感觉一一拢、弹、滑、挂、流 (6)口腔控制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咬字器官的配合吐字归音的综合感觉声挂前颚叼住弹出字音的枣核型 字头字腹字尾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口腔控制的作用和方法,什么叫做出字、 立字和归音,艺术语言发生中的字音的枣核型是什么概念?播音中如何贯彻这种枣核 型的概念。如何打开口腔,如何扩大共鸣腔体。 (三)思考与实践 1.为什么要加强口腔控制? 2.播音与主持对吐字的要求是怎样的? 3什么是咬字?什么是咬字器官? 4.什么是吐字归音? 5.汉语音节结构有什么特点? 6.吐字归音的要领是什么? 7.什么叫出字、立字、归音? 8什么是艺术语言发声中的“枣核形”? 9.咬字器官配合有哪些要领需要掌握? 10.如何实现“打开口腔”? 11.咬字器官力量如何集中? 12声音发出的路线是什么? 13.字音的若力位智在那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四章喉部控制
5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口腔控制,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口腔 控制,口腔控制要如何去控制等内容,并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咬字状态 第二节 咬字器官及其训练 1.主要内容 (1)咬字和咬字器官 (2)咬字器官训练 (3)吐字归音及其训练 (4)吐字归音在播音运用中的特点 (5)吐字的综合感觉——拢、弹、滑、挂、流 (6)口腔控制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咬字器官的配合 吐字归音的综合感觉 声挂前颚 叼住弹出 字音的枣核型 字头字腹字尾 3.问题与应用 旨在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口腔控制的作用和方法,什么叫做出字、 立字和归音,艺术语言发生中的字音的枣核型是什么概念?播音中如何贯彻这种枣核 型的概念。如何打开口腔,如何扩大共鸣腔体。 (三)思考与实践 1. 为什么要加强口腔控制? 2.播音与主持对吐字的要求是怎样的? 3.什么是咬字?什么是咬字器官? 4.什么是吐字归音? 5.汉语音节结构有什么特点? 6.吐字归音的要领是什么? 7.什么叫出字、立字、归音? 8.什么是艺术语言发声中的“枣核形”? 9.咬字器官配合有哪些要领需要掌握? 10.如何实现“打开口腔”? 11.咬字器官力量如何集中? 12.声音发出的路线是什么? 13.字音的着力位置在哪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四章 喉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