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技术 (2)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3)组化技术 三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组织胚胎学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对绪论讲授,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学 科特点、发展前景以及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组 织学、胚胎学等名词有准确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和基本术语 难点: 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单位
6 2 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 ,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 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 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 研究方法 1 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 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技术 (2)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3)组化技术 三 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 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组织胚胎学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对绪论讲授,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学 科特点、发展前景以及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对组 织学、胚胎学等名词有准确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常用的染色方法和基本术语 难点: 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计量单位
【教学方法】 使用powerpoin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介绍有关参考书,供学生课后查阅。 【讲授课时】 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 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科学。 2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一般光镜技术 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组化技术 三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7 【教学方法】 使用 powerpoint 教学课件进行课堂讲授,介绍有关参考书,供学生课后查阅。 【讲授课时】 0.5 学时 【教学内容】 一 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 (一)组织胚胎学的概念 1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 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 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科学。 2 基本组织学:由形态、功能相似的大量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基本组织 ,机体存在 四大类基本组织。 3 器官组织学:由几种基本组织构成的能执行一定功能活动的结构。 4 畜禽胚胎学:分为家畜和家禽胚胎学。广义的胚胎学涉及胚前发育、早期胚胎发育 及胚后发育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针对前两方面的内容。 二 研究方法 1 组织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 常用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方法 一般光镜技术 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冰冻蚀刻 组化技术 三 学习组织胚胎学的意义 四 学习方法 平面联系立体、形态联系机能、理论联系实际、静态联系动态、共性联系个 性 【本章思考题】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第一章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全身骨、骨连接和肌肉的划分及各种家畜不同部位骨 骨连接和主要肌肉的结构特点。了解肌肉、皮肌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家畜全身骨的划分和各部分的组成、形态特点,关节的概念、 构造、全身各部位关节的组成、结构和类型。难点:猪、马、牛前脚部和后脚部骨的组成 及数目,全身重要肌肉的形态、位置与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骨的类型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含气骨 二、骨器官的构造 1、骨膜:致密结缔组织膜,被覆于骨内、外表面,骨关节面处无纤维层,富含血管神经, 有营养保护作用成骨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作用。 2、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3、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胎儿及幼年为红骨髓成年后渐为黄骨髓代替。 4、血管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 1、有机质以骨胶原为主,占1/3左右,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 2、无机质以钙盐为主,占2/3左右,决定骨的坚固性。 四、骨的发生和发育(了解) 膜内成骨:骨化点形成、类骨质形成、骨化(骨松质形成)、骨的加厚、骨的改建, 软骨内成骨:软骨形成、初级骨化中心(骨领形成、骨质增加、骨髓腔形成)、次级骨化中 心(骨的两端的生长) 五、骨的加粗与改建(了解) 1、骨的加粗 -主要依靠骨膜下的成骨方式
8 1、动物组织学、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2、微细结构(显微、超微结构)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全身骨、骨连接和肌肉的划分及各种家畜不同部位骨、 骨连接和主要肌肉的结构特点。了解肌肉、皮肌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家畜全身骨的划分和各部分的组成、形态特点,关节的概念、 构造、全身各部位关节的组成、结构和类型。难点:猪、马、牛前脚部和后脚部骨的组成 及数目,全身重要肌肉的形态、位置与作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 、骨的类型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含气骨 二、骨器官的构造 1、骨膜:致密结缔组织膜,被覆于骨内、外表面,骨关节面处无纤维层,富含血管神经, 有营养保护作用成骨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作用。 2、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3、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胎儿及幼年为红骨髓成年后渐为黄骨髓代替。 4、血管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 1、有机质 以骨胶原为主,占 1/3 左右,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 2、无机质 以钙盐为主,占 2/3 左右,决定骨的坚固性。 四、骨的发生和发育(了解) 膜内成骨:骨化点形成、类骨质形成、骨化(骨松质形成) 、骨的加厚、骨的改建、 软骨内成骨:软骨形成、初级骨化中心(骨领形成、骨质增加、骨髓腔形成)、次级骨化中 心(骨的两端的生长) 五、骨的加粗与改建(了解) 1、骨的加粗 –主要依靠骨膜下的成骨方式
一在骨干不断加粗的同时,骨髓腔的骨组织不断被破骨细胞破坏吸收,使骨髓腔随之加 大。因此长骨横径不断加粗,但管壁的厚度并不显著增加。 2、骨的改建 ~成年动物的骨随工作条件的改变(如乘马改为挽马),骨组织可进行改建。 -改建是通过成骨和破骨过程实观的. 一这种改建以适应骨本身对支持和负荷等机能要求的改变 第二节体全身骨骼的形态特点 一、躯干骨骼 躯干骨骼包括:脊柱、肋、胸骨」 (一)脊椎骨: 颈椎(cervicales,,C),胸椎(thoracales,,T),腰椎(lumbales,),荐椎 (sacrales,,S),尾椎(coccygeae,Cy)。 脊柱式(牢记) 牛:C7T13L6S5Cy18-20 马:C7T18L6S5Cy15-21 猪:C7T14-17L6-7S4Cy20-23 犬:C7T13 L7 S3 Cy20 1、椎骨的一般构造 椎骨包括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 椎体:椎头,椎窝。椎弓:切迹。突起:有三种,均由椎弓发出。棘突,横突, 关节突:两对,前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前向上,后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后向下。 2、颈椎(C7) 颈椎的一般特点:一般七枚,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和坚固性。第1、2颈椎很特殊, 分别称寰椎和枢椎。第3一5颈椎的形态基本相似。第6、7颈椎逐渐向胸椎过渡。 颈椎的长度和活动性与采食方式、前肢的长度有关。 牛的颈椎:椎体较短,各种突起明显。 寰椎(atlas):一对关节窝,鞍状关节面。背侧结节。寰椎翼:寰椎窝。变椎翼前 部的内侧有椎外侧孔,通椎管:外侧有翼孔,通衰椎窝,无横突孔
9 –在骨干不断加粗的同时,骨髓腔的骨组织不断被破骨细胞破坏吸收,使骨髓腔随之加 大。因此长骨横径不断加粗,但管壁的厚度并不显著增加。 2、骨的改建 –成年动物的骨随工作条件的改变( 如乘马改为挽马) ,骨组织可进行改建。 –改建是通过成骨和破骨过程实观的. –这种改建以适应骨本身对支持和负荷等机能要求的改变 第二节 体全身骨骼的形态特点 一、躯干骨骼 躯干骨骼包括:脊柱、肋、胸骨。 (一)脊椎骨: 颈椎(cervicales,C),胸椎 (thoracales, T),腰椎 (lumbales, L),荐椎 (sacrales, S),尾椎 (coccygeae, Cy)。 脊柱式(牢记) 牛: C7 T13 L6 S5 Cy18-20 马: C7 T18 L6 S5 Cy15-21 猪: C7 T14-17 L6-7 S4 Cy20-23 犬: C7 T13 L7 S3 Cy20 1、椎骨的一般构造 椎骨包括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 椎体:椎头,椎窝。椎弓:切迹。突起:有三种,均由椎弓发出。棘突,横突, 关节突: 两对,前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前向上,后关节突的关节面向后向下。 2、颈 椎 (C7) 颈椎的一般特点:一般七枚,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和坚固性。第 1、2 颈椎很特殊, 分别称寰椎和枢椎。第 3—5 颈椎的形态基本相似。第 6、7 颈椎逐渐向胸椎过渡。 颈椎的长度和活动性与采食方式、前肢的长度有关。 牛的颈椎:椎体较短,各种突起明显。 寰椎(atlas):一对关节窝,鞍状关节面。背侧结节。寰椎翼;寰椎窝。寰椎翼前 部的内侧有椎外侧孔,通椎管;外侧有翼孔,通寰椎窝,无横突孔
枢椎:椎体最长。齿突。棘突发达呈板状。无前关节突。椎外侧孔,横突长而不 分支,向后外方伸出,横突孔。 第3一5颈椎:椎体发达。腹侧嵴明显,椎头和椎窝显著:棘突小,向前倾斜,向 后逐渐增高:关节突大,呈板状:横突分二枝,背侧枝向后,腹侧枝向前向下。横突孔。 第6颈椎:椎体较短,无腹侧嵴:棘突较发达;横突的背侧支窄而短,向外侧伸 出腹侧支宽而厚。 第7颈椎:椎体最短,后肋凹:棘突发达,接近垂直:横突不分支,无横突孔。 3、胸椎 一般特点:胸椎与肋和胸骨构成骨性胸廓。胸椎的椎体短,棘突发达,前数个胸 椎的棘突特别高大,构成髻甲的基础。 牛的胸椎13枚,椎体近似三棱柱形,椎头与椎窝不明显。椎头和椎窝的两侧各有 前肋凹和后肋凹,与肋头成关节。最后胸椎无后肋凹。椎间孔,椎外侧孔。棘突特别发达 高而向后倾斜,第2一6棘突最高,为髻甲的骨质基础,向后逐渐降低。第13胸椎棘突垂 直,与腰椎的相似。 4、腰椎 一般特点:腰椎构成腹腔顶壁的骨质基础,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重量和传递后肢 的推动力。椎体短、横突长、关节突之间的连结紧密,又要有适当的活动性。 牛的腰椎6枚,第4或第5腰椎的椎体最长,椎头、椎窝不明显。横突长而宽扁, 向两侧水平伸出。棘突亦发达,与后位胸椎的棘突同高。关节突连结坚固。 5、荐椎 一般特点:荐部的基础,连接后肢骨。成年时荐椎愈合成三角形的荐骨,与后肢 的盆带骨相连结,构成骨盆腔的顶壁,支持后部体重,并传递后肢的推动力。 牛的荐椎有5枚,愈合为一块三角形的荐骨。棘突互相融合为荐正中嵴。荐背侧 孔。荐盆侧孔。 6、尾椎 一般特点:且数目变化大。前数个尾椎尚有椎骨的典型结构,向后逐渐退化,仅 保留细而长的椎体。 牛的尾椎16~20枚,前5(6)枚尾椎有一般椎骨的形态,向后突起逐渐消失。前 段尾椎腹侧的正中有一脉管沟,容纳尾正中动脉。 7、肋 10
10 枢椎:椎体最长.齿突。棘突发达呈板状。无前关节突。椎外侧孔,横突长而不 分支,向后外方伸出,横突孔。 第 3-5 颈椎:椎体发达.腹侧嵴明显,椎头和椎窝显著;棘突小,向前倾斜,向 后逐渐增高;关节突大,呈板状;横突分二枝,背侧枝向后,腹侧枝向前向下。横突孔。 第 6 颈椎:椎体较短,无腹侧嵴;棘突较发达;横突的背侧支窄而短,向外侧伸 出腹侧支宽而厚。 第 7 颈椎:椎体最短,后肋凹;棘突发达,接近垂直;横突不分支,无横突孔。 3、胸椎 一般特点:胸椎与肋和胸骨构成骨性胸廓。胸椎的椎体短,棘突发达,前数个胸 椎的棘突特别高大,构成鬐甲的基础。 牛的胸椎 13 枚,椎体近似三棱柱形,椎头与椎窝不明显。椎头和椎窝的两侧各有 前肋凹和后肋凹,与肋头成关节。最后胸椎无后肋凹。椎间孔,椎外侧孔。棘突特别发达, 高而向后倾斜,第 2—6 棘突最高,为髻甲的骨质基础,向后逐渐降低。第 13 胸椎棘突垂 直,与腰椎的相似。 4、腰椎 一般特点:腰椎构成腹腔顶壁的骨质基础,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重量和传递后肢 的推动力。椎体短、横突长、关节突之间的连结紧密,又要有适当的活动性。 牛的腰椎 6 枚,第 4 或第 5 腰椎的椎体最长,椎头、椎窝不明显。横突长而宽扁, 向两侧水平伸出。棘突亦发达,与后位胸椎的棘突同高。关节突连结坚固。 5、荐椎 一般特点:荐部的基础,连接后肢骨。成年时荐椎愈合成三角形的荐骨,与后肢 的盆带骨相连结,构成骨盆腔的顶壁,支持后部体重,并传递后肢的推动力。 牛的荐椎有 5 枚,愈合为一块三角形的荐骨。棘突互相融合为荐正中嵴。荐背侧 孔。荐盆侧孔。 6、尾椎 一般特点:且数目变化大。前数个尾椎尚有椎骨的典型结构,向后逐渐退化,仅 保留细而长的椎体。 牛的尾椎 16~20 枚,前 5(6)枚尾椎有一般椎骨的形态,向后突起逐渐消失。前 段尾椎腹侧的正中有一脉管沟,容纳尾正中动脉。 7、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