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物理治方学金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本学科同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杨子彬 教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陈景藻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领导及有关人 员大力支持,参阅和引用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在此一并致谢。书中不足之处, 在所难免,希不吝指正。 乔志恒
论 人,从脱胎坠地呱呱哭出第一声起,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各种物理因子的影响,如空气、温 度、湿度、日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变化,影响人体生长和发育。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通过长期与自然斗争,获得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 能力,获得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抗病能力。人类为了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变化,在漫长的历史 中,人体通过遗传和变异的相互作用,形成一整套防病结构,其中包括屏碎、细胞和体液因素 等,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与自然环境,在发展中维持着动态平衡,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平衡又不断的建立。 自然环境对人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即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如适宜的阳光、空气、温度 水、食物、某些植物和动物,都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自然界进行 若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维持着人的生命健康,这是有利作用的一面;有害作用的一面,像污染 的空气、不良的水质、恶劣的气候条件等,往往使人患病乃至造成死亡。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人 与自然息息相关。 二 随者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科学进步,对人与自然,生命和健康关系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了一 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在城市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人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在现代化都市生 活和工作中,存在不少有害健康的因素。例如空气污染、噪声和电磁环境,对机体造成的不利 影响;长期在现代化的办公室工作,加之缺少体力活动而引起的“现代文明病”。为了减轻这些 不利影响,在许多国家城市里,人们掀起了利用假日“到野外去”、“到森林去”、“到海滨去”、“到 山区去”的潮流,出现了人类向大自然回归的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日益重视利用本国资源,发 展自然疗法、物理疗法和疗养医学,究其原因主要有: (1)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各种疾病,导致慢性型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畸变 危险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对发展自然疗法,物理疗法和疗养医学防治疾病产生 极大兴趣和社会需求。 (2)近数十年来世界各地气候不断发生急剧变化,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发生障碍,因 而使某些疾病发病率增高,利用自然因子锻炼机体,增强适应能力,恢复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 便成为首选医疗手段。 (3)自然疗法、物理疗法和疗养医学不仅能提高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体质、延缓
衰老,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因此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发展医 疗健康事业,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 自然因子和物理因子一样,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全身性的。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是 靠适应性反应机制实现的,机体的反应能力(涉及各种生理功能)有极大的潜力,自然界的理化 因子对其有激化和锻炼性作用,这是自然因子对机体作用的另一重要特点,这种作用是一般药 物所不具备的。 机体受自然因子作用后产生适应反应 一防卫效应,这种反应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 阶段反应约在自然因子作用的第7~10天发生,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为适应自然因子的作用 而产生的重新调整,以保证体内环境的平衡。在此阶段可引起激素代谢、酶活性、免疫反应等 一定程度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因作用次数尚少,不可能收到明显的疗效,若采用的作用方式和 剂量不当,可引起功能失调,病情加剧:第二阶段反应约在10天之后,整个治疗或疗养过程中, 表现为调整神经与体液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固醇类激素的作用,加强酶反应,改善物质代 谢,促进一些功能恢复正常。在治疗或疗养的后期,随自然因子作用的加强,可产生特异性的 适应效果。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以自然因子或物理因子作用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有显著的后 作用。例如:经4周的治疗或疗养过程中患者体力性功能指标平均提高18.4%,在疗养过后 3一4周提高到最大的数值,进而可保持8个月;又如在山区疗养后体力功能指标负荷、耐力等 改善可持续1年左右。 普遍认为,自然因子是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机制实现全身性作用的,最终引起的基本反 应与人工物理因子的作用效应是一致的,科学的治疗或疗养可加强机体的调节功能、适应功 能、营养功能、免疫防卫和代谢功能,可以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适应性、促进生物节律恢复正常, 增强机体对药物及人工物理因子的治疗效果。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对自然因子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各种自然因子对机体的生理 作用和治疗作用,既有共同性,也有特异性。不同性质的气候,不同成分的矿泉、海水及各类治 疗泥,在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可引起组织细胞、系统器官和整体反应的特异性作用。自然因子 的特异性作用,除了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之外,还与因子的作用方式和强度,以及机体的功能状 态有关,据报道:应用20种生物学指标,分析中度山区气候、平原气候和海滨气候的作用特点 结果表明:各种气候的作用特点,是由其理化性质对机体的作用程度及气温节律决定的:实验 研究还发现:在疏化氢矿泉水浴的作用下,组织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加强,故可使心肌细胞内的 能量合成加强:在含氯化物矿泉水作用下,组织呼吸减弱,能量合成降低;含硫化氢矿泉水浴, 可加强植物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而淡水浴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过程;含 氧矿泉水对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的影响较碳酸水浴或硫化氢水浴约增强一倍;氢水浴后,淋 巴结内肥大细胞的功能开始加强,进而减弱,血中肝素含量也下降:碳酸矿泉水浴,可使心肌梗 死患者血液内激肽类物质代谢和功能恢复正常,此被看作是其特异性作用表现之一,自然因子
的特异性作用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为防治不同的疾病、选 择不同的自然因子及其作用方式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必 在现代自然科学中,物理学和化学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竞相发展、造福人类。论起它们在 医疗上的贡献,人们对化学的了解远较物理学多得多。这是不是说物理学在医疗上的作用不 重要呢?不是的。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理因子在治疗学中应用和发展相当迅速,物理治疗 技术和方法问世,使临床治疗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 过去无法医治,或医治很难收效而严重危害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使患者恢复了健康,并享有较 高生活质量和保持工作、学习的能力,给千百万患者带来福音。诸如: 1.电刺激疗法治疗心率过缓、心脏传导阻滞 自从18世纪80年代伽法尼(Galvani))发现了直流电,并发现通断电时,可引起蛙腿肌收缩 反应以来,科学家一直重视研究应用这一电刺激原理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由于现代电子学的 发展,低频电刺激的精确度已有很大提高,利用低频电对横纹肌刺激产生收缩这一古老原理, 研制成的心脏起搏器最有代表性。这是一种根据病人需要而设计的,可不断发出一定次数的 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产生生理所需要的心肌节律收缩(心跳),维持正常心脏功能。在临床 由于使用心脏起搏器,教活了千千万万心率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一些严重心脏 病人的生命,并使他们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能力。 低中频脉冲电流镇痛和治疗神经肌肉疾病均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不少学者应用脑神经核电刺激疗法治疗某些震颜麻痹、癫痈和用药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疼痛,都 取得明显疗效,受到临床高度重视。 2.射频电消融技术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治疗心动过速的新技术。它是利用射频电流的热效 应,消融心室内病灶,治疗顽固性心动过速,往往使用多年药物治疗不愈的病人,收到立杆见影 的效果,使病人很快恢复健康。 3.高频、超高频电疗技术 电灼、电凝、电切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效果稳定可靠。短波、超短 波、微波等电疗法,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常规的技术。它同抗生素综合应用,对治疗内脏器宫深 部感染疗效显著 4.超声碎石、超声切割 超声聚焦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聚焦超声治疗某些肿瘤已优于 现有的化疗、放疗效果,引起世人极大关注。 5.激光焊接 治疗视网膜剥离,激光打孔、心肌血管重建,低功率激光血管腔内照射,素外线血卟啉照射 治疗肿瘤等,都有独特的疗效
·10。物洛疗学全书 6.人体器官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广泛应用,显著的提高了临床瓣膜病的治疗水平,改变了许多先天性 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预后,使病人恢复了健康和学习、工作能力。人工肾血液净化挽 救了某些晚期肾脏病、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功能假肢、人工关节置换等可使已丧失功能的 关节和肢体功能恢复,使他们重返学习和工作岗位。 7,介入疗法 应用力学原理通过导管发展起来的介人疗法,在治疗心脑血管病、肿瘤等获得了巨大成 功。有人认为这是20世纪发展起来一种新医学一介入医学,安全有效,痛苦小,虽然问世不 长,但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为众多病人带来福音 8,电化疗法 利用直流电解原理发展起来的电化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直线电子加速器,X线刀,Y刀、无 创放射治疗脑肿瘤等,都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新的物理治疗技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应用物理因子发展起来的新疗法、新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治疗学 内涵,显著提高了治疗学水平,可以说没有这些物理治疗新技术参与的治疗学,不能成为现代 治疗学,显然物理因子在现代治疗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 物理因子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者,称为物理诊疗学。 物理诊疗学是运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工程技术的方法,解决医学领域里防病治病、保护 人民健康一门理、工、医结合,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现代的物理诊疗技术,多数都通过精密 仪器和设备完成的,在未来岁月里研制开发新型物理诊疗技术,要坚持做到以下四个条件,方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必须密切结合医学防病治病的需要确定项日,针对解决临床某些问 题立题。②要求从研究思路、总体设计各阶段实验研究自始至终全过程实行医学和工程技术 人员有机的结合。③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高科技手段,保证仪器设备质量可靠。④要通 过临床实践检验,达到安全有效,使用简便,价格合理。综观我国现行的物理诊疗技术的过去 和现在,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物理诊疗技术的发展提出如下看法。 1.心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 目前世界每年大约有3000万~50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仍 然是21世纪医学首要的任务。研究不同物理因子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开发新型的物理诊 疗技术,把疾病控制在早期、亚临床状态,应视为重要课题。近年来,不少专家应用低频脉冲电 定位电刺激疗法,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显示出可喜的苗头。 2.肿瘤早期无创检测和治疗 癌症是人类主要死因之一,研究新型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无创诊疗技术,是未来医 学科学重大课题。目前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相当进步,但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不便于人群的普 查。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对某些特定六位的探测,早期发现肿痛已有一些规律。探索应用物理 诊疗技术,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提供新途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