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第十八章CO中毒病人救护(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急危重症1课程授课班级授课时数大学本科三年级护理梁丰设计者所属学校广西中医药大学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一本节课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CO中毒的概述2、中毒抢救流程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1.知识目标2.了解中毒抢救的原则。3.有CO中毒的抢救流程。1.能力目标2.能够快速识别中毒意外。3.能够流畅地按流程进行抢救1.情感目标2.培养学生在抢救过程中分秒必争的意识。3.提高学生在紧急状态下工作的心理素质。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道德情感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学习知识点具体描述语句目标编号1感知口中毒意外情境2掌握中毒救护流程3领会中毒救护措施的意义和理论依据4分析CO中毒的并发症195应用月能运用相关知识迅速做出临床决策2.教学重点和难点目项内容1.中毒意外施救流程教学重点2.中毒的院外急救1.第一现场快速评估教学难点2.生存链的启动3.突发意外情况的临床决策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 章节名称 第十八章 CO中毒病人救护(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课程 急危重症 护理 授课班级 大学本科三年级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梁丰 所属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CO中毒的概述2、中毒抢救流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 知识目标 2. 了解中毒抢救的原则。 3. 有CO中毒的抢救流程。 1. 能力目标 2. 能够快速识别中毒意外。 3. 能够流畅地按流程进行抢救。 1. 情感目标 2. 培养学生在抢救过程中分秒必争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在紧急状态下工作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道德情感。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感知 中毒意外情境 2 掌握 中毒救护流程 3 领会 中毒救护措施的意义和理论依据 4 分析 CO中毒的并发症 5 应用 能运用相关知识迅速做出临床决策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教学重点 1. 中毒意外施救流程 2. 中毒的院外急救 教学难点 1. 第一现场快速评估 2. 生存链的启动 3. 突发意外情况的临床决策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教学对象是医科院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两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学习具备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对于CO中毒,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宣传而有所了解,随着相关安全规定的执行和电能的广泛应用,煤气在家庭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减少,学生对煤气使用安全有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于CO中毒的抢救只局限于理论。四、教学方法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课程在学习环节上,能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扮演第一目击者和施救者的角色,最大程度地将学生的心境代入情景,以情景故事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分析气道意外的施救流程和操作要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操作演练,进而掌握这门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快速反应和实践操作的能力。2.板书设计现代信息媒体设计:黑板(白板)设计: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3.教学互动环节课上互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老师实时指导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1.在BBS平台建立讨论板,展开以下内容讨论,并及时评价:2.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理论一体化教室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学习媒体媒体教学使用占用媒体内容要点所得结论类型编号目标作用方式时间来源1AG引用感知图片病例资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图片、引CO中毒救护流2E掌握D用、自文本、掌握抢救流程及操作程视频制引图表、电击意外抢救3Fc用、自领会图片、临床思路的理论依据文本制
教学对象是医科院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两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学习, 具备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对于CO中毒,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宣传而有所了解,随着相关 安全规定的执行和电能的广泛应用,煤气在家庭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减少,学生对煤气使用安 全有较全面的认识,但对于CO中毒的抢救只局限于理论。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课程在学习环节上,能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扮演第一目击者和 施救者的角色,最大程度地将学生的心境代入情景,以情景故事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分析气道 意外的施救流程和操作要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操作演练,进而掌握这门技能,达到提高学 生快速反应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 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 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互动环节 课上互动: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老师实时指导 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1. 在BBS平台建立讨论板,展开以下内容讨论,并及时评价: 2.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理论一体化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感知 图片 病例资料 G A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引用 2 掌握 图片、 文本、 视频 CO中毒救护流 程 D E 掌握抢救流程及操作 引 用、自 制 3 领会 图表、 图片、 文本 电击意外抢救 的理论依据 F C 临床思路 引 用、自 制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4应用文本高仿真实训1自制又得到巩固提升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1.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一播放一讲解:B.设疑一播放一讨论;C.讲解一播放一概括;D.讲解一播放一举例;E.播放一提问一讲解;F播放一讨论一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1.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五、学习资源1.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张波,桂莉主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是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主要教材)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QQ急危重症护理学习群,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以BB平台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教学媒体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依据资源)幻灯片播放:同学相互交流文本、图调动学生情绪,一方面诱一、创设情使学生提取现存的医学知境,引入主题讲述身边的故事:根据自己的理解片依次展2015年冬天朋友因使和生活经历解答现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推用煤气不当抢救无效学生分组讨论问断,另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死亡。题,陈述自己的本课论题的注意;教师可教师提问:请问你在从学生的回答和解释中找观点。现场应该怎么办?出其认知偏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点。制定难度适宜的学习目标设定目PPT来增强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课件内容:知识目标标,建立预期能感结果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师活动:对各目标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进行简要地讲解学生学习理论知PPT贯通,培养活学活用的临三、深化目课件内容:识;并回顾相关床决策能力标,促进知识CO中毒的机制:CO内容构建中毒的病情评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分组讨论,查阅教师活动:相关资料,制定四、小组讨老师给予以关键词提院外抢救预案论,根据案示,帮助学生查找相例,按照护理关资料制定计划实训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强程序制定抢救脱险;缺氧;脑复苏小组根据自己制理实一体措施化学习动机和技能教师活动:定的应急方案在教学根据学生的施救措施高仿真模型人身五、理实一体根据学生的实操情况进行操控高仿真模型人作上演示院外抢救化教学出相应生理反应及病教学效果评价,形成反馈全过程回路。情变化。学生完成实训报告教师活动:回放学生操作录相七、归纳总让学生观看自己的表结,知识首尾现。在学生自查自检呼应过后总结学生的错误
4 应用 文本 高仿真实训 J I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 又得到巩固提升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 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 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 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 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 1. 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张波,桂莉主编,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 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是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主要教材),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 点。 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QQ急危重症护理学习群,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以BB平台 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 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 (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创设情 境,引入主题 二、设定目 标,建立预期 结果 三、深化目 标,促进知识 构建 四、小组讨 论,根据案 例,按照护理 程序制定抢救 措施 五、理实一体 化教学 七、归纳总 结,知识首尾 呼应 幻灯片播放: 讲述身边的故事: 2015年冬天朋友因使 用煤气不当抢救无效 死亡。 教师提问:请问你在 现场应该怎么办? 课件内容: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教师活动:对各目标 进行简要地讲解 课件内容: CO中毒的机制;CO 中毒的病情评估 教师活动: 老师给予以关键词提 示,帮助学生查找相 关资料制定计划 脱险;缺氧;脑复苏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的施救措施 操控高仿真模型人作 出相应生理反应及病 情变化。 教师活动: 回放学生操作录相, 让学生观看自己的表 现。在学生自查自检 过后总结学生的错误 同学相互交流, 根据自己的理解 和生活经历解答 学生分组讨论问 题,陈述自己的 观点。 学生学习理论知 识;并回顾相关 内容 分组讨论,查阅 相关资料,制定 院外抢救预案 小组根据自己制 定的应急方案在 高仿真模型人身 上演示院外抢救 全过程 学生完成实训报 告 文本、图 片依次展 现 PPT PPT 理实一体 教学 调动学生情绪,一方面诱 使学生提取现存的医学知 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推 断,另一方面引起学生对 本课论题的注意;教师可 从学生的回答和解释中找 出其认知偏差,有针对性 地调整教学重点。 制定难度适宜的学习目标 来增强学习动机和自我效 能感 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 贯通,培养活学活用的临 床决策能力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实训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 及时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强 化学习动机和技能 根据学生的实操情况进行 教学效果评价,形成反馈 回路
操作,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七、教学效果评价形成性评价:1.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前期学过的基础知识,因此对于突发状况临床决策感到有一点难度。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自我评价:人的感知觉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将视听触等各种知觉刺激材料以一定逻辑顺序整合起来,借由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引导和贯穿教学全过程。急救护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所以将教学活动机械地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是不可取的。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参考认识学习理论、技能自动化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一个尽可能逼真的医学模拟教学场景,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心理资源,眼手脑并用,以达到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八、教学反思、总结随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常用的急救技术不应该只局限于医学院校,急救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治病”,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侧重于“疾病”的医疗模式,而是生理-心理社会医疗模式,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旦要培养他们的救护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健康宣教及人文关怀的个人素质。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教学组织形式: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和总-分-总的操作训练方式让学生更快地形成肌肉记忆,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眼手脑脱节的情况。教学的方法:以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模拟真实的场景和抢救现场的紧张氛围,让学生扮演第一目击者及施救者的角色,有利于训练他们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救援能力和分秒必争的意识
操作,并给予支持和 鼓励。 七、教学效果评价 形成性评价: 1.课堂提问和课下思考题学生完成质量较高,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能 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均有欠缺,不能灵活运用前期学过的基础知识,因此对于突发状况 临床决策感到有一点难度。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3.情感教育,亲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自我评价: 人的感知觉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将视听触等各种知觉刺激材料 以一定逻辑顺序整合起来,借由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引导和贯穿教学全过程。急救护理是 一门应用性学科,所以将教学活动机械地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是不可取的。为达到更好的教 学效果,我们在参考认识学习理论、技能自动化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资 源建立一个尽可能逼真的医学模拟教学场景,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 生的心理资源,眼手脑并用,以达到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八、教学反思、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常用的急救技术不应该只局限于医学院校,急救教 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治病”,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侧重于“疾病”的医疗模式,而是生理-心理- 社会医疗模式,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旦要培养他们的救护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健康宣教 及人文关怀的个人素质。 九、教研室意见(本设计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教学组织形式: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和总-分-总的操作训练方式让学生更快地形成肌肉 记忆,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眼手脑脱节的情况。 教学的方法:以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模拟真实的场景和抢救现场的紧张氛围,让学生 扮演第一目击者及施救者的角色,有利于训练他们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救援能 力和分秒必争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