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图23牛顿的双棱镜“判决性实验” 112 这 是一本批判性的综述论著,而非原创性的学 图2417世纪的应用数学 125 术专著。尽管其目的在于参考过去10至15 图25巴黎科学院一景 129 年间所作的大量历史研究,给出一个关于科学革命 图26佛罗伦萨西芒托学院一景 131 的最新解释,它仍然吸收了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因 图27胡克的普通苍蝇眼睛的显微镜放大图 142 此,我最需答谢的就是许多其他的历史学家,我极为 图28格鲁的漆树茎干的显微镜放大图 143 不拘地使用了他们的成果,在书后列出了他们的著 图29惠更斯用显微镜观察的原生动物图 144 作和论文的目录。这本书既可以看成是我的书,也 图30笛卡儿所述的大脑图 158 可以看成是他们的书。这样说合情合理,应无疑义。 然而我也必须承认,我对他们工作的阐发,以及我把 他们极为不同的发现和主张综合起来的方法,反映 了我个人的特定视角。对此我理应承担全部责任。 为了能使本书最有效地为普通读者所理解,并 且使阐述尽可能流畅,我决定不在正文中引用过多 的相关二手文献一对此我有点担心违背了专家写 给专家看的著作所一贯遵从的惯例。此外,我只在 很少几处保留了对近代历史学家的直接引用,这就 是当我判定其处理事物的特殊方法有独特效果或启 迪作用,或者其精确的表述取得了某种话语“专利” 的时候。 既然我的目的是写一本篇幅不长的有助于教学 的书,那么多年以来,对于本书中的解释和论据内 容,我换过不同的版本,对我的学生们一尤其那些
图片来源 要感谢下列机构对本书所复制插图的出版许 70一80年代我在爱丁堡大学教授科学史时听我课 我 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 的学生们一讲述过。正是这些学生,以或明确或 (Bancroft)图书馆(图1和图20);华盛顿特区的国立 含蓄的方式,最有效地告诉我,我讲得是否让人明 美国历史博物馆(图6);剑桥大学图书馆董事会(图 白,甚至是否有意义。我感谢他们所有人。 13、图14、图17、图23和图25);马萨诸塞州剑桥的 我也很幸运地拥有一些学术上的同事和朋友, 伯恩迪(Bumndy)图书馆(图15);以及爱丁堡大学图 他们一再告诉我这样一本书将会有用,鼓励我克服 书馆(图21和图22)。 成书过程中的一些特别棘手的事情,并阅读了我的 初稿,对本书内容、布局和表述方式等许多方面提出 了有价值的建议。就此而言,我特别乐于承认迪尔 (Peter Dear)和谢弗的特殊贡献。任何熟悉他们工作 的人都不会将他们与本书中残留的错误联系起来。 两位匿名审稿人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撰写了远超过 他们正常责任范围的详尽的、建设性报告。我要感 谢芬德伦(Paula Findlen)、赫夫鲍尔(Karl Hufbauer)、 鲁格勒(Christine Ruggere)、谢弗和沃纳(Deborah Wamer),他们帮助查找了几幅插图。我要感谢芝加 哥大学的高级手稿编辑班尼特(Alice Bennett),她勤 奋细致的工作使我的作品更加清晰晓畅,而较少拘 泥细节。我的编辑,艾布拉姆斯(Susan Abrams)自始 至终地给予支持,提供建议,她早就因此而广为人知 并受人尊敬
导言 科学革命:一个术语的历史 史 文 根本就不存在唯一确定的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 这回事,而这本书就是要讨论这一点。不久前,当学术界更令 学 革 人信服并令人欣慰的时候,历史学家宣称确实存在一个连贯 的、巨变的巅峰事件,它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人们对自 然界的认识,改变了人们获取关于自然界的正确知识的方式。 正是在这样一个瞬间,世界变成现代的样子;这是一件大好 事,它发生在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这段时期的某个时间。 1943年,法国历史学家柯瓦雷(Alexandre Koyre)将科学革命 精神导致的观念变革赞誉为自古希腊以来“人类思想所完成 或经受的一场最为意义深远的革命”。它的意义如此深远,以 至于人类文化“几个世纪以来都还没有领会其意义,甚至在今 天,它也常被低估和误解”。几年后,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 德(Herbert Butterfield)作出了如下著名论断:科学革命“使基 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事物相形见绌,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降格到纯粹的插曲之列…[它是]现代世界和现代精神的真 正起源”。而且,它被解释为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一种我们对 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彻底重构。关于这点,有关科学革命的故 事可以通过对思想基本范畴的彻底改变的说明而被充分讲 述。对巴特菲尔德而言,生成了科学革命的精神变革相当于 “戴上了一副新眼镜”。对蛋尔(A.Rupert Hall)而言,它不亚 于“哲学和科学的探究对象的一次先验性的再定义”。 对科学革命的这种看法现在披上了传统的外衣。很少有
历史事件能表现得比这更具有重大意义或者说更具有不言而 念中,革命不是重现而是其相反意义,是事物的一种新情形的 喻的研究价值。对科学革命的说明在西方通识教程中已经确 产生,这种情形世界以前从未经历过,以后也不可能经历。不 立了位置,而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尝试高效地利用这个空间并 仅这种革命概念,还有在科学中提出革命思想的开端,都可以 激发对近代早期*科学形成过程的更大好奇心。然而,如同 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的著作。他们乐于把自身及 很多20世纪的“传统”一样,科学革命的观念中所包含的传统 其学问描写成旧制度文化的根本颠覆者。(本书提及的一些 远非我们可能认为的那样久远。在1939年柯瓦雷使“科学革 17世纪作者,并不认为自身从事事情全新状态的产生,而是 哲 命”一词更广泛地传播之前,它并不曾被普遍使用。直到 从事原有状态的恢复和净化。)革命作为划时代的、不可逆转 科 1954年,两本从编史学上讲观念极不相同的书才把它用作书 的变革的观念,很可能,首先是以一种系统的方法应用于科学 垫 名大标题:霍尔写的深受柯瓦雷影响的《科学革命》*(The Sci- 事件,只是后来才应用于政治事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第一 entific Revolution)和贝尔纳(J.D.Bemal)写的马克思主义的 次革命也许曾是科学的,而“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俄国 《历史上的科学》(Science in History),其中一卷题为《科学革命 革命”则是其后继。 和工业革命》(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s)。尽管很 由于我们对17世纪科学的理解近些年来已经改变,因此 多17世纪的实践者都表达了他们彻底变革知识的意图,但并 历史学家对“科学革命”这个概念本身越来越感到心里没底。 没有使用这样一个术语来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 甚至组成该短语的每个词的合理性也遭到了争议。许多历史 从古代到整个近代早期,“革命”借用了周期性循环的 学家对存在一个单一分立的、囿于某一时空的事件可被称为 思想。例如,在l6世纪中期哥白尼(Copernicus)的新天文学 “那个”科学革命的看法不再满意。这些历史学家现在甚至拒 中,行星是绕太阳完成其公转(revolutions)的,而谈论政治革命 绝承认有一个被称作“科学”的单一连贯的文化实体在17世 (revolutions)时,意思是指人间世事的兴衰消长或命运轮回。 纪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恰恰相反,而是存在着致力于理解、 把革命作溪一个根本的、不可逆转的秩序重建的思想是与线 解释和控制自然的大量不同的文化实践,它们有着各自不同 性的、单向的时间概念一起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更新了的观 的特征,也经历着各自不同的变革模式。我们现在更加怀疑 “科学方法” 一套获取科学知识的连贯的、普遍的、有效的 ◆“近代早期”,历史学家通常用来指欧洲历史上的约1550一1800年。我将 方法一这种事物的存在,更不相信它起源于17世纪并从那 在略微严格一些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所指的时期大约截止到1700一 时起就被毫无疑问地传给了我们的说法。很多历史学家现在 1730年。后文我将使用术语“现代性的“和“现代主义者”指7世纪开始 的一些特定的知识和实践上的改革。 并不认为17世纪期间影响了科学的信仰和实践的变革曾像 e20世纪30年代,法国哲学家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指出科学概念结构 广为描述的那样具有“革命性”。17世纪自然哲学与中世纪 中的“突变"(或大范周的不连续性),柯瓦雷很快发版了这一用法:“17世 自然哲学的连续性现在成为老生常谈,而紧随历史学家对“那 纪的科学革命毫无疑问是这样一个突变…它是现代物理学的一场深刻 的知识转变…既是表现也是产物。” 个”最初的科学革命的确定之后,则有关于“延期的”18世纪 revolution本义为旋转,此处的革命之意正是引申而来。一译者 和19世纪化学和生物学革命的话题
们提出了一些非常新和非常重要的变革。同思想与实践的 为什么要写科学革命? “古代”模式相比,他们视他们自身为“现代主义者”。我们对 正在进行着的根本变革的感知绝大部分来自于他们(和他们 历史学家对通常理解的科学革命的概念表现出心里没底 所攻击的对象),而不只是20世纪中期历史学家的造作。因 还有其他原因。首先,近年来历史学家已经对把思想看成似 此我们能够说,17世纪出现了一些自觉的、大规模的尝试,试 乎是自由飘浮在概念空间的传统方式不满。尽管以前的说明 图改变关于自然世界的信仰和获得该信仰的途径!一本关于 按照自主的思想或脱离实体的精神来构造科学革命,但近来 科学革命的书有理由讲述关于这些尝试的故事,不管它们是 更多的新看法则坚持认为有必要把思想置于更广泛的文化和 否成功,不管它们是否在局部文化中引起争论,不管它们是否 革 社会背景之中。我们现在比过去更常听到讨论17世纪的科 构成一个整体。 学变革与宗教、政治、经济模式变革之间的关系。其次,更重 然而我们为什么讲述这些故事而不是其他故事?如果 要的是,一些历史学家现在希望理解形成思想或观念的具体 17世纪不同群体的人信仰关于世界的不同事物,那么我们怎 人类实践。当人们进行或者确认一项观察、证明一则定理、进 样选派人物角色和他们的信念?例如,一些“自然哲学家”提 行一次实验的时候他们做了什么?把科学革命说成是自由游 倡理性推理,而另外一些则推行一个与理论相对无关的事实 移的观念的历史,与把它说成是观念产生的实践史相比,根本 收集和实验的纲领。·例如,数学物理是一种与植物学差别 不是一码事。最后,历史学家已对科学革命中的“人物”变得 巨大的活动。天文学做什么和天文学家相信什么,有着迥异 更感兴趣。哪种类型的人造成了这些变革?当他们这样做的 的说法;“真科学”(proper sciences)天文学和化学与“伪科学” 时候,每个人是否都信其然,或者只是极少的人信其然?假如 (pseudosciences)占星术和炼金术之间的关系极难确定;甚至 只是极少的人参与了这些变革,如果真有意义的话,那我们能 作为探究对象的“自然”的范畴也被不同实践者以全然不同的 在何种意义上来谈论科学革命,说它引起了“我们”观察世界 方式理解。这一点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无论怎样理解科学革 的方法的巨大变革,说它是产生“我们”所说的现代的瞬间? 命,包含在其范畴中的文化实践并不与近代早期科学,或者说 这些问题很中肯,可以弥补像我们过去习惯的那样毫无反思 17世纪科学一样久远广阔。对于哪些实践是科学革命的“核 地书写科学革命历史的缺陷。回应这些问题,意味着我们需 心”,历史学家莫衷一是,对于哪些实践产生了真正的知识而 要对近代早期科学变革有一个说明,以适合我们这个不那么 自信但更有思想好奇心的时代。 。在17世纪,词语“科学"(来自拉丁文scientia,意指知识或智慧)倾向于指任 然而,尽管可以怀疑,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仍然还有理 何正确构成的知识(指关于必然的、普追的真理的知识)体系,而对自然界 由无愧地、信实地论述科学革命。这里要记住两个主要因素。 存在何种事物的探究和对自然界因果结构的探究,则被分别称为“自然 志”和“自然哲学”。本书大体上将延用近代早期用法,包括把相应的实践 首先,16世纪末和17世纪的很多关键人物曾强烈地表示,对 者称为自然志家、自然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化学家等等。在19世纪 自然界的知识以及赖以获得、评定与传播合理知识的实践,他 才发明“科学家"”这一术语,并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成为日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