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 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 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 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 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 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 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 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 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 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
- 6 -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 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 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 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 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 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 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 孙。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 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 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 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
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 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 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 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 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 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 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 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6.下列有关“祭孔大典”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6B(“卒后”改为“卒后第二年”。) 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活动从孔子卒后就开始时,刘邦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 7 - 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 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 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 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 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 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 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 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6.下列有关“祭孔大典”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6.B(“卒后”改为“卒后第二年”。) A 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 祭孔活动从孔子卒后就开始时,刘邦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C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祭孔活动开始升格。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7.下列有关历代祭孔活动和议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7.B(“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改为“明时 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A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是出自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 B自唐玄宗开始,祭孔活动开始升格,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C到了民国政府时期,祭孔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 拜改为鞠躬礼。 D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是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的组成部分,在音乐、 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8.C(“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没有依据。A见第一自然段末句
- 8 - C 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祭孔活动开始升格。 D 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7.下列有关历代祭孔活动和议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7.B(“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改为“明时 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A 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是出自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 B 自唐玄宗开始,祭孔活动开始升格,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C 到了民国政府时期,祭孔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 拜改为鞠躬礼。 D 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是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的组成部分,在音乐、 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8.C(“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没有依据。A 见第一自然段末句。)
A祭孔活动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 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C自汉高祖刘邦以来,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D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髙度统一,对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 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 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
- 9 - A 祭孔活动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 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C 自汉高祖刘邦以来,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D 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对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1 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 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 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