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下期月考试题(3月)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3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杳然/舀水 笑靥/拜谒 拙笨/卓越 猖狂/ 为虎作伥 B、处理/处分 炽热/整饬 浸渍/恣睢 对峙/ 有恃无恐 C、分娩/缅怀 苗圃/谱写 河畔/叛逆 倭寇 蜗居一隅 D、栖息/哂笑 险衅/泽畔 揣测/喘息 怄气/ 呕心沥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身膨胀胃口 怦然心动突如其来 B、胁迫赡养明信片 扬长而去细水常流 C、惋惜频率度假村 粗制烂造不记其数 D、砝码脉膊挖墙脚 首屈一指珠光宝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有记者在采访莫言时说道:目前社会的浮躁 风,无论是阅读上的浮躁还是写作上的浮躁,都对文学构成了伤害,在这样浮躁 环境里,您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真是不可思议。 B、川藏线被称为我国的“景观大道”,一路上雪山、草原、湖泊、山脉、险滩、 森林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虽然沿途跨越众多髙山大河,路 况不好,但是沿途风光的壮丽奇伟,却足以让你忽略旅途的艰辛 C、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嫗 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D、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 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治社会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十年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特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国内外复杂的政治 经济形势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几多忧虑和担心,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从来没 有像今天这样焕发。 B.灾难发生后,学校团委立即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为灾区群众特别是受灾的中小 学生送温暖、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 德 C.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 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D.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表演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 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对培养演员的悟性有积极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
雅安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三下期月考试题(3 月)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3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杳然/舀水 笑靥/拜谒 拙笨/卓越 猖狂/ 为虎作伥 B、处理/处分 炽热/整饬 浸渍/恣睢 对峙/ 有恃无恐 C、分娩/缅怀 苗圃/谱写 河畔/叛逆 倭寇/ 蜗居一隅 D、栖息/哂笑 险衅/泽畔 揣测/喘息 怄气/ 呕心沥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身 膨胀 吊胃口 怦然心动 突如其来 B、胁迫 赡养 明信片 扬长而去 细水常流 C、惋惜 频率 度假村 粗制烂造 不记其数 D、砝码 脉膊 挖墙脚 首屈一指 珠光宝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莫言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有记者在采访莫言时说道:目前社会的浮躁 风,无论是阅读上的浮躁还是写作上的浮躁,都对文学构成了伤害,在这样浮躁 环境里,您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真是不可思议。 B、川藏线被称为我国的“景观大道”,一路上雪山、草原、湖泊、山脉、险滩、 森林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虽然沿途跨越众多高山大河,路 况不好,但是沿途风光的壮丽奇伟,却足以让你忽略旅途的艰辛 C、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 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D、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 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治社会。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十年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特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国内外复杂的政治 经济形势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几多忧虑和担心,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从来没 有像今天这样焕发。 B.灾难发生后,学校团委立即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为灾区群众特别是受灾的中小 学生送温暖、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 德。 C.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 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D.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表演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 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对培养演员的悟性有积极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每题 3 分)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 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始 行动者、待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 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 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 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 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 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 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 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 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 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 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 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 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 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 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一一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 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 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 统即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 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 的参照系,对旧传统做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 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一一传统与现代》,有删 改) 5、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音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是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6、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 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始 行动者、待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 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 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 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 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 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 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 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 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 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 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 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 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 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 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 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 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 统即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 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 的参照系,对旧传统做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 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 改) 5、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音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是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6、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 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沈醉。校事赵达问以 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 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 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 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於谷阳,御叔罚 於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 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 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 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 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 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 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 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 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 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 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子武 嗣。(节选自《三国志》卷二七,有删节)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白之太祖 白:告诉、 B、岂可以老病忝忝之哉 忝:辱没 C、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佃之 佃:佃户 D、然后率以仁义 率:给…做表率,劝导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而臣以醉见识 以邈为凉州刺史 B、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0、下列各项中对选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邈曾经违反禁酒令偷着喝醉酒被人告发而让曹操大怒,幸好鲜于辅替他说 好话才免于刑罚 B、在凉州刺史任上,徐邈广修盐池,开田兴农,百姓家家丰足,官府也仓库充 溢,而他的赏赐却都散给将士,从不入家,致使妻子儿女衣食常常困乏。 C、历任多职,所任皆有政绩,赐爵为关内侯。徐邈为陇西太守时,因为征讨羌 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 D、徐邈晚年拜司空,他认为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应宁缺不滥,自己又 老又病不能充任。坚决推辞不到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 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沈醉。校事赵达问以 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 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 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 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於谷阳,御叔罚 於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 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 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 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 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 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 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 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 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 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 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子武 嗣。(节选自《三国志》卷二七,有删节)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达白之太祖 白:告诉、 B、岂可以老病忝忝之哉 忝:辱没 C、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佃之 佃:佃户 D、然后率以仁义 率:给…做表率,劝导。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臣以醉见识 以邈为凉州刺史 B、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0、下列各项中对选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邈曾经违反禁酒令偷着喝醉酒被人告发而让曹操大怒,幸好鲜于辅替他说 好话才免于刑罚。 B、在凉州刺史任上,徐邈广修盐池,开田兴农,百姓家家丰足,官府也仓库充 溢,而他的赏赐却都散给将士,从不入家,致使妻子儿女衣食常常困乏。 C、历任多职,所任皆有政绩,赐爵为关内侯。徐邈为陇西太守时,因为征讨羌 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 D、徐邈晚年拜司空,他认为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应宁缺不滥,自己又 老又病不能充任。坚决推辞不到任
第Ⅱ卷(120分) 四、28分 11、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4分) (2)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是以信服畏威。(4分) 12、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2)本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13、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琅琊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a):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苏轼《赤壁赋》)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 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 的丑恶比比皆是
第Ⅱ卷(120 分) 四、28 分 11、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4 分) (2)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是以信服畏威。(4 分) 12、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6 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 分) (2)本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 13、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 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每空 1 分) (1) (1)子曰: “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为政》)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苏轼《赤壁赋》) (3) 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 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 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 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 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 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 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 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 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 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 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 “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 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 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 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 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 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 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 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 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 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 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 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 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 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 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 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 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 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 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 6 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 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 财源滚滚。” 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 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 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 “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 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 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 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 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 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 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 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 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 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 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 100 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 地上呢。” 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 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 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 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 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 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