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2009年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复辟(pi) 瓜熟蒂(di)落 装钉民生凋敝 B.联袂(mei) 掎(ji)角之势 蝉联正词严 C.捕(pu)捉 呼天抢( qiang)地磨厉志大材疏 D.创( chuang)伤众口铄(shuo)金涵养浮想联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从设计到研制再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闭门造车完成的。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 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识时务者为俊杰,中国最大印染企业破产,董事长陶寿龙和妻子严琪计划偷渡潜逃 D.战争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 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 工作。 B.在CBA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 队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 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 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天,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他实在是一个智慧的老头, 懂得平衡的真谛。 ①这里原来是他的私人住宅,捐献出来改建成了博物馆 ②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 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外面被人或鲜花或镜头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 ③博物馆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非常漂亮。 ④萨班哲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了人生三味。 ⑤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挂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 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满
雅安市 2009 年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 1 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12 页,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复辟(pì) 瓜熟蒂(dì)落 装钉 民生凋敝 B.联袂(mèi) 掎(jǐ)角之势 蝉联 义正词严 C.捕(pǔ)捉 呼天抢(qiāng)地 磨厉 志大材疏 D.创(chuāng)伤 众口铄(shuò)金 涵养 浮想联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嫦娥一号”从设计到研制再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闭门造车 ....完成的。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 ....,流离失所,这一现象 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识时务者为俊杰 .......,中国最大印染企业破产,董事长陶寿龙和妻子严琪计划偷渡潜逃。 D.战争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 ....是不能济事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 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 2008 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 工作。 B.在 CBA 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 队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 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 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天,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他实在是一个智慧的老头, 懂得平衡的真谛。 ①这里原来是他的私人住宅,捐献出来改建成了博物馆。 ②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 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外面被人或鲜花或镜头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 ③博物馆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非常漂亮。 ④萨班哲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了人生三味。 ⑤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挂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 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满
满一屋子的漫画 A.①③⑤④② ④⑤②①③ ⑤①③④② ③①⑤②④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 003年8月,杰出舞蹈家杨丽萍在昆明推出了歌舞剧《云南映像》,《云南映象》提 出了一个新词:原生态。2004年,文化部开始征用这个概念,制订和实施抢救性文化挖掘 计划。2006年央视举办第12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原生态组比赛,而全国第三届少 数民族文艺汇演,更是高举“原生态民歌”的旗帜,成为媒体竞相追踪的焦点。经过三年的 培育,“原生态”已成为最热烈的文化时尚。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原生态已经变得如此稀 缺珍贵,以致它成为21世纪人们主要致力开发的资源。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极易失传,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而这种 挖掘还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的支撑;但这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 态便会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长的民族(地域 的自然与文化空间,而这势必跟原住民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渴望发生激烈冲突 我把这种由正题推演出反题的逻辑命题,命名为“杨丽萍悖论”,它来自杨丽萍《云南 映像》的启示。这个歌舞集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它被开发出来之后 必将失去原生活力,退化成僵死的橱窗标本。一个著名的前车之鉴,就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 族歌舞。它是80年代的原生态品种,但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已被市场之手打造得面目 全非,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 “杨丽萍悖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今未能解决各国在遗产申报 中出现的悖论现象。在旅游局、文物局和环保部门之间,保护和开放的博弈经久不息,文官 们的互相抱怨和指责,回荡在21世纪中国的文化开发现场 与“杨丽萍悖论”相似的是“赢政悖论”。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废除六国,建立“车同轨” 和“书同文”的技术一一文化体系,无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并为秦帝国的三大战 略工程—一—长城、阿房宫和墓室的建造提供了最广阔的资源,但它冋时也是区域文明的严酷 杀手。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强大发达的吴越文化、楚文化和蜀文化等,毫无例外地遭到了致 命的摧毁。而区域文明的死亡,则反过来激发了地方贵族的反叛欲望,加剧了帝国的行政危 在走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将继续面临各种文化悖论的困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兴起的新建筑浪潮,令中国的大中城市迅速完成旧城的改造,现代化的生活梦想,变得唾手 可得,但它同时也摧毁了城市历史脉络,令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并瓦解了人与城市的内 在和谐,造成了梦的永久性破裂。这种任何权力都无法解决的悖论,应当以北京的“国家大 剧院”来命名,因为正是这枚即将完工的梦式“巨蛋”,充分表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 (《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09月,有删改) 5.对“杨丽萍悖论”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抢救性保护现象。 B.指保护原生态文化反而造成其退化僵死,维系原生态赖以生长的自然文化空间却与 现代文明产生激烈冲突的文化困局。 C.在旅游局、文物局和环保部门之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开放的问题而 进行的经久不息的争论。 D.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今未能解决各国在遗产申报中出现的悖
满一屋子的漫画。 A.①③⑤④② B.④⑤②①③ C.⑤①③④② D.③①⑤②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 2003 年 8 月,杰出舞蹈家杨丽萍在昆明推出了歌舞剧《云南映像》,《云南映象》提 出了一个新词:原生态。2004 年,文化部开始征用这个概念,制订和实施抢救性文化挖掘 计划。2006 年央视举办第 12 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原生态组比赛,而全国第三届少 数民族文艺汇演,更是高举“原生态民歌”的旗帜,成为媒体竞相追踪的焦点。经过三年的 培育,“原生态”已成为最热烈的文化时尚。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原生态已经变得如此稀 缺珍贵,以致它成为 21 世纪人们主要致力开发的资源。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极易失传,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而这种 挖掘还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的支撑;但这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 态便会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长的民族(地域) 的自然与文化空间,而这势必跟原住民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渴望发生激烈冲突。 我把这种由正题推演出反题的逻辑命题,命名为“杨丽萍悖论”,它来自杨丽萍《云南 映像》的启示。这个歌舞集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原生态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它被开发出来之后, 必将失去原生活力,退化成僵死的橱窗标本。一个著名的前车之鉴,就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 族歌舞。它是 80 年代的原生态品种,但经过 20 多年的旅游开发,已被市场之手打造得面目 全非,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 “杨丽萍悖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今未能解决各国在遗产申报 中出现的悖论现象。在旅游局、文物局和环保部门之间,保护和开放的博弈经久不息,文官 们的互相抱怨和指责,回荡在 21 世纪中国的文化开发现场。 与“杨丽萍悖论”相似的是“赢政悖论”。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废除六国,建立“车同轨” 和“书同文”的技术——文化体系,无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并为秦帝国的三大战 略工程——长城、阿房宫和墓室的建造提供了最广阔的资源,但它同时也是区域文明的严酷 杀手。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强大发达的吴越文化、楚文化和蜀文化等,毫无例外地遭到了致 命的摧毁。而区域文明的死亡,则反过来激发了地方贵族的反叛欲望,加剧了帝国的行政危 机。 在走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将继续面临各种文化悖论的困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兴起的新建筑浪潮,令中国的大中城市迅速完成旧城的改造,现代化的生活梦想,变得唾手 可得,但它同时也摧毁了城市历史脉络,令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并瓦解了人与城市的内 在和谐,造成了梦的永久性破裂。这种任何权力都无法解决的悖论,应当以北京的“国家大 剧院”来命名,因为正是这枚即将完工的梦式“巨蛋”,充分表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 局。 (《中国新闻周刊》2006 年 09 月,有删改) 5.对“杨丽萍悖论”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抢救性保护现象。 B.指保护原生态文化反而造成其退化僵死,维系原生态赖以生长的自然文化空间却与 现代文明产生激烈冲突的文化困局。 C.在旅游局、文物局和环保部门之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开放的问题而 进行的经久不息的争论。 D.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今未能解决各国在遗产申报中出现的悖
论现象。 6.下列表达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原生态已经变得稀缺珍贵,所以它成为21世纪人们主要致力开发的资源 B.原生态是一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它失去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 C.与“杨丽萍悖论”相似的“贏政悖论”是造成秦帝国行政危机的直接原因。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建筑浪潮,令中国的大中城市迅速完成旧城改造,但同 时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7.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现已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要想恢复其本来面 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遏止旅游开发。 杨丽萍悖论所折射出的问题,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C.关于旧城改造问题,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完好的保存,给中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 的范例。 D.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原生态组比赛,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原生态这个 概念,这对人们致力于开发原生态歌舞资源起到“助推”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 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 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 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 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 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 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 欲罪台官。先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 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 《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 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 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 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超:越级 B.时辽事方急 急:着急 C.以左侍郎理部事 以:介词,凭、用 D.守敬且尔 且:副词,尚且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光启有志用世的一组是 ①累疏请练兵自效。②由庶吉士历赞善。③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④练兵通州
论现象。 6.下列表达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原生态已经变得稀缺珍贵,所以它成为 21 世纪人们主要致力开发的资源。 B.原生态是一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它失去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 C.与“杨丽萍悖论”相似的“赢政悖论”是造成秦帝国行政危机的直接原因。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建筑浪潮,令中国的大中城市迅速完成旧城改造,但同 时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7.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现已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要想恢复其本来面 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遏止旅游开发。 B.杨丽萍悖论所折射出的问题,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C.关于旧城改造问题,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完好的保存,给中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 的范例。 D.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原生态组比赛,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原生态这个 概念,这对人们致力于开发原生态歌舞资源起到“助推”作用。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 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 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 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 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 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 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 欲罪台官。先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 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 《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 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 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 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超:越级 B.时辽事方急. 急:着急 C.以.左侍郎理部事 以:介词,凭、用 D.守敬且.尔 且:副词,尚且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光启有志用世 ....的一组是( ) ①累疏请练兵自效。②由庶吉士历赞善。③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④练兵通州
列上十议。⑤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⑥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字子先,是上海的人。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并完 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曾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虽然考虑采纳他的建议,但 因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最终没有被采纳。 C.崇祯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但徐光启认为不能责怪钦 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而是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 修正 D.徐光启死后,他的儿子徐骥因主动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而被升为太保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5分) 译文: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5分) 12.次下面一言诗,求答,8分)一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即闲居之意。 (1)诗歌首句的“悠悠”二字用的巧妙,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5分) (1)①忧劳可以兴国, (《伶官传序》) 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 大珠小珠落玉盘” 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描写箜篌声“ 芙蓉泣露香兰笑”;苏轼则 在《赤壁赋》中盛赞洞箫声“ 泣孤舟之嫠妇 ③窈窕淑女 (《诗经》) (2)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②《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说的“ 磐石无转移”,表达 了对爱情的坚贞: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执手相看泪眼, 发了恋人离别的痛苦:秦观则在《鹊桥仙》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爱情观“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③言者无罪 。(《诗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马头琴的黄昏 王忠范
列上十议。⑤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⑥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字子先,是上海的人。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并完 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曾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虽然考虑采纳他的建议,但 因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最终没有被采纳。 C.崇祯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但徐光启认为不能责怪钦 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而是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 修正。 D.徐光启死后,他的儿子徐骥因主动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而被升为太保一职。 第Ⅱ卷(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 (5 分) 译文: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 (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 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即闲居之意。 (1) 诗歌首句的“悠悠”二字用的巧妙,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5 分) (1)①忧劳可以兴国, 。 (《伶官传序》) 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 ,大珠小珠落玉盘”; 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描写箜篌声“ ,芙蓉泣露香兰笑”;苏轼则 在《赤壁赋》中盛赞洞箫声“ ,泣孤舟之嫠妇”。 ③窈窕淑女, 。 (《诗经》) (2)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兰亭集序》) ②《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说的“ ,磐石无转移”,表达 了对爱情的坚贞;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执手相看泪眼, ”,抒 发了恋人离别的痛苦;秦观则在《鹊桥仙》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爱情观“ ,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③言者无罪, 。 (《诗经》)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马头琴的黄昏 王忠范
大草原的日与夜无边无际,没有遮拦和阻挡,似乎遍地都是道路 我把自己交给了这苍苍茫茫的世界。去游牧点聆听巴音图(草原人)老阿爸的马头琴,竟 然走进了黄昏。一片片绿茵涌来,如爱抚、似轻吻、像牵扯,缠缠绵绵。行走间,又纷纷流 淌远去,让人感觉有很多失落,可又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黄昏也是无限宽广,像一张巨大的黑茬羊皮不可阻挡地慢慢铺展。远近都是静止的状态, 草色松软、深沉、凝重,又朦朦胧胧。没有风,也没有鸟啼,敖包山不语,古神树无言, 切都是自然而超脱的寂静。花朵暗淡了,怎么也看不见那种生机和灵气。夕阳像一嘟噜牛肉, 在天边飘飘摇摇,滴淌着揪心的血色 我想起前些天过世的娜日斯老阿妈,还有那个悲痛的黄昏。她躺在风葬的勒勒车上,奔 跑颠簸,掉落在荒草丛里,那就算她自己选择的基地。那里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存在,一切 归于平静:对她来说。 静默中的惆怅真的是一种美吗? 远处的雅伦河如拴在落日下的绸绫,弯弯曲曲地飘动;河畔蒙古包天窗上炊烟高高升腾, 扶摇向上,直插云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自然毫不夸张的景色,默默地抚慰心灵, 感动生命,使人渐渐走出迷蒙的伤感。 蒙古包前的巴音图老阿爸,头发如一蓬草,一蓬染满岁月霜雪的草。他坐在那里,像 个坑 凝视远方,倾听草原,蒙文字母那样一动不动。身后悬挂的古长弓紫红紫红的,仿佛紧 绷着他的那块天空和他的这个黄昏 夕阳没灭,影子就不会消失 巴音图老阿爸用他全部的热爱与激情,又拉响了长者般的马头琴。 那首世代相传的《奔马》出发了,缰闪、蹬动、马嘶、蹄响,粗犷而悠扬,豪放又恬润 有节奏地震撼草原,澎湃胸怀,令人不可抑制。黄昏渐渐逼近马头琴了,马头就拼力昂动 大声歌唱,我觉得心热亦心疼。 力量涌动着,留恋强烈着,大草原却很自然地下沉着。天边的晩霞依然绚丽,一片片泼 洒剩下的光焰。小伙子驱赶海浪般的马群,姑娘驾起云朵一样的羊群,把牧归的鞭花撒进起 伏的琴曲,套马杆是他们没有尽头的道路 几头拉着勒勒车的牛,不抬头,也不张望,只是加快了蹄步。它们知道自己是牛,也许 懂得老牛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马头琴还在轰轰烈烈地响亮,不留余地地进发着情感、力量和向往,那大草原好像随着 琴弓流来淌去。苍老的巴音图老阿爸,难道在他剩下的时间里没有疑虑与优伤吗?“生命的 节奏是爱。”不知道为什么罗曼·罗兰的话突然响在耳畔。谁能躲过人生中的黄昏呢?那么, 就去爱,就去奋斗,就去快乐生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还活着 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 蒙古包后面的额吉湖陷进了黄昏,蓝蓝的、深深的、静静的,绝不是一片忧郁,而像巴 音图老阿爸圣洁的心,可容纳辽阔的大草原。 女儿塔娜给巴音图老阿爸披上一件皮袍,温暖中他更加昂奋,马头琴的曲调如欢奔的野 马自由而欢快。琴曲漫过我的躯体、灵魂,乃至整个生命。蓦然间,我好像捡拾回来许多失 去的什么东西,也释放出压在时间深处的那些灵动和激情。我也是大草原上的一棵草吧 老阿妈走出蒙古包,望望夕阳、又瞅瞅巴音图老阿爸,抿着笑熬奶茶去了。 大草原的黄昏不顾一切地弥漫着,沉沉的、重重的、凉殷殷的,可巴音图老阿爸的马头 琴却越拉越有情绪。他对我说:“黄昏果真包围了我,我就觉得黄昏很美,便用马头琴跟黄 昏对话。”不由分说的一种降临,意味着必然失去什么,这是不可置疑的生命方式。而乐于 人生的人,不会感到任何苦恼。此刻,我仿佛看见蒙田站在巴黎的梧桐树下,正与他朋友谈
大草原的日与夜无边无际,没有遮拦和阻挡,似乎遍地都是道路。 我把自己交给了这苍苍茫茫的世界。去游牧点聆听巴音图(草原人)老阿爸的马头琴,竟 然走进了黄昏。一片片绿茵涌来,如爱抚、似轻吻、像牵扯,缠缠绵绵。行走间,又纷纷流 淌远去,让人感觉有很多失落,可又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黄昏也是无限宽广,像一张巨大的黑茬羊皮不可阻挡地慢慢铺展。远近都是静止的状态, 草色松软、深沉、凝重,又朦朦胧胧。没有风,也没有鸟啼,敖包山不语,古神树无言,一 切都是自然而超脱的寂静。花朵暗淡了,怎么也看不见那种生机和灵气。夕阳像一嘟噜牛肉, 在天边飘飘摇摇,滴淌着揪心的血色。 我想起前些天过世的娜日斯老阿妈,还有那个悲痛的黄昏。她躺在风葬的勒勒车上,奔 跑颠簸,掉落在荒草丛里,那就算她自己选择的基地。那里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存在,一切 归于平静;对她来说。 静默中的惆怅真的是一种美吗? 远处的雅伦河如拴在落日下的绸绫,弯弯曲曲地飘动;河畔蒙古包天窗上炊烟高高升腾, 扶摇向上,直插云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自然毫不夸张的景色,默默地抚慰心灵, 感动生命,使人渐渐走出迷蒙的伤感。 蒙古包前的巴音图老阿爸,头发如一蓬草,一蓬染满岁月霜雪的草。他坐在那里,像一 个坑! 凝视远方,倾听草原,蒙文字母那样一动不动。身后悬挂的古长弓紫红紫红的,仿佛紧 绷着他的那块天空和他的这个黄昏。 夕阳没灭,影子就不会消失。 巴音图老阿爸用他全部的热爱与激情,又拉响了长者般的马头琴。 那首世代相传的《奔马》出发了,缰闪、蹬动、马嘶、蹄响,粗犷而悠扬,豪放又恬润, 有节奏地震撼草原,澎湃胸怀,令人不可抑制。黄昏渐渐逼近马头琴了,马头就拼力昂动, 大声歌唱,我觉得心热亦心疼。 力量涌动着,留恋强烈着,大草原却很自然地下沉着。天边的晚霞依然绚丽,一片片泼 洒剩下的光焰。小伙子驱赶海浪般的马群,姑娘驾起云朵一样的羊群,把牧归的鞭花撒进起 伏的琴曲,套马杆是他们没有尽头的道路。 几头拉着勒勒车的牛,不抬头,也不张望,只是加快了蹄步。它们知道自己是牛,也许 懂得老牛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马头琴还在轰轰烈烈地响亮,不留余地地进发着情感、力量和向往,那大草原好像随着 琴弓流来淌去。苍老的巴音图老阿爸,难道在他剩下的时间里没有疑虑与优伤吗? “生命的 节奏是爱。”不知道为什么罗曼·罗兰的话突然响在耳畔。谁能躲过人生中的黄昏呢?那么, 就去爱,就去奋斗,就去快乐生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还活着。 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 蒙古包后面的额吉湖陷进了黄昏,蓝蓝的、深深的、静静的,绝不是一片忧郁,而像巴 音图老阿爸圣洁的心,可容纳辽阔的大草原。 女儿塔娜给巴音图老阿爸披上一件皮袍,温暖中他更加昂奋,马头琴的曲调如欢奔的野 马自由而欢快。琴曲漫过我的躯体、灵魂,乃至整个生命。蓦然间,我好像捡拾回来许多失 去的什么东西,也释放出压在时间深处的那些灵动和激情。我也是大草原上的一棵草吧。 老阿妈走出蒙古包,望望夕阳、又瞅瞅巴音图老阿爸,抿着笑熬奶茶去了。 大草原的黄昏不顾一切地弥漫着,沉沉的、重重的、凉殷殷的,可巴音图老阿爸的马头 琴却越拉越有情绪。他对我说:“黄昏果真包围了我,我就觉得黄昏很美,便用马头琴跟黄 昏对话。”不由分说的一种降临,意味着必然失去什么,这是不可置疑的生命方式。而乐于 人生的人,不会感到任何苦恼。此刻,我仿佛看见蒙田站在巴黎的梧桐树下,正与他朋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