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状态与事件 19 了对表现性变量需求的压力上涨(这一般可在产业社会学 的研究中见到)。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支配地位的观念把这 种压力看作是一个难题,因此要求计划,要求增加手段与 方法,要求合宜表现的组织保障。川这当中包括了一个强 有力的尝试,尝试着挣脱普通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同时期 性,把其他人的现在性投向未来,因而获得时间制订计 划,而且通过有选择地对表现的操纵而实施影响。但是, 所有人都在永远一现在的共有的连续性中共同生活,直到 终老。2!谁想要操纵他人的表现,他就必须能够摆脱它而 逃往另一种时间。后者的不可能性意味着,所有操纵都冒 风险,在其自身的现在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逐渐变为表现 15E 的,因而背离自己的目标。当然,通过社会分化,角色分 离,交往屏障以及信息控制—简言之,通过社会组织,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这种风险。但是,其效果只是唤起 对操控的普遍怀疑,不管个别案例是否提供进一步确证。 因而,如果信任找到一种形式,允许它容忍这种怀疑并且 不受其影响,那么它才可能维持下去。) 这种工具性与表现性的两难困境,在跟未来密切相关 的事件控制与诸状态现在安全的两难困境(随环境的复杂 性增长而更趋尖锐的两难困境)可以更加清楚地加以考 虑,如果我们将它与前面章节的主题一一复杂性问题联系 在一起的话。为了这一目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借助进一 [1】16页注释1中论述过的双重的领导理论,而且在较宽的意义上,人缘关 系运动的每一次努力,都使情感的群体过程服从组织目标,是这方面的例证。 戈夫曼的著作代表了社会认同表现的一般理论。参见E.Goffman(1959)。有 关政治领域的,参见M.Edelman(1964)。 [2】这种共同成熟,是时间的主体间建构的一个条件,舒茨尤其反复强调 过这一点。参见A.Schutz(1932),111f.,以及A.Schutz(1962,1964, 1966)的晚期文集中的论述。 [3]在第九章“信任中的信任”,我们将再次讨论这种信任和怀疑共存的可 能性
第二章状态与事件 19 了对表现性变量需求的压力上涨(这一般可在产业社会学 的研究中见到〉。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支配地位的观念把这 种压力看作是一个难题,因此要求计划,要求增加手段与 方法,要求合宜表现的组织保障。 这当中包括了一个强 有力的尝试,尝试着挣脱普通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同时期 性,把其他人的现在性投向未来,因而获得时间制订计 划,而且通过有选择地对表现的操纵而实施影响。但是, 所有人都在永远一现在的共有的连续性中共同生活,直到 终老。 谁想要操纵他人的表现,他就必须能够摆脱它而 逃往另一种时间。后者的不可能性意味着,所有操纵都冒 风险,在其自身的现在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逐渐变为表现 的,因而背离自己的目标。当然,通过社会分化,角色分 离,交往屏障以及信息控制一一简言之,通过社会组织,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这种风险。但是,其效果只是唤起 对操控的普遍怀疑,不管个别案例是否提供进一步确证。 因而,如果信任找到一种形式,允许它容忍这种怀疑并且 不受其影响,那么它才可能维持下去。【3】 这种工具性与表现性的两难困境,在跟未来密切相关 的事件控制与诸状态现在安全的两难困境 随环境的复杂 性增长而更趋尖锐的两难困境)可以更加清楚地加以考 虑,如果我们将它与前面章节的主题一复杂性问题联系 在一起的话。为了这一目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借助进一 [!] 16页注释1中论述过的双重的领导理论,而且在较宽的意义上,人缘关 系运动的每一次努力,都使情感的群体过程服从组织目标,是这方面的例证。 戈夫曼的著作代表了社会认同表现的一般理论。参见民00飾肪(丨們”。有 关政治领域的,参见从酣^ ^ (巧糾)。 【21这种共同成熟,是时间的主体间建构的一个条件,舒茨尤其反复强调 过这一点。参见八^ 8比012 (…)〕),111汗.,以及八‘ 8曲1112 0962,1964, 1966^的晚期文集中的论述。 【3】在第九章“信任中的信任”,我们将再次讨论这种信任和怀疑共存的可 能性
20 信任 步观察扩展我们的时间分析。 客观时间的构造,通过同一状态与同一事件之间的客 观对立,对主观经验到的持存与变革对立的解释,展现出 一个变化的领域。从事件的视角看来,状态与现在是一起 开始运动的。从状态的视角看来,事件是与未来和过去一 起开始运动的,这意味着它们为抉择的可能性开放。可变 性遍及一切,也就是说,毫无例外。山相互排斥的两个视 角的二重性保证这种完整性,并且使人们摆脱这种不可贯 彻的观念,即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任一种事物同时变化。 换言之,时间是作为无限的却可减少的复杂性建构出来 的。因而,时间维度如同社会维度,是根据极端复杂性对 世界的阐释。它指出这种事实:每一东西都可能变为其他 某些东西。但是,这种世界模式的基础,是当前经验的实 际持久的现在性。现在是一种手段,借助于它,其他各种 可能性固有的复杂性被简化为可能实际经验到实在,例 如,被简化为可以共同经验的经验“视域”。形成现在实 在一部分的状态,是这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极端的 复杂性可以把握和简化,通过这种手段,不可界定的得以 界定,或者一用传统的、排除时间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 16 语言来讲—物质被赋予形式。通过阐释,构造因而简化 世界,它们使事件获得信息值并且融入在挑选的选择过程 中的人的行动中。以这种有助于减少复杂性的功能,经验 的状态创造出对现在的保证。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时间理解为复杂性的简化一不 管人们把现在看作为向未来缓慢前行的起点,从中经验被 [1]在观念史理论的观点看来,这个概念用运动的观念取代了在时间中存 在的本体论的位置,这里,时间性的普遍性不得不与任何事物都在运动的这 一概念相结合
20 信 任 步观察扩展我们的时间分析。 客观时间的构造,通过同一状态与同一事件之间的客 观对立,对主观经验到的持存与变革对立的解释,展现出 一个变化的领域。从事件的视角看来,状态与现在是一起 开始运动的。从状态的视角看来,事件是与未来和过去一 起开始运动的,这意味着它们为抉择的可能性开放。可变 性遍及一切,也就是说,毫无例外。111相互排斥的两个视 角的二重性保证这种完整性,并且使人们摆脱这种不可贯 彻的观念,即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任一种事物同时变化。 换言之,时间是作为无限的却可减少的复杂性建构出来 的。因而,时间维度如同社会维度,是根据极端复杂性对 世界的阐释。它指出这种事实:每一东西都可能变为其他 某些东西。但是,这种世界模式的基础,是当前经验的实 际持久的现在性。现在是一种手段,借助于它,其他各种 可能性固有的复杂性被简化为可能实际经验到实在,例 如,被简化为可以共同经验的经验“视域”。形成现在实 在一部分的状态,是这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极端的 复杂性可以把握和简化,通过这种手段,不可界定的得以 界定,或者一用传统的、排除时间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 语言来讲一物质被赋予形式。通过阐释,构造因而简化 世界,它们使事件获得信息值并且融入在挑选的选择过程 中的人的行动中。以这种有助于减少复杂性的功能,经验 的状态创造出对现在的保证。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时间理解为复杂性的简化一一不 管人们把现在看作为向未来缓慢前行的起点,从中经验被 [!]在观念史理论的观点看来,这个概念用运动的观念取代了在时间中存 在的本体论的位置,这里,时间性的普遍性不得不与任何事物都在运动的这 一概念相结合
第二章状态与事件 21 主观地择取,还是把现在看作为“时间之河”中建起的、 可能的东西转化成现实的东西的、静止的过滤器。现在我 们知道,对于在世界的复杂性与我称之为简化的经验现实 性之间的调解过程,这两幅运动图像都是不适当的隐喻。 这一讨论有助于使信任的功能更鲜明地突显出来。它 加强了“现在”的理解和减少复杂性的潜力,加强了作为 “事件”对立面的“状态”,并且使它有可能与事件联系的 更大复杂性一起生活和行动。根据著名的心理学理论的观 点,信任增加了“对不确定性的承受力”山。这一效果与 对事件的工具性控制并不混淆。在这种控制可以得到保证 (即“现实化”)的地方,信任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要简 化以或多或少不确定的复杂性为特征的未来,人们必须信 任。 把对事件的控制与信任区别开来,对于概念的澄清, 是必要的,而且为了获得关于二者如何相关的某种见识, 也是必要的。换言之,可能事件的不确定的复杂性,并非 简单地就是缺乏未来的计划的后果,在另外一些含义上, 实际上是工具性计划的后果。!未来的可能性其实没有因 计划而缩小,相反因它而扩展,这些计划设想包含长长 的、错综的因果链一包括许多因素和不同人的行动。再 者,就个人而言,恰恰是这种有计划的复杂性产生新型的 7不安全。而且,这种计划含有很高程度的技术上显著的不 确定性。直至更多的事件终于发生了而且复杂性进一步简 化了,推迟决定才是有意义的。货币、权力和真理(我们 回头加以详细讨论),是社会机制,它们允许决定被推迟, [1】参见E.Frenkel--Brunswik(1949),P.R.Hofstatter(1959),160fr。W. Atkinson(1957)也密切相关。 [2]参见F.H.Tenbruck(1972)
第二章状态与事件 21 主观地择取;还是把现在看作为“时间之河”中建起的、 可能的东西转化成现实的东西的、静止的过滤器。现在我 们知道,对于在世界的复杂性与我称之为简化的经验现实 性之间的调解过程,这两幅运动图像都是不适当的隐喻。 这一讨论有助于使信任的功能更鲜明地突显出来。它 加强了 “现在”的理解和减少复杂性的潜力;加强了作为 “事件”对立面的“状态”,并且使它有可能与亊件联系的 更大复杂性一起生活和行动。根据著名的心理学理论的观 点,信任增加了 “对不确定性的承受力”…。这一效果与 对事件的工具性控制并不混淆。在这种控制可以得到保证 (即“现实化”〉的地方,信任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要简 化以或多或少不确定的复杂性为特征的未来,人们必须信 任。 把对事件的控制与信任区别开来,对于概念的遼清, 是必要的,而且为了获得关于二者如何相关的某种见识, 也是必要的。换言之,可能事件的不确定的复杂性,并非 简单地就是缺乏未来的计划的后果,在另外一些含义上, 实际上是工具性计划的后果。^未来的可能性其实没有因 计划而缩小,相反因它而扩展,这些计划设想包含长长 的、错综的因果链一包括许多因素和不同人的行动。再 者,就个人而言,恰恰是这种有计划的复杂性产生新型的 17不安全。而且,这种计划含有很高程度的技术上显著的不 确定性。直至更多的事件终于发生了而且复杂性进一步简 化了,推迟决定才是有意义的。货币、权力和真理(我们 回头加以详细讨论〉,是社会机制,它们允许决定被推迟, 参见払?优吐外 8 服 8 碰 0949) 1?‘虬只0色13他1”(…-幻,160汗。诹. 1118011 0957〉也密切相关。 [;2】参见?^兄丁拙!?阳汰《1972》
信任 然仙自对木来·一其有更大不确定的事件复杂性一一生 从时,它们也提供保障。这些以及其他机制在现在的稳定 化以信任为先决条件。事件的控制和信任因此不纯粹是功 能等价物,相互可以交换的复杂性简化的机制;假定可能 事件的复杂性增加,控制与信任二者都会,互补地或一起 地,成为不断增长的要求的对象。 因此,人们不能期望,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事件处于 控制之下,用对事物的控制取代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的信 任,因而使后者没有必要。相反,人们应当期望,作为忍 受技术生成的未来复杂性的一种手段,对信任的需求与日 俱增。塔科特·帕森斯将小群体的表现性的团结视为政治 信任的基础,恰好与复杂的政治过程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 性相关,他的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同样的环境中显 示出这样的事实:社会的子系统,比如政治,也许还有经 济(该系统不足以满足当今的需要),仍然依靠其他行动 领域,那些领域仍然保存着要求形成信任的当前倾向。 [1]参见T.Parsons(1959%),96f
信 任 ^ | |丨 1(1 �I丨刈杈农-其有更大不确定的事件复杂性一生 沾||、丨,它们也提供保障。这些以及其他机制在现在的稳定 化以信任为先决条件。事件的控制和信任因此不纯粹是功 能等价物,相互可以交换的复杂性简化的机制;假定可能 事件的复杂性增加,控制与信任二者都会,互补地或一起 地,成为不断增长的要求的对象。 因此,人们不能期望,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事件处于 控制之下,用对事物的控制取代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的信 任,因而使后者没有必要。相反,人们应当期望,作为忍 受技术生成的未来复杂性的一种手段,对信任的需求与日 俱增。塔科特丨帕森斯将小群体的表现性的团结视为政治 信任的基础,恰好与复杂的政治过程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 性相关,他的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同样的环境中显 示出这样的事实:社会的子系统,比如政治,也许还有经 济(该系统不足以满足当今的需要),仍然依靠其他行动 领域,那些领域仍然保存着要求形成信任的当前倾向。 【11参见丁丨?318008 195孙〉,96瓦
第三章 熟悉与信任 人类经验能力的局限,由其意图结构设定并赋予特 征。每一个意图包括意指的某些因素一因而另外还以世 界为前提条件。任何特定时间所意指的边界,都能够而且 确实必须被不断地突破。人们不可能中止经验并一直固执 于同一个主题。经验是自我激活的这一事实,是采纳世界 复杂性并把它简化为有意义的行动指令的基本前提。但 18 是,只是当经验改变边界并接受其他边界时,它才能超越 它们。在这一经验运动之中,形成的客观的同一性,从一 个经验过渡到另一个经验,预计会出现的未来经验和保存 的过去经验;世界构成为经验的普遍视域,任何运动必须 以之为前提,而且它决不可能被突破。 通过意义和世界的构造,经验受到引导,以致复杂的 存在状况得以理解,这是一种主体间实现的功效。山先验 [1]有关该主题,从胡塞尔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参见第一章,17页注释1 的几篇文献),以及A.Gurwitsch(1962),P.L.Berger and St..Pullberg(1965)
熟悉与信任 人类经验能力的局限,由其意图结构设定并赋予特 征。每一个意图包括意指的某些因素一因而另外还以世 界为前提条件。任何特定时间所意指的边界,都能够而且 确实必须被不断地突破。人们不可能中止经验并一直固执 于同一个主题。经验是自我激活的这一事实,是釆纳世界 复杂性并把它简化为有意义的行动指令的基本前提。但 是,只是当经验改变边界并接受其他边界时,它才能超越 它们。在这一经验运动之中,形成的客观的同一性,从一 个经验过渡到另一个经验,预计会出现的未来经验和保存 的过去经验;世界构成为经验的普遍视域,任何运动必须 以之为前提,而且它决不可能被突破。 通过意义和世界的构造,经验受到引导,以致复杂的 存在状况得以理解,这是一种主体间实现的功效:1】先验 【1】有关该主题,从胡塞尔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参见第一章,17页注释1� 的几篇文献)丨以及八^ 01^18011 ?丄‘ 8枕辟1”皿4 51.此丨出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