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普通高中2014级“零诊”考试 语文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 成等写作手法,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大小、曲直、 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 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在 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 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其实就整个 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 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筑师的设计下反 而和谐共生。 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 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其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 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而内 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 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 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而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 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 圆地方”,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 色的琉璃瓦,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 异感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 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 步升天。因此,当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在笔直的甬道不停回望,但见成贞门又与 祈年殿相融为一,边走边回看,仿佛祈年殿越变越高,如升入云天。 可见,无论是大到整体布局还是小到一砖一瓦,天坛在几乎处处传递着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在建筑中融入中国这一传统的宇宙观,让孤立分散 的建筑,通过巧妙地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不同的民族之间总是有很多的文化隔膜,建筑尤其需要适应本民族的文 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非但没有一味排外,反而博采众长。一方面传统建筑尊重 本民族历史,但另一方面又力求创新,对于外来的建筑样式,不是简单的照搬照 抄,而是巧妙地将其改造、融合,赋予新意。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反而让传统建筑更多了几分异域的光彩,如圆明园中的西 洋楼、“观水法”。在宗教建筑中,这个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北海公园湖面上傲然挺立的白塔,就是中外文化的完美结合的典型代 表。塔是一种佛教建筑,相传白塔是尼泊尔人阿哥尼的杰作。北海白塔,在这幅 传统中国山水画中,非但无突兀之感,反而与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相映成趣, 在阳光照耀下,放佛浑然天成,让人心生无限开阔之感
巴中市普通高中 2014 级“零诊”考试 语 文 (满分 150 分 150 分钟完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 成等写作手法,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大小、曲直、 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 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在 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 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其实就整个 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 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筑师的设计下反 而和谐共生。 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 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其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 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而内 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 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 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而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 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 圆地方”,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 色的琉璃瓦,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 异感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 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 3 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 步升天。因此,当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在笔直的甬道不停回望,但见成贞门又与 祈年殿相融为一,边走边回看,仿佛祈年殿越变越高,如升入云天。 可见,无论是大到整体布局还是小到一砖一瓦,天坛在几乎处处传递着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在建筑中融入中国这一传统的宇宙观,让孤立分散 的建筑,通过巧妙地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不同的民族之间总是有很多的文化隔膜,建筑尤其需要适应本民族的文 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非但没有一味排外,反而博采众长。一方面传统建筑尊重 本民族历史,但另一方面又力求创新,对于外来的建筑样式,不是简单的照搬照 抄,而是巧妙地将其改造、融合,赋予新意。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反而让传统建筑更多了几分异域的光彩,如圆明园中的西 洋楼、“观水法”。在宗教建筑中,这个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北海公园湖面上傲然挺立的白塔,就是中外文化的完美结合的典型代 表。塔是一种佛教建筑,相传白塔是尼泊尔人阿哥尼的杰作。北海白塔,在这幅 传统中国山水画中,非但无突兀之感,反而与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相映成趣, 在阳光照耀下,放佛浑然天成,让人心生无限开阔之感
从最初西汉传入佛教、唐代传入伊斯兰教、明清传入基督教,这些宗教 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不断开枝散叶,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 华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形式。“和而不同”在其间大放异彩。 (节选自《从传统建筑看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 1.下列关于建筑组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建筑组合与写文章一样,也会灵活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声、抑扬结婚、 主次相成等技巧,而且一般都不会单独使用某一技巧 B.使檐角向心,将诸个檐角彼此相向如同兵戈相斗,这种传统建筑中的 “钩心斗角”结构很好地体现了建筑组合的章法特点。 C.传统建筑中以巧补拙的“钩心斗角”结构,本只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 而设计,客观上却使建筑结构和谐美观,显出组合之妙。 D.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 约,它们之所以显得和谐,与运用了组合的章法有关系 下列对天坛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天坛的设计注意体现古人的宇宙观,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 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 B.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外观形式,天坛的全部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天空的辽 阔高远,表现“天”的至高无上,以供祭祀天地之用。 C.内坛、外坛、圜丘坛的布局设计,增加了天坛西侧的空旷程度,从而有 利于人们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D.天坛建筑几乎处处体现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传统的思想,让一些孤立 分散的建筑,通过巧妙的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民族因为众多的文化隔膜,其传统建筑总是固执而鲜明地体现着各自 的文化特征,努力保护自身不受异域文化的影响。 B.一种外来的建筑样式,如果能与本民族本国家的建筑相融合,一定不是机 械的照搬照抄,而是经过一定改造、融合,赋予了新意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带来的建筑样式,之所以能够和中国传统 建筑相融合,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有很大的关系。 D.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视建筑组合,还注意空间布局,善于博采众长,从而 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能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淳于诞,字灵远。其先太山博人,后世居于蜀汉,或家安国之桓陵县 父兴宗,萧赜南安太守。诞年十二,随父向扬州。父于路为群盗所害。诞虽童稚, 而哀感奋发,倾资结客,旬朔之内,遂得复仇,由是州里叹异之。赜益州刺史刘 悛召为主簿。萧衍除步兵校尉。 景明中,自汉中归国。既达京师,陈代蜀之计,世宗嘉纳之。延昌末, 王师大举,除骁骑将军、假冠军将军,都督别部司马,领乡导统军。诞不愿先受 荣爵,乃固让实官,止参戎号。及奉辞之日,诏遣主书赵桃弓宣旨劳勉,若克 成都,即以益州许之。师次晋寿,蜀人大震。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 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勅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从最初西汉传入佛教、唐代传入伊斯兰教、明清传入基督教,这些宗教 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不断开枝散叶,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 华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形式。“和而不同”在其间大放异彩。 (节选自《从传统建筑看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 1.下列关于建筑组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建筑组合与写文章一样,也会灵活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声、抑扬结婚、 主次相成等技巧,而且一般都不会单独使用某一技巧。 B.使檐角向心,将诸个檐角彼此相向如同兵戈相斗,这种传统建筑中的 “钩心斗角”结构很好地体现了建筑组合的章法特点。 C.传统建筑中以巧补拙的“钩心斗角”结构,本只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 而设计,客观上却使建筑结构和谐美观,显出组合之妙。 D.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 约,它们之所以显得和谐,与运用了组合的章法有关系。 下列对天坛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天坛的设计注意体现古人的宇宙观,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 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 B.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外观形式,天坛的全部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天空的辽 阔高远,表现“天”的至高无上,以供祭祀天地之用。 C.内坛、外坛、圜丘坛的布局设计,增加了天坛西侧的空旷程度,从而有 利于人们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D.天坛建筑几乎处处体现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传统的思想,让一些孤立 分散的建筑,通过巧妙的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同民族因为众多的文化隔膜,其传统建筑总是固执而鲜明地体现着各自 的文化特征,努力保护自身不受异域文化的影响。 B.一种外来的建筑样式,如果能与本民族本国家的建筑相融合,一定不是机 械的照搬照抄,而是经过一定改造、融合,赋予了新意。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带来的建筑样式,之所以能够和中国传统 建筑相融合,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有很大的关系。 D.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视建筑组合,还注意空间布局,善于博采众长,从而 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能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淳于诞,字灵远。其先太山博人,后世居于蜀汉,或家安国之桓陵县。 父兴宗,萧赜南安太守。诞年十二,随父向扬州。父于路为群盗所害。诞虽童稚, 而哀感奋发,倾资结客,旬朔之内,遂得复仇,由是州里叹异之。赜益州刺史刘 悛召为主簿。萧衍除步兵校尉。 景明中,自汉中归国。既达京师,陈代蜀之计,世宗嘉纳之。延昌末, 王师大举,除骁骑将军、假冠军将军,都督别部司马,领乡导统军。诞不愿先受 荣爵,乃固让实官,止参戎号。及奉辞之日,诏遣主书赵桃弓宣旨劳勉,若克 成都,即以益州许之。师次晋寿,蜀人大震。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 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正光中,秦陇反叛,诏诞为西南道军司、假冠军将军、别将,从子午南 出斜谷,趣建安,与行台魏子建共参经略。时衍益州刺史萧渊猷遣将樊文炽、萧 世澄等率众数万围小剑戍,益州刺史邴虬令子建拒之。因转营,为文炽所掩,统 军胡小虎、崔珍宝并见俘执。子建遺诞助讨之。诞勒兵驰赴,相对月余,未能摧 殄。文炽军行之谷,东峰名龙须山,置栅其上以防归路。诞以贼众难可角力,乃 密募壮士二百余人,令夜登山攻其栅。及时火起,烟焰涨天。贼以还途不守,连 营震怖。诞率诸军鸣鼓攻击,文炽大败,俘斩万计,擒世澄等十一人。文炽为元 帅,先走获免。 孝昌初,子建以诞行华阳郡,带白马戍。二年,复以诞行巴州刺史。三 年,朝议以梁州安康郡阻带江山,要害之所,分置东梁州,仍以诞为镇远将军、 梁州刺史。永安二年四月卒,时年六十。赠安西将军、益州刺史,谥曰庄。 (选自《魏书·列传五十九》)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衍除步兵校 尉 除:授予某项职务 B.师次晋寿,蜀人大震 按次序攻击 C.诞以贼众难可角 角:比试、硬拼 D.诏诞为西南道军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B.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C.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D.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淳于诞自小勇毅,敢于决断。家居蜀汉时,其父在路上被贼人杀害,时虽 年幼,但果断地拿出全部资产结交侠士,没有多久就报了父仇。 B.淳于诞为人实诚,无功不受禄。自汉归魏时,他上表进献攻打蜀国的计策, 世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又给他各种封赏,但他只领了虚衔 C.淳于诞有勇有谋,善于征战。不管是攻打蜀国,还是平定秦陇叛乱,他都 执掌兵权,既能凭军威震慑敌人,也能用巧妙的计策打败敌人。 D.淳于诞能武功,懂文治。在蜀国时即当过文吏,又做过武夫;投诚魏国后, 担任过各种军中职务,也担任过太守、刺史等地方职务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转营,为文炽所掩,统军胡小虎、崔珍宝并见俘执。(5分 译
正光中,秦陇反叛,诏诞为西南道军司、假冠军将军、别将,从子午南 出斜谷,趣建安,与行台魏子建共参经略。时衍益州刺史萧渊猷遣将樊文炽、萧 世澄等率众数万围小剑戍,益州刺史邴虬令子建拒之。因转营,为文炽所掩,统 军胡小虎、崔珍宝并见俘执。子建遣诞助讨之。诞勒兵驰赴,相对月余,未能摧 殄。文炽军行之谷,东峰名龙须山,置栅其上以防归路。诞以贼众难可角力,乃 密募壮士二百余人,令夜登山攻其栅。及时火起,烟焰涨天。贼以还途不守,连 营震怖。诞率诸军鸣鼓攻击,文炽大败,俘斩万计,擒世澄等十一人。文炽为元 帅,先走获免。 孝昌初,子建以诞行华阳郡,带白马戍。二年,复以诞行巴州刺史。三 年,朝议以梁州安康郡阻带江山,要害之所,分置东梁州,仍以诞为镇远将军、 梁州刺史。永安二年四月卒,时年六十。赠安西将军、益州刺史,谥曰庄。 (选自《魏书·列传五十九》)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萧衍除步兵校 尉 除:授予某项职务 B.师次晋寿,蜀人大震 次: 按次序攻击 C.诞以贼众难可角 力 角:比试、硬拼 D.诏诞为西南道军 司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B.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C.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D.属世宗晏驾/不果而还/后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监/萧衍遣将张齐攻围益州/ 诏诞为统军/与刺史傅竖眼赴援/事宁还朝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淳于诞自小勇毅,敢于决断。家居蜀汉时,其父在路上被贼人杀害,时虽 年幼,但果断地拿出全部资产结交侠士,没有多久就报了父仇。 B.淳于诞为人实诚,无功不受禄。自汉归魏时,他上表进献攻打蜀国的计策, 世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又给他各种封赏,但他只领了虚衔。 C.淳于诞有勇有谋,善于征战。不管是攻打蜀国,还是平定秦陇叛乱,他都 执掌兵权,既能凭军威震慑敌人,也能用巧妙的计策打败敌人。 D.淳于诞能武功,懂文治。在蜀国时即当过文吏,又做过武夫;投诚魏国后, 担任过各种军中职务,也担任过太守、刺史等地方职务。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因转营,为文炽所掩,统军胡小虎、崔珍宝并见俘执。(5 分) 译 文:
(2)及时火起,烟焰涨天。贼以还途不守,连营震怖。(5分) 弋.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寒夜作 释函可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 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魂魄茫茫收不得。 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日光一点来。 注:释函可,明清之际僧人,俗姓韩,名宗驟,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 缵的长子。明时既已出家,因传记体作品《再变记》而入狱。顺治五年,清廷对 他从轻发落,敕往沈阳“慈恩寺”,以示大开“慈恩”。函可被流放到了冰天雪 地的盛京对佛思过,可以说,他是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此诗作于被流放沈 阳之后。 8.诗歌首联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 两句描写了江水汹涌澎湃 波浪翻卷的景象。 (2)《庄子·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句子是 是王维《使至塞 上》中所描写的大漠雄浑壮阔的景象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11、12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把所选大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没有对手的生活 侯德云 ①我的舅舅王五退休了,他说:“我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啦。”可在 我看来,他刚休息了三两天,人就委顿得如同一片枯黄的菜叶。 ②我这样形容我的舅舅王五,并非故意对他不敬,而是因为,他以前经常 用同样的话来讽刺我。所以,当我看到他满脸憔悴的样子,就不由自主想起了那 句话。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已经令人兴奋地变成了一片黄菜叶与另一片黄菜叶之 间的关系,这很好。 ③退休以前,我的舅舅王五是这座城市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干部。我呢, 什么也不是。我辞掉了工作,回到家里睡觉。睡不着觉的时候,就靠读书和写小 说打发时间。我整天披头散发,吃穿都不讲究,脸色也不太好。满面红光的舅舅
(2)及时火起,烟焰涨天。贼以还途不守,连营震怖。(5 分) 译 文: 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寒夜作 释函可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 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魂魄茫茫收不得。 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日光一点来。 注:释函可,明清之际僧人,俗姓韩,名宗騋,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 缵的长子。明时既已出家,因传记体作品《再变记》而入狱。顺治五年,清廷对 他从轻发落,敕往沈阳“慈恩寺”,以示大开“慈恩”。函可被流放到了冰天雪 地的盛京对佛思过,可以说,他是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此诗作于被流放沈 阳之后。 8.诗歌首联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9.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答。(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1)《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 , 两句描写了江水汹涌澎湃、 波浪翻卷的景象。 (2)《庄子·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句子是: , 。 (3) , 是王维《使至塞 上》中所描写的大漠雄浑壮阔的景象。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 11、12 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把所选大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没有对手的生活 侯德云 ①我的舅舅王五退休了,他说:“我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啦。”可在 我看来,他刚休息了三两天,人就委顿得如同一片枯黄的菜叶。 ②我这样形容我的舅舅王五,并非故意对他不敬,而是因为,他以前经常 用同样的话来讽刺我。所以,当我看到他满脸憔悴的样子,就不由自主想起了那 句话。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已经令人兴奋地变成了一片黄菜叶与另一片黄菜叶之 间的关系,这很好。 ③退休以前,我的舅舅王五是这座城市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干部。我呢, 什么也不是。我辞掉了工作,回到家里睡觉。睡不着觉的时候,就靠读书和写小 说打发时间。我整天披头散发,吃穿都不讲究,脸色也不太好。满面红光的舅舅
对我很瞧不起。他跟我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姐姐,或者别的什么人提起我时,总是 说“那片黄菜叶”如何如何。我心里对他很是反感 ④变成了另一片黄菜叶的舅舅以为自己生病了。他去医院做了全方位的 检査,医生说:一切正常。他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连续换了两家医院,还是 切正常。他犯了糊涂,对家里的一只老花猫大发了一通脾气。他说:“没病?没 病怎么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没病怎么吃不下饭?你能告诉我吗?他妈的你说你 说呀!”可怜的老花猫被他吓坏了,在跃而起,以龙卷风的速度逃掉了 ⑤我的舅舅突然心血来潮想写小说。他亲自屈尊来到我的狗窝般的小屋 子里,还带来了一条好烟。他知道我烟瘾很大,不过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抽过他 支烟。他对我说:“你看我整天闲着,都快闲出病来了。怎么办呢?你教我写小 说吧。”他又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啊。”我一支接一支 抽着他带来的好烟,以沉默的方式与他喋喋不休的诉说相抗衡。他告诉我他哪年 哪月参加革命工作,又怎样把一个又一个对手打下马去,从而开辟出崭新的工作 局面。他提到了一个又一个名字,这些名字,有的我熟悉,更多的是我第一次听 说 ⑥我的舅舅王五说:“老丁,老丁你知道吧?”我点点头。老丁我怎么 会不知道呢?他跟王五是一个单位的,而且就住在王五的楼上 我的舅舅王五说:“哼,老丁!就凭老丁那点本事,也想跟我争一把手的位置!” 他没有再说下去。他眯起眼睛,仰在那张不堪入目的破沙发里,脸上荡漾着令人 陶醉的幸福。 ⑦我的舅舅王五果真写起了小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写的是一部自 传体长篇小说。他写得很投入。他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连窗外那棵老杨树上的 鸟儿也不行。很多人都亲眼看到他在一天下午跟那棵老杨树以及树上的麻雀们玩 命的情景,简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他从家中狂奔而出,用石头击打树枝上叽叽 喳喳的麻雀。落叶纷纷,在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细看,其中还夹杂着几根麻雀 的羽毛。邻居们都惊呆了,他们不知道王五这个老家伙今天吃错了什么药。如果 不是老丁下班回家从轿车里探出头来冲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子,我敢打赌,我的舅 舅王五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把那棵老杨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给打下来。 ⑧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几个月以后,我的舅舅王五又改变了想法,他不再 写小说了。他当上了园丁,在家里莳花弄草,各种各样的花草挤满了阳台。让我 感到更加意外的是,他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了,几乎达到了退休前的水平。 ⑨我忍不住问他:“舅舅,你为什么不写小说了?”他瞥了我一眼 笑笑说:“忙啊,没时间哪!”紧接着,又压低了声音对我说,“楼上的老丁也 退下来了。他在家里养了不少花草,我要跟他好好比一比……” ⑩舅舅对我说的悄悄话,一直让我品味了很长时间。现在,我终于可以 自豪地向全人类宣布,我对那个名叫王五的人有了比以前更深的了解。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舅舅王五退休时说“我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表明他厌倦了 在单位的工作,为终于可以重新过一种自在清闲的生活而感动由衷的高兴 B.舅舅王五明明身体一切正常,却满脸憔悴而“萎焉得如同一片枯黄 的菜叶”,根本原因在于王五不适应突然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变化。 C.小说将舅舅王五的形象刻画地生动形象,有赖于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等方面成功的描写,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外貌描摹
对我很瞧不起。他跟我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姐姐,或者别的什么人提起我时,总是 说“那片黄菜叶”如何如何。我心里对他很是反感。 ④变成了另一片黄菜叶的舅舅以为自己生病了。他去医院做了全方位的 检查,医生说:一切正常。他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连续换了两家医院,还是一 切正常。他犯了糊涂,对家里的一只老花猫大发了一通脾气。他说:“没病?没 病怎么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没病怎么吃不下饭?你能告诉我吗?他妈的你说你 说呀!”可怜的老花猫被他吓坏了,在跃而起,以龙卷风的速度逃掉了。 ⑤我的舅舅突然心血来潮想写小说。他亲自屈尊来到我的狗窝般的小屋 子里,还带来了一条好烟。他知道我烟瘾很大,不过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抽过他一 支烟。他对我说:“你看我整天闲着,都快闲出病来了。怎么办呢?你教我写小 说吧。”他又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啊。”我一支接一支 抽着他带来的好烟,以沉默的方式与他喋喋不休的诉说相抗衡。他告诉我他哪年 哪月参加革命工作,又怎样把一个又一个对手打下马去,从而开辟出崭新的工作 局面。他提到了一个又一个名字,这些名字,有的我熟悉,更多的是我第一次听 说。 ⑥我的舅舅王五说:“老丁,老丁你知道吧?”我点点头。老丁我怎么 会不知道呢?他跟王五是一个单位的,而且就住在王五的楼上。 我的舅舅王五说:“哼,老丁!就凭老丁那点本事,也想跟我争一把手的位置!” 他没有再说下去。他眯起眼睛,仰在那张不堪入目的破沙发里,脸上荡漾着令人 陶醉的幸福。 ⑦我的舅舅王五果真写起了小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写的是一部自 传体长篇小说。他写得很投入。他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连窗外那棵老杨树上的 鸟儿也不行。很多人都亲眼看到他在一天下午跟那棵老杨树以及树上的麻雀们玩 命的情景,简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他从家中狂奔而出,用石头击打树枝上叽叽 喳喳的麻雀。落叶纷纷,在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细看,其中还夹杂着几根麻雀 的羽毛。邻居们都惊呆了,他们不知道王五这个老家伙今天吃错了什么药。如果 不是老丁下班回家从轿车里探出头来冲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子,我敢打赌,我的舅 舅王五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把那棵老杨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给打下来。 ⑧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几个月以后,我的舅舅王五又改变了想法,他不再 写小说了。他当上了园丁,在家里莳花弄草,各种各样的花草挤满了阳台。让我 感到更加意外的是,他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了,几乎达到了退休前的水平。 ⑨我忍不住问他:“舅舅,你为什么不写小说了?”他瞥了我一眼, 笑笑说:“忙啊,没时间哪!”紧接着,又压低了声音对我说,“楼上的老丁也 退下来了。他在家里养了不少花草,我要跟他好好比一比……” ⑩舅舅对我说的悄悄话,一直让我品味了很长时间。现在,我终于可以 自豪地向全人类宣布,我对那个名叫王五的人有了比以前更深的了解。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舅舅王五退休时说“我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表明他厌倦了 在单位的工作,为终于可以重新过一种自在清闲的生活而感动由衷的高兴。 B.舅舅王五明明身体一切正常,却满脸憔悴而“萎焉得如同一片枯黄 的菜叶”,根本原因在于王五不适应突然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变化。 C.小说将舅舅王五的形象刻画地生动形象,有赖于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等方面成功的描写,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外貌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