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4) 第I卷(共64分) 选择题(22分,1-4每题3分,其余2分) 1.下列各句中的“谢”字,与例句“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中的“谢”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句是()(3分)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屈心而抑志兮 3.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3分) ①其日牛马嘶②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兄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 无偏斜⑦死生,昼夜事也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⑥⑦⑧C.①③⑤⑦⑧D.②③④⑤⑦ 4.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枉用相存②会不相从许③相见常日稀④儿已薄禄相⑤使子婴为相 ⑥枝枝相覆盖⑦悔相道之不察兮⑧仰头相向鸣⑨嬉戏莫相忘 A.①②⑨/③⑥⑧/④⑤/⑦ B.①⑦/②⑨/③⑥⑧/④⑤ C.①⑨/②⑧/③⑥/④/⑤/⑦D.①⑥/②⑨/③⑧/④/⑤/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 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 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 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 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 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顺流而东也 8、对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距其院东五里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9、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1 2017-2018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4) 第Ⅰ卷(共 64 分) 一、选择题(22 分,1-4 每题 3 分,其余 2 分) 1.下列各句中的“谢”字,与例句“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中的“谢.”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句是( )(3 分)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芳菲菲其弥章 B.箱帘六七十 C.匪来贸丝 D.屈心而抑志兮 3.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 )(3 分) ①其日牛马嘶 ②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兄 ④否泰如天地 ⑤昼夜勤作息 ⑥女行 无偏斜 ⑦死生,昼夜事也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A.①②③⑤⑧ B.②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⑦⑧ D.②③④⑤⑦ 4.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枉用相存 ②会不相从许 ③相见常日稀 ④儿已薄禄相 ⑤使子婴为相 ⑥枝枝相覆盖 ⑦悔相道之不察兮 ⑧仰头相向鸣 ⑨嬉戏莫相忘 A.①②⑨/③⑥⑧/④/⑤/⑦ B.①⑦/②⑨/③⑥⑧/④/⑤ C.①⑨/②⑧/③⑥/④/⑤/⑦ D.①⑥/②⑨/③⑧/④/⑤/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 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 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 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 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 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顺流而东.也 8、对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距其院东五里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9、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而今安在哉 B.客有吹洞箫者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①茂林修竹(高,长) ②掌修国史(修改) B.①正襟危坐(端正的) ②危楼高百尺(危险的) C.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达到) ②听妇前致词(表达) D.①退避三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问题。(23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 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稀反,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日:“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 出血,日:“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 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 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 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 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 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日:“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日:“臣何足以知之P上日:“公长者, 宜知之。”叔顿首日:“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 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 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 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 百人,孟舒岂故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日:“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2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而今安在哉 B.客有吹洞箫者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茂林修.竹(高,长) ②掌修.国史(修改) B.①正襟危.坐(端正的) ②危.楼高百尺(危险的) C.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达到) ②听妇前致.词(表达) D.①退避三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问题。(23 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 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反,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 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 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 赭衣自髡钳②,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 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 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 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 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 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 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 百人,孟舒岂故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昊相袁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 日:“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 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 鲁相。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①虫出:这里用齐桓公死不能下葬以至尸体生蛆的典故表达死而不能下葬之意。②髡kun 剃掉头发:钳:颈上带着刑具。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罢敝:疲劳困苦 B.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 坐:因为 C.今梁王不伏诛 诛:讨伐 D.王长者,不倍德 倍:违背、背叛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距关,毋内诸侯 B.复召以为云中守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午言之赵王张敖 愿大王少假借之 D.卒私相与谋弑上 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B.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C.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D.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1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析不正确的是()(3分) A.古人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坐姿一般很端正,而“箕踞”是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B.古代的等级制度是比较森严的,子杀父、臣杀君则被称为“弑”。 C.古代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徴七音,变徴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本纪”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如《项羽本纪》: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而被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赵王很欣赏他的才 能 B.刘邦无礼谩骂赵王张敖,张敖的臣子赵午、贯高等私下密谋刺杀刘邦,事情被发现,赵王 受到牵连,田叔等人自愿陪赵王到长安。 C.孟舒主动率疲惫的士兵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虽然失败了,部下死了数百人,田叔认为责 任不在他。 D.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 土卒
3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 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 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 鲁相。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①虫出:这里用齐桓公死不能下葬以至尸体生蛆的典故表达死而不能下葬之意。②髡 kūn: 剃掉头发;钳:颈上带着刑具。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罢敝:疲劳困苦 B.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 坐:因为 C.今梁王不伏诛. 诛:讨伐 D.王长者,不倍.德 倍:违背、背叛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距.关,毋内诸侯 B.复召以.为云中守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午言之.赵王张敖 愿大王少假借之. D.卒.私相与谋弑上 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B.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C.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D.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1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析不正确的是( )(3 分) A.古人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坐姿一般很端正,而“箕踞”是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B.古代的等级制度是比较森严的,子杀父、臣杀君则被称为“弑”。 C.古代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本纪”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如《项羽本纪》;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而被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赵王很欣赏他的才 能。 B.刘邦无礼谩骂赵王张敖,张敖的臣子赵午、贯高等私下密谋刺杀刘邦,事情被发现,赵王 受到牵连,田叔等人自愿陪赵王到长安。 C.孟舒主动率疲惫的士兵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虽然失败了,部下死了数百人,田叔认为责 任不在他。 D.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 土卒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4分) (2)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4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两题。(7分)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 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 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17、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分) 18、“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用意?(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9、填写下列句子空格处,每空1分,写错一字不得分。 (1)在《氓》一诗中 ”两句运用比兴的 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现象。 (2)女子在爱情上没有差错,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诗经·氓》中鲜明地体现出这种对 比的诗句是 (3)屈原在《离骚》中声明“ ”表达了自 己宁可突然死去也绝不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4)《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 是 (5)《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7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题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 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4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4 分) (2)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4 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两题。(7 分)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 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 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17、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 分) 18、“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用意?(3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9、填写下列句子空格处,每空 1 分,写错一字不得分。 (1)在《氓》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的 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现象。 (2)女子在爱情上没有差错,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诗经·氓》中鲜明地体现出这种对 比的诗句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声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 己宁可突然死去也绝不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4)《赤 壁赋》 中用蛟 龙、嫠妇 听箫声 的感受来 突出箫 声的悲 凉与幽怨 的语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17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题。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 365 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 427 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 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 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 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土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 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 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 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 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 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 学家。所谓愤怒岀诗人,痛苦岀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 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 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 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 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 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 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 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 志土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 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5 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 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 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 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 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 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 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 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 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 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 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 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 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 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 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 48 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 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 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 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 “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