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7.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常常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是由于A.主、肺动脉压力差在收缩期不显著B.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C.主、肺动脉间压无力差D.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压力差不显著E.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题解:新生儿时期,肺动脉压力较高,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因此动脉导管未闭在娶儿期往往听不到舒张期杂音。[C]28.动脉导管未闭的特征性体征是:A.左心室大B.脉压增宽C.胸骨左缘第I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E.股动脉枪击声*29.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较大时,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是因为[D]A.肺动脉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相对性三尖瓣狭窄D.相对二尖瓣狭窄E.相对肺动脉瓣狭窄由于左向右分流较大,回流到左房的血量增多,造成心室舒张期二尖辨相对狭窄而产生舒张期隆隆样杂音。[E]30.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A.年龄大小B.左心室压力负荷大小C.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小D.导管的类型E.导管的粗细和主、肺动脉压力差[E]31.下列哪项不符合肺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A:右心室排血受阻,收缩期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厚B,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出现压力阶差C.右心室负荷加重,可出现右心衰露D.若合并有卵圆孔未闭或房缺,可出现紫E:右室负荷加重,导致右室腔进行性扩大[A]32.肺动脉瓣狭窄典型的杂音是
*27.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常常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是由于 [B] A. 主、肺动脉压力差在收缩期不显著 B. 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 C. 主、肺动脉间压无力差 D. 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压力差不显著 E. 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题解:新生儿时期,肺动脉压力较高,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因此动脉导管未 闭在婴儿期往往听不到舒张期杂音。 28.动脉导管未闭的特征性体征是: [C] A. 左心室大 B. 脉压增宽 C. 胸骨左缘第 II 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E. 股动脉枪击声 *29.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较大时,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是因为[D] A.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相对性三尖瓣狭窄 D. 相对二尖瓣狭窄 E. 相对肺动脉瓣狭窄 由于左向右分流较大,回流到左房的血量增多,造成心室舒张期二尖瓣相对狭窄而产生舒张 期隆隆样杂音。 30.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 [E] A. 年龄大小 B. 左心室压力负荷大小 C. 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小 D. 导管的类型 E. 导管的粗细和主、肺动脉压力差 31.下列哪项不符合肺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 [E] A.右心室排血受阻,收缩期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厚 B.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出现压力阶差 C.右心室负荷加重,可出现右心衰竭 D.若合并有卵圆孔未闭或房缺,可出现紫绀 E.右室负荷加重,导致右室腔进行性扩大 32.肺动脉瓣狭窄典型的杂音是 [A]
A.胸骨左缘第2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B.胸骨左缘第4肋间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舒张期杂音D.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E.胸骨右缘第2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33.哪项不是肺动脉瓣狭窄的X线表现A.肺纹理减少B.肺动脉总干凸出C.右室增大D.右房增大E.左房增大[B]34.下列哪项是肺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A.缺氧发作B.细菌性心内膜炎C.肺炎D.脑脓肿E脑血管血栓*35.X胸片上示肺纹理减少,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透视下肺动脉搏动明显的是:[A]A.肺动脉瓣狭窄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房间隔缺损题解:肺动脉瓣狭窄时,由于狭窄后的主肺动脉扩张,造成X线胸片上肺动脉段凸出,因此在判断肺血时易误认为肺充血,应该结合外周肺血管影的多少、粗细判断,如外周肺纹理减少,考虑是肺缺血。[B]36.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A.1月内B.1岁内C. 1~2岁D.2~3岁E.3~6岁[A]37.引起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A.先心病B.心肌炎C.肺炎
A.胸骨左缘第 2 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B.胸骨左缘第 4 肋间收缩期杂音 C.胸骨左缘第 2 肋间舒张期杂音 D.胸骨左缘第 2 肋间连续性杂音 E.胸骨右缘第 2 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33.哪项不是肺动脉瓣狭窄的 X 线表现 [E] A.肺纹理减少 B.肺动脉总干凸出 C.右室增大 D.右房增大 E.左房增大 34.下列哪项是肺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 [B] A.缺氧发作 B.细菌性心内膜炎 C.肺炎 D.脑脓肿 E.脑血管血栓 *35.X 胸片上示肺纹理减少,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透视下肺动脉搏动明显的 是: [A] A.肺动脉瓣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房间隔缺损 题解:肺动脉瓣狭窄时,由于狭窄后的主肺动脉扩张,造成 X 线胸片上肺动脉段凸出,因此 在判断肺血时易误认为肺充血,应该结合外周肺血管影的多少、粗细判断,如外周肺纹理减 少,考虑是肺缺血。 36.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 [B] A.1 月内 B.1 岁内 C.1~2 岁 D.2~3 岁 E. 3~6 岁 37.引起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A.先心病 B.心肌炎 C.肺炎
D.风湿性心脏病E.心肌病[c]38.下列哪项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A.严重缺铁B.重度营养不良C.缺钙D.缺维生素B1E.严重缺钾[A] *39.关于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儿童心力衰竭以左心衰最多见B.心功能可分为4级,其中I级无症状,活动不受限C.心功能II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D.心功能IⅢ级:稍活动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E,心功能V级:安静时就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题解:小儿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以全心衰最多见。[E]*40.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一般不包括A.卧床休息,适当镇静,避免患儿烦躁、哭闹B.控制水、钠盐的摄入C.洋地黄类药物D.供氧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题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仅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时短期应用。风湿性全心炎时,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风湿活动、减轻心脏炎症,改善心功能,此时作为首选。[B]41.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洋地黄化后几小时可用维持量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4小时E:以上都不是[B]42.小儿洋地黄中毒的最常见表现为A.室性早搏B.食欲不振、呕吐C.传导阻滞D.黄视E.嗜睡、头晕
D.风湿性心脏病 E.心肌病 38.下列哪项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C] A.严重缺铁 B.重度营养不良 C.缺钙 D.缺维生素 B1 E.严重缺钾 *39.关于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 A.儿童心力衰竭以左心衰最多见 B.心功能可分为 4 级,其中Ⅰ级无症状,活动不受限 C.心功能Ⅱ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 D.心功能Ⅲ级:稍活动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 E.心功能Ⅳ级:安静时就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 题解:小儿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以全心衰最多见。 *40.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一般不包括 [E] A.卧床休息,适当镇静,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B.控制水、钠盐的摄入 C.洋地黄类药物 D.供氧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题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仅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或心源性休克时短期应用。风湿性全心炎时,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风湿活动、减轻心 脏炎症,改善心功能,此时作为首选。 41.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洋地黄化后几小时可用维持量 [B] A.8 小时 B.12 小时 C.16 小时 D.24 小时 E.以上都不是 42.小儿洋地黄中毒的最常见表现为 [B] A.室性早搏 B.食欲不振、呕吐 C.传导阻滞 D.黄视 E.嗜睡、头晕
[c]*43.小儿血清地高辛的有效血浓度为A.0-1 ng/mlB. 2-4 ng/mlC.1-3 ng/mlD. 1-4 ng/mlE.0-3ng/ml题解:地高辛的作用随着血浓度增高而增高,副作用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血浓度1一3ng/ml时,有治疗作用,副作用较少;血浓度超过3ng/ml时,易发生中毒。血浓度达到4ng/ml或更高,几乎都发生中毒。因此长期使用地高辛治疗时,需监测血药浓度,1一3ng/m1为有效浓度,临床上常控制在1一2ng/ml,既有效、又安全。[c]*44.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易发原因A.严重心力衰竭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心肌炎E.肾功能不全题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病变时,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按常规剂量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肾脏功能不全时,洋地黄的排泄清除受到影响,按常规剂量治疗时,也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需要考虑上述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C]45.急性肺水肿的患儿极度烦躁时,首选什么药物镇静A.安定,静脉推注B口服水合氯醛C.吗啡,皮下或肌肉注射D.鲁米那,静注E.非那更,肌注[B] 46.地高辛中毒时,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宜补钾A.室性早搏B.房室传导阻C.室上性心动过速D.黄视E.低钙血症47.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如进食不足需要静脉补液,补液量为J[B]A.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50ml/kg,在24小时内均匀补给B.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75ml/kg,在24小时内均匀补给C.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100ml/kg,在24小时内均匀补给D.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75ml/kg,在12小时内补给E.以上都不对
*43.小儿血清地高辛的有效血浓度为 [C] A.0-1 ng/ml B.2-4 ng/ml C.1-3 ng/ml D.1-4 ng/ml E.0-3 ng/ml 题解:地高辛的作用随着血浓度增高而增高,副作用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血浓度 1-3 ng/ml 时,有治疗作用,副作用较少;血浓度超过 3ng/ml 时,易发生中毒。血浓度达到 4 ng/ml 或更高,几乎都发生中毒。因此长期使用地高辛治疗时,需监测血药浓度,1-3 ng/ml 为 有效浓度,临床上常控制在 1-2 ng/ml,既有效、又安全。 *44.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易发原因 [C] A.严重心力衰竭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心肌炎 E.肾功能不全 题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病变时,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按常规剂量治疗时,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肾脏功能不全时,洋地黄的排泄清除受到影响,按常规剂量治疗时,也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需要考虑上述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 45.急性肺水肿的患儿极度烦躁时,首选什么药物镇静 [C] A.安定,静脉推注 B.口服水合氯醛 C.吗啡,皮下或肌肉注射 D.鲁米那,静注 E.非那更,肌注 46.地高辛中毒时,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宜补钾 [B] A.室性早搏 B.房室传导阻滞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黄视 E.低钙血症 47.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如进食不足需要静脉补液,补液量为 [B] A.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50ml/kg,在 24 小时内均匀补给 B.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75 ml/kg,在 24 小时内均匀补给 C.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100ml/kg,在 24 小时内均匀补给 D.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75 ml/kg,在 12 小时内补给 E.以上都不对
[E]48.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埃可病毒A.B.脊髓灰质炎病毒C.腺病毒D.柯萨奇病毒A组E.柯萨奇病毒B组[E] 49.目前认为对心肌炎有诊断价值的血清酶是A.乳酸脱氢酶(LDH)增高B.肌酸激酶(CK)增高C.谷草转氨酶(GOT)增高D.LDH,增高E.CK-MB增高[E]*50.能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检查B.血清检查C.心电图检查D.心肌放射性核酸显象法E.以上都不是题解:目前能够确诊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为心内膜心肌活检和病毒学检测,以发现心肌组织中炎症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的证据。[E]51.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数可以治愈B.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C.可出现心功能不全D.是否转化为心肌病尚未定论E.新生儿急性心肌炎预后好[C]52.病毒性心肌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A.ST-T改变B.室性早搏C.III度房室传导阻滞D.高热E心包摩擦音[B] 53.健康学龄儿童早搏的发生率是A.<1%B.1%~2%C.3%~4%
48.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 [E] A. 埃可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腺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A 组 E. 柯萨奇病毒 B 组 49.目前认为对心肌炎有诊断价值的血清酶是 [E] A. 乳酸脱氢酶(LDH)增高 B. 肌酸激酶(CK)增高 C. 谷草转氨酶 (GOT)增高 D. LDH1 增高 E. CK-MB 增高 *50.能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检查是 [E] A. 超声心动图检查 B. 血清检查 C. 心电图检查 D. 心肌放射性核酸显象法 E. 以上都不是 题解:目前能够确诊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为心内膜心肌活检和病毒学检测,以发现心肌组织 中炎症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的证据。 51.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多数可以治愈 B. 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 C. 可出现心功能不全 D. 是否转化为心肌病尚未定论 E. 新生儿急性心肌炎预后好 52.病毒性心肌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C] A. ST-T 改变 B. 室性早搏 C.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 D. 高热 E. 心包摩擦音 53.健康学龄儿童早搏的发生率是 [B] A.<1% B.1%~2% 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