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2008年课改试验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 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二) 亲爱的同学,在你谷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三大板块组成,共12页,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填写在试卷的指定位量内。 3、请用钢笔答案。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预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分[忘分人 (-)(三)(三 得分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你将下面两个词语准确、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田田田田 2.根据文意与拼音在田字格内填写常用字词。(任选两个词语答题)(2分) ①如果要 jian shang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 zhou wen ③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yi yang dun cuo的话来 ④商店和饭馆的门 wu jing da cai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 ①jan 田雷 cuo ④ wu jing da
1 眉山市 2008 年课改试验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 招 生 考 试 语 文 模 拟 试 卷(二)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三大板块组成,共 12 页,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填写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内。 3、请用钢笔答案。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预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 积累与运用(25 分) 1.. 请你将下面两个词语准确、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分) 夜 不 成 眠 精 疲 力 竭 2.. 根据文意与拼音在田字格内填写常用字词。(任选两个词语答题)(2 分) ①如果要 jiàn shǎnɡ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 zhòu wén。 ③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yì yánɡ dùn cuò 的话来。 ④商店和饭馆的门 wú jīnɡ dǎ cǎi 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 ① jiàn shǎnɡ ② zhòu wén ③ yì yánɡ dùn cuò ④ wú jīnɡ dǎ cǎi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一) (二) (三) 得 分 评卷人
3.用古诗文原句填空(任选6小题答题)(6分)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赤壁怀古》抒发作者怀古之意的句子是:东风不予周郎便,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的《约客》)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⑥假如寒冬的一个夜晚,眉山突降大雪。当清晨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时 你就会情不自禁由吟诵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⑦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借登山、观 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⑧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 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 珍 的献身精神。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句子多余,影响了语意的表达。试找出来(只填序号)。(2分) ①学习要刻苦勤奋,持之以恒。②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③“水滴”和“绳 锯”的力量可谓小矣,但是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去“滴”,去“锯”,最终会收到“石穿”木 断”的效果。④我们学习上要打好基础,也必须有这种精神。⑤不要怨自己脑子不如别人灵活, 也不要怕自己的知识比别人浅薄。⑥“满招损,谦受益。”⑦只要坚持不懈,人家读5遍,我 读10遍。人家做5次,我做10次。⑧“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⑨天天如此,年
2 3..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任选 6 小题答题)(6 分)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赤壁怀古》抒发作者怀古之意的句子是:东风不予周郎便,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的《约客》) ⑤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⑥假如寒冬的一个夜晚,眉山突降大雪。当清晨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时, 你 就 会 情 不 自 禁 由 吟 诵 起 岑 参 《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 中 的 诗 句 “ , 。 ⑦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借登山、观 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⑧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 是 文 天 祥 “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的 浩 然 正 气;; 生 命 就 是 龚 自 珍 , 的献身精神。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句子多余,影响了语意的表达。试找出来(只填序号)。(2 分) ①学习要刻苦勤奋,持之以恒。②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③“水滴”和“绳 锯”的力量可谓小矣,但是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去“滴”,去“锯”,最终会收到“石穿”木 断”的效果。④我们学习上要打好基础,也必须有这种精神。⑤不要怨自己脑子不如别人灵活, 也不要怕自己的知识比别人浅薄。⑥“满招损,谦受益。”⑦只要坚持不懈,人家读 5 遍,我 读 10 遍。人家做 5 次,我做 10 次。⑧“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⑨天天如此,年
年如此,基础是一定可以打得坚实的 答 5.依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 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6.名著阅读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 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3分)示例: 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西游记》 所选作品: 主要人物:孙悟空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三打自骨精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人物评价: 7.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2分)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 刘老师说: 8.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 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 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 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 9.下面是一份某中学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
3 年如此,基础是一定可以打得坚实的。 答: 。 5.. 依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 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 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名著阅读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 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3 分)示例: 7..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2分)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 刘老师说:“ 。” 8.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获得什么启示。 (2 分)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 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 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 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 9..下面是一份某中学对 200 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西游记》 主要人物:孙悟空 相关情节:三打白骨精 人物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面的问题。(4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阅读内容 卡通画 56% 时文杂志 16 武侠小说 文学名著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分评卷人 阅读理解与鉴赏 得分评卷人 (一)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0--11题(5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2分) 1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情感?(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4 面的问题。(4 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二 阅读理解与鉴赏 (一)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5 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 10————11 题 (5 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和 。(2 分) 1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情感?(3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甲】 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孑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者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着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 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迫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2.请你根据前后文,选用《论语》六则》中的语句为乙文填空。(2分) 13.下列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王生不说说: (2)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走: (3)学而不厌厌 (4)迨年事蹉跎迨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5 【甲】 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者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 ’,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 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2..请你根据前后文,选用《<论语>六则》中的语句为乙文填空。(2 分) 13..下列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王生不说.. 说: ( 2)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走: (3)学而不厌.. 厌: (4)迨..年事蹉跎 迨: 15..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