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中学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必修一模块)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选择题答案写在第二卷答题栏上 第一卷(选择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1-4小题(每小题2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 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 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 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 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 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 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厚遗(赠送)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B荆轲顾(回头)笑武阳 C北蛮夷之鄙(边境)人 D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大腿)
1 磁灶中学 2008-200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必修一模块)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选择题答案写在第二卷答题栏上 第一卷(选择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 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 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 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 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 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 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厚遗 (赠 送)秦 王宠 臣中 庶子蒙 嘉 B 荆轲 顾(回 头) 笑武阳 C 北蛮夷之鄙(边境)人 D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大腿)
2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之: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而:秦王还柱而走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 D既: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秦武阳色变振恐B燕王拜送于庭 C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4下列词性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箕踞以骂曰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函封,燕王拜送于庭D吾得兄事之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5-8小题(每小题2分)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 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 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 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 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 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 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 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 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 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 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 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5、与“因击沛公于坐”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2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 之: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而:秦王还柱而走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D 既: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 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秦武阳色变振恐 B 燕王拜送于庭 C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D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4 下列词性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 箕踞以骂曰 B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D 吾得兄事之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 5—8 小题(每小题 2 分)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 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 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 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 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 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 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 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 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 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 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 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5、与 “因击沛公于坐”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因人之力而敝之 C.不如因善遇之 D.因循守旧 6、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籍吏民,封府库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下列指定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卮酒安足辞 B.举:愿举国为内臣杀人如不能举 C.且: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 D.仆:卫士仆地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8、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你)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亚父者,范增也(者……也……表判断) C哙拜谢(道歉),起,立而饮之 D军中无以为乐,请(请让我)以剑舞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9-12题(每小题2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 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 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 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 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 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 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 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 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
3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不如因善遇之 D.因循守旧 6、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籍吏民,封府库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下列指定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卮酒安足辞 B.举:愿举国为内臣 杀人如不能举 C. 且: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 D.仆:卫士仆地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8、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你)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 亚父者,范增也(者……也……表判断) C 哙拜谢(道歉),起,立而饮之 D 军中无以为乐,请(请让我)以剑舞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 9-12 题(每小题 2 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 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 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 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 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 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 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 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 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
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 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学书不成,去 去:离开 B.又不肯竟学 竟:完成 C.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D.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亡:灭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B.故:封于项,故姓项氏 以故事得已 C.为:项氏世世为楚将 臣为韩王送沛公 D.以: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11.下列各句,与“后则为人所制”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B.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项籍小时候,学文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 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高力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 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几十上百个郡府的侍从, 护卫,收取属县的丁壮,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4 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 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学书不成,去. 去:离开 B.又不肯竟.学 竟:完成 C.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D.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亡:灭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B.故:封于项,故.姓项氏 以故.事得已。 C.为:项氏世世为.楚将 臣为.韩王送沛公 D.以: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是知其能 11.下列各句,与“后则为人所制”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B.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项籍小时候,学文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 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高力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 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几十上百个郡府的侍从, 护卫,收取属县的丁壮,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磁灶中学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必修一模块)试卷 第二卷(非选择题、答题卷) 改卷积分栏 题次「选择题 作文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题栏 学「题次12345678910112 答案 四、语言综合应用 13、鉴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问题(6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该词上片写了哪些意象? (2)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 磁灶中学 2008-200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必修一模块)试卷 第二卷(非选择题、答题卷) 改卷积分栏 题次 选择题 作文 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题栏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语言综合应用 13、鉴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问题(6 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 该词上片写了哪些意象? (2) 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班级-------------------姓名--------------------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