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ZxK. com 学科网 CZXXK. COM)-名校联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盐城市时杨中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费解/解数蔓延/顺蔓摸瓜方道酋长 B.钥匙锁钥马/级隶住/刹钟声 C.梦魇笑靥句读豆沙木讷/方枘圆凿 D.瞋目/缜密信笺/明修栈道叱咤姹紫嫣红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作者以他的祖父为原型塑造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 但他那种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B.整个运动场上,彩旗猎猎,叫喊声和助威声不绝如缕 C.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独特,气势磅礴,让国人骄傲,让世界 动容。外电评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阜尔不群,美不胜收 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2月份他兑现了 承诺,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 分) 名校联盟系列资料-严禁转载绶权必究!侵权举报信箱:zxxkrwxt163.com
盐城市时杨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费解/解数 蔓延/顺蔓摸瓜 方遒/酋长 B.钥匙/锁钥 驽马/奴隶 刹住/古刹钟声 C.梦魇/笑靥 句读/豆沙 木讷/方枘圆凿 D.瞋目/缜密 信笺/明修栈道 叱咤/姹紫嫣红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 A.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作者以他的祖父为原型塑造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 但他那种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B.整个运动场上,彩旗猎猎,叫喊声和助威声不绝如缕。 C.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独特,气势磅礴,让国人骄傲,让世界 动容。外电评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卓尔不群,美不胜收。 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 2 月份他兑现了 承诺,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 分)
学科网 CZXXK. COM)-名校联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 指责。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 烟草税可能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 李毅中表示,尽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每支近30毫克降低 到12.8毫克,同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 标志,公众场所的禁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 求还有一定差距。 4.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为此, 学校举行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 有针对性地写出你方的辩词。(5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 所需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 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髙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 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 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 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 名校联盟系列资料-严禁转载绶权必究!侵权举报信箱:zxxkrwxt163.com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 指责。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 烟草税可能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 李毅中表示,尽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每支近 30 毫克降低 到 12.8 毫克,同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 "标志,公众场所的禁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 求还有一定差距。 4.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为此, 学校举行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 有针对性地写出你方的辩词。(5 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 所需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 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_▲__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 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 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 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
学科网 CZXXK. COM)-名校联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 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吴反,陕西用兵,大将 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 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 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 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 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 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 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 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 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 B.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 贷:宽恕。 C.处穷达,临祸福 穷:困窘。 舁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 6.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3分)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 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 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 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 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3分) 变乙xK 名校联盟系列资料-严禁转载绶权必究!侵权举报信箱:zxxkrwxt163.com
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 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 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 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 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 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 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 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 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 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 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 B.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 贷:宽恕。 C.处穷.达,临祸福 穷:困窘。 D.舁.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 6.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 )(3 分)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 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 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 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 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3 分)
9ZxK. com 学科网 CZXXK. COM)-名校联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分)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选自韩愈《师说》)(3分) 、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 (韩愈《师说》)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5)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江南无雪 名校联盟系列资料-严禁转载绶权必究!侵权举报信箱:zxxkrwxt163.com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 分) (3)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选自韩愈《师说》)(3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4 分) ▲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6 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 ___________ 。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 _________,道之所存, ___▲ ___________ 。 (韩愈《师说》) (4)纵一苇之所如, __▲ (苏轼《赤壁赋》) (5)桂棹兮兰桨,________▲ _________ 。渺渺兮予怀, ___▲ ___________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江南无雪
9ZxK. com 学科网 CZXXK. COM)-名校联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刘长春 (1)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2)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 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3)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 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 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 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 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髙,一步低,踉踉跄跄,捉 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 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 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 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 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一一走进我 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 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4)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 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 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 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 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 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一一这不是长眠,这似乎 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5)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 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 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 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 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 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 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 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 祥《雪》) (6)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 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名校联盟系列资料-严禁转载绶权必究!侵权举报信箱:zxxkrwxt163.com
刘长春 (1)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2)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 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3)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 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 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 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 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 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 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 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 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 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 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 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4)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 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 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 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 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 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 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5)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 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 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 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 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 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 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 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 祥《雪》) (6)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 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