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二中高三10月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命题人:金明钗郑江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次考试特设卷面分,正负3分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酾酒(sh)干瘪(b)拾级(shi) 酒阑灯灺(xie) B.颢气(jing)呜咽(地e)纤巧(xian)杯盘狼籍(j) C.盥洗(guan)稍息(shao)曝晒(pu) 三聚氰(qng)胺 D.椋鸟(lang)给与(j)粘贴(zhan)羽扇纶巾(gu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 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乡土情节》) B.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 的、变化了的面貌。(《获得教养的途径》) C.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最后的常春藤叶》) D.经过多天上网查阅“三鹿奶粉”的相关报道,我终于知道了这件事的委曲。(《我们还能 相信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08年6月20日,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 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 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C.北京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使用, 奧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8000吨 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 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 4.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拟写一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态度鲜明。(3分)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 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 语文试题卷共8页第1页
语文试题卷 共 8 页 第1页 浙江省嵊州二中高三 10 月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命题人:金明钗 郑 江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本次考试特设卷面分,正负 3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酾.酒(shī) 干瘪.(biě ) 拾.级(shí) 酒阑灯灺.(xiè) B.颢.气(jǐng) 呜咽.( yè) 纤.巧( xiān ) 杯盘狼籍.(jí) C.盥.洗(guàn) 稍.息(shāo) 曝.晒(pù ) 三聚氰.(qíng)胺 D.椋.鸟(liáng) 给.与(jǐ ) 粘.贴(zhān) 羽扇纶.巾(guān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 功败垂成 ....,并没有做到。(《乡土情节》) B.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 的、变化了的面貌。(《获得教养的途径》) C.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最后的常春藤叶》) D.经过多天上网查阅“三鹿奶粉”的相关报道,我终于知道了这件事的委曲..。(《我们还能 相信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2008 年 6 月 20 日,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 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B.在 5·12 汶川大地震中,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 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C.北京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使用, 奥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 8000 吨。 D.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 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 4.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拟写一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态度鲜明。(3 分)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 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
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 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观点: 5.请依照下面的十六字令,以“神舟七号”为对象,以“箭”为开头,写三个句子。要求 构成排比,末字押韵。(6分) 十六字令·山 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賴以拄其间。 箭箭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 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 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 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 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童仆诉诉如也,唯谨。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 沐,归谒亲,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 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 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 语文试题卷共8页第2页
语文试题卷 共 8 页 第2页 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 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观点: 。 5.请依照下面的十六字令,以“神舟七号”为对象,以“箭”为开头,写三个句子。要求 构成排比,末字押韵。(6 分) 十六字令·山 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答:箭, 。 箭, 。 箭, 。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6—9 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 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 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 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 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童仆 如也,唯谨。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 沐,归谒亲,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 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 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
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 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 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的车驾。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致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语迟钝,寡言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甚于万石君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①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导大窾,因其固然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万石君出身低微,初侍高祖,因为恭敬,虽无才能却颇受汉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所受恩宠及官阶俸禄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的心理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3分) 译文 (2).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3分) 译文 (3).其万石之谓邪?(3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8分) 1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语文试题卷共8页第3页
语文试题卷 共 8 页 第3页 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 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史记 • 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 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的车驾。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致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言。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①甚于.万石君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 ①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 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导大窾,因.其固然 D 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万石君出身低微,初侍高祖,因为恭敬,虽无才能却颇受汉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所受恩宠及官阶俸禄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的心理。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3 分) 译文: 。 (2).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3 分) 译文: 。 (3).其万石之谓邪?(3 分) 译文: 。 三、古诗鉴赏(8 分) 1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 , 4 , 6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⑩①梅花:系乐曲《梅花落》②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1)、《塞上听吹笛》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3分)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哪两个意象,诗人借此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 答 四、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2).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以德》)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大直若屈, ,大辨若讷。(《老子》) 6).操千曲而后晓声 。(刘勰《文心雕龙》)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停止与开始 彭程 ①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时代,有谁肯逆风而行,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么? ②停止,和躲避、放弃、失败等字眼一样,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总带有某种消极、 贬抑的色彩,不怎么讨人喜欢。然而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在宽泛的意义上,停止包含 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长的可能性。从自然物事到 语文试题卷共8页第4页
语文试题卷 共 8 页 第4页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梅花:系乐曲《梅花落》②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1)、《塞上听吹笛》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3 分) 答: 。 (2)、两首诗都写到了哪两个 ...意象,诗人借此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 分) 答: 。 四、古诗文默写。(8 分,每空 1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⑵.为政以德, , 。(《论语·为政以德》) ⑶.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⑷.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大直若屈, ,大辨若讷。(《老子》) ⑹.操千曲而后晓声, 。(刘勰《文心雕龙》)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停止与开始 彭 程 ①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时代,有谁肯逆风而行,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么? ②停止,和躲避、放弃、失败等字眼一样,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总带有某种消极、 贬抑的色彩,不怎么讨人喜欢。然而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在宽泛的意义上,停止包含 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长的可能性。从自然物事到
社会人生,停止划出了一道分界线,分隔开两种明显区别甚至是极端对立的状态 ③黑夜停止之时是白昼,陆地停止之处是海洋。狂热的意识形态运动停止之处是安定 正常的社会生活。放下屠刀,才可能立地成佛。隔了数百年的遥远距离的两个哲人都曾仰 望天空,帕斯卡尔感叹:这无边苍穹的无穷寂静使我战栗!灵魂都颤抖了,语言只能遁隐, 于是试图解释的动机最终让位给了皈依,前后的性质完全不同:康德读出了启示,由“头 上的天空”联想到“心中的道德律”,在他眼里,二者是同样的庄严整饬。他倒是说了什么 但前提是一定也沉默过,而沉默当然是语言的停止。语言停止处,是“道”的边界,是老 子“恍兮惚兮”的“精”或者“真”,因此连一向信奉实用理性的孔子都不禁表示:“子欲 无言。” ④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停止的落脚点是在新与旧的结合处,充 满了辩证法的精神。想一想夏天骤雨前的天气吧!树叶忽然纹丝不动,万籁俱寂,安静得 古怪,然而即刻就会电闪雷鸣,将世界重新安排。 ⑤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视听关闭时,内心生活的生动活跃才有可能,那是外界 声色形相在灵魂之门前的停止。去了一趟新疆西藏,置身高天远地的风景和善良淳朴的人 们中,会有一种生命更新的感觉。那是拥挤喧嚣冷漠狭隘的都市生活的暂时停止。当追名 逐利的脚步停歇时,才有心境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微风燕子斜, 细雨鱼儿出。停下来也才能返归内心,与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 能思考千百年来哲人的思考—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⑥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呵,请为我停留!对于今天的我 们,一种加以改动的表述也许更为恰当:美呵,请让我为你停留! ⑦即便目标明确,停顿也是必要的。毕加索一生髙峰不断,齐白石衰年变法艺臻极境 奥妙之一,便是他们在绘画艺术之外,还不断温习停止的艺术。在停止中才能反省,才能 酝酿着突变,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⑧所以,耶和华创世,将第七日作为安息日,后世的人们也在这一天停下手中的活计 以便默诵神恩,使灵魂亲近神圣。停止以极端的方式证实着生命的不息和更新 ⑨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时又太急切。快速成为时代的美学,于 是生命遭到异化荼毒,目标为手段所替换。日子仿佛一辆狂奔的马车,然而驾车人在哪里? 快并不是唯一目的,如果方向错误,越快只能是越远。“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 理学大师这样比喻。我国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要给这件事定 位,找到它的坐标,算出其半径和周长,停下来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停止是一种调整和 校正。在新世纪的喧嚣纷乱中,守护什么?放弃什么?我需要和众人一样么?即便没有资 语文试题卷共8页第5页
语文试题卷 共 8 页 第5页 社会人生,停止划出了一道分界线,分隔开两种明显区别甚至是极端对立的状态。 ③黑夜停止之时是白昼,陆地停止之处是海洋。狂热的意识形态运动停止之处是安定 正常的社会生活。放下屠刀,才可能立地成佛。隔了数百年的遥远距离的两个哲人都曾仰 望天空,帕斯卡尔感叹:这无边苍穹的无穷寂静使我战栗!灵魂都颤抖了,语言只能遁隐, 于是试图解释的动机最终让位给了皈依,前后的性质完全不同;康德读出了启示,由“头 上的天空”联想到“心中的道德律”,在他眼里,二者是同样的庄严整饬。他倒是说了什么, 但前提是一定也沉默过,而沉默当然是语言的停止。语言停止处,是“道”的边界,是老 子“恍兮惚兮”的“精”或者“真”,因此连一向信奉实用理性的孔子都不禁表示:“子欲 无言。” ④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停止的落脚点是在新与旧的结合处,充 满了辩证法的精神。想一想夏天骤雨前的天气吧!树叶忽然纹丝不动,万籁俱寂,安静得 古怪,然而即刻就会电闪雷鸣,将世界重新安排。 ⑤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视听关闭时,内心生活的生动活跃才有可能,那是外界 声色形相在灵魂之门前的停止。去了一趟新疆西藏,置身高天远地的风景和善良淳朴的人 们中,会有一种生命更新的感觉。那是拥挤喧嚣冷漠狭隘的都市生活的暂时停止。当追名 逐利的脚步停歇时,才有心境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微风燕子斜, 细雨鱼儿出。停下来也才能返归内心,与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 能思考千百年来哲人的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⑥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呵,请为我停留!对于今天的我 们,一种加以改动的表述也许更为恰当:美呵,请让我为你停留! ⑦即便目标明确,停顿也是必要的。毕加索一生高峰不断,齐白石衰年变法艺臻极境, 奥妙之一,便是他们在绘画艺术之外,还不断温习停止的艺术。在停止中才能反省,才能 酝酿着突变,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⑧所以,耶和华创世,将第七日作为安息日,后世的人们也在这一天停下手中的活计, 以便默诵神恩,使灵魂亲近神圣。停止以极端的方式证实着生命的不息和更新。 ⑨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时又太急切。快速成为时代的美学,于 是生命遭到异化荼毒,目标为手段所替换。日子仿佛一辆狂奔的马车,然而驾车人在哪里? 快并不是唯一目的,如果方向错误,越快只能是越远。“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 理学大师这样比喻。我国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要给这件事定 位,找到它的坐标,算出其半径和周长,停下来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停止是一种调整和 校正。在新世纪的喧嚣纷乱中,守护什么?放弃什么?我需要和众人一样么?即便没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