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中2009届高三2008-2009学年度第学期第阶段考试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看(kan)守 渲(xudn)染 潜(qian)力念之差(cha) B.徇(xn)情重创( chuang)铜臭(xi)乘( cheng)风破浪 C.肖(xido)像责难ndn) 沼(zhao)泽间(jian)不容发 D.佣(yong)金辟(pi)谣 勾(gbu)当 呕心沥血(xi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弘扬 通缉 毕恭毕敬 B.和霭 喝彩 流连 明辨是非 C.影像 度假 家具 按步就班 D.袒护 座落 夜宵 所 向披靡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在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人们茶余 饭后的热门话题 ②国际油价近日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 神七”成功发射,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向某记者 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大肆 捉摸 披露 B.大事 捉摸 透露 C.大肆 琢磨 透露 D.大事 琢磨 披露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 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 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培养公民的法律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必须以至 只有/才 B.必须 以致只有/才 C.必需 以致 只要/就 D.必需 以至要/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长顺处心积虑,知难而进,带领济钢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以“产品出 不了国门,就出不了厂门”的原则为指导,敲开了国际钢材市场的大门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 观念。 D.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调査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 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 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D.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 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www.dxstudy.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xstudy.com 甘肃天水一中2009 届高三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语 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9 分) 一、(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看.(kān)守 渲.(xuàn)染 潜.(qiǎn)力 一念之差.(chā) B.徇.(xùn)情 重创.(chuāng) 铜臭.(xiù) 乘.(chèng)风破浪 C.肖.(xiào)像 责难.(nàn) 沼.(zhǎo)泽 间.(jiān)不容发 D.佣.(yòng)金 辟.(pì)谣 勾.(gòu)当 呕心沥血.(xi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弘扬 订阅 通缉 毕恭毕敬 B.和霭 喝彩 流连 明辨是非 C.影像 度假 家具 按步就班 D.袒护 座落 夜宵 所向披靡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实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在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人们茶余 饭后的热门话题。 ②国际油价近日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 难 。 ③“神七”成功发射,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向某记者 , 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A.大肆 捉摸 披露 B.大事 捉摸 透露 C.大肆 琢磨 透露 D.大事 琢磨 披露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 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 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培养公民的法律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必须 以至 只有/才 B.必须 以致 只有/才 C.必需 以致 只要/就 D.必需 以至 只要/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长顺处心积虑 ....,知难而进,带领济钢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以“产品出 不了国门,就出不了厂门”的原则为指导,敲开了国际钢材市场的大门。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 ....,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 ....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 观念。 D.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 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 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D.今年 4 月 23 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 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同志。 B.“大家赶快作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C.“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株,木根也。 D.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 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 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曾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 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 在李欣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言论并非全然是危言耸听。作为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0)美 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目前,由他 负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有一个饶有意味的名字:“蓝图”计划 李欣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 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 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 发一场灾难。” 个常识是,人类不能独自存在。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 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瀕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 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 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形势 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 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 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 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 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 力、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响应呼吁,开始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蓝图”计划应运 而生。2006年,TNC与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 划项目。 该项目为期3年,由中国政府与TNC各出资300万美元,拟协助中国官方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 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www.dxstudy.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xstudy.com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同志。 B.“大家赶快作好准备,”张老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说:“接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C.“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株,木根也。” D.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 3 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 多年后的 2050 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 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 1000 倍,比物种形 成的速度快 100 万倍。 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曾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 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 在李欣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言论并非全然是危言耸听。作为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 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目前,由他 负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有一个饶有意味的名字:“蓝图”计划。 李欣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 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 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 发一场灾难。” 一个常识是,人类不能独自存在。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 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1992 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 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 12 月 29 日正式生效。 《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 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 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形势 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 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 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 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 15%-20%, 濒危物种达 4000-5000 种。 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 的经济损失就高达 500 亿元。 200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 力、采取措施,在 2010 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响应呼吁,开始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蓝图”计划应运 而生。2006 年,TNC 与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 划项目。 该项目为期 3 年,由中国政府与 TNC 各出资 300 万美元,拟协助中国官方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
规划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并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摘自2008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郭建光。 8.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在保护瀕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C.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 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 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 每年剧增 D.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 10.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而造成这一恶 果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 B.1992年就已出台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其实在颁布后的十年内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和效果。 C.“蓝图”计划实施以来,已采取积极相应措施,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 D.我国与TNC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 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 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 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 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莢),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 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 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 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歪曲,枉曲)法。以亲 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 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 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www.dxstudy.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xstudy.com 规划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并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摘自 2008 年 2 月 13 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郭建光。 8.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C.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 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每小时有 3 个物种灭绝,40 多年后的 2050 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 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 每年剧增。 D.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 500 亿元。 10.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而造成这一恶 果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 B.1992 年就已出台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其实在颁布后的十年内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和效果。 C.“蓝图”计划实施以来,已采取积极相应措施,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 D.我国与 TNC 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 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3 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 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 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 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 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 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 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 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 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 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潏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 传》)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擢起居舍人 擢:提拔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2.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 不以迁谪介意 B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绍圣初,黄庭坚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被留京任职 B.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 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教唆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 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D.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成就超过了杜甫,文可与苏轼匹配,其 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第Ⅱ卷(共111分) 四、(28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4分) 译文: (2)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3分) 译文 3)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3分) 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www.dxstudy.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xstudy.com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 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 传》)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擢.起居舍人 擢:提拔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2.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A.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 不以迁谪介意 B.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C. 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绍圣初,黄庭坚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被留京任职。 B.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 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教唆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 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D.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成就超过了杜甫,文可与苏轼匹配,其 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第Ⅱ卷(共 111 分) 四、(28 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3 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 (贾谊《过秦论》)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5)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6)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铭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 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 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 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 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器都市人 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 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 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 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 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 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 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www.dxstudy.com
资料由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xstudy.com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4 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 (贾谊《过秦论》)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韩愈《师说》) (5)扈江离与辟芷兮, 。 (屈原《离骚》) (6)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18 分)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王清铭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 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 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 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 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器都市人 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 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 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 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 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 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 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