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14届高三零诊测试 语文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罹难11榫头sn 蚕食can 冠冕堂皇guan B.斗笠11 歃血shi 蔗糖zhe 蓊蓊郁郁wng C.星宿xi袅娜nd 杜撰 zhuan椎心泣血zhui D.鞭笞ta 斡旋wo 婆娑suo 光风霁月qi 2.下列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九宵众口烁金股肱之臣 B.深邃睥睨谴词造句汲汲可危 C.敷衍商榷夙兴夜寐旁征博引 D.翔实取谛蝇营狗苟李代桃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补偿政策优厚,红星小区的搬迁工作非常顺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 已是十室九空,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B.严冬时节,她在料峭寒风之中踽踽独行,天地之大却不知应当去往何处。 C.高速公路上出现横向裂缝时要及时处治,否则冬天灌进雨雪水冻融后,道路 将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D.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 都是一页触手可及的活的史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形象和气质”。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 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主权争端,航母的投入和使用无疑将增大中国 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 B.香港政府规定,2013年3月1日起,离境人士携带奶粉岀境,每人不得超 过1.8公斤,违令者最高将被罚款50万港元或监禁两年的处罚。 C.近年来光棍节成了一个流行的节日,商家自然也不希望错过这样的日子,尤 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 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 的学术价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 的话题。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 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 该多多益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 的苦头,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 越多,就越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 就会受到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 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
四川省眉山市 2014 届高三零诊测试 语文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罹难 lí 榫头 sǔn 蚕食 cán 冠冕堂皇 guān B.斗笠 lì 歃血 shì 蔗糖 zhé 蓊蓊郁郁 wěng C.星宿 xiù 袅娜 nà 杜撰 zhuàn 椎心泣血 zhuī D.鞭笞 tà 斡旋 wò 婆娑 suō 光风霁月 qí 2.下列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 九宵 众口烁金 股肱之臣 B.深邃 睥睨 谴词造句 汲汲可危 C.敷衍 商榷 夙兴夜寐 旁征博引 D.翔实 取谛 蝇营狗苟 李代桃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补偿政策优厚,红星小区的搬迁工作非常顺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 已是十室九空,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B.严冬时节,她在料峭寒风之中踽踽独行,天地之大却不知应当去往何处。 C.高速公路上出现横向裂缝时要及时处治,否则冬天灌进雨雪水冻融后,道路 将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D.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 都是一页触手可及的活的史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形象和气质”。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 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主权争端,航母的投入和使用无疑将增大中国 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 B.香港政府规定, 2013 年 3 月 1 日起,离境人士携带奶粉出境,每人不得超 过 1.8 公斤,违令者最高将被罚款 50 万港元或监禁两年的处罚。 C.近年来光棍节成了一个流行的节日,商家自然也不希望错过这样的日子,尤 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 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 的学术价值。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近年来,“大数据”这个概念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业界人士舌尖上滚烫 的话题。所谓“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巨大,大到难以用我们传统信息处理技 术合理撷取、管理、处理。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成见:信息是个好东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应 该多多益善。这种想法是信息稀缺时代的产物。由于我们曾吃尽信息贫困和蒙昧 的苦头,于是就拼命追逐信息、占有信息。我们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占有的信息 越多,就越好,越有力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再稀缺,这种成见 就会受到冲击。信息的失速繁衍造成信息的严重过剩。当超载的信息逼近人们所 能承受的极限值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我们会不堪重负
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 技术打开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 远远落在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 世界上的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 量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 这类媒介上。2007年,只有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拟数据, 其余都是数字数据。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98%。面 时数字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 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 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 会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 系;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的方式。 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15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 续。印刷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 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 确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 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 的生产与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 术颠覆了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破了传统知识主 体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 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 中。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念,沿 袭此前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5.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规模巨大,传统信息技术难以处理。当信息严重过剩,总量超过 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就会成为人类的负担 B.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 者和传播者。 C.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简单 的自上而下 D.“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颠覆,呈动态、多向和空前 的不确定性。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形成的信息多多益善的想法,将随着“大数据”时 代的到来而改变,“知识”不再“就是力量”。 B.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 代使数字化信息失速狂奔。 C.从200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2013年超过98%, 这些数据是为了说明传统媒体正被新媒体取代 D.“印刷时代”也即“机械复制时代”,因为印刷术使得知识可以大量、 快速地复制,但这种复制也是缺乏创新的,“机械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信息的超速繁殖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 技术打开了信息所罗门的瓶子,数字化的信息失速狂奔,使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 远远落在后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 世界上的 90%以上数据是近几年才产生的。2000 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 量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信息都存储在报纸、胶片、黑胶唱片和盒式磁带 这类媒介上。2007 年,只有 7%是存储在报纸、书籍、图片等媒介上的模拟数据, 其余都是数字数据。到 2013 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中,数字数据超过 98%。面 时数字数据的大量扩容,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 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则以“一场革命” 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等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时代 会引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 系;不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内容,更是其生产与传播的方式。 我们此前的知识生产是印刷时代的产物,它是 15 世纪古登堡时代的延 续。印刷革命引爆了人类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哥白尼式革命”,它使得知识 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精英、贵族的垄断,开启了知识传播的大众时代,同时,也 确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与印刷时代相比,互联网新媒 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广的革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 的生产与传播往往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 术颠覆了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新媒体遍地开花,打破了传统知识主 体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垄断。新媒体技术改写了静态、单向、线性的知识生产格 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抛入空前的不确定之 中。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知识生产若再固守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念,沿 袭此前的知识生产方式,就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后面。 (节选自 2013.2.22《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5.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规模巨大,传统信息技术难以处理。当信息严重过剩,总量超过 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就会成为人类的负担。 B.精英与贵族的知识垄断被冲破,传统知识主体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 者和传播者。 C.信息生产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简单 的自上而下。 D.“机械复制时代”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被颠覆,呈动态、多向和空前 的不确定性。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信息稀缺时代形成的信息多多益善的想法,将随着“大数据”时 代的到来而改变,“知识”不再“就是力量”。 B.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换 代使数字化信息失速狂奔。 C.从 2000 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四分之一,到 2013 年超过 98%, 这些数据是为了说明传统媒体正被新媒体取代。 D.“印刷时代”也即“机械复制时代”,因为印刷术使得知识可以大量、 快速地复制,但这种复制也是缺乏创新的,“机械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报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纷纷出售资产 甚至倒闭,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脉搏 B.“大数据”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商业和政 府管理领域,而必将是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否则不可能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C.要科学应对“大致据”时代的挑战,首先要改变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 念和方式 D.增强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管控力度,同时加紧硏发信息处理技术,提 升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这是人类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有效途径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大臣给唐太宗的奏疏,完成8-9题。 倚御史马周上疏,以为:“三代及汉,历年多者八百,少者不减四百,良以恩结 人心,人不能忘故也。自是以降,多者六十年,少者才二十余年,皆无恩于人, 本根不固故也。陛下当隆禹、汤、文、武之业,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得但持当 年而已 今之户口不及隋之什一,而给役者兄去弟还,道路相继。陛下虽加恩诏,使之裁 损,然营缮不休,民安得息!故有司徒行文书,曾无事实。昔汉之文、景,恭俭 养民,武帝承其丰富之资,故能穷奢极欲而不至于乱。使高祖之后即传武帝,汉 室安得久存乎!又,京师及四方所造乘舆器用及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 为俭 臣观自古以来,百姓愁怨,聚为盗贼,其国未有不亡者,人主虽欲追改, 不能复全,故当修德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已失之后也。盖幽、厉尝笑桀、纣 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贞观之初,天下饥歉 斗米直匹绢,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忧念不忘故也。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 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急之务故也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以畜积多少,在于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 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资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 未尽。夫畜积固不可无,要当人有余力,然后收之,不可强敛以资寇敌也。夫俭 以息人,陛下已于贞观之初亲所履行,今日为之,固不难也。陛下必欲为久长之 谋,不必远求上古,但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 陛下宠遇诸王,颇有过厚者,万代之后,不可不深思也。昔魏武帝爱陈 思王,及文帝即世,囚禁诸王,但无缧绁耳。然则武帝爱之,适所以苦之也。 又,百姓所以治安,唯在刺史、县令。苟选用得人,则陛下可以端拱无 为。今朝廷唯重内官而轻州县之选,刺史多用武人,或京官不称职始补外任,边 远之处,用人更轻。所以百姓未安,殆由干此。”疏奏,上称善久之。 《资治通鉴·第195卷·唐纪11》,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当隆禹、汤、文、武之业 隆:发扬 B.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 因:沿袭 C.人主虽欲追改,不能复全 追:追悔 D.百姓所以治安,唯在剌史、县令治安:治理得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东都积布帛而世充资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 说》
A.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报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纷纷出售资产 甚至倒闭,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脉搏。 B.“大数据”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商业和政 府管理领域,而必将是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否则不可能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C.要科学应对“大致据”时代的挑战,首先要改变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理 念和方式。 D.增强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管控力度,同时加紧研发信息处理技术,提 升人类主宰信息的能力,这是人类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有效途径。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大臣给唐太宗的奏疏,完成 8-9 题。 倚御史马周上疏,以为:“三代及汉,历年多者八百,少者不减四百,良以恩结 人心,人不能忘故也。自是以降,多者六十年,少者才二十余年,皆无恩于人, 本根不固故也。陛下当隆禹、汤、文、武之业,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得但持当 年而已! 今之户口不及隋之什一,而给役者兄去弟还,道路相继。陛下虽加恩诏,使之裁 损,然营缮不休,民安得息!故有司徒行文书,曾无事实。昔汉之文、景,恭俭 养民,武帝承其丰富之资,故能穷奢极欲而不至于乱。使高祖之后即传武帝,汉 室安得久存乎!又,京师及四方所造乘舆器用及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 为俭。 臣观自古以来,百姓愁怨,聚为盗贼,其国未有不亡者,人主虽欲追改, 不能复全,故当修德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已失之后也。盖幽、厉尝笑桀、纣 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贞观之初,天下饥歉, 斗米直匹绢,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忧念不忘故也。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 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急之务故也。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以畜积多少,在于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 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资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 未尽。夫畜积固不可无,要当人有余力,然后收之,不可强敛以资寇敌也。夫俭 以息人,陛下已于贞观之初亲所履行,今日为之,固不难也。陛下必欲为久长之 谋,不必远求上古,但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 陛下宠遇诸王,颇有过厚者,万代之后,不可不深思也。昔魏武帝爱陈 思王,及文帝即世,囚禁诸王,但无缧绁耳。然则武帝爱之,适所以苦之也。 又,百姓所以治安,唯在刺史、县令。苟选用得人,则陛下可以端拱无 为。今朝廷唯重内官而轻州县之选,刺史多用武人,或京官不称职始补外任,边 远之处,用人更轻。所以百姓未安,殆由干此。”疏奏,上称善久之。 (《资治通鉴·第 195 卷·唐纪 11》,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当隆禹、汤、文、武之业 隆:发扬 B.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 因:沿袭 C.人主虽欲追改,不能复全 追:追悔 D.百姓所以治安,唯在剌史、县令 治安:治理得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东都积布帛而世充资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 说》
B.斗米直匹绢,而百姓不怨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 学》 C.武帝承其丰富之资 阉竖恐终为其 患 《张衡传》 D.然刚武帝爱之,适所以苦之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墨 子·公输》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虽加恩诏,使之裁损,然营缮不休,民安得息!故有司徒行文书,曾无 事实。(5分) (2)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 急之务故也。(5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第1段末尾说“岂得但持当年而已”,第4段末尾又说“但 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7处)(4分)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 之事。(清代刘开《问说》)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小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 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横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 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弥弥,水盛的样子。②障泥,垂于马肚子两旁遮挡泥土的垫子。③玉骢, 青白色的马。 (1)词作主要的景物特点是什么,构成了什么样的境界,请简要分析。(4分) (2)词作表现了哪三个层次的情感?(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2) 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八则》)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5)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 ,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7)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8)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家山迷茫 旅美作家刘成章
B.斗米直匹绢,而百姓不怨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 学》 C.武帝承其丰富之资 阉竖恐终为其 患 《张衡传》 D.然刚武帝爱之,适所以苦之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墨 子·公输》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陛下虽加恩诏,使之裁损,然营缮不休,民安得息!故有司徒行文书,曾无 事实。(5 分) (2)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 急之务故也。(5 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第 1 段末尾说“岂得但持当年而已”,第 4 段末尾又说“但 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7 处)(4 分)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 之事。(清代刘开《问说》)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小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 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横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①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 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弥弥,水盛的样子。②障泥,垂于马肚子两旁遮挡泥土的垫子。③玉骢, 青白色的马。 (1)词作主要的景物特点是什么,构成了什么样的境界,请简要分析。(4 分) (2)词作表现了哪三个层次的情感?(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小题)(6 分) (1)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2) ?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八则》)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5)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 ,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7)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8)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家山迷茫 旅美作家刘成章
(1)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美国西海岸某天的落日过程:一轮夕阳,像一颗 悬挂在隐形枝桠上的特大号的熟透了的柿子,不知怎么扑沓一下,竟整个儿地跌 落在山头上了。它从山背后涌流下去,陡溅起一天耀眼的绯红。那绯红自然是非 霞莫属了,灿灿之霞。 (2)我默然散步向前,看见归鸦成群地从天上飞过,在目力所及的一切 角落,都有如烟似气的暮霭缓缓溢出。我想,这迷迷离离的巨网似的罩着的暮天 之景,应是出自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故国的哪位丹青妙手吧,也许是米芾、 八大山人抑或是吴冠中、陈逸飞吧,是他们之中的哪个兴之所至,竟把一碗刚刚 调好的淡墨泼岀来了。于是树呀,房呀,路呀,尖项的教堂呀和总是蕴酿着惊世 壮举的苹果公司呀,一刹间都被那淡墨淹没了。于是繁杂归于简约,多彩的世界 只归于黑白二色,天底下的一切都让位于一幅柔美无比的我们中国式的水墨画 了。这幅水墨画一如上海世博会中所展出的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我, 则成了水墨画中的一个人物 (3)返回来的时候,我忽然看见北边远处的一座山,这座山虽然离我那么远, 却好像撞上了我心上的一根最敏感的生命之弦,使我的五脏六腑嗡地一声一齐鸣 响起来。这声音,竟至于波及到了我的每一根神经末稍。 (4)一身水墨的刘成章啊,你何以激动如此? (5)不是因为那山有着好看的起伏旋律。那山太普通了,可以说,它普通得如 同一个在加州随处都可以看到的辛勤打工的墨西哥人。但是我现在看见它,却产 生了一种本能的强烈冲动。其原因完全在于,那山上灯火点点,太像我家乡延安 的清凉山了。 (6)哦,家山,与我的生命紧相勾连的山呐,我的清凉山! (⑦)家山,是个特别温暖的词儿,它把一个本来抽象、模糊和平面的概念,变 成了具象、清晰、立体的写照了。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清凉山就是一副悬挂于 我眼中和心头的美丽画图。母亲亲口对我叙说的山上的月儿井,曾让我对清凉山 的过往留下最绮丽、最浪漫的怀想。年长之后,我又在山对面住了十余年。每天 晚上,一抬头看见的,就是灯火点点的清凉山。而现在,眼前的这座洋山,这座 我连其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加州之山,竟然就像是从我的家乡,我的生身之地原盘 儿毫发未动地搬过来的!啊,属于我家山一角的清凉山,山色凝重的清凉山,尸 毗割肤饲鹰①的清凉山,范仲淹的清凉山。花木兰的清凉山,蓝花花的清凉山 每逢四月八信男善女前来求子的清凉山,羊肚子手巾和灰军装的清凉山,夫妻识 字的清凉山,信天游高一声低一声的清凉山,修复了月儿井、琵琶桥和琉璃塔的 清凉山。记忆中的清凉山上有陡峭的路,有宽展的院子,有喳喳叫着的无邪的花 喜鹊,那是花喜鹊的清凉山。当然我也想起了大字报曾经贴满了的清凉山,歪脖 榆树上有人上吊的清凉山,更想起刮起老黄风的日子、大雪狂倒的日子,那些日 子竟还有人被威逼着来到清凉山上修梯田呢。其中就有先烈遗孀、我年迈的母亲 的苦难身影,她的苦难身影永世不会磨灭在清凉山上呐! (8)我一遍遍扭头看去。一盏灯契合了,两盏灯契合了,七盖八盏灯也契合了, 山的轮廓山的特点山所透露出的气韵也契合了,多么像我亲切的家山!谁能说不 像呢?谁敢说不像呢?谁会说不像呢? 9)啊,不,家山不在此。家山如今分明缥缥渺渺,与我隔着一汪大洋还有许 多山河。家山若有若无、隐隐约约、迷迷茫茫。我知道,眼前的景色分明是一个 骗局,它狠毒地蛊惑着我的神经。我知道,只要到了明日的拂晓,东天抹上最初 的一缕晨曦,眼前这山就会露出它的真面,它就不再是我的家山了
(1)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美国西海岸某天的落日过程:一轮夕阳,像一颗 悬挂在隐形枝桠上的特大号的熟透了的柿子,不知怎么扑沓一下,竟整个儿地跌 落在山头上了。它从山背后涌流下去,陡溅起一天耀眼的绯红。那绯红自然是非 霞莫属了,灿灿之霞。 (2)我默然散步向前,看见归鸦成群地从天上飞过,在目力所及的一切 角落,都有如烟似气的暮霭缓缓溢出。我想,这迷迷离离的巨网似的罩着的暮天 之景,应是出自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故国的哪位丹青妙手吧,也许是米芾、 八大山人抑或是吴冠中、陈逸飞吧,是他们之中的哪个兴之所至,竟把一碗刚刚 调好的淡墨泼出来了。于是树呀,房呀,路呀,尖项的教堂呀和总是蕴酿着惊世 壮举的苹果公司呀,一刹间都被那淡墨淹没了。于是繁杂归于简约,多彩的世界 只归于黑白二色,天底下的一切都让位于一幅柔美无比的我们中国式的水墨画 了。这幅水墨画一如上海世博会中所展出的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我, 则成了水墨画中的一个人物。 (3)返回来的时候,我忽然看见北边远处的一座山,这座山虽然离我那么远, 却好像撞上了我心上的一根最敏感的生命之弦,使我的五脏六腑嗡地一声一齐鸣 响起来。这声音,竟至于波及到了我的每一根神经末稍。 (4)一身水墨的刘成章啊,你何以激动如此? (5)不是因为那山有着好看的起伏旋律。那山太普通了,可以说,它普通得如 同一个在加州随处都可以看到的辛勤打工的墨西哥人。但是我现在看见它,却产 生了一种本能的强烈冲动。其原因完全在于,那山上灯火点点,太像我家乡延安 的清凉山了。 (6)哦,家山,与我的生命紧相勾连的山呐,我的清凉山! (7)家山,是个特别温暖的词儿,它把一个本来抽象、模糊和平面的概念,变 成了具象、清晰、立体的写照了。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清凉山就是一副悬挂于 我眼中和心头的美丽画图。母亲亲口对我叙说的山上的月儿井,曾让我对清凉山 的过往留下最绮丽、最浪漫的怀想。年长之后,我又在山对面住了十余年。每天 晚上,一抬头看见的,就是灯火点点的清凉山。而现在,眼前的这座洋山,这座 我连其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加州之山,竟然就像是从我的家乡,我的生身之地原盘 儿毫发未动地搬过来的!啊,属于我家山一角的清凉山,山色凝重的清凉山,尸 毗割肤饲鹰①的清凉山,范仲淹的清凉山。花木兰的清凉山,蓝花花的清凉山, 每逢四月八信男善女前来求子的清凉山,羊肚子手巾和灰军装的清凉山,夫妻识 字的清凉山,信天游高一声低一声的清凉山,修复了月儿井、琵琶桥和琉璃塔的 清凉山。记忆中的清凉山上有陡峭的路,有宽展的院子,有喳喳叫着的无邪的花 喜鹊,那是花喜鹊的清凉山。当然我也想起了大字报曾经贴满了的清凉山,歪脖 榆树上有人上吊的清凉山,更想起刮起老黄风的日子、大雪狂倒的日子,那些日 子竟还有人被威逼着来到清凉山上修梯田呢。其中就有先烈遗孀、我年迈的母亲 的苦难身影,她的苦难身影永世不会磨灭在清凉山上呐! (8)我一遍遍扭头看去。一盏灯契合了,两盏灯契合了,七盖八盏灯也契合了, 山的轮廓山的特点山所透露出的气韵也契合了,多么像我亲切的家山!谁能说不 像呢?谁敢说不像呢?谁会说不像呢? (9)啊,不,家山不在此。家山如今分明缥缥渺渺,与我隔着一汪大洋还有许 多山河。家山若有若无、隐隐约约、迷迷茫茫。我知道,眼前的景色分明是一个 骗局,它狠毒地蛊惑着我的神经。我知道,只要到了明日的拂晓,东天抹上最初 的一缕晨曦,眼前这山就会露出它的真面,它就不再是我的家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