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高中2014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2014.04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隶属棠棣坦影/泡影玉块/诀别惆怅/为虎作怅 B.譬如/臂膀折罪/折腾支拙/拙见姑噪麇躁动不安 C.蜷缩/圈养踏实/踏歌笑靥/梦魇揣摩/逸兴遄飞 D.诽谤/绯闻编纂/编撰桎梏/室息上乘/万乘之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脉络执著风尘扑扑终南捷径 驻足瞭望命运多舛和盘托出 C.严厉徜徉得鱼忘荃珠联璧合 D.痉挛讴歌天随人愿文过饰非 3依次在下列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修宪不成功,安倍可能利用钓鱼岛问题制造进一步冲突、分歧 军事 上的挑动,以影响左右日本舆论,最终达到修宪目的。 (2)家具市场产品 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也越来 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3)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 大不如前,胡乱书写、错误使用汉字的现象 ,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了。 A.甚至鱼目混珠屡见不鲜B.或者良荞不齐屡见不鲜 C.甚至良荞不齐司空见惯D.或者鱼目混珠司空见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疾控专家介绍,PM.5污染将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发病率上升 和症状加重。 B.第三届北京特色周在高雄举办,来自西城区的20余家老字号企业参展,其中庆丰包子 颇受瞩目,很多居民慕名而来,就在摊位前早早排起了长龙 C.“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重重陷阱, 弹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騙等手段层出不穷 D.推进成渝两地协同发展,要以成渝之间城市群的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 局为重点,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9分,每小题3分)
眉山市高中 2014 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2014.04 语文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 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 I 卷(单项选择题,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隶.属/棠棣. 坦影./泡影. 玉块./诀.别 惆怅./为虎作怅. B.譬.如/臂.膀 折.罪/折.腾 支拙./拙.见 姑噪./躁.动不安 C.蜷.缩/圈.养 踏.实/踏.歌 笑靥./梦魇. 揣.摩/逸兴遄.飞 D.诽.谤/绯.闻 编纂./编撰. 桎.梏/窒.息 上乘./万乘.之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脉络 执著 风尘扑扑 终南捷径 B.驻足 瞭望 命运多舛 和盘托出 C.严厉 徜徉 得鱼忘荃 珠联璧合 D.痉挛 讴歌 天随人愿 文过饰非 3.依次在下列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修宪不成功,安倍可能利用钓鱼岛问题制造进一步冲突、分歧,________军事 上的挑动,以影响左右日本舆论,最终达到修宪目的。 (2)家具市场产品________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也越来 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3)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 大不如前,胡乱书写、错误使用汉字的现象________,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了。 A.甚至 鱼目混珠 屡见不鲜 B.或者 良荞不齐 屡见不鲜 C.甚至 良荞不齐 司空见惯 D.或者 鱼目混珠 司空见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疾控专家介绍,PM2.5 污染将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发病率上升 和症状加重。 B.第三届北京特色周在高雄举办,来自西城区的 20 余家老字号企业参展,其中庆丰包子 颇受瞩目,很多居民慕名而来,就在摊位前早早排起了长龙。 C.“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重重陷阱, 弹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D.推进成渝两地协同发展,要以成渝之间城市群的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 局为重点,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古代民间族会及其社会治理功能 在中国传统社会,“会”作为一种合作基金的储蓄形式,承载着各自特定的公益使命, 在民间流行甚广,影响巨大。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也不遗余 力地推行善堂、善会等合作基金形式,通过“会”积累的共有财产,构成宗族自治的经济基 础。族会财产是宗族自治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族会财产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在基层社会发挥 着各自的治理功效、共同维系民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毫无疑问,宗族通过“会”这一组织 形式,编织了一个体系完善的互助网络,使其在地方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合作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创设族会的主要目的。宗族 因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聚集,祭祀崇拜祖先成为强化宗族纽带的头等大事,因而祭祀会在所 有族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在满足了祭祀祖先的“敬宗”功能之后,才会派生出丰富 多彩的“收族”之会,渐次完善宗族内部控制和促进彼此的互助合作。如笔者收藏宜丰龙岗 邹氏道光到同治年间七种族会的薄册,涉及内容几乎囊括了宗族社会主要的公共事务,有效 地整合了族众的经济资源,为举办宗族公共事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宗族通过族会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各项事业建设,在中国传统社 会治理格局中发挥其积极功效。尽管族会多为族内封闭性的互助合作基金,但因其创设宗旨 不同,有的族会从一开始就被赋予急公好义的公共特性,如漕会、图会便是专门筹办钱粮赋 役而设立的会,而族内桥会、渡会、船会的外部性受益者显然超出会员范围 族会大量吸收族众财产,引导了封建土地私有向宗族集中的趋势,并因宗族公产的特性 使土地流转形成单向凝固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在乡村宗族社会 各种族会因为不断吸纳族众捐赠产业,其财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但这种冠以宗族亲情的法 人地主,减少了宗族内主佃之间的矛盾对立,族内单向流入族会的产业,因为族众均能沾润 其益,能够消弭贫富阶层之间的隔阂,营造宗族内部和谐,加强了族众的团结合作。在开展 宗族内部互助合作的同时,也强化了时族众现实利益与人身依附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宗族 在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 在近代社会转型中,宗族日渐式微、族会承载的公益使命也多为地方行政职能所取代, 而敬宗收族的祭祀热情也因观念蜕变而淡化,族会财产因失去有力监督而成为管理的真空地 带,常被轮值首事侵吞,引发旷日持久的宗族内部争讼。族会因为丧失公益使命,渐次退出 历史舞台,宗族势力也因失去经济基础而分崩离析。 (选自2014年02月26日《光明日报》 5.与“族会”相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族会是宗族内封闭性的互助合作基金,宗族通过“会”积累的共有财产,构成宗族自治 的经济基础。 B.祭祀会在所有族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宗族因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聚集,祭祀 崇拜祖先是强化宗族纽带的头等大事 C.创设族会的主要目的是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台作与内部控制机制 D.族会强化了对族众现实利益与人身依附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宗族在基层社会的治理能 6.下面对古代民间族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功效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通过行善堂、善会等合作基金形式, 构建起宗族自治的经济基础 B.不同的族会财产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在基层社会发挥着各自的治理功效,共同维系民间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古代民间族会及其社会治理功能 在中国传统社会,“会”作为一种合作基金的储蓄形式,承载着各自特定的公益使命, 在民间流行甚广,影响巨大。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也不遗余 力地推行善堂、善会等合作基金形式,通过“会”积累的共有财产,构成宗族自治的经济基 础。族会财产是宗族自治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族会财产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在基层社会发挥 着各自的治理功效、共同维系民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毫无疑问,宗族通过“会”这一组织 形式,编织了一个体系完善的互助网络,使其在地方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合作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创设族会的主要目的。宗族 因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聚集,祭祀崇拜祖先成为强化宗族纽带的头等大事,因而祭祀会在所 有族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在满足了祭祀祖先的“敬宗”功能之后,才会派生出丰富 多彩的“收族”之会,渐次完善宗族内部控制和促进彼此的互助合作。如笔者收藏宜丰龙岗 邹氏道光到同治年间七种族会的薄册,涉及内容几乎囊括了宗族社会主要的公共事务,有效 地整合了族众的经济资源,为举办宗族公共事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宗族通过族会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各项事业建设,在中国传统社 会治理格局中发挥其积极功效。尽管族会多为族内封闭性的互助合作基金,但因其创设宗旨 不同,有的族会从一开始就被赋予急公好义的公共特性,如漕会、图会便是专门筹办钱粮赋 役而设立的会,而族内桥会、渡会、船会的外部性受益者显然超出会员范围。 族会大量吸收族众财产,引导了封建土地私有向宗族集中的趋势,并因宗族公产的特性 使土地流转形成单向凝固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在乡村宗族社会, 各种族会因为不断吸纳族众捐赠产业,其财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但这种冠以宗族亲情的法 人地主,减少了宗族内主佃之间的矛盾对立,族内单向流入族会的产业,因为族众均能沾润 其益,能够消弭贫富阶层之间的隔阂,营造宗族内部和谐,加强了族众的团结合作。在开展 宗族内部互助合作的同时,也强化了时族众现实利益与人身依附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宗族 在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 在近代社会转型中,宗族日渐式微、族会承载的公益使命也多为地方行政职能所取代, 而敬宗收族的祭祀热情也因观念蜕变而淡化,族会财产因失去有力监督而成为管理的真空地 带,常被轮值首事侵吞,引发旷日持久的宗族内部争讼。族会因为丧失公益使命,渐次退出 历史舞台,宗族势力也因失去经济基础而分崩离析。 (选自 2014 年 02 月 26 日《光明日报》) 5.与“族会”相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族会是宗族内封闭性的互助合作基金,宗族通过“会”积累的共有财产,构成宗族自治 的经济基础。 B.祭祀会在所有族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宗族因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聚集,祭祀 崇拜祖先是强化宗族纽带的头等大事。 C.创设族会的主要目的是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台作与内部控制机制。 D.族会强化了对族众现实利益与人身依附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宗族在基层社会的治理能 力。 6.下面对古代民间族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功效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通过行善堂、善会等合作基金形式, 构建起宗族自治的经济基础。 B.不同的族会财产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在基层社会发挥着各自的治理功效,共同维系民间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族会创设的宗旨不同,其公共特性和覆盖范围也有所不同,但都能吸收族众资产 D.封建土地向宗族集中,土地流转形成单向凝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土地兼并带 来的矛盾。 7.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宗族通过“会”这一组织形式,有效地整合了族众的经济资源,编织了一个体系完善的 互助网络,几乎囊括了基层社会治理中主要的公共事务。 B.宗族通过族会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各项事业建设,在中国传统社 会治理格局中发挥了积极功效。 C.族会能消弭主佃之间的矛盾对立和贫富阶层之间的隔阂,营造宗族内部和谐,加强族众 的团结合作。 D.近代社会的转型,人们敬宗收族、祭祀祖先观念的消失,族会财产被侵吞,宗族治理被 地方行政治理所取代,宗族势力分崩离析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欧阳玄,字原功,至曾大父新,始迁居浏阳,故玄为浏阳人。母李氏,亲授《孝经》、 《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 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 也。”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痒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 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 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 改武冈县尹。县拉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 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 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 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陪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 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 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至正改元,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至正三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 例,裨论撰者有所据依。 十七年春,乞致仕,帝复不允。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 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中书以闻,帝赐踌甚厚,追封楚国 公,谧曰文。历官四十余年,在朝之日,殆四之三、三任成均,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 三拜承旨。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读卷官,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告,多出玄手。 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碑,得玄文辞以为荣.玄卓然名世。有《圭斋 文集》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元史·欧阳玄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日当以文章冠世 冠:超出 B.玄喻以祸福 喻:比喻 C.科目之复,沮者尤众 沮:反对
C.族会创设的宗旨不同,其公共特性和覆盖范围也有所不同,但都能吸收族众资产。 D.封建土地向宗族集中,土地流转形成单向凝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土地兼并带 来的矛盾。 7.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宗族通过“会”这一组织形式,有效地整合了族众的经济资源,编织了一个体系完善的 互助网络,几乎囊括了基层社会治理中主要的公共事务。 B.宗族通过族会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各项事业建设,在中国传统社 会治理格局中发挥了积极功效。 C.族会能消弭主佃之间的矛盾对立和贫富阶层之间的隔阂,营造宗族内部和谐,加强族众 的团结合作。 D.近代社会的转型,人们敬宗收族、祭祀祖先观念的消失,族会财产被侵吞,宗族治理被 地方行政治理所取代,宗族势力分崩离析。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9 题。 欧阳玄,字原功,至曾大父新,始迁居浏阳,故玄为浏阳人。母李氏,亲授《孝经》、 《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 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 也。”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痒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 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 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 改武冈县尹。县拉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 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 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 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陪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 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 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至正改元,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至正三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 例,裨论撰者有所据依。 十七年春,乞致仕,帝复不允。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 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中书以闻,帝赐踌甚厚,追封楚国 公,谧曰文。历官四十余年,在朝之日,殆四之三、三任成均,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 三拜承旨。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读卷官,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告,多出玄手。 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碑,得玄文辞以为荣.玄卓然名世。有《圭斋 文集》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元史·欧阳玄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日当以文章冠.世 冠:超出。 B.玄喻.以祸福 喻:比喻。 C.科目之复,沮.者尤众 沮:反对
D.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数:常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玄以《尚书》与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乃发债就死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归为理其讼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4分 (2)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摇役横敛捂克之。(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传主能“卓然名世”的?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故君子以入治人改而止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中庸》)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久客见华发,孤禅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注]①龙山,钱塘江南岸的小山 (1)本诗是怎样以“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2)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 (3)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履至草而制六合 威震四海 (贾谊《过秦论》 (6)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7)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梦里河山 刘鸿伏 ①这里一条世界上最神秘险壮的大河穿越无尽峰峦流向海的那头。暮霭从森林与河岸悄 然升起,断断续续的炊烟也正从那些鄂伦春人居住的桦木板房升起,还有从石板路的尽头越 响越近的晚归的马蹄声以及大河里收网而归的男人女人的脚步声、笑声。这些生活在大兴安 岭之北黑龙江南岸的人们,以打猎、捕鱼为生,隔着无尽群山与无垠大森林,和外面世界有 了全然不同的语言和历史,但有着相同的关于生死的感受与家国的爱恨情仇。山外人无法想 象从生到死纯净到只打猎和捕鱼的生存状态应该是何种情景,只能把他们想象成世外桃源中
D.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 数:常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玄以.《尚书》与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乃.发债就死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归为.理其讼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第 II 卷(非单项选择题,共 123 分) 四、(31 分) 把第 I 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4 分) (2)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摇役横敛捂克之。(4 分) 11.第 I 卷文言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传主能“卓然名世”的?请简要概括。 (5 分) 12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9 处)(4 分) 故 君 子 以 入 治 人 改 而 止 忠 怒 违 道 不 远 施 诸 己 而 不 愿 亦勿 施 于 人 君 子 之 道 四 丘 未 能 一 焉 所 求 乎 子 以 事 父 未 能 也 (《中庸》)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潘阆 久客见华发,孤禅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①。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注]①龙山,钱塘江南岸的小山。 (1)本诗是怎样以“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 分) (2)“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4 分) l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 6 小题)(6 分) (1)__________?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 (3) 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履至草而制六合,__________,威震四海。 (贾谊《过秦论》) (6)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7) 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 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梦里河山 刘鸿伏 ①这里一条世界上最神秘险壮的大河穿越无尽峰峦流向海的那头。暮霭从森林与河岸悄 然升起,断断续续的炊烟也正从那些鄂伦春人居住的桦木板房升起,还有从石板路的尽头越 响越近的晚归的马蹄声以及大河里收网而归的男人女人的脚步声、笑声。这些生活在大兴安 岭之北黑龙江南岸的人们,以打猎、捕鱼为生,隔着无尽群山与无垠大森林,和外面世界有 了全然不同的语言和历史,但有着相同的关于生死的感受与家国的爱恨情仇。山外人无法想 象从生到死纯净到只打猎和捕鱼的生存状态应该是何种情景,只能把他们想象成世外桃源中
人的样子。山外人可能永远不会明白,这些人的猎枪不只是用来打狍子和野兔,更用来射杀 入侵的敌人,他们世代用血与枪捍卫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捍卫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 的血管里流淌着快乐和爱,但也流着时侵略者的仇恨。他们像爱自己眼珠一样爱着这条大河 奉无尽的群山,爱着,并把骨肉植入这片土地直至长出一个国家的尊严。在莽阔的大江上他 们像鱼鹰一样生活,在苍茫的原始森林他们像山鹰一样生活。森林与河流赋予了他们粗犷坚 硬的性格和意志,也养成了他们阔大的胸襟气魄,他们的祖先经历过入侵者的血洗与蹂躏, 经历过饥俄与灾荒,他们自己经受过兴安岭大火的惨烈洗礼,但他们依然快乐地在江上打鱼, 在土地里种庄稼,快乐地在零下40度的冰雪中飞马驰骋,并且饮着烈酒,唱着歌谣。自由 而豪壮地活着,像山神一样活着。 ②我是过客,我静静地坐在慕色四合的江岸,我不认识这里任何一个人,但心里确有二 种巨大的感动。我似乎很久以前就已经爱着这条大河、这莽莽群山和这儿的人。河水在渐次 暗下去的北极天光下疾奔,急管繁弦的浪涛拍打着河岸,群山呈现一派静谧的灰黑色,只有 离我不远的那些鄂伦春人的木板屋亮着灯光,一座木板屋就是一颗亮着的星星,串成一片, 在我背后闪烁着神秘且美丽的光芒。忽然想起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里的一句诗:“远远 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坐在河岸 望着对岸的山河,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那边分明是我的国土,沃野千里,丛林纷披,我们 曾在那里生活得安乐富足,我们把汗水和希望都曾播种在那些肥得流油的黑土地里,收获自 己的快乐。那里也曾有桦木板屋,有天上的街市样美丽的灯火。但此时,我却只能隔着这条 大河作一次深深的凝望。就是脚下的这条河,也被一分为二了,河中央隐约浮着国界的标志 船过河道中央便算越过国界了。一条完整的河流,劈作两半,人是不可以越过中间线的,但 鱼却不会分国界,水的世界就是它们的世界,人如果变成一条鱼该有多好,此时一定会游过 河中央,到那边的河里寻找食物、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食物。庄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此刻我却明白、鱼比人更快乐些吧? ③仰望星空,苍穹一派晶蓝,显岀不可捉摸的深邃。北斗星大如卵石,照耀这梦里山河, 照着我这从远方跋涉而来的默坐的过客。凉意袭来,夏夜的北极,静谧得令人惆怅 ④夜已深,终于抵不住凉意(此时我南方的家乡正酷暑难耐),沿麻石铺就的小路返回农 家旅舍。四周宁静极了,只有虫声和夜游的动物偶尔踩出的声响,猜想屋边的树林草丛一些 精灵还醒着,心里就有了温暖,不让寂寞来袭我清梦。 ⑤凉夹的风从小窗吹入,屋里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桦木的清香。这座房于全用桦木修造, 圆的柱,扁的板,室内梁柱上斜挂着一杆老枪和一张新的渔网,完全有别于我居住过的南方 村舍。陌生但让人生出几分感动。小木屋既是旅舍,又是家居,这种感受很奇妙。想起白天 乘车所见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和黑龙江上涛声入耳的情形,想起这深山老林里的人间城郭, 忽然就有了置身梦幻的感觉 ⑥当就着一枕清凉沉沉睡去,我真不知道是我在梦里,还是山河在梦里。 (选自《散文》2011年第11期。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①段描绘了一群与世隔绝的人们,他们世代主要以打猎、捕鱼为生,是世外桃源中的 人,他们自由而豪壮地活着,与山外的人有不同的世界。 B.生活在今天的鄂伦春人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既经历过入侵者的血洗与蹂躏,也经历过饥 饿与火灾 C.作者在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诗歌,意在表明深山老林里也有美丽的“人间城郭”。 作者曾经在河对岸肥得流油的黑土地里播种过希望,那里也曾有桦木板屋,有美丽的灯火。 D.大兴安岭以北黑龙江南岸起伏的群山、茫茫的林海,深山老林里的人间城郭、北极光下 急管繁弦的江涛声,让作者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人的样子。山外人可能永远不会明白,这些人的猎枪不只是用来打狍子和野兔,更用来射杀 入侵的敌人,他们世代用血与枪捍卫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捍卫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 的血管里流淌着快乐和爱,但也流着时侵略者的仇恨。他们像爱自己眼珠一样爱着这条大河 奉无尽的群山,爱着,并把骨肉植入这片土地直至长出一个国家的尊严。在莽阔的大江上他 们像鱼鹰一样生活,在苍茫的原始森林他们像山鹰一样生活。森林与河流赋予了他们粗犷坚 硬的性格和意志,也养成了他们阔大的胸襟气魄,他们的祖先经历过入侵者的血洗与蹂躏, 经历过饥俄与灾荒,他们自己经受过兴安岭大火的惨烈洗礼,但他们依然快乐地在江上打鱼, 在土地里种庄稼,快乐地在零下 40 度的冰雪中飞马驰骋,并且饮着烈酒,唱着歌谣。自由 而豪壮地活着,像山神一样活着。 ②我是过客,我静静地坐在慕色四合的江岸,我不认识这里任何一个人,但心里确有一 种巨大的感动。我似乎很久以前就已经爱着这条大河、这莽莽群山和这儿的人。河水在渐次 暗下去的北极天光下疾奔,急管繁弦的浪涛拍打着河岸,群山呈现一派静谧的灰黑色,只有 离我不远的那些鄂伦春人的木板屋亮着灯光,一座木板屋就是一颗亮着的星星,串成一片, 在我背后闪烁着神秘且美丽的光芒。忽然想起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里的一句诗:“远远, 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坐在河岸, 望着对岸的山河,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那边分明是我的国土,沃野千里,丛林纷披,我们 曾在那里生活得安乐富足,我们把汗水和希望都曾播种在那些肥得流油的黑土地里,收获自 己的快乐。那里也曾有桦木板屋,有天上的街市样美丽的灯火。但此时,我却只能隔着这条 大河作一次深深的凝望。就是脚下的这条河,也被一分为二了,河中央隐约浮着国界的标志, 船过河道中央便算越过国界了。一条完整的河流,劈作两半,人是不可以越过中间线的,但 鱼却不会分国界,水的世界就是它们的世界,人如果变成一条鱼该有多好,此时一定会游过 河中央,到那边的河里寻找食物、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食物。庄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此刻我却明白、鱼比人更快乐些吧? ③仰望星空,苍穹一派晶蓝,显出不可捉摸的深邃。北斗星大如卵石,照耀这梦里山河, 照着我这从远方跋涉而来的默坐的过客。凉意袭来,夏夜的北极,静谧得令人惆怅。 ④夜已深,终于抵不住凉意(此时我南方的家乡正酷暑难耐),沿麻石铺就的小路返回农 家旅舍。四周宁静极了,只有虫声和夜游的动物偶尔踩出的声响,猜想屋边的树林草丛一些 精灵还醒着,心里就有了温暖,不让寂寞来袭我清梦。 ⑤凉夹的风从小窗吹入,屋里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桦木的清香。这座房于全用桦木修造, 圆的柱,扁的板,室内梁柱上斜挂着一杆老枪和一张新的渔网,完全有别于我居住过的南方 村舍。陌生但让人生出几分感动。小木屋既是旅舍,又是家居,这种感受很奇妙。想起白天 乘车所见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和黑龙江上涛声入耳的情形,想起这深山老林里的人间城郭, 忽然就有了置身梦幻的感觉。 ⑥当就着一枕清凉沉沉睡去,我真不知道是我在梦里,还是山河在梦里。 (选自《散文》2011 年第 11 期。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A.第①段描绘了一群与世隔绝的人们,他们世代主要以打猎、捕鱼为生,是世外桃源中的 人,他们自由而豪壮地活着,与山外的人有不同的世界。 B.生活在今天的鄂伦春人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既经历过入侵者的血洗与蹂躏,也经历过饥 饿与火灾。 C.作者在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诗歌,意在表明深山老林里也有美丽的“人间城郭”。 作者曾经在河对岸肥得流油的黑土地里播种过希望,那里也曾有桦木板屋,有美丽的灯火。 D.大兴安岭以北黑龙江南岸起伏的群山、茫茫的林海,深山老林里的人间城郭、北极光下 急管繁弦的江涛声,让作者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