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下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 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 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淸一样。它们 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 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 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 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 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 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 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 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 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王羲之)而拟大令 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以历史变化的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 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 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髙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 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 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 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 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 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 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
2019 届高三下期 2 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 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 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淸一样。它们 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 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 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种欣欣向荣 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 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 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 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 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 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王羲之)而拟大令, 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以历史变化的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 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 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髙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 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 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 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 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 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 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
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或武或文,或豪壮 或优雅,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田园诗派一样。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 是人世间的欢快之音。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 唐之音。就是形式,也由这个灵魂支配和决定,绝句和七古乐府所以在盛唐最称横唱,道理 也在这里。它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 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 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相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 的七言(即其中夹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等)才是当时在整个社会中最为流行而可歌 可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它们也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 在唐代,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的冠 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向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 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选自李泽厚《音乐性的美》,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唐代,书法和诗歌既是最普及的艺术,又是最成熟的艺术,它们都是唐代艺术精神的 集中点,都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B.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他就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 些兰亭摹本,就成了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C.孙过庭在理论上将书法提到了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即所谓“情动形言,取 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D.诗歌在盛唐最称横唱,因此,诗歌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了唐 朝美的灵魂,称之为盛唐之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为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诗与唐代书法的发展相似之处不少,比如同在初唐展现 新姿态,盛唐时都突出抒情特征,都有其代表人物等。 B.虽然王羲之的真实面目和兰亭之真伪仍可作进一步探究,但从兰亭在初唐受到热烈追捧 看,似有更多的理由把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C.盛唐之音中最为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是指可歌可唱的“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的七
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或武或文,或豪壮 或优雅,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田园诗派一样。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 是人世间的欢快之音。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 唐之音。就是形式,也由这个灵魂支配和决定,绝句和七古乐府所以在盛唐最称横唱,道理 也在这里。它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 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 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相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 的七言(即其中夹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等)才是当时在整个社会中最为流行而可歌 可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它们也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 在唐代,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的冠 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向又—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 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选自李泽厚《音乐性的美》,有删改)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在唐代,书法和诗歌既是最普及的艺术,又是最成熟的艺术,它们都是唐代艺术精神的 集中点,都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B.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他就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 些兰亭摹本,就成了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C. 孙过庭在理论上将书法提到了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即所谓“情动形言,取 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D. 诗歌在盛唐最称横唱,因此,诗歌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了唐 朝美的灵魂,称之为盛唐之音。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同为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诗与唐代书法的发展相似之处不少, 比如同在初唐展现 新姿态,盛唐时都突出抒情特征,都有其代表人物等。 B. 虽然王羲之的真实面目和兰亭之真伪仍可作进一步探究,但从兰亭在初唐受到热烈追捧 看,似有更多的理由把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C. 盛唐之音中最为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是指可歌可唱的“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的七 言
D.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相成,具有相同的审美气质,与盛唐之音相符,共同体现盛唐风貌 的是狂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诗歌和书法的核心相同,都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张旭、怀素的草书和狂草,和李白 的诗歌一样,把悲欢离合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B.唐代时,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艺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称之为诗书的王国,把 中国又推上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反应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可以看出 诗歌和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以诗歌为内容,诗歌以音乐为形式,诗歌为主,音乐 为辅。 D.盛唐时期,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音。如田园诗派和 边塞诗派,或优雅或雄壮,或文或武,有丰富的意蕴。 【答案】1.A2.D3.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香楼主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 隶书大字。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 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 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法家书写、名刻 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 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 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 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 愉快
D. 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相成,具有相同的审美气质,与盛唐之音相符,共同体现盛唐风貌 的是狂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盛唐诗歌和书法的核心相同,都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张旭、怀素的草书和狂草,和李白 的诗歌一样,把悲欢离合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B. 唐代时,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艺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称之为诗书的王国, 把 中国又推上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反应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C.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可以看出 诗歌和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以诗歌为内容,诗歌以音乐为形式,诗歌为主,音乐 为辅。 D. 盛唐时期,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音。如田园诗派 和 边塞诗派,或优雅或雄壮,或文或武,有丰富的意蕴。 【答案】1. A 2. D 3. 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香楼主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 隶书大字。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 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 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法家书写、名刻 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 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 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 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 愉快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 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 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 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 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 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 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人 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甄仁心里 骂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拨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 请您海涵。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 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 为你作画,算是答谢!” 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 甄仁之请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 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 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 亲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 “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甄仁先打电话预约,然后打的去了雷默的家。 两人坐在宽大的画室里,喝茶、聊天,甄仁动情地说明来意,再打开册页本,请雷默观 赏一幅幅松画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 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 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 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中国@^教%*育出#版网]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 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 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 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人 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甄仁心里 骂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拨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 请您海涵。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 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 为你作画,算是答谢!” 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 甄仁之请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 “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 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 亲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 “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甄仁先打电话预约,然后打的去了雷默的家。 两人坐在宽大的画室里,喝茶、聊天,甄仁动情地说明来意,再打开册页本,请雷默观 赏一幅幅松画。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
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 松干、松枝、松针,凸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浓淡兼施;再以 赭色染干染枝,以绿汁涂松针,生意盎然 甄仁说:“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 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秀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说:“你没有说外行话,我很高兴 画完了,雷默题识:松谷云根图。癸巳春应邀 过了些日子,有人告诉雷默,在那位领导干部之母的寿宴大厅里,他看见了那幅《松谷 根图》,画的上边临时夹着一张大红纸条,上写寿者的姓名和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雷默马上明白了: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什 么东西!”雷默狠狠地骂一句。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是 A.甄仁把自己的店铺起名为“清香楼”,有自我标榜高洁、高雅之意,但其言行不一,作 者以“清香楼主”称之,有讽刺之意 B.甄仁主要负责店铺的对外联络,妻子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两人各司其职,使清香楼生 意兴隆,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 C.雷默是德艺双馨的老画家,他精通多门艺术,所画松树每平方尺能卖万元以上,却不肯 轻易出手,求画人口碑不好,即使出高价他也不答应 D.小说借雷默之口写房地产老板想要高价购买松画一事,不仅凸显了雷默耿直的性格,也 为后文甄仁将《松谷云根图》转卖给房地产老板埋下了伏笔。 5.小说中的甄仁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聂鑫森的小说因其浓郁的文化气息而被称为“文化小说”,这篇小说的文化味体现在哪 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答案】4.B5.①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店铺命名、自撰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 内行。 ②精通商道,心机缜密。用文化气息吸引顾客到他店里:奔走于书面界联络感情:店中常备 空白大画册,以便书画家酒酣耳热之时留下墨宝:在“百松多寿图”册中预留两张空白页让
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 松干、松枝、松针,凸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浓淡兼施;再以 赭色染干染枝,以绿汁涂松针,生意盎然。 甄仁说:“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 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秀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说:“你没有说外行话,我很高兴。” 画完了,雷默题识:松谷云根图。癸巳春应邀。 过了些日子,有人告诉雷默,在那位领导干部之母的寿宴大厅里,他看见了那幅《松谷 云根图》,画的上边临时夹着一张大红纸条,上写寿者的姓名和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雷默马上明白了: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什 么东西!”雷默狠狠地骂一句。 (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是 A. 甄仁把自己的店铺起名为“清香楼”,有自我标榜高洁、高雅之意,但其言行不一,作 者以“清香楼主”称之,有讽刺之意。 B. 甄仁主要负责店铺的对外联络,妻子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两人各司其职,使清香楼生 意兴隆,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 C. 雷默是德艺双馨的老画家,他精通多门艺术,所画松树每平方尺能卖万元以上,却不肯 轻易出手,求画人口碑不好,即使出高价他也不答应。 D. 小说借雷默之口写房地产老板想要高价购买松画一事,不仅凸显了雷默耿直的性格,也 为后文甄仁将《松谷云根图》转卖给房地产老板埋下了伏笔。 5. 小说中的甄仁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 聂鑫森的小说因其浓郁的文化气息而被称为“文化小说”,这篇小说的文化味体现在哪 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答案】4. B 5. ①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店铺命名、自撰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 内行。 ②精通商道,心机缜密。用文化气息吸引顾客到他店里;奔走于书面界联络感情;店中常备 空白大画册,以便书画家酒酣耳热之时留下墨宝;在“百松多寿图”册中预留两张空白页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