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高三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象形与写意的相辅相成,这种主 客体的对立统一,生成了中国绘画的本质晢学观,并由此生发出中国画丰富多样的独特表现 方法;二是兴成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适情达意的审美价值论的辩证统一。 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虽然文人画重写意简笔,但仍有写实工笔的意蘊存 在于中国画的形式和精神之中,否则,中国画会完全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写实手法 而西方之古典写实方法在中土也会水土不服。无论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的教学与创作体系, 还是周昌谷、方增先等人的新浙派人物画,都较为成功地将西方写实因素同中国水墨画相结 合,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新和发展。如果中国画本身没有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 彩晕染等方法,这种结合就没有基础,这种革新也就不会成功。 中国美学精神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先秦至汉魏美学,将诗歌、音乐和书法都看成是心 灵意志和情感的表达。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虽然主形和重形,但是我国的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 精神,对于绘画仍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传神 观照”,以及南朝宗炳的“畅神”和谢赫的“气韵生动”等观念中。顾恺之、宗炳、谢赫都 是著名画家,他们在强调写形、象形的同时,还注意到写形状物的精神表达,即更高的精神 与心志内容的要求,就是要以形“写神”“传神”,还要“畅神”,借以达到最高的美学标 准“气韵生动”。 对“意”的表达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意 存笔先,画尽意在”。苏轼进一步发展了士夫画观即文人画观,强调以画达意,以诗适情 而到元代倪瓒,更鲜明地提出“聊以写胸中逸气”。此外在创作中,唐代王维提出水墨最为 上,五代董源、巨然,到宋代文同、苏轼、米芾,再到元四家、吴门四家、清四王,水墨写
2019-2020 学年秋四川省高三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画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象形与写意的相辅相成,这种主 客体的对立统一,生成了中国绘画的本质哲学观,并由此生发出中国画丰富多样的独特表现 方法;二是兴成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适情达意的审美价值论的辩证统一。 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虽然文人画重写意简笔,但仍有写实工笔的意蕴存 在于中国画的形式和精神之中,否则,中国画会完全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写实手法, 而西方之古典写实方法在中土也会水土不服。无论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的教学与创作体系, 还是周昌谷、方增先等人的新浙派人物画,都较为成功地将西方写实因素同中国水墨画相结 合,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新和发展。如果中国画本身没有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 彩晕染等方法,这种结合就没有基础,这种革新也就不会成功。 中国美学精神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先秦至汉魏美学,将诗歌、音乐和书法都看成是心 灵意志和情感的表达。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虽然主形和重形,但是我国的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 精神,对于绘画仍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传神 观照”,以及南朝宗炳的“畅神”和谢赫的“气韵生动”等观念中。顾恺之、宗炳、谢赫都 是著名画家,他们在强调写形、象形的同时,还注意到写形状物的精神表达,即更高的精神 与心志内容的要求,就是要以形“写神”“传神”,还要“畅神”,借以达到最高的美学标 准“气韵生动”。 对“意”的表达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意 存笔先,画尽意在”。苏轼进一步发展了士夫画观即文人画观,强调以画达意,以诗适情。 而到元代倪瓒,更鲜明地提出“聊以写胸中逸气”。此外在创作中,唐代王维提出水墨最为 上,五代董源、巨然,到宋代文同、苏轼、米芾,再到元四家、吴门四家、清四王,水墨写
意,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主流画科和主要表现方法,那么写意自然成 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中国画家和理论家是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既强调写形,也强调传神;既 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由于中国文人画的写意表情特点,所以在20世纪初,当西方现代 主义艺术流派引入到中国时,林风眠等人开辟中西结合的另一道路,即将中国写意笔墨同立 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相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象物写 形及水墨写意的双面特征,既辩证地解决了创作中的主客体精神哲学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画 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使中国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以至20世纪初以来,在中西文 化交流之中,既能够吸纳西方古典写实和素描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水墨人物画,又能够融 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抽象以及立体主义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节选自陈池瑜《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会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是因为中国文人画看重写意简笔,强调以画达 B.中国画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彩晕染等方法为新浙派人物画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C.中国绘画美学发展到汉魏六朝,虽然出现了心志论和情感论等观念,但整体还是强调写 形、象形的。 D.在理论上,苏轼等人强调文人画观:在创作上,王维等人强调水墨为上。水墨写意成为 主要表现方法,写意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中国画的本质特质主要有两点:其中本文着重于论述第一点,即象形与写 意的相辅相成。 B.文章以对比论证的方式证明了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 C.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水墨写意是如何逐步发展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质 D.文章立足于中国画的写意特征,以林风眠等人创作新派国画的例子,论证了中国画的包 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兴成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适情达意的审美价值论的辩证统一,所以对中国画 而言,最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和发挥伦理作用 B.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追求的最高的美学标准是“气韵生动”,因此“畅神”比“写
意,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主流画科和主要表现方法,那么写意自然成 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中国画家和理论家是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既强调写形,也强调传神;既 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由于中国文人画的写意表情特点,所以在 20 世纪初,当西方现代 主义艺术流派引入到中国时,林风眠等人开辟中西结合的另一道路,即将中国写意笔墨同立 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相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象物写 形及水墨写意的双面特征,既辩证地解决了创作中的主客体精神哲学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画 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使中国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以至 20 世纪初以来,在中西文 化交流之中,既能够吸纳西方古典写实和素描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水墨人物画,又能够融 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抽象以及立体主义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节选自陈池瑜《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会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是因为中国文人画看重写意简笔,强调以画达 意。 B. 中国画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彩晕染等方法为新浙派人物画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C. 中国绘画美学发展到汉魏六朝,虽然出现了心志论和情感论等观念,但整体还是强调写 形、象形的。 D. 在理论上,苏轼等人强调文人画观;在创作上,王维等人强调水墨为上。水墨写意成为 主要表现方法,写意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提出中国画的本质特质主要有两点;其中本文着重于论述第一点,即象形与写 意的相辅相成。 B. 文章以对比论证的方式证明了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 C. 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水墨写意是如何逐步发展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质。 D. 文章立足于中国画的写意特征,以林风眠等人创作新派国画的例子,论证了中国画的包 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强调兴成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适情达意的审美价值论的辩证统一,所以对中国画 而言,最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和发挥伦理作用。 B. 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追求的最高的美学标准是“气韵生动”,因此“畅神”比“写
神”“传神”更重要 C.正是因为中国画家和理论家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因此中国画既强调写形, 也强调传神;既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 D.得益于中国画的包容性,中国画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 近日,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联手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共同发布《2017中国智 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停车难”问题的症结,并不仅仅在于车位数量少。虽然我国停车位缺 口率已经达到50%,但与此同时,车场的平均空置率也高达51.3%,存在严重的停车资源浪 赀现象,这正是导致停车难的另一大关键原因。 《报告》提供的详细数据显示,各类停车场高峰期以外的时间段的车位使用率过低,其 中,商务写字楼、公共场馆、医院、交通枢纽、商业綜合体的停车场日均使用率均低于50% 尤其是商业综合体类停车场,其日均使用率仅为37%,低于平均水平的43% 《报告》以十大核心城市(武汉、成都、苏州、上海、重庆、广州、长沙、北京、西安、 深圳〕作为数据研究的主要样本,结果显示,2017年8月份城市车位最高使用率仅有55% (深圳),最低至38%(武汉)。 201708核心城市车位使用率 48%48%49%:49%52%5% 50% 40%38%38%40%40% 30% 20% 10% 武汉成都:苏州上海重庆广州长沙:北京西安深圳 综合来看,国内各大城市车位利用率之低,令人咋舌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车位使用率提升到 80%的情况下,重庆、上海两个城市单纯通过提升车位使用率,就能满足2019年的全部车位 需求。也就是说,只要车位使用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未来两年内,即便这两个城市不再新建
神”“传神”更重要。 C. 正是因为中国画家和理论家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因此中国画既强调写形, 也强调传神;既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 D. 得益于中国画的包容性,中国画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日,ETCP 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联手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共同发布《2017 中国智 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停车难”问题的症结,并不仅仅在于车位数量少。虽然我国停车位缺 口率已经达到 50%,但与此同时,车场的平均空置率也高达 51.3%,存在严重的停车资源浪 费现象,这正是导致停车难的另一大关键原因。 《报告》提供的详细数据显示,各类停车场高峰期以外的时间段的车位使用率过低,其 中,商务写字楼、公共场馆、医院、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日均使用率均低于 50%。 尤其是商业综合体类停车场,其日均使用率仅为 37%,低于平均水平的 43%。 《报告》以十大核心城市(武汉、成都、苏州、上海、重庆、广州、长沙、北京、西安、 深圳)作为数据研究的主要样本,结果显示,2017 年 8 月份城市车位最高使用率仅有 55% (深圳),最低至 38%(武汉)。 综合来看,国内各大城市车位利用率之低,令人咋舌。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车位使用率提升到 80%的情况下,重庆、上海两个城市单纯通过提升车位使用率,就能满足 2019 年的全部车位 需求。也就是说,只要车位使用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未来两年内,即便这两个城市不再新建
车位,也能满足车主的需求。 摘编自《都说停车难,车位竟50%闲置?大数据报告揭露真相》2017年12月22日搜 狐新闻) 材料二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停车难问题产生的实质是稀缺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即有限的 车位资源和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间的矛盾。因此,解决思路主要在于需求侧与供給侧两种模 式。”重庆规划展览馆规划研究中心总经理常延聚说。 常延聚告诉记者,从国际经验来看,需求端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替代手段为主。前者通过 收费等形式抑制停车需求,如英国伦敦为限制车辆进入中心城区,从200年起提高市区停 车费用,且进入者要缴纳额外的“拥堵补偿费”。 “此外,1962年日本出台法律,规定车主在上车牌时必须提供车库证明,确保在距离 住宅直线距离2公里内有存车场所。伪造车库证明、有车而没车位都属于违法行为。北京市 曾在1998年推行类似的‘有位购车’制度,但由于出现虚开车位证明乱象,政府无法精准 掌握市区的车位数量,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举措于2004年取消,非常可惜。”程德安说。 专家认为,替代手段重点则在打造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次。 如日本通过修建科学便利的公共轨道交通,使市民乐于接受,进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所 有城市交通政策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设施的建设均应以落实‘公交优先’为第一要务。” 周涛说。但一味抑制需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还应从供给侧着手,在不过度限制 市民停车需求和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之间寻找平衡点。 (摘编自《我国车位缺口超5000万个停车难“全面爆发”》2017年4月28日经济 参考报) 材料 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基于共享思维,利用大 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信息实时汇总分析,实现了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的需求,再加上政策的攴持,共享停车持续升温,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 前,已有ETCP、 Airparking、有位停车、车位分享等多款与共享停车有关的App上线。 共享停车对于解决停车难确实有不少优势,部分城市已初见成效。一方面,共享停车可 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共享停车既可以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为业主带来收益、为 车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相比新建停车场,共享停车无需增加任何土地的开发和使用成本, 仅需服务平台、端口的技术支持以及少量的人力维护即可
车位,也能满足车主的需求。 (摘编自《都说停车难,车位竟 50%闲置?大数据报告揭露真相》2017 年 12 月 22 日搜 狐新闻) 材料二: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停车难问题产生的实质是稀缺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即有限的 车位资源和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间的矛盾。因此,解决思路主要在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种模 式。”重庆规划展览馆规划研究中心总经理常延聚说。 常延聚告诉记者,从国际经验来看,需求端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替代手段为主。前者通过 收费等形式抑制停车需求,如英国伦敦为限制车辆进入中心城区,从 2000 年起提高市区停 车费用,且进入者要缴纳额外的“拥堵补偿费”。 “此外,1962 年日本出台法律,规定车主在上车牌时必须提供车库证明,确保在距离 住宅直线距离 2 公里内有存车场所。伪造车库证明、有车而没车位都属于违法行为。北京市 曾在 1998 年推行类似的‘有位购车’制度,但由于出现虚开车位证明乱象,政府无法精准 掌握市区的车位数量,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举措于 2004 年取消,非常可惜。”程德安说。 专家认为,替代手段重点则在打造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次。 如日本通过修建科学便利的公共轨道交通,使市民乐于接受,进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所 有城市交通政策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设施的建设均应以落实‘公交优先’为第一要务。” 周涛说。但一味抑制需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还应从供给侧着手,在不过度限制 市民停车需求和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之间寻找平衡点。 (摘编自 《我国车位缺口超 5000 万个 停车难“全面爆发”》2017 年 4 月 28 日经济 参考报) 材料三: 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基于共享思维,利用大 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信息实时汇总分析,实现了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的需求,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共享停车持续升温,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 前,已有 ETCP、Airparking、有位停车、车位分享等多款与共享停车有关的 App 上线。 共享停车对于解决停车难确实有不少优势,部分城市已初见成效。一方面,共享停车可 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共享停车既可以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为业主带来收益、为 车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相比新建停车场,共享停车无需增加任何土地的开发和使用成本, 仅需服务平台、端口的技术支持以及少量的人力维护即可
共享停车在推广阶段遇到了不少麻烦。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停车位的矛盾,一些居民 认为小区的停车位共享之后,随着陌生人、陌生车辆进入小区,会带来安全隐患。部分业主 还面临着临租人延时带来的无位停车的问题。二是车位所有权复杂,有的属于小区业主,有 的属于房地产开发商,有的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等,所有者利益诉求并不一致。有些小区虽然 符合共享停车位的条件,但是因为物业与业主之间本身就矛盾重重,为了避免引发更多的矛 盾,业主、物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不过“共享”已成为趋势,只是在实现共享停车的过 程中,需要社会协同,细化规则,克服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推动新举措的实施 从而极大地缓解“停车难”。 (摘编自《缓解停车难:共享停车已成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11月16日中国交通新 4.下面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停车位缺口率已经达到50%,车场的平均空置率也高达51.3%,是导致停车难的两大 关键原因 B.需求端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替代手段为主。前者通过收费等形式抑制停车需求,后者通过 城市交通政策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设施的建设,来实现“公交优先”以抑制需求。 C.共享停车对土地的开发和使用资金投入很少,主要考虑服务平台、端口的技术支持以及 少量的人力维护即可 D.共享停车在推广阶段遇到的问题,一是车位共享后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由于车位产权 复杂造成的利益诉求不一致 5.下面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以重庆、上海为例说明,即使不再建新车位,只要车位使用率提高到80%,在未来 两年内仍可以满足各大城市的车位需求。 B.解决停车难还应从供给侧着手,争取既不过度限制市民停车需求也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 C.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信息实时汇总分 析,实现了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D.“共享”已成为趋势,在实现共享停车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协同,细化规则,克服目前 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推动新举措的实施,从而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6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有效地推动“共享停车”这项新举措。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共享停车在推广阶段遇到了不少麻烦。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停车位的矛盾,一些居民 认为小区的停车位共享之后,随着陌生人、陌生车辆进入小区,会带来安全隐患。部分业主 还面临着临租人延时带来的无位停车的问题。二是车位所有权复杂,有的属于小区业主,有 的属于房地产开发商,有的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等,所有者利益诉求并不一致。有些小区虽然 符合共享停车位的条件,但是因为物业与业主之间本身就矛盾重重,为了避免引发更多的矛 盾,业主、物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不过“共享”已成为趋势,只是在实现共享停车的过 程中,需要社会协同,细化规则,克服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推动新举措的实施, 从而极大地缓解“停车难”。 (摘编自《缓解停车难:共享停车已成未来发展趋势》2017 年 11 月 16 日 中国交通新 闻网) 4.下面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停车位缺口率已经达到 50%,车场的平均空置率也高达 51.3%,是导致停车难的两大 关键原因。 B. 需求端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替代手段为主。前者通过收费等形式抑制停车需求,后者通过 城市交通政策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设施的建设,来实现“公交优先”以抑制需求。 C. 共享停车对土地的开发和使用资金投入很少,主要考虑服务平台、端口的技术支持以及 少量的人力维护即可。 D. 共享停车在推广阶段遇到的问题,一是车位共享后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由于车位产权 复杂造成的利益诉求不一致。 5.下面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以重庆、上海为例说明,即使不再建新车位,只要车位使用率提高到 80%,在未来 两年内仍可以满足各大城市的车位需求。 B. 解决停车难还应从供给侧着手,争取既不过度限制市民停车需求也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 C. 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信息实时汇总分 析,实现了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D. “共享”已成为趋势,在实现共享停车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协同,细化规则,克服目前 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推动新举措的实施,从而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6.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有效地推动“共享停车”这项新举措。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