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的一门选修课程。民俗文化,似乎离我 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 分。个人从一出生,就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生活。语文是反映生活的 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我们学习语文,同时也能学习民俗文化。学习这门课程, 就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所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对中华民族 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有更加亲切的感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提 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②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可归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指 衣食住行、生产、交易、财产等可以用实物表示其文化内容的部分;非物质文化 指歌谣谚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社交礼仪、家族结构、 亲属称谓、婚丧礼俗等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文化内容。可见,民俗文化囊括了民间 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课程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择了七个专题进 行探究,它们分别是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 仰禁忌和神话歌谣。 ③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课,当然首先要为语文的教学目标服务,着眼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的记忆,而 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课本是按照这样几个板块来设置 的:导言、课文、梳理探究、相关链接。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简短的导言,让我们 对专题中涉及的民俗现象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便是对与民俗相关的作品阅读, 这既是为了直观而生动有趣地引出本专题的民俗现象,更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 “梳理探究”引导同学们参与探究讨论一些民俗活动;“相关链接”则提供了更 多的民俗资料。在学习中要注意几部分内容的密切配合,当然重点还是作品阅读 和梳理探究。需要提醒的是,每单元的“梳理探究”设计了二至三项活动,不必 全部完成,可以独立或分小组有选择地进行。 ④同学们,我们期待着本书能给你带来新奇和惊喜,更希望它像一把钥 匙,能打开一扇大门,使你由此步入民俗文化的殿堂,体验其中最为鲜活生动的 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文化的启迪,提高语文素养。当今世界文化日益 呈现“和而不同”的趋势,我们在接受这种文化交融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我们的 民族文化之根。因为我们坚信,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本课程的学习,若 能激发你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同时具有更高的语文能力,我们将会感到无比欣 慰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前者指衣食住行、生产 财产等,后者指各种风俗习惯。 C.学习中国民俗文化,不再需要识记相关的知识,而需要在读写听说的 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
河南 2019 学年高三下学期 2 月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的一门选修课程。民俗文化,似乎离我 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 分。个人从一出生,就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生活。语文是反映生活的, 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我们学习语文,同时也能学习民俗文化。学习这门课程, 就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所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对中华民族 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有更加亲切的感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提 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②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可归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指 衣食住行、生产、交易、财产等可以用实物表示其文化内容的部分;非物质文化 指歌谣谚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社交礼仪、家族结构、 亲属称谓、婚丧礼俗等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文化内容。可见,民俗文化囊括了民间 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课程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择了七个专题进 行探究,它们分别是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 仰禁忌和神话歌谣。 ③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课,当然首先要为语文的教学目标服务,着眼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的记忆,而 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课本是按照这样几个板块来设置 的:导言、课文、梳理探究、相关链接。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简短的导言,让我们 对专题中涉及的民俗现象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便是对与民俗相关的作品阅读, 这既是为了直观而生动有趣地引出本专题的民俗现象,更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 “梳理探究”引导同学们参与探究讨论一些民俗活动;“相关链接”则提供了更 多的民俗资料。在学习中要注意几部分内容的密切配合,当然重点还是作品阅读 和梳理探究。需要提醒的是,每单元的“梳理探究”设计了二至三项活动,不必 全部完成,可以独立或分小组有选择地进行。 ④同学们,我们期待着本书能给你带来新奇和惊喜,更希望它像一把钥 匙,能打开一扇大门,使你由此步入民俗文化的殿堂,体验其中最为鲜活生动的 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文化的启迪,提高语文素养。当今世界文化日益 呈现“和而不同”的趋势,我们在接受这种文化交融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我们的 民族文化之根。因为我们坚信,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本课程的学习,若 能激发你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同时具有更高的语文能力,我们将会感到无比欣 慰。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前者指衣食住行、生产、 财产等,后者指各种风俗习惯。 C.学习中国民俗文化,不再需要识记相关的知识,而需要在读写听说的 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
D.《中国民俗文化》意在打开民俗文化的大门,让我们受到民族文化的 熏陶与启迪,并提高语文素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依次介绍了《中国民俗文化》课程设置的目的、民俗文化的基本 内容、选修教材的内容及编写体例。 B.选文第③段基本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具体说明了髙中语文选修教材 《中国民俗文化》的课本设置情况 C.本文运用了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数据、打比方等几种说明方 法,语言平实,概念清晰,层次分明。 D.本文反复强调《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必须兼顾到激发探究民俗文 化的兴趣和提高语文素养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人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但并非都能熟习代代 传承的民俗文化,所以有必要学习。 B.只要由学习《中国民俗文化》步入民俗文化殿堂,体验其中鲜活生动 的内容,就能受到民族文化的启迪。 C.即使当今世界日益呈现文化交融的趋势,我们也应保持中国民俗文化 等民族文化之根,做到“和而不同”。 D.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课本,《中国民俗文化》首先要为语文教学目标 服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海南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尽早启 动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改革。据该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 政协主席毛万春介绍,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于20世纪90 年代以前,国家至今未能与时俱进开展清理调整工作,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制定的 具体政策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 (摘编自《工人日报》) 材料二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延迟退休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 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保 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 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 下降到3:1。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 选择。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认为,上海一个女性能活到 85岁,如果55岁退休,后面要领30年养老金。如果不改革政策,老年人在很 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这从代际公平上来说不太好。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
D.《中国民俗文化》意在打开民俗文化的大门,让我们受到民族文化的 熏陶与启迪,并提高语文素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依次介绍了《中国民俗文化》课程设置的目的、民俗文化的基本 内容、选修教材的内容及编写体例。 B.选文第③段基本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具体说明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中国民俗文化》的课本设置情况。 C.本文运用了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数据、打比方等几种说明方 法,语言平实,概念清晰,层次分明。 D.本文反复强调《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必须兼顾到激发探究民俗文 化的兴趣和提高语文素养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人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但并非都能熟习代代 传承的民俗文化,所以有必要学习。 B.只要由学习《中国民俗文化》步入民俗文化殿堂,体验其中鲜活生动 的内容,就能受到民族文化的启迪。 C.即使当今世界日益呈现文化交融的趋势,我们也应保持中国民俗文化 等民族文化之根,做到“和而不同”。 D.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课本,《中国民俗文化》首先要为语文教学目标 服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海南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尽早启 动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改革。据该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 政协主席毛万春介绍,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国家至今未能与时俱进开展清理调整工作,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制定的 具体政策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 (摘编自《工人日报》) 材料二: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延迟退休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 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保 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 40 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 73 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 下降到 3:1。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 选择。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认为,上海一个女性能活到 85 岁,如果 55 岁退休,后面要领 30 年养老金。如果不改革政策,老年人在很 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这从代际公平上来说不太好。 (摘编自 360 百科) 材料三:
3月12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 长汤涛在回应委员呼声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不仅是60岁,从长远 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汤涛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 合理配置方面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2017年,俄罗斯就已经做出了延 迟退休的规定。不过,汤涛也表示,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例 如一些女职工,长期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工作,从体力劳动和危险性的角度考虑, 她们不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有委员建议,对企业干部,可以参照政府部门的规 定予以优先解决,而对职工,则允许其自我选择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汤涛 说道:“我赞同你的观点。” 在2016年3月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需要遵循多项原则:一是小步 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 休的目标年龄。“我举个例子,比如5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 以后,那你可能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时任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部长的尹蔚民说,“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60岁零 6个月退休。”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尹蔚民表示,根据国家现在不同群体 的退休年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 施,并提前公示,做好预告。 (摘编自《工人日报》) 材料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 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 会渐进式实施。2017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2018年出台,2023年落地实施 的话,以下四类群体会受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即1973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的女性干部,即国家文件规定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 和事业单位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 3.小于等于55岁的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即1968 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4.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即1963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 每6年延迟1岁,直到同时达到65岁 在美国,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可以比在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 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女性为60岁~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退休 年龄多为60岁,女性为55岁~60岁;50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退休年龄。 多数国家普遍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髙退休年龄。如美国将 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韩国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013 年由60岁调整为61岁,2033年将提高至65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的年 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 50岁退休,中国是全世界中等退休年龄的国家之 (摘编自《劳动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时间较早,各地在实际执行 中制定的具体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
3 月 12 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 长汤涛在回应委员呼声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不仅是 60 岁,从长远 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汤涛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 合理配置方面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2017 年,俄罗斯就已经做出了延 迟退休的规定。不过,汤涛也表示,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例 如一些女职工,长期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工作,从体力劳动和危险性的角度考虑, 她们不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有委员建议,对企业干部,可以参照政府部门的规 定予以优先解决,而对职工,则允许其自我选择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汤涛 说道:“我赞同你的观点。” 在 2016 年 3 月 29 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需要遵循多项原则:一是小步 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 休的目标年龄。“我举个例子,比如 5 年以后,你是 60 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 以后,那你可能是 60 岁零 3 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时任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部长的尹蔚民说,“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 60 岁零 6 个月退休。”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尹蔚民表示,根据国家现在不同群体 的退休年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 施,并提前公示,做好预告。 (摘编自《工人日报》) 材料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 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 会渐进式实施。2017 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 2018 年出台,2023 年落地实施 的话,以下四类群体会受影响: 1.小于等于 50 岁的女性工人,即 1973 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 55 岁的女性干部,即国家文件规定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 和事业单位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 3.小于等于 55 岁的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即 1968 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4.小于等于 60 岁的男性干部,即 1963 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女性退休年龄每 3 年延迟 1 岁,男性退休年龄 每 6 年延迟 1 岁,直到同时达到 65 岁。 在美国,职工延迟到 70 岁退休,可以比在 65 岁退休多拿 40%的退休金。 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 65 岁,女性为 60 岁~65 岁;发展中国家男性退休 年龄多为 60 岁,女性为 55 岁~60 岁;50 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退休年龄。 多数国家普遍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如美国将 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 65 岁提高到 67 岁。韩国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2013 年由 60 岁调整为 61 岁,2033 年将提高至 65 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的年 龄从 65 岁提高到 67 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 160 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 50 岁退休,中国是全世界中等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劳动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时间较早,各地在实际执行 中制定的具体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
B.延迟退休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 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 C.2017年,俄罗斯已经做出了延迟退休的规定,因此我国也将很快推 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以顺应大势。 D.如果延迟退休方案按材料四的方案落地实施,女性工人将最先受到影 响,其次是女性干部和主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工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 对此,有委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B.从材料四来看,在美国,65岁即可退休,但本人如果愿意在70岁退 休,则会比在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 C.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发展中国家平均要高5岁,我国拟将退休年龄 向发达国家靠拢,这说明我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D.如果延迟退休方案在2023年落地实施,那么一部分“60后”会受到 影响,对“70后”和“80后”影响更大,对“90后”来说,则完全赶上了。 6.国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是基于哪些考虑?延迟退休政策怎样才能顺利推进? 请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拒 绝 骆驼 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在老家的院坝里发呆。几根倾斜的柱子,让人不 敢多看。见我回来,父亲突然来了精神。但这样的神色仅在父亲脸上存留了几秒, 便逝去了。 我理解父亲的苦处,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 啊。不是为了守它,父亲或许早就随我们进城了。多年来,父亲都以看守祖辈留 下来的老房子为由,单独在老家生活。这次,我在心里暗喜,或许就是个绝好的 机会吧。 父亲说,我找你三表叔看过了,这房子还可以修好。我心里一惊!三表 叔在老家有点名气,全村大部分旧房子都是他带领人修建的,他的话,父亲会信 我看了看父亲,没作言语。我说,我先去转转。逃过父亲的视线后,我 转而朝三表叔的家走去。我必须尽力说服他,让他阻止父亲再修整旧房。不然, 父亲余下的时光,还将在老家度过 没想到,曾经受过我的无数恩惠的三表叔,居然拒绝了我!三表叔说, 没办法啊,侄子,你爹那脾气,没办法啊。 回去之后,父亲说,我准备今天开始修整房子了。你帮我做做下手吧。 说完,父亲便开始在院坝边调泥巴了,父亲的身板大不如以前了,他每和一下泥, 都能看出力不从心。 我颓然地坐在了老家的院坝边。回想起来,我已经20多年没做过农村的 体力活了,看到这些心里就发怵。我走到房屋拐角处拿出手机,给在老家镇上当 领导的同学打电话搬救兵。同学告诉我,我们家是前几天定下的重灾户,志愿者 下午就可以到
B.延迟退休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 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 C.2017 年,俄罗斯已经做出了延迟退休的规定,因此我国也将很快推 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以顺应大势。 D.如果延迟退休方案按材料四的方案落地实施,女性工人将最先受到影 响,其次是女性干部和主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工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 对此,有委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B.从材料四来看,在美国,65 岁即可退休,但本人如果愿意在 70 岁退 休,则会比在 65 岁退休多拿 40%的退休金。 C.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发展中国家平均要高 5 岁,我国拟将退休年龄 向发达国家靠拢,这说明我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D.如果延迟退休方案在 2023 年落地实施,那么一部分“60 后”会受到 影响,对“70 后”和“80 后”影响更大,对“90 后”来说,则完全赶上了。 6.国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是基于哪些考虑?延迟退休政策怎样才能顺利推进? 请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拒 绝 骆 驼 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在老家的院坝里发呆。几根倾斜的柱子,让人不 敢多看。见我回来,父亲突然来了精神。但这样的神色仅在父亲脸上存留了几秒, 便逝去了。 我理解父亲的苦处,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 啊。不是为了守它,父亲或许早就随我们进城了。多年来,父亲都以看守祖辈留 下来的老房子为由,单独在老家生活。这次,我在心里暗喜,或许就是个绝好的 机会吧。 父亲说,我找你三表叔看过了,这房子还可以修好。我心里一惊!三表 叔在老家有点名气,全村大部分旧房子都是他带领人修建的,他的话,父亲会信 的。 我看了看父亲,没作言语。我说,我先去转转。逃过父亲的视线后,我 转而朝三表叔的家走去。我必须尽力说服他,让他阻止父亲再修整旧房。不然, 父亲余下的时光,还将在老家度过。 没想到,曾经受过我的无数恩惠的三表叔,居然拒绝了我!三表叔说, 没办法啊,侄子,你爹那脾气,没办法啊。 回去之后,父亲说,我准备今天开始修整房子了。你帮我做做下手吧。 说完,父亲便开始在院坝边调泥巴了,父亲的身板大不如以前了,他每和一下泥, 都能看出力不从心。 我颓然地坐在了老家的院坝边。回想起来,我已经 20 多年没做过农村的 体力活了,看到这些心里就发怵。我走到房屋拐角处拿出手机,给在老家镇上当 领导的同学打电话搬救兵。同学告诉我,我们家是前几天定下的重灾户,志愿者 下午就可以到
没想到,当父亲知道我搬救兵的事后,突然大怒。他说,你不愿意修就 算了,还去搬救兵,你这不是给政府添乱吗?!昨天,你那个镇长同学已经派人 来过了,我没有答应。就这么大点事,还搬救兵?像青川那些重灾区的人,不是 要去天上搬救兵?亏你这么多年在外面跑,遇事咋就不晓得个轻重缓急?说完, 父亲又开始忙活了 我独自无语。我想,等下午人到了,父亲也就不会拒绝了。 下午,同学带着几个人,还带来了方便面、被褥等救灾物资。父亲看见 他们,脸唰的一下就白了,少顷,又满脸通红 父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头埋得很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手足无措。 父亲将大家让座到院坝的街沿上,回屋去取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给大家散了。 而后爬上园子里的苹果树,采摘了一篮早熟的苹果。没想到,父亲此时的身手, 会那样敏捷!我在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 就是像你想到的那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我满 面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同学说,你父亲,我们理解,多年前,他就是全市的优秀 共产党员,这样的大事面前,他这样的老干部高风亮节,也属正常!你可能不知 道吧,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 愿者,我们没办法啊,他吃住在现场,20多天啊。他肩上和手上的伤,就是救 灾时弄的。 我感到了一阵眩晕!每次,父亲在电话里都说,他在老家干这干那, 切都好……我默默地来到父亲身边,问,你的伤,好些了吗?父亲愣了一下,说, 知道了啊?没关系的,早就好了。我说,这么大的事,你该告诉我们啊!父亲说, 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清楚吗?几天就好了! 我回屋取了把锄头,默默地与父亲一起和泥。父亲长时间地盯着我,抬 头看时,他满面微笑,我还看见,有泪从他的脸颊滑过。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还累不累。他说,我是共产党 员,国家干部,国难当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 短时的沉默后,父亲说,你给你的同学镇长说说,不是我们这些退休老 汉不给他面子,救灾物资要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要搞平均主义。他给我们家 评了,还不是看你的面子 我说,嗯。 父亲又说,还有,我老了,有些话还得给你先说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 矩,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 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长时的无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人,在文中起到了 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答应“我” 父亲帮忙修理“我”家的老房子。 C.镇长把“我”家定为重灾户,并与志愿者去送救灾物资,既是对灾区 百姓的关心,也出于同学情谊。 D.小说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抓住细节,突 出个性,使人物形象逼真、感人
没想到,当父亲知道我搬救兵的事后,突然大怒。他说,你不愿意修就 算了,还去搬救兵,你这不是给政府添乱吗?!昨天,你那个镇长同学已经派人 来过了,我没有答应。就这么大点事,还搬救兵?像青川那些重灾区的人,不是 要去天上搬救兵?亏你这么多年在外面跑,遇事咋就不晓得个轻重缓急?说完, 父亲又开始忙活了。 我独自无语。我想,等下午人到了,父亲也就不会拒绝了。 下午,同学带着几个人,还带来了方便面、被褥等救灾物资。父亲看见 他们,脸唰的一下就白了,少顷,又满脸通红。 父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头埋得很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手足无措。 父亲将大家让座到院坝的街沿上,回屋去取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给大家散了。 而后爬上园子里的苹果树,采摘了一篮早熟的苹果。没想到,父亲此时的身手, 会那样敏捷!我在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 就是像你想到的那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我满 面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同学说,你父亲,我们理解,多年前,他就是全市的优秀 共产党员,这样的大事面前,他这样的老干部高风亮节,也属正常!你可能不知 道吧,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 1300 多元,还强行要当志 愿者,我们没办法啊,他吃住在现场,20 多天啊。他肩上和手上的伤,就是救 灾时弄的。 我感到了一阵眩晕!每次,父亲在电话里都说,他在老家干这干那,一 切都好……我默默地来到父亲身边,问,你的伤,好些了吗?父亲愣了一下,说, 知道了啊?没关系的,早就好了。我说,这么大的事,你该告诉我们啊!父亲说, 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清楚吗?几天就好了! 我回屋取了把锄头,默默地与父亲一起和泥。父亲长时间地盯着我,抬 头看时,他满面微笑,我还看见,有泪从他的脸颊滑过。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还累不累。他说,我是共产党 员,国家干部,国难当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 短时的沉默后,父亲说,你给你的同学镇长说说,不是我们这些退休老 汉不给他面子,救灾物资要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要搞平均主义。他给我们家 评了,还不是看你的面子? 我说,嗯。 父亲又说,还有,我老了,有些话还得给你先说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 矩,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 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长时的无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16 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人,在文中起到了 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答应“我” 父亲帮忙修理“我”家的老房子。 C.镇长把“我”家定为重灾户,并与志愿者去送救灾物资,既是对灾区 百姓的关心,也出于同学情谊。 D.小说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抓住细节,突 出个性,使人物形象逼真、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