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押题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 答题无效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智慧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在内容或者 形式方面都有各不相同的联系方式,考察二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特征对于理解二者的关 系很有意义 古代文明中,艺术与萌芽时期的科学的结合是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来完成的,有关古埃 及、古巴比伦和后来的古希腊的史料几乎都是神话与宗教。据记载,古埃及的医学史涉及 个有关“贺鲁斯之眼”的神话,这个神话使埃及人将“贺鲁斯之眼”崇敬为守护与康复的象征,以 至于“R”这个象征着贺鲁斯眼睛的神秘符号便出现在后来医生的处方笺上。金字塔的修建可以 看成是神话幻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这些埃及王朝的法老们幻想能够使之再生的陵墓以最简 单的几何形状获得最抽象的艺术效果。古代的宇宙论思想也与神话直接相关,很多民族的神 话传说里都认为大地是被某种有力的能够负重的动物驮在背上的,并以这些动物因为过于劳 累导致腿脚抖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古代科学与艺术神话的这种从内容到形式近乎自然的融 合,既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态有关,也与神话的性质和形成背景有关 文艺复兴后,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文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将绘画艺术和 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人物之一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创作了一系列详细记录人体结构 及功能的笔记和素描,具有艺术作品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近代以来,将艺术与科学联系 在一起的还有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作品。英国优秀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童年时期恰好是牛顿 确立经典力学并在数学和天文学、光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时代,他在诗中这样赞美 牛顿:大自然及其规律,隐匿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一切变得光明。不仅是诗人 思想家们还用其他的文学形式来赞美科学,比如托马斯莫尔以水手对话的形式写成幻想小说 《乌托邦》,书中的“乌托邦人”竟然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加以运用。空想 主义者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也描述了公有社会里所拥有的先进科学和技术。 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从20世纪后期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和当 代艺术又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结合方式呈现给世界,二者交融的侧重点不仅在于 内容或者形式,更在于成果的相互利用,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 会的广泛渗透。首先,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各类艺术形式无不
2019年高考押题卷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 答题无效。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人类智慧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在内容或者 形式方面都有各不相同的联系方式,考察二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特征对于理解二者的关 系很有意义。 古代文明中,艺术与萌芽时期的科学的结合是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来完成的,有关古埃 及、古巴比伦和后来的古希腊的史料几乎都是神话与宗教。据记载,古埃及的医学史涉及一 个有关“贺鲁斯之眼”的神话,这个神话使埃及人将“贺鲁斯之眼”崇敬为守护与康复的象征,以 至于“R”这个象征着贺鲁斯眼睛的神秘符号便出现在后来医生的处方笺上。金字塔的修建可以 看成是神话幻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这些埃及王朝的法老们幻想能够使之再生的陵墓以最简 单的几何形状获得最抽象的艺术效果。古代的宇宙论思想也与神话直接相关,很多民族的神 话传说里都认为大地是被某种有力的能够负重的动物驮在背上的,并以这些动物因为过于劳 累导致腿脚抖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古代科学与艺术神话的这种从内容到形式近乎自然的融 合,既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态有关,也与神话的性质和形成背景有关。 文艺复兴后,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文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将绘画艺术和 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人物之一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创作了一系列详细记录人体结构 及功能的笔记和素描,具有艺术作品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近代以来,将艺术与科学联系 在一起的还有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作品。英国优秀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童年时期恰好是牛顿 确立经典力学并在数学和天文学、光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时代,他在诗中这样赞美 牛顿:大自然及其规律,隐匿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一切变得光明。不仅是诗人, 思想家们还用其他的文学形式来赞美科学,比如托马斯·莫尔以水手对话的形式写成幻想小说 《乌托邦》,书中的“乌托邦人”竟然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加以运用。空想 主义者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也描述了公有社会里所拥有的先进科学和技术。 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从 20 世纪后期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和当 代艺术又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结合方式呈现给世界,二者交融的侧重点不仅在于 内容或者形式,更在于成果的相互利用,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 会的广泛渗透。首先,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各类艺术形式无不
充分利用科学,尤其是当代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们正是巧妙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塑造了 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来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 当然,科学和技术不仅是手段,很多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就显示出极强的艺术性。比如数学 家们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奇幻迷离,这种全新的艺术格调带给人们以对 称与和谐的美感。其次,科学自身的发展与普及也需要艺术家的帮助,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在 很多国家的城市里都有艺术家们参与科学普及和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成为人类灿烂文化的两翼。当科学与艺术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 散发出无尽的光彩 (摘编自《讨论科学与艺术之关 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医学史上的“贺鲁斯之眼”、法老的陵墓、把大地驮在背上的动物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 古代科学与神话近乎自然的融合。 B.文艺复兴后先进的科学技术兴起,达芬奇的人体素描、小说《乌托邦》《太阳城》和蒲柏 的诗歌都展示了艺术与科学的价值。 C.为了充分地利用现当代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巧妙地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 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 D.数学家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显示出全新的艺术格调,这 证明了科技手段极强的艺术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了从古至今社会生活中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许多具体实例,论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 关系 B.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与艺术广泛渗透,这是文章论述当代艺术与科学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的 前提 C.文章中三个历史阶段的科学与艺术相互关系的论证重点,都涉及到二者结合交融的内容或形 式 D.文章按照远古时代、近代和当代的顺序论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 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对人类历史阶段性的考察,我们发现,科学对艺术的影响是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的过 程 B.如果没有现当代多种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就很难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 C.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它们的结合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必 然 D.如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能够寻找到一条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路
充分利用科学,尤其是当代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们正是巧妙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塑造了 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来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 当然,科学和技术不仅是手段,很多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就显示出极强的艺术性。比如数学 家们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奇幻迷离,这种全新的艺术格调带给人们以对 称与和谐的美感。其次,科学自身的发展与普及也需要艺术家的帮助,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在 很多国家的城市里都有艺术家们参与科学普及和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成为人类灿烂文化的两翼。当科学与艺术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 散发出无尽的光彩。 (摘编自《讨论科学与艺术之关 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从医学史上的“贺鲁斯之眼”、法老的陵墓、把大地驮在背上的动物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 古代科学与神话近乎自然的融合。 B. 文艺复兴后先进的科学技术兴起,达·芬奇的人体素描、小说《乌托邦》《太阳城》和蒲柏 的诗歌都展示了艺术与科学的价值。 C. 为了充分地利用现当代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巧妙地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 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 D. 数学家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显示出全新的艺术格调,这 证明了科技手段极强的艺术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列举了从古至今社会生活中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许多具体实例,论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 关系。 B.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与艺术广泛渗透,这是文章论述当代艺术与科学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的 前提。 C. 文章中三个历史阶段的科学与艺术相互关系的论证重点,都涉及到二者结合交融的内容或形 式。 D. 文章按照远古时代、近代和当代的顺序论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 特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通过对人类历史阶段性的考察,我们发现,科学对艺术的影响是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的过 程。 B. 如果没有现当代多种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就很难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 求。 C. 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它们的结合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必 然。 D. 如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能够寻找到一条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路
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13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 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000元。许多孩 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 的一个暑假” 其实,这种烧钱游戏”ˆ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 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 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 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外,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5 节课,10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 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摘编自《暑假变烧钱季,金钱和时间堆不出牛娃》,《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4 日) 材料二 图12015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各年级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数里比重 三个及以上 日没有 用云 15 图22015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摘编自《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三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
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最近,11 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 13 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 支付了 3 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 5000 元。许多孩 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 的一个暑假”。 其实,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 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 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 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外,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 5 节课,10 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 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摘编自《暑假变烧钱季,金钱和时间堆不出牛娃》,《中国青年报》2018 年 7 月 24 日) 材料二 图 1 2015 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图 2 2015 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 (摘编自《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三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
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 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 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 场效应”。 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一种典型的“剧场效应”。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 因为教育焦虑,也因为不愿孩子在竞争中落后,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校外培训大军。学校教育 秩序因此被打乱,最后本不愿意参加的人也被“绑架”着加入其中。本来被视为学校教育“影子 教育”的校外培训,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培训机构往往采用高强度培 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赛等模式,以提高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而这与素质教育 的初衷背道而驰 (摘编自《校外教育须警惕“剧场效应”》,光明网2018年1月8 日) 材料四 “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的是减去违 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减负”, 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 “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自 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子的 课后活动。 “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真谛,拓 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以及 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人格。 (摘编自《减负:“减”的背后应科学地“加”》,《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被调査的各年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 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 B.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辅导班,小、初、高三个学段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 数都超过一半。其中,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最高 C.调查发现,选择纯文化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可见, 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仍是主要的 D.选择证书考级培训、学科竞赛辅导的比例达到了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也不完全 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 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 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 场效应”。 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一种典型的“剧场效应”。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 因为教育焦虑,也因为不愿孩子在竞争中落后,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校外培训大军。学校教育 秩序因此被打乱,最后本不愿意参加的人也被“绑架”着加入其中。本来被视为学校教育“影子 教育”的校外培训,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培训机构往往采用高强度培 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赛等模式,以提高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而这与素质教育 的初衷背道而驰。 (摘编自《校外教育须警惕“剧场效应”》,光明网 2018 年 1 月 8 日) 材料四 “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的是减去违 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减负”, 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 “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自 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子的 课后活动。 “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真谛,拓 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以及 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人格。 (摘编自《减负:“减”的背后应科学地“加”》,《中国教育报》2018 年 7 月 22 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被调查的各年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 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 B.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辅导班,小、初、高三个学段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 数都超过一半。其中,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最高。 C.调查发现,选择纯文化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可见, 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仍是主要的。 D.选择证书考级培训、学科竞赛辅导的比例达到了 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也不完全 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 这样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B.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公众对 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 C.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这种“加” 包括降低课程难度,有效介入课后活动。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 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 6.假期补课热”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刘建超 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 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 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 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 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 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 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 重教的传统 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 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 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 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 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 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 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 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提供 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日报》。那 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 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
A.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 这样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B.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公众对 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 C.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这种“加” 包括降低课程难度,有效介入课后活动。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 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 6.假期“补课热”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影 子 刘建超 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 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 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 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 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 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 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 重教的传统。 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 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 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 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 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 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 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 尬。 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提供 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日报》。那 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 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 81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