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高2010级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2010.4 第I卷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咽喉/哽咽慑服嗫嚅蛊惑/勇可贾 B.矗立/抽搐荟萃/猝然臧否/否极泰来 C.拓本/落拓解数/解甲徜徉/逢场作戏 D.潜水/掮客囹圄/聆听对峙/有恃无恐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装璜砥砺要言不烦一诺千斤 B.剪缉防犯沓无音讯天随人愿 C.纰漏频律黔驴计穷积腋成裘 D.闲遐蛰伏张皇失措屈意逢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沉寂了13年后,摩罗的新作《中国站起来》上个月问世,但这却将他推上了有口皆碑 的风口浪尖,粉丝讨伐,朋友发绝交信,一个精神战士陡然间印上了耻辱的标记
重庆一中高 2010 级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2010.4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咽喉/哽咽 慑服/嗫嚅 蛊惑/余勇可贾 B.矗立/抽搐 荟萃/猝然 臧否/否极泰来 C.拓本/落拓 解数/解甲 徜徉/逢场作戏 D.潜水/掮客 囹圄/聆听 对峙/有恃无恐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装璜 砥砺 要言不烦 一诺千斤 B.剪缉 防犯 沓无音讯 天随人愿 C.纰漏 频律 黔驴计穷 积腋成裘 D.闲遐 蛰伏 张皇失措 屈意逢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沉寂了 13 年后,摩罗的新作《中国站起来》上个月问世,但这却将他推上了有口皆碑 的风口浪尖,粉丝讨伐,朋友发绝交信,一个精神战士陡然间印上了耻辱的标记
B泰拳挑战少林拳,有人认为双方半斤八两,少林必胜;也有人认为,从本世纪开始,泰拳 80余年横扫中国功夫,少林必败。究竟如何,比过才能见分晓。 C如果索福瑞愿意童叟无欺地公布收视率,周立波肯定是央视最想“做掉”的那个人 D.时隔两千多年,我们这些∞90后”怎样才能把握《论语》的微言大义呢?怎样才不至于误读 孔子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12月7日开幕,会议主要讨论2012年《京都 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 B针对家长们对放宽小学入学年龄的诉求,教育部官员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执行 年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C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 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D.面对海南“毒豇豆”事件,前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 山在此间称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症结是在于“多头管理”。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中国民间年画 中国年画,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绘画体裁,是历史最久寿命最长的与年俗密切相关的民间 艺术。中国民间艺人用他们炉火纯青的技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十分优美的绘画作品。作品 的题材多采用寓意或象征的手法,造型夸张具有装饰意味。年画用色大胆明艳,而又栩栩如 生。年画这一独特而又古老的艺术,颇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B.泰拳挑战少林拳,有人认为双方半斤八两,少林必胜;也有人认为,从本世纪开始,泰拳 80 余年横扫中国功夫,少林必败。究竟如何,比过才能见分晓。 C.如果索福瑞愿意童叟无欺地公布收视率,周立波肯定是央视最想“做掉”的那个人。 D.时隔两千多年,我们这些“90 后”怎样才能把握《论语》的微言大义呢?怎样才不至于误读 孔子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 12 月 7 日开幕,会议主要讨论 2012 年《京都 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 B.针对家长们对放宽小学入学年龄的诉求,教育部官员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执行 “年满 6 周岁入学”的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C.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 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D.面对海南“毒豇豆”事件,前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 山在此间称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症结是在于“多头管理”。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民间年画 中国年画,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绘画体裁,是历史最久寿命最长的与年俗密切相关的民间 艺术。中国民间艺人用他们炉火纯青的技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十分优美的绘画作品。作品 的题材多采用寓意或象征的手法,造型夸张具有装饰意味。年画用色大胆明艳,而又栩栩如 生。年画这一独特而又古老的艺术,颇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全国 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 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 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 :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 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具有夸张、变形、象征、寓意 的造型,和诙谐活泼的效果。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 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 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由于接近民间生活,富 于装饰性,加上价廉物美,因此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更广为流传于全 国许多地方,深受民间人民喜爱。而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 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 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 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 特风格。 年画色彩艳丽,渲染营造欢乐的节日气氛,并达到特定的装饰美感。可见,年画并不是 单纯的民间艺术品,它还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说起装饰,我们一般会 想到带有装饰性意味的绘画作品以及印刷品。它包括出版物上的美术装饰,例如封面设计 版面插图等。还有建筑物上的壁画,室内布置,以及我们生活日用品上的花纹装饰。年画不 仅有其独特的寓意,更带着浓厚的装饰意味,美化了民间民众的生活空间。中国年画则是因 风俗节日而产生,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等祈福驱灾避邪的愿望 民间年画的欣赏者大都是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因此要求它在表达人民大众祈福禳灾的心愿 时,还起到了装饰房屋的作用。例如新婚之家,则贴麒麟送子。象征天下太平文运昌盛之兆 借以成为各新婚之家悬挂之画。而在祝寿的时候则贴“寿星图”瑶池祝寿图”等。前者为祝贺 年老公公寿诞时挂,后者为老太太生日时用。十分有趣而又装饰味十足。而传说中的驱鬼年 画——钟馗画像,大红大绿,热闹非常,同样具有装饰性。 (选自《文汇报》2010年1月4日,作者:陈扬晖,有删节 5.下列关于“中国年画”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全国 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 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 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 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 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具有夸张、变形、象征、寓意 的造型,和诙谐活泼的效果。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 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 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由于接近民间生活,富 于装饰性,加上价廉物美,因此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更广为流传于全 国许多地方,深受民间人民喜爱。而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 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 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 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 特风格。 年画色彩艳丽,渲染营造欢乐的节日气氛,并达到特定的装饰美感。可见,年画并不是 单纯的民间艺术品,它还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说起装饰,我们一般会 想到带有装饰性意味的绘画作品以及印刷品。它包括出版物上的美术装饰,例如封面设计。 版面插图等。还有建筑物上的壁画,室内布置,以及我们生活日用品上的花纹装饰。年画不 仅有其独特的寓意,更带着浓厚的装饰意味,美化了民间民众的生活空间。中国年画则是因 风俗节日而产生,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等祈福驱灾避邪的愿望。 民间年画的欣赏者大都是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因此要求它在表达人民大众祈福禳灾的心愿 时,还起到了装饰房屋的作用。例如新婚之家,则贴麒麟送子。象征天下太平文运昌盛之兆, 借以成为各新婚之家悬挂之画。而在祝寿的时候则贴“寿星图”“瑶池祝寿图”等。前者为祝贺 年老公公寿诞时挂,后者为老太太生日时用。十分有趣而又装饰味十足。而传说中的驱鬼年 画——钟馗画像,大红大绿,热闹非常,同样具有装饰性。 (选自《文汇报》2010 年 1 月 4 日,作者:陈扬晖,有删节) 5.下列关于“中国年画”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年画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绘画体裁,其题材选择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B中国年画是历史最久、寿命最长的与年俗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 C.中国年画作品都采用寓意或象征的手法,造型夸张具有装饰意味 D中国年画用色大胆明艳,而又栩栩如生,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民间艺术。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比较说明了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三种年画的主要特色。 B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而杨柳青年画则以题材独特而著称。 C.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 斓与工艺性 D年画色彩艳丽,内容渲染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它因春节而起,也仅为春节而用,具有 特定的装饰美感。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绵竹年画由于起源于北宋,所以它是所有年画品种中历史最悠久的 B.因为桃花坞年画接近民间生活,富于装饰性,又价廉物美,因此流传很广泛,深受人民喜 爱 C中国年画因风俗节日而产生,所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望。 D年画既要表达大众祈福禳灾的心愿,还要起到装饰房屋的作用,这是因为年画的欣赏者大 都是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A.中国年画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绘画体裁,其题材选择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B.中国年画是历史最久、寿命最长的与年俗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 C.中国年画作品都采用寓意或象征的手法,造型夸张具有装饰意味。 D.中国年画用色大胆明艳,而又栩栩如生,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民间艺术。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比较说明了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三种年画的主要特色。 B.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而杨柳青年画则以题材独特而著称。 C.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 斓与工艺性。 D.年画色彩艳丽,内容渲染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它因春节而起,也仅为春节而用,具有 特定的装饰美感。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绵竹年画由于起源于北宋,所以它是所有年画品种中历史最悠久的。 B.因为桃花坞年画接近民间生活,富于装饰性,又价廉物美,因此流传很广泛,深受人民喜 爱。 C.中国年画因风俗节日而产生,所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望。 D.年画既要表达大众祈福禳灾的心愿,还要起到装饰房屋的作用,这是因为年画的欣赏者大 都是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书魏郑公传后曾巩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 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 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己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 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 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 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 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 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 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 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 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 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 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 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 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令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 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小亮以私其君
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 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 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 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 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 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 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 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 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 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 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 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 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 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 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令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 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小亮以私其君 私: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