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高2012届高三9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是( (3分) A.伫立(zh) 挑剔(ti)追溯(s) 溘然长逝(he) B.福祉(zhi)逾矩(j)庖厨(bao)朝暾夕月(dun) C.饼铛(dang)整饬(chi)绿林(l) 拾级而上(shi) D.对峙(zhi) 聒噪(guo)驰骋( cheng)怙恶不悛(j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慰藉 伉俪 暮霭 惊魂甫定 B.怪诞 饿殍 澄澈 妍媸必露 C.安祥 裨益 参予 按兵不动 D.粗犷 锤炼 家俱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 色可餐 C.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请他出面干涉,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残 暴者 D.这份规定明确指出,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 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途径。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岀。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 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 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 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 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 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 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 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 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 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 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 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 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 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 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
重庆一中高 2012 届高三 9 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是( )(3 分) A.伫立(zhù) 挑剔(tī) 追溯(sù) 溘然长逝(hé) B.福祉(zhǐ) 逾矩(jù) 庖厨(bào) 朝暾夕月(dūn) C.饼铛(dānɡ) 整饬(chì) 绿林(lù) 拾级而上(shí) D.对峙(zhì) 聒噪(ɡuō) 驰骋(chěnɡ) 怙恶不悛(jù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慰藉 伉俪 暮霭 惊魂甫定 B.怪诞 饿殍 澄澈 妍媸必露 C.安祥 裨益 参予 按兵不动 D.粗犷 锤炼 家俱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 色可餐。 C.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请他出面干涉,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残 暴者。 D.这份规定明确指出,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 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途径。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 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 27 日早 7 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 10 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 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 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 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 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 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 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 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 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 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 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 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
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 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 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 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 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 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 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 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j 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 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 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 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 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惟一功能和 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 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 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 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一一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 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 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 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5.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是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 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 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 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6.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 是 A.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 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 大化。 C.“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 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7.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
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 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 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 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 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 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 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 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 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 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 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 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 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惟一功能和 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 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 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 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 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 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 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5.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是 ( )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 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 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 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6.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 是 ( ) A.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 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 大化。 C.“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 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7.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 是 ( )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 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 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 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 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 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 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 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 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 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 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 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 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 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 军隆虑侯周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 兵威边。财物赂遗阁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 ,与中国侔。 (《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假:代理。②剖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③称制:自称皇帝。④侔: 相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足:值得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苫:痛苦 C.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 稍:逐渐,渐渐 D.败数县而去焉 去:离开,离去 9.下列选项中,全部说明赵佗能够“割据自立”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②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③恐盗兵侵地至此 ④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⑤颇有中国人相辅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 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 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 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 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 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 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 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 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 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 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 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①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 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与剖符②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 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 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 军隆虑侯周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 兵威边。财物赂遗阁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 ③,与中国侔④。 (《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假:代理。②剖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③称制:自称皇帝。④侔: 相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足:值得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苦:痛苦 C.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 稍:逐渐,渐渐 D.败数县而去焉 去:离开,离去 9.下列选项中,全部说明赵佗能够“割据自立”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②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③恐盗兵侵地至此 ④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⑤颇有中国人相辅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 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B.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 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C.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没有杀掉赵佗,后来又被迫封 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 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A.(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1)断句(2分) 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 翻译 ①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4分)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2)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2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 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屈原列传》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 岳阳楼》) (5)《史记》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 (6)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中的」 与北朝 民歌《木兰辞》共同被誉为南北朝民歌的“乐府双璧”。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南山雨 董桥 三四十年前我带着家小来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 稿翻译,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变卖细软的落难举措还是有的 这样熬了两三年,老二出世的时候,我去应征一份工钱优厚的职务,连过三关, 十拿九稳,竟然落空
B.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 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C.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没有杀掉赵佗,后来又被迫封 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 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A.(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1)断句(2 分) 会 暑 湿 士 卒 大疫 兵 不 能 逾岭 岁 余 高后崩即罢兵 翻译 ①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4 分)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 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 分) (2)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2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 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屈原列传》)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 岳阳楼》) (5)《史记》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 __________________”。 (6)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中的 与北朝 民歌《木兰辞》共同被誉为南北朝民歌的“乐府双璧”。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 南山雨 董 桥 三四十年前我带着家小来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 稿翻译,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变卖细软的落难举措还是有的。 这样熬了两三年,老二出世的时候,我去应征一份工钱优厚的职务,连过三关, 十拿九稳,竟然落空
那期间,申石初先生辗转知道了我的境遇,有一天约我到莲香茶楼喝早茶。是农 历腊月,天刚亮,楼上靠窗的茶座冷得很,他殷殷劝我多吃点心暖胃,尽说些不 着边际的闲话,下楼道别之际,徐徐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 是他早年手抄的一些田园诗,喃喃说:“这些诗写得清爽,念起来舒服。苦闷的 时候读读诗词,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风很大,我走到大马路一家绸缎庄的屋檐下翻出诗册,浓浓淡淡的墨色录了许多 唐诗清诗,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页是毕九歌的一首七绝:“芍药花残布谷 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电话言归正题,要我宽心,用了“事缓则圆”四个 字劝我再碰碰机缘,说他一九五二年刚来香港也磕磕绊绊,困顿无助,天天晩上 读诗抄诗解忧。我说石湖的诗我小时候读得多,倒想知道毕九歌是谁。他说那是 清代王渔洋《古夫于亭杂录》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调虞,渔洋同邑大司空亨的 后人,能诗,可惜只流传了那一首七绝:“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 石初先生到死也没有成过名。他茶余饭后即兴写写的游戏文字,怎么说都不输那 些名家的笔墨,绝对值得付梓流传。事实竟然不是那样。他的旧诗词,他的白话 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炼的正果,知道的 人却太少太少了。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从台北带着父执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 十出头,白晳的皮肤衬着白皙的衬衫,纤秀的金丝眼镜把一张瘦长红润的脸映得 更清贵。他声音低沉,讲话很慢,地道的英国风度,一点不带上海人的阔气和喧 阗。那次初识之后,他记起来会打电话问我近况,约我在中环他做事的洋行附近 吃个午饭聊聊。后来我在报上写专栏、做翻译,石初先生这才开始用长辈的口吻 给我提了许多意见,我们渐渐成了师徒。 申先生先是教我中文造句的窍门,说白话文要写出文言的凝练,文言文要透露白 话的真切。“胡适之的文言文写得其实比白话文要好,原因在此。”他说,“胡 先生学问深厚而才情单薄!”这淡淡的半堂课,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说我的 翻译七百字里起码有十个地方是笨译,脱裤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做人不可取 巧,翻译必须学巧!”申先生每给我改一篇译文,总是叮咛我回家好好逐句捉摸。 这样改了八九篇,回头重看自己的旧译,我才脸红了。 我亲沐教泽越久,越觉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学问完全不同。做人,他诚实而世故 做学问,他犀利而纯真,抱定主意不求闻达。那时期,传媒的兴旺造就了一批好 辩之士挥笔制造舆论,改造社会。那时期,知识界也有一小撮饱学之士唾弃说教, 唾弃生命卑微的欷歐,一心安分乐道,一心经营个人精致的技艺,遁迹自娱。申 先生继承的正是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紧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断生命。”他 九九○年年尾,石初先生丧偶,万念灰蒙,久久难释,人也苍老了许多。一天, 我约他到莲香茶楼喝早茶,下楼道别的时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给我的那本诗册 交还给他。我握着他冰冷的手,一句话没说。 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旧的小册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踽踽走进晨曦甲的 小巷。 (选自《旧 时月色》,有删改) 1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
那期间,申石初先生辗转知道了我的境遇,有一天约我到莲香茶楼喝早茶。是农 历腊月,天刚亮,楼上靠窗的茶座冷得很,他殷殷劝我多吃点心暖胃,尽说些不 着边际的闲话,下楼道别之际,徐徐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 是他早年手抄的一些田园诗,喃喃说:“这些诗写得清爽,念起来舒服。苦闷的 时候读读诗词,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风很大,我走到大马路一家绸缎庄的屋檐下翻出诗册,浓浓淡淡的墨色录了许多 唐诗清诗,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页是毕九歌的一首七绝:“芍药花残布谷 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电话言归正题,要我宽心,用了“事缓则圆”四个 字劝我再碰碰机缘,说他一九五二年刚来香港也磕磕绊绊,困顿无助,天天晚上 读诗抄诗解忧。我说石湖的诗我小时候读得多,倒想知道毕九歌是谁。他说那是 清代王渔洋《古夫于亭杂录》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调虞,渔洋同邑大司空亨的 后人,能诗,可惜只流传了那一首七绝:“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 石初先生到死也没有成过名。他茶余饭后即兴写写的游戏文字,怎么说都不输那 些名家的笔墨,绝对值得付梓流传。事实竟然不是那样。他的旧诗词,他的白话 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炼的正果,知道的 人却太少太少了。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从台北带着父执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 十出头,白皙的皮肤衬着白皙的衬衫,纤秀的金丝眼镜把一张瘦长红润的脸映得 更清贵。他声音低沉,讲话很慢,地道的英国风度,一点不带上海人的阔气和喧 阗。那次初识之后,他记起来会打电话问我近况,约我在中环他做事的洋行附近 吃个午饭聊聊。后来我在报上写专栏、做翻译,石初先生这才开始用长辈的口吻 给我提了许多意见,我们渐渐成了师徒。 申先生先是教我中文造句的窍门,说白话文要写出文言的凝练,文言文要透露白 话的真切。“胡适之的文言文写得其实比白话文要好,原因在此。”他说,“胡 先生学问深厚而才情单薄!”这淡淡的半堂课,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说我的 翻译七百字里起码有十个地方是笨译,脱裤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做人不可取 巧,翻译必须学巧!”申先生每给我改一篇译文,总是叮咛我回家好好逐句捉摸。 这样改了八九篇,回头重看自己的旧译,我才脸红了。 我亲沐教泽越久,越觉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学问完全不同。做人,他诚实而世故; 做学问,他犀利而纯真,抱定主意不求闻达。那时期,传媒的兴旺造就了一批好 辩之士挥笔制造舆论,改造社会。那时期,知识界也有一小撮饱学之士唾弃说教, 唾弃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安分乐道,一心经营个人精致的技艺,遁迹自娱。申 先生继承的正是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紧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断生命。”他 常说。 一九九○年年尾,石初先生丧偶,万念灰蒙,久久难释,人也苍老了许多。一天, 我约他到莲香茶楼喝早茶,下楼道别的时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给我的那本诗册 交还给他。我握着他冰冷的手,一句话没说。 申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旧的小册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踽踽走进晨曦里的 小巷。 (选自《旧 时月色》,有删改) 1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