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高2009级高三(上)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竹篙艾蒿缟素犒赏槁木死灰 痉挛根茎颈椎路径不胫而走 C.譬如癖好秕谷裨将劈波斩浪 D.果脯花圃哺育蒲草惊魂甫定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装帧 钻研 蛛丝蚂迹 坐无虚席 B.观摩 冒然 尾大不掉 待价而估 C.折腾 踊跃 坂上走丸 插科打浑 D.欠收 发详 震聋发聩 循私舞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 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中央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后,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底层群体或者他们的后代通过努力 成为中产阶级,这个趋势是不容置喙的 D.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践踏人权的种种事件及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遭到了 美国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批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侵入我国的寒流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由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 B.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表示,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 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 C.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 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 或实践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小题 态灾难不能重演
重庆八中高 2009 级高三(上)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ks5u 语文试题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竹篙. 艾蒿. 缟.素 犒.赏 槁.木死灰 B.痉.挛 根茎. 颈.椎 路径. 不胫.而走 C.譬.如 癖.好 秕.谷 裨.将 劈.波斩浪 D.果脯. 花圃. 哺.育 蒲.草 惊魂甫.定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装帧 钻研 蛛丝蚂迹 坐无虚席 B.观摩 冒然 尾大不掉 待价而估 C.折腾 踊跃 坂上走丸 插科打浑 D.欠收 发详 震聋发聩 循私舞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A.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 为渊驱鱼 ....,为丛驱雀 ....。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 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中央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后,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底层群体或者他们的后代通过努力 成为中产阶级,这个趋势是不容置喙 ....的。 D.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践踏人权的种种事件及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遭到了 美国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批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侵入我国的寒流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由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 B.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表示,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 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 C.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 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 或实践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小题 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 状态。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破坏将使人们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 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果关系干丝万缕,生态破坏绝不会因一墙之隔而得 到抑制更不会因人为的某种界限或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统计, 每年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1000万以上,他们是由于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 饮水而流离失所的。目前,被列为世界性生态灾难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毎年2460平方千米 的速度在我国境内由西向东扩展,跨省越市、长驱直入。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距天安门 仅72千米,且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 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近来,沙尘频仍,危害之烈,史所罕见。在草原、耕田沦为荒漠 后,许多原住居民只好沦为生态难民。由此沙进人退,背井离乡产生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已不容忽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造成 严重的压力 另外,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还日益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因为人类的身 心病(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自然的岌岌可危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不安全性 的增加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更大。许多古代文明的完全消 失就源于生态基础的沦丧。 生态主义者认为,应将安全问题扩充为对现代社会中不安全因素的全面反思,生态更 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之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可持续的竭 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更有来自境外的生态侵略!国外一 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构成对中国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欧洲时装市场对沙图什
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 状态。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破坏将使人们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 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果关系千丝万缕,生态破坏绝不会因一墙之隔而得 到抑制,更不会因人为的某种界限或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统计, 每年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 1000 万以上,他们是由于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 饮水而流离失所的。目前,被列为世界性生态灾难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 2460 平方千米 的速度在我国境内由西向东扩展,跨省越市、长驱直入。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距天安门 仅 72 千米,且还在以每年 3~5 千米的速度南推。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 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近来,沙尘频仍,危害之烈,史所罕见。在草原、耕田沦为荒漠 后,许多原住居民只好沦为生态难民。由此沙进人退,背井离乡产生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已不容忽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造成 严重的压力。 另外,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还日益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因为人类的身 心病(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自然的岌岌可危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不安全性 的增加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更大。许多古代文明的完全消 失就源于生态基础的沦丧。 生态主义者认为,应将安全问题扩充为对现代社会中不安全因素的全面反思,生态更 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之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可持续的竭 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更有来自境外的生态侵略!国外一 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构成对中国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欧洲时装市场对“沙图什
的需求使中国特有的藏羚羊尸橫遍野冲中东达官贵人对猎鹰的喜好使中国西北的猎隼屡遭捕 捉走私韩国对熊胆粉的消费使中国数以干计的野生熊类身陷囹圄汩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树 却大量从中国进口一次性木筷;西方国家自己不养羊,却资助中国养。他们得到的是羊绒 使我们中国落个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这种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的赤裸裸的生 态侵略不用耗费枪弹,便直捣我国腹地,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之地。这种持久而广泛的 对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迸行的鲸吞蚕食,巧取豪夺,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 严重,祸患更长久!诸如荒漠化一类的生态灾难现已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先行;林草不兴,国土不宁!必须正视:在国家安全上,我们正 面临一种再多武裝力量也无法保障,却关乎民族危亡,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的 安全问题—生态安全。 节选自《科普博览》,有删改 5.有关“国家生态安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那么 这个国家便是生态安全的国家。 B.人类的身心病态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 更将导致国家生态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 C.国家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 更大,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 D.国家生态安全关乎民族危亡和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我们必须正视。 6.下列对“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这句话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化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许多居民因为土地荒漠化后沦为生态难民 B.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这类问题已构成中华 民族生存的心腹大患。 C.荒漠化最大的恶果是使人们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和水,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 所 O.由于至今没有重视赖以生存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人类即将面临丧失生存空间的威胁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安全的严重危机主要是由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的 B.只要改变不可持续的涸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就 能保障生态灾难不再重演。 C.西部是生态脆弱之地,西部开发首先要重视生态建设,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降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 D.防止水土的进一步流失,防止植被惨遭破坏,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就必须把住出
的需求使中国特有的藏羚羊尸横遍野;中东达官贵人对猎鹰的喜好使中国西北的猎隼屡遭捕 捉走私;韩国对熊胆粉的消费使中国数以千计的野生熊类身陷囹圄;日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树, 却大量从中国进口一次性木筷;西方国家自己不养羊,却资助中国养。他们得到的是羊绒, 使我们中国落个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这种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的赤裸裸的生 态侵略不用耗费一枪一弹,便直捣我国腹地,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之地。这种持久而广泛的 对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进行的鲸吞蚕食,巧取豪夺,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 严重,祸患更长久!诸如荒漠化一类的生态灾难现已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先行;林草不兴,国土不宁!必须正视:在国家安全上,我们正 面临一种再多武装力量也无法保障,却关乎民族危亡,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的 安全问题——生态安全。 (节选自《科普博览》,有删改) 5.有关“国家生态安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那么 这个国家便是生态安全的国家。 B.人类的身心病态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 更将导致国家生态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 C.国家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 更大,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 D.国家生态安全关乎民族危亡和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我们必须正视。 6.下列对“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这句话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荒漠化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许多居民因为土地荒漠化后沦为生态难民。 B.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还在以每年 3~5 千米的速度南推,这类问题已构成中华 民族生存的心腹大患。 C.荒漠化最大的恶果是使人们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和水,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 所。 D.由于至今没有重视赖以生存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人类即将面临丧失生存空间的威胁。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安全的严重危机主要是由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的。 B.只要改变不可持续的涸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就 能保障生态灾难不再重演。 C.西部是生态脆弱之地,西部开发首先要重视生态建设,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降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 D.防止水土的进一步流失,防止植被惨遭破坏,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就必须把住出
口关,禁止一切野生动植物的出口。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 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 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 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 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 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 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 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毎劫而留之,然后知 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 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 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 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 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 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 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u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 ③睎:仰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 B.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贫窭:贫穷 D.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 自得:自已感到得意舒适 9.下面四组句子,全都是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 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口关,禁止一切野生动植物的出口。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东 轩 记 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 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 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 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 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 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 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 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 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 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 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 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 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 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 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 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 ③睎:仰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 B.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贫窭:贫穷 D.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 自得:自已感到得意舒适 9.下面四组句子,全都是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 ) 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 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 休之所。 B.作者由东轩联想到年少读《论语》时,对颜渊行事难以理解,今日来筠州,无一日之 休,欲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不得,方才顿悟颜渊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禄害学道 C.文章中作者阐发了学道的三重境界:未闻大道者,“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 以为乐矣”,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这是德者;“惟其 所遇,无所不可”,这是达者。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 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2分) 11.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4分) 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3分) (3)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塞上听吹笛高适 凉州词王之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梅花:《梅花落》是笛曲名,善述离情 ②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1)这两首诗中都有“羌笛”,请简析这一意象。(2分) (2)请简要说明这两首诗表情达意的异同。(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卫风·氓》) (2)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5)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楚辞”这种诗体又被称作“楚辞体”或 五、(22分)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 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 休之所。 B.作者由东轩联想到年少读《论语》时,对颜渊行事难以理解,今日来筠州,无一日之 休,欲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不得,方才顿悟颜渊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禄害学道。 C.文章中作者阐发了学道的三重境界:未闻大道者,“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 以为乐矣”,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这是德者;“惟其 所遇,无所不可”,这是达者。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 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2 分) 11.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4 分) (2)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3 分) (3)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3 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凉州词 王之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梅花:《梅花落》是笛曲名,善述离情。 ②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1)这两首诗中都有“羌笛”,请简析这一意象。(2 分) (2)请简要说明这两首诗表情达意的异同。(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 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卫风·氓》) (2)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3)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5)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楚辞”这种诗体又被称作“楚辞体”或“ ”。 五、(2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