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眉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模拟) A卷 B卷 -=三四五三三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卷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第Ⅱ卷11个小题,共72分。B卷12个小题,共 30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I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并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第Ⅱ卷请将各题答 案书写在规定的位置。 A卷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语言知识(1~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阔绰(chub)间或(jan)伫立(ch) 胚胎(pi) B.荫庇(yIn)休憩(q)亵渎(xie)闷热(men) C.煞白(sha)恻隐(ce)玷污(dan)贮蓄(zh) D.悲怆(cang)惘然(wang)锃亮( zheng)汲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瞬息擎天撼地锲而不舍不可名状 B.阴妇孺皆知一代天娇莫衷一事 C.雏形更胜一筹消声匿迹眼花潦乱 D.确凿四面楚歌义奋填膺三聚氰氨 3.下列句子不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普于思考、普于创造的水平
2010 年眉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模拟) A 卷 B 卷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Ⅰ卷 9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第Ⅱ卷 11 个小题,共 72 分。B 卷 12 个小题,共 30 分。全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第Ⅰ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并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第Ⅱ卷请将各题答 案书写在规定的位置。 A 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语言知识(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阔绰.(chuò) 间.或(jiān) 伫.立(chù) 胚.胎(pěi) B.荫.庇(yīn) 休憩.(qì) 亵.渎(xiè) 闷.热(mèn) C.煞.白(shā) 恻.隐(cè) 玷.污(diān) 贮.蓄(zhù) D.悲怆.(cāng) 惘.然(wǎng) 锃.亮(zhēng) 汲.取(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瞬息 擎天撼地 锲而不舍 不可名状 B.阴霾 妇孺皆知 一代天娇 莫衷一事 C.雏形 更胜一筹 消声匿迹 眼花潦乱 D.确凿 四面楚歌 义奋填膺 三聚氰氨 3.下列句子不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 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 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还渐消失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 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②信“地”和“物”,还是 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 省悟到 它的不可靠 ③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 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A.公平实在依靠欣赏B.公正实在依靠鉴赏 C.公平切实依赖鉴赏D.公正切实依赖欣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 的愁描得淋漓尽致。 反廣巨片《生死快择》在各地上演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 风毛麟角。 C钱塘江潮,鬼斧神工,潮来时引来不少游客。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 上汗牛充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共6分,每小题2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媚妾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 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媚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 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 ,再好 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 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②信“地”和“物”,还是 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 省悟到 它的不可靠。 ③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 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A.公平 实在 依靠 欣赏 B.公正 实在 依靠 鉴赏 C.公平 切实 依赖 鉴赏 D.公正 切实 依赖 欣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 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 B 反腐巨片《生死抉择》在各地上演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 凤毛麟角 ....。 C 钱塘江潮,鬼斧神工 ....,潮来时引来不少游客。 D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 上汗牛充栋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题。 (共6分,每小题2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 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许:赞同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D.何苦而不平 苦:劳苦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扶苏以数谏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D.告之于帝 义不杀少而杀众 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遑到 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 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 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 含了对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第Ⅱ卷(共7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12分) 10.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分) 译文 (2)甚矣,汝之不惠!(2分) 译文 11、古诗词赏析(3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露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1分)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2分)
7.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 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君之力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扶苏以.数谏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D. 告之于.帝 义不杀少而.杀众 皆以美于.徐公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 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 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 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 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第Ⅱ卷(共72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 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12分) 10.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分) 译文: (2) 甚矣,汝之不惠! (2分) 译文: 11、古诗词赏析(3 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1 分)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2 分)
古诗文默写。(5分)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 语》六则)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4)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古诗词中有许多 吟咏这些节日的诗句,请你从这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诗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 句是: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8分) 读书杂谈(节选 鲁迅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 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 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 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 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 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 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 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 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 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
12、古诗文默写。(5 分) ⑴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 语》六则) ⑶《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 ⑷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古诗词中有许多 吟咏这些节日的诗句,请你从这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诗: “ , 。” 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 句是: “ , 。”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8分) 读书杂谈(节选) 鲁迅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 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 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 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 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 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 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 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 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 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
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 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 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高开了利害关系的。一我想 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 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越.牌有怎样的有 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 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 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 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 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 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 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 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 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 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 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 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 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 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⑥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 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 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选文略有改动) 13.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选文第①段点明读书的话题,第②段主要阐述 第③段阐述嗜好的 读书,第④段就爱看书的青年读书提出了 的建议 14.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2分) 15.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 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 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 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 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 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 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 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 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 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 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 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 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 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 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 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 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 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 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 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 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选文略有改动) 13.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选文第①段点明读书的话题,第②段主要阐述 ,第③段阐述嗜好的 读书,第④段就爱看书的青年读书提出了 的建议。 14.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2分) 15.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