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卷I(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卷11-4页,卷Ⅱ5-12页, 包括七道大题(21个小题)。其中前三题(10个小题)为选择题,答在卷I的表格内。满 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卷I(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描摩砥砺春光融融望文生义 B.狂躁销赃息事宁人唇枪舌箭 C.隐秘低炭知人论世自力更生 D.国是唐突集腋成裘耳根清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宝钢公司创新团队的孔利明说:“许多人觉得搞发明太难了,没有创新灵感。我个人的 经验是,想,多想,千虑一得嘛。 B.宜家房产公司刚刚起步,准备九月份推介会上牛刀小试,没想到几家大公司原准备“十 黄金周推出的优质产品抢先上市 C.史诗巨片《孔子》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画面大气磅礴,镜头质感浓厚,观众看后 无不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值得一看!” D.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守组合 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重新夺冠
2010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卷 I(选择题)和卷 II(非选择题)两部分,卷 I1—4 页,卷 II5—12 页, 包括七道大题(21 个小题)。其中前三题(10 个小题)为选择题,答在卷 II 的表格内。满 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卷 I(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描摩 砥砺 春光融融 望文生义 B.狂躁 销赃 息事宁人 唇枪舌箭 C.隐秘 低炭 知人论世 自力更生 D.国是 唐突 集腋成裘 耳根清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宝钢公司创新团队的孔利明说:“许多人觉得搞发明太难了,没有创新灵感。我个人的 经验是,想,多想,千虑一得嘛。” B.宜家房产公司刚刚起步,准备九月份推介会上牛刀小试,没想到几家大公司原准备“十·一” 黄金周推出的优质产品抢先上市。 C.史诗巨片《孔子》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画面大气磅礴,镜头质感浓厚,观众看后 无不拍手称快,大呼:“过瘾!值得一看!” D.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训练,女排队员掌握了新拦网技术,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攻守组合 阵势,终于在大赛中击败对手,重新夺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60年来 中国实现了令世界羡慕的“美丽转身”。 B.今年我国铁路春运期间预计将发送旅客2.1亿人次,加上部分地区试行火车票实名制 铁路部门的运输任务和工作难度将大幅提升 C.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先天潜能的不平衡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某些功能可能特别发达, 在整个人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D.使用者发现火狐的界面与微软IE浏览器一样非常简洁,打开多个网页时占用的系统资 源较少,因此使用起来一点也不感到陌生。 4.下列一组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 神色。2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3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4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5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6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 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A.462351 B.562143 C.513462 D.536241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60 年来, 中国实现了令世界羡慕的“美丽转身”。 B.今年我国铁路春运期间预计将发送旅客 2.1 亿人次,加上部分地区试行火车票实名制, 铁路部门的运输任务和工作难度将大幅提升。 C.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先天潜能的不平衡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某些功能可能特别发达, 在整个人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D.使用者发现火狐的界面与微软 IE 浏览器一样非常简洁,打开多个网页时占用的系统资 源较少,因此使用起来一点也不感到陌生。 4.下列一组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 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 神色。2 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3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4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5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6 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 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A.462351 B.562143 C.513462 D.536241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20世纪90年 代全球极端气象灾害比50年代高出5倍以上,未来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可能呈现多发、频发、 重发趋势 硏究表明,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将减少10%。高温条件下作物生育期偏短,生长量减 少,可能会抵消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气温每升高1℃,我国水稻生育期将平均缩短7—8 天,冬小麦生育期将平均缩短17天。生育期缩短,减少了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 时间,果实质量也会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都呈加剧趋势。若 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或连片发生,将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严重降低,减产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同 时,气候变化增加了土壤中水份、有机质和氮的流失量,加速了土壤退化和侵蚀,削弱了农 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气温升高,还将导致干旱地区降水量减少,土壤风蚀严重, 沿海地区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的最严重威胁。我国每年因旱灾平均 损失粮食300亿公斤,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农作物 干旱受灾面积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已经持续30多年的华北地区 干旱问题在未来10多年内仍不会有缓解迹象。同时,南方雨量丰沛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也日 益凸现 全球气候变暖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有利因素。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将 有所改善,喜温作物界限北移,进一步带动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在我国东北地区,20世纪 90年代以来气候增暖明显,水稻种植面积得以北扩,以前是水稻种植禁区的伊春、黑河, 如今也可以种植水稻。热量条件的改善同时使低温冷害有所减轻,晚熟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 和产量都有所增加。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作物适宜生长的日期提前, 停止生长的日期延后,农业生产潜在的生长季节有所延长,使我国现行的种植制度和作物布 局发生改变,复种指数提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20 世纪 90 年 代全球极端气象灾害比 50 年代高出 5 倍以上,未来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可能呈现多发、频发、 重发趋势。 研究表明,气温每上升 1℃,粮食产量将减少 10%。高温条件下作物生育期偏短,生长量减 少,可能会抵消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气温每升高 1℃,我国水稻生育期将平均缩短 7—8 天,冬小麦生育期将平均缩短 17 天。生育期缩短,减少了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 时间,果实质量也会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都呈加剧趋势。若 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或连片发生,将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严重降低,减产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同 时,气候变化增加了土壤中水份、有机质和氮的流失量,加速了土壤退化和侵蚀,削弱了农 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气温升高,还将导致干旱地区降水量减少,土壤风蚀严重, 沿海地区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的最严重威胁。我国每年因旱灾平均 损失粮食 300 亿公斤,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 60%。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农作物 干旱受灾面积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已经持续 30 多年的华北地区 干旱问题在未来 10 多年内仍不会有缓解迹象。同时,南方雨量丰沛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也日 益凸现。 全球气候变暖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有利因素。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将 有所改善,喜温作物界限北移,进一步带动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在我国东北地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气候增暖明显,水稻种植面积得以北扩,以前是水稻种植禁区的伊春、黑河, 如今也可以种植水稻。热量条件的改善同时使低温冷害有所减轻,晚熟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 和产量都有所增加。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作物适宜生长的日期提前, 停止生长的日期延后,农业生产潜在的生长季节有所延长,使我国现行的种植制度和作物布 局发生改变,复种指数提高
总体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 也将使世界粮食总产下降、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增大。世界粮食储备水平下降,将加大我国粮 食进口的难度,依靠进口来弥补我国粮食产量不足的形势不容乐观。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通 过影响粮食生产大国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粮食产量变化,进一步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 (原载《求是》杂志2009年第23期,有删节) 5.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减少,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也减少了,果实 的质量就会下降。B.我国水稻生育期平均会缩短7-8天,冬小麦生育期平均会缩短17 天,这将引发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的改变 C.我国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将有所改善,东北地区的水稻生长界限已北移,边伊春、黑河 如今也可以种植水稻 D.长江以北地区,植物适宜生长的日期提前,停止生长的日期延后,生长期延长使晚熟作 物品种的产量有所增加 6.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成倍增加,未来还会多发、频发或重发,这就要求农业 生态系统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物发生程度因气候变暖呈现加剧趋势,造 成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减产幅度加大 C.气温升高,将导致干旱地区降水量减少,土壤风蚀严重,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农作物产量因土壤退化而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它影响世界粮食总量、世界粮食储备水平,从而间 接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
总体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 也将使世界粮食总产下降、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增大。世界粮食储备水平下降,将加大我国粮 食进口的难度,依靠进口来弥补我国粮食产量不足的形势不容乐观。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通 过影响粮食生产大国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粮食产量变化,进一步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 化。 (原载《求是》杂志 2009 年第 23 期,有删节) 5.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减少,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也减少了,果实 的质量就会下降。 B.我国水稻生育期平均会缩短 7—8 天,冬小麦生育期平均会缩短 17 天,这将引发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的改变。 C.我国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将有所改善,东北地区的水稻生长界限已北移,边伊春、黑河 如今也可以种植水稻。 D.长江以北地区,植物适宜生长的日期提前,停止生长的日期延后,生长期延长使晚熟作 物品种的产量有所增加。 6.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成倍增加,未来还会多发、频发或重发,这就要求农业 生态系统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物发生程度因气候变暖呈现加剧趋势,造 成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减产幅度加大。 C.气温升高,将导致干旱地区降水量减少,土壤风蚀严重,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农作物产量因土壤退化而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它影响世界粮食总量、世界粮食储备水平,从而间 接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强农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减轻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应成为我国加强应对 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B.我国应该重点关注北方干旱威胁农业生产的问题,但也不应该忽视南方地区干旱问题 否则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C.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最严重的威胁,合理开发、利用 水资源将是减轻干旱威胁的有效手段之 D.全球气候变暖会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好处,如果再解决了水资源问题,原本在南方生长 的农作物就都可以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种植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 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増损时候。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 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吴?” 后为太祖征。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 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忻然,请受方 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建德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 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 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宣政元年,高祖行幸云阳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增强农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减轻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应成为我国加强应对 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B.我国应该重点关注北方干旱威胁农业生产的问题,但也不应该忽视南方地区干旱问题, 否则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C.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最严重的威胁,合理开发、利用 水资源将是减轻干旱威胁的有效手段之一。 D.全球气候变暖会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好处,如果再解决了水资源问题,原本在南方生长 的农作物就都可以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种植。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 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 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吴?” 后为太祖征。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 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忻然,请受方 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建德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 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 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宣政元年,高祖行幸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