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0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用0.5毫米黑色墨 水签字笔作答 第I卷(30分)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贸然老骤伏枥 炽热(zhi)为虎作伥(wei) B.安详泯心沥血 绿林(10) 原形毕露(10) C.皈依以逸代劳 刹那(chd) 十二生肖(xido) D.歉收 筹莫展 着装(zhu6)阴错阳差(ch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清水河县“烂尾城”被叫光之后,县新区开发部门对上级的指示置若闻,对媒体的 报道讳莫如深,对群众的批评置之不理 B.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按育,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新的新 C.历经八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这表明《侵 权黄任法》也将水落出 D.他的音质很好,只是师出无名,如果有名师指点,在这次歌手人奖赛上肯定能取得好 的名次,将米也会有很好的前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管是企业的低碳行为,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其实都是要行之于简朴自然 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B.2010年春晚完相的“小虎队”演唱组合的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哪是他们青春岁H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中2010年考构拟试在第19(共8
C.谁米抑制过快增长的厉价呢?关键在下政府起上导性作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厉 问题,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D.否港中文人学前校长高锟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光纤通讯方面的开创 性作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 4.与下面四句话相关的作家,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生得四梦,得意处惭在牡丹。②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③浮德不再是一个 利己主义者,而是为人类钠牲自己的人,④《复活》是一部最清醒的现实士义巨著, A.①孔尚任②屈原③歌德④列大·托尔斯泰 B.①汤显相②李白③海涅④高尔基 C.①孔尚任②屈原③海涅④高尔基 D.①汤显祖②李白③歌德④列大·托尔斯泰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上海世博会:科技之光引領未来城市 ①5月1日.世界博觅会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诗会即将登场,来自 世界各地的7000万人次参观者将游览多元视角下的“未来之城”,亲身体验240多个不同 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释 ②“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居于城市”,200多年前,古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她解释了人类创造城市的本意。而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由古老 东方因度的现代都市举办的这一届世博会将再次提醒人们:城市到了回归本意的时候 ①逐本溯源,“城”即人口聚集地,“市”即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 物,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发展在积聚人口,提高效率,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 了重大作用,但城乡差距扩大,资滁透支,环境污乘,交通堵塞、公共设艳及住宅缺乏 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布病”也一直如影随形,如何协调好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人与 自然的关系,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上海世博会力图通过对 现实城市的反思。对未来城市的畅想,讨论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城 市发展模式才能让地球家因更美好 ④从日本馆会呼吸的“紫委”,到印尼馆用竹子盖起的房子,从法国馆的“感性制度 聚焦环境带,到德国馆的“汉堡之家”关注节能……多元,和,可持绘已然成为各国发 展城市之路的着力灰。从花因城市。本碳生活,智能怀验。到快乐交通,机器人保姆。无 中2010和考扣试卷第2句其系9
障碍沟通,世博会50个“最佳城市实践区”展现了未来城市生活的六大趋势 ③事实上,伴随城市的快发展以及日益显现的矛盾,人类对未来城市理想模式的探 求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1820年,英国学者欧文提出“花园城”概念;1898年,英国 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囚城市》一书中论述了“田因城市”的方蒙:1922年,英国 建筑师恩温提出“卫星城”理论,建议用绿带将大城市圈住,疏秋一部分人口到绿之外 的绿地中。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环境意识的觉醒,一些学者提出“生态城市” 的设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96年提出了建设理想城市的几个可行措施:搞好城布绿 化,增加城市绿地;有意识将农牧业组合到城市环境中以改支域市形态;以规划手段促进 城布社区的结构优化和组织的改革等 ⑥60年前,中国只有86个城市,如今已达到60个,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上世纪80 年代的1%%跃升至2010年的47%.两周前,联合国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 的城市中有1/4在中国,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轮城市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城 布必须调整传统增长模式,重获新生。上海,无疑裤成为“未来之城”的践行者 ①但是,一部城市的历史往往包含了社会史,思怒史,文化史,政治史。建筑史,还 有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的“城市记忆”如何将它们很好地保留,发展,创新, 这显然不是一届世博会就能够做到的 (《经济参考报》2010.05.07) 5.下面不属于问归城市发展的“本意”的一项是 A.城市的发展在积聚人口.提高效率、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人作用 B.追寻花园域市、零碳生活、智能体验,还有快乐交通,机器人保姆,无障码沟通等等 C.在城市化过程中,协调好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D.摘好城市绿化,增加域市绿地,有意识将农牧业组合到城市环境中以改变城市形态 6.下面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城市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类对木来城市理想模式的探 求从亚里十多德就开始了 B.英国建筑师欧文提出“卫城”理论,建议用绿带将大城市圈住,疏散一部分人口到 绿带之外的绿地中 C.近6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城市彻有最多 的国家。 D.上海世博会“城山”上题,力图讨论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天好,什么样的城市 发展模式才能让地球家园史天好。 4中2010年分考拟试佐3:只s
7.卜面对城市发展趋势的推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公展现的未米城市生活中,多元、和谐、可持续已成为各国发展城市之路的 着力点,科技引领是展示的主要的内容 B.传统认识中聚集人口,交换商品是“城市”的基本作用,术来的城市建设要继续发挥 这两个基本功能,不断扩人这方面的优势。 C.未米要努力解决好城乡差距扩大、资源透支、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公共设施及住宅 缺乏、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 D.以专家观点,中国已经进入第一二轮城市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必须调整传统增 长模式,重获新生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贾鲁,宇友恒,河东高平人。幼负志节。既长,谋略过人。延佑。至治间,两以明经 领乡贡。泰定初,思受东平路信学教投,辟宪吏,历行省禄,除路城县尹,选承相东曹搏 擢户部主事,未上,一日觉心悸,寻得父书、笔势颤缩,即辞归,比至家,父已有风疾 未几卒 鲁居丧服阙,起为太医院都事,会诏修辽、金,宋三史,召鲁为《宋史》局官,书成 选鲁燕南山东道奉使宣抚幕官,考绩居最,迁中书省检校官,上言“十八河仓,近岁沦没 宫司粮百三十万斛。其弊由富民兼并,贫民流亡,宜合先正经界,然事体重大,非处置尽 善,不可轻发”,书累数万言,切中其弊。俄拜监察御史,首言御史有封事,宜专达圣聪, 不宜台臣先有所可否,什台都事,迁山北廉访副使,复召为工部郎中,言考工一十九事 至正四年,河决自矛堤,又决金堤,并河郎邑。民居昏垫,杜者流离。帝甚患之,遭 使体验.仍督大臣访求治河方略,特命鲁行都水监,鲁循行河道,考鍪地形,往复数千里, 备得委害,为图上进二策:其一,议修筑北堤,以制横漬,则用工省;其一,议疏塞并举 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会迁右司郎中,议未及竞,其在右司,言时政二十一事 皆见举行,调都清运使,复以滑事二十事言之。朝廷取其八事,事未尽行,既而河水北侵 安山,沦入运河,延济南、河间,将隳两漕司盐场,实妨国计,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上四》,有删改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宪史辟:征召B.一日觉心悸,寻得父书5 }:找到 C.常甚患之患:虑 D.吉时政十一形,皆见举行尽行:实施 中2010非名考校拟试卷菜4《共8
9.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纸,能表现件才能的项是 ①幼负志节 ②居丧服阕 ③料为《末史》同官 ④循行河道,考察地形 ⑤言时政十一事,皆见举行⑥为图上进一策 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拓,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贸鲁找出了官粮损失的弊病由米,是豪强兼并十地,造成贫苦自姓流离失所,所以他 提出了反兼并的措施 B.在任监察御史期间,鲁反对中书台臣专权,力谏奏章应该专送皇上本人审处,以便 切实起到监察的作用。 C.贾奔的第一个治河建议是在黃河北岸修筑人堤,制计河水横向泛滥,这样做需用的人 1和财物都比较节省 D.贸鲁第一个治河方案是,开辟溲新河道,堵廉原有河逆,引河东流,假如令黃河恢 复原有河道,费用将高出儿倍 第Ⅱ卷(120分) 四、(共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件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备得要害,(3分) ②议流塞井举,挽河东行,俊复故道,其功数倍。(4分) ③会迁右司郎中,议未及竞。(3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居初夏 陆 湖山胜处翁家,槐柳阴中野径奸 水满有时观下鸳,草深无处不鸣蛙 择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龙,就是,木笔,又名辛要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沉是从哪儿方面关出表现一个“幽”字的?结合诗歌试作简要分析,(1分) (2)这首许抒发了许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1分) 三州中2010+2可根拟试5共S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