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A.角力(jue) 发韧 既往不咎 (jiu) 两全齐美 B.晕车(yun) 翔实 熏陶渐染 (jian) 知人论世 C.翘楚(qiao) 彗星 天遂人愿 (sui) 莫谈国是 D.连累(1i) 图象 车载斗 量(zai) 水火不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A.面临严峻的金融危机,公司领导求真务实,惨淡经营,紧 紧抓住原料、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确保完成年度经济指标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 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C.校长,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负责一个部 门的工作已有些力不从心,负责分校的管理实在难以胜任。 D.卡卡的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还 需要一定时间,他的体能还达不到类似于当年击败凯尔特人时那样过五关,斩六 将的进球状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A.时至今日,媒体、球迷、体育人士的注意力渐渐从反赌扫 骰第一现场转移到新掌门韦迪身上,纷纷讨论其能否带领中国足球走出困境,踏 上复兴之路。 B.今年大蒜价格是去年同期的40多倍,业内人士认为,大 蒜价格高涨的原因是“大蒜减产、甲流暴发、游资炒作”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C.火车票实名制不但卡住了猖獗的票贩子,遏制了“黄牛” 高价票,维护了春运售票秩序,而且也让千万名手持实名制车票的旅客有序返乡, 受到广大旅客欢迎。 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专家指出将刚刚在地震中成为孤儿的 海地儿童带离祖国,并非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的好方法:领养审批程序如果 太草率,部分儿童会落入不良家庭或者受到虐待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 ) A.角力(jué) 发韧 既往不咎 (jiù) 两全齐美 B.晕车(yūn) 翔实 熏陶渐染 (jiān) 知人论世 C.翘楚(qiáo) 彗星 天遂人愿 (suì) 莫谈国是 D.连累(lěi) 图象 车载斗 量(zài) 水火不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 ) A.面临严峻的金融危机,公司领导求真务实,惨淡经营,紧 紧抓住原料、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确保完成年度经济指标。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 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C.校长,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负责一个部 门的工作已有些力不从心,负责分校的管理实在难以胜任。 D.卡卡的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还 需要一定时间,他的体能还达不到类似于当年击败凯尔特人时那样过五关,斩六 将的进球状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 A.时至今日,媒体、球迷、体育人士的注意力渐渐从反赌扫 骰第一现场转移到新掌门韦迪身上,纷纷讨论其能否带领中国足球走出困境,踏 上复兴之路。 B.今年大蒜价格是去年同期的 40 多倍,业内人士认为,大 蒜价格高涨的原因是“大蒜减产、甲流暴发、游资炒作”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C.火车票实名制不但卡住了猖獗的票贩子,遏制了“黄牛” 高价票,维护了春运售票秩序,而且也让千万名手持实名制车票的旅客有序返乡, 受到广大旅客欢迎。 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专家指出将刚刚在地震中成为孤儿的 海地儿童带离祖国,并非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的好方法:领养审批程序如果 太草率,部分儿童会落入不良家庭或者受到虐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 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 茶,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 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 (2)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 (3)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深黄的磐口的腊梅花 (5)我可记不真切了 (6)蝴蝶确乎没有 A.(3)(4)(1)(6)(2)(5) B.(1)(3)(4)(6)(2) (5) C.(1)(3)(4)(2)(6)(5) D.(3)(4)(1)(2)(6) (5)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低碳生活”创新 生活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 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 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 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 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 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 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 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 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 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 以后,发达国家对髙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 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 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 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会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 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 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 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 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 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 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 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 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髙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 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 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 茶, , ; 。 ; ,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 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 (2)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 (3)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深黄的磐口的腊梅花 (5)我可记不真切了 (6)蝴蝶确乎没有 A.(3)(4)(1)(6)(2)(5) B.(1)(3)(4)(6)(2) (5) C.(1)(3)(4)(2)(6)(5) D.(3)(4)(1)(2)(6) (5)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低碳生活” 创新 生活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 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 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 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 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 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 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 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 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 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 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 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 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 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会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 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 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 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 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 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 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 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 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 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
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 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 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岀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 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 未来造福为宗 旨 选自(廖先 旺《人民日报》2009年12月7日13版) 5.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的主要内涵就是“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 多运动”。 B.目前的看法是,“低碳生活”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 生产活动。 C.“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防患未然”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 理与理想 D.“低碳生活”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虽是新概念,却反映的是世界可持续发 展的老问题。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也使发达国家在 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 B.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过量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 产消费模式才幡然醒悟。 C.要解决世界气候问题,在现阶段不仅必须全面公正有区别地处理好多难题, 还要接受低碳生活理念。 D.消费至上竞争优先的理论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 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低碳生活的理念已被世界各 国所接受。 B.低碳生活理念与消费至上截然不同,消费至上是牺牲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 短视行为。 C.解决世界气候问题的主要方法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就是要改变消费至 上的文化。 D.将低碳生活理念转化为现实,就能够全面地有效地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差距。 三、(9分,每小题3分) 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日,同馆诸官小集,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 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 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 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 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 未酡。黠者瞬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 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既而改御史
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 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 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 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 未来造福为宗 旨。 选自(廖先 旺《 人民日报 》 2009 年 12 月 7 日 13 版) 5.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的主要内涵就是“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 多运动”。 B.目前的看法是,“低碳生活”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 生产活动。 C.“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防患未然”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 理与理想。 D.“低碳生活”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虽是新概念,却反映的是世界可持续发 展的老问题。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也使发达国家在 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 B.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过量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 产消费模式才幡然醒悟。 C.要解决世界气候问题,在现阶段不仅必须全面公正有区别地处理好多难题, 还要接受低碳生活理念。 D.消费至上竞争优先的理论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 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低碳生活的理念已被世界各 国所接受。 B.低碳生活理念与消费至上截然不同,消费至上是牺牲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 短视行为。 C.解决世界气候问题的主要方法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就是要改变消费至 上的文化。 D.将低碳生活理念转化为现实,就能够全面地有效地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差距。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 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 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 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 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 未酡。黠者瞬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 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既而改御史
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 戇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 能行平?”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则有 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 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乎?人亦谓主沽直 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 蘖①,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 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 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注】①媒蘖:喻诬陷使有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吾辈兴阑 矣 阑:衰落 B.天寒瓶已罄,颜未 酡:酒后脸发红 C.尔欲沽直邪?市恩 邪 市恩:指用手段向别人讨好 D.即吾侪报主之时 侪:一齐,共同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戆者忠直的一组 是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③遭戆者于 道。④戆者止之。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 A.①③⑤ ③⑤ C.②④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 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 B.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去给主 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 C.书童掌灯,油灯倾倒弄脏了梅庄主人的朝衣,黠者说这不 吉利。主人发怒,让朴者杖打黠者,而戆者则直言劝止了此事
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 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 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则有 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 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乎?人亦谓主沽直 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 蘖①,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 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 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注】①媒蘖:喻诬陷使有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吾辈兴阑 矣 阑:衰落 B.天寒瓶已罄,颜未 酡 酡:酒后脸发红 C.尔欲沽直邪?市恩 邪 市恩:指用手段向别人讨好 D.即吾侪报主之时 也 侪:一齐,共同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戆者忠直的一组 是 (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③遭戆者于 道。④戆者止之。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 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 B.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去给主 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 C.书童掌灯,油灯倾倒弄脏了梅庄主人的朝衣,黠者说这不 吉利。主人发怒,让朴者杖打黠者,而戆者则直言劝止了此事
D.戆者直言也引起主人不满,而黠者则诱朴者诬陷戆者有罪, 劝主人赶走他。在主人遇难之时,戆者显出了他的忠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20080513 四、(23分) 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4分) 文 2)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3分) 译文译文 (3)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 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 脂画牡丹。 【注】李唐初在杭州,靠卖画糊口,生活艰难。这是作者自己在画上所题的诗。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李唐画作的内容,试品评画作的技法与效果。(4分)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两朝开济老臣 心 (杜甫《蜀相》)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 经·小雅·采薇》)
D.戆者直言也引起主人不满,而黠者则诱朴者诬陷戆者有罪, 劝主人赶走他。在主人遇难之时,戆者显出了他的忠直。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20080513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4 分) 译 文: (2)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3 分) 译 文: (3)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3 分) 译 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题 画 (宋) 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 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 脂画牡丹。 【注】李唐初在杭州,靠卖画糊口,生活艰难。这是作者自己在画上所题的诗。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李唐画作的内容,试品评画作的技法与效果。(4 分)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13.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 分) (1) ,两朝开济老臣 心。 (杜甫《蜀相》)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诗 经·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