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09年3月份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1-12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13-23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 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整饬叱咤风云插翅难飞 B.悚然 宿怨肃然起敬夙兴夜寐 C.取缔 孝悌瓜熟蒂落有的放矢 D.硕大 回溯媒妁之言数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上光荣仗义执言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B.故步自封鸠占鹊巢委屈求全融会贯通 C.人才荟萃针贬时弊愁莫展老羞成怒 D.无庸置疑脱颖而出不径而出纷至踏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今社会,环保意思、环保观念已深入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蔚见大观,层出不穷 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C.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速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D.今年的节日祝福一改往日的无声和黑白面孔,绘声绘色的彩信祝福越来越收到手机 用户的喜爱。 4.下列各句中,有病语的一句是 A.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B.就在2月20日凌晨4点到了的时候,从ESPN最先传来消息,火箭、灰熊以及魔 术达成了三方交易,火箭队的首发控卫阿尔斯通被送走,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笔愚蠢的交易。 C.春节前夕,党和政府向困难群体发放90亿元补贴,受惠人数高达7400多万人 D.工作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注重学习借鉴其他单位,提升单位形象,提高服务质 量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中国“新星”号货船被俄罗斯边防军击沉一事,俄罗斯于2月19日发表申明 说,俄边防军的开火行为是合法的 B.“问我吗?记者。”57岁的李文斌激动地说,“过年了,我们有新房住,有肉吃 有酒喝,这哪像是刚刚受了大灾 C.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理所当然”方便的人说声“谢谢”,我们这个社 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还会感到人情冷落吗?
学 黄冈市 2009 年 3 月份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1-12 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13-23 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 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悚然 宿怨 肃然起敬 夙兴夜寐 C.取缔 孝悌 瓜熟蒂落 有的放矢 D.硕大 回溯 媒妁之言 数见不鲜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上光荣 仗义执言 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B.故步自封 鸠占鹊巢 委屈求全 融会贯通 C.人才荟萃 针贬时弊 一愁莫展 老羞成怒 D.无庸置疑 脱颖而出 不径而出 纷至踏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今社会,环保意思、环保观念已深入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蔚见大观,层出不穷。 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C.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速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D.今年的节日祝福一改往日的无声和黑白面孔,绘声绘色的彩信祝福越来越收到手机 用户的喜爱。 4. 下列各句中,有病语的一句是 A.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B.就在 2 月 20 日凌晨 4 点到了的时候,从 ESPN 最先传来消息,火箭、灰熊以及魔 术达成了三方交易,火箭队的首发控卫阿尔斯通被送走,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笔愚蠢的交易。 C.春节前夕,党和政府向困难群体发放 90 亿元补贴,受惠人数高达 7400 多万人。 D.工作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注重学习借鉴其他单位,提升单位形象,提高服务质 量。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对于中国“新星”号货船被俄罗斯边防军击沉一事,俄罗斯于 2 月 19 日发表申明 说,俄边防军的开火行为是合法的。 B.“问我吗?记者。”57 岁的李文斌激动地说,“过年了,我们有新房住,有肉吃, 有酒喝,这哪像是刚刚受了大灾。” C.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理所当然”方便的人说声“谢谢”,我们这个社 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还会感到人情冷落吗?
D.“高考之痛”,并非新症状。上海、北京“痛”过,后来在单独命题中治好了伤疤 现在南京又“痛”了,可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难道没有智慧寻找到“去痛片”?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30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之演变 30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非常之活跃,通过不断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来达到优化环境、扩 大影响、树立形象和趋利避害的目的。可以说,如今中国的外交理念已形成一个体系,其基 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杠杆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远景 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道路是和平外交政策,办法是互利共赢 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第一特征,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中国率先于1953年 酿成,随后于1954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和平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二战结束之后 广大新独立国家维护主权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共同愿望。在过去30年里,中国领导人在传 承与弘扬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开拓创新 其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合作”,这是把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传统主张。随后的发展是:“睦邻” 派生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友好”派生出各种说法的“伙伴关系”如“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互利派生出“双贏、共赢”:“合作”被提升到与时代 主题“和平与发展”并列的高度。中国外交中还注入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统因素如“和为 贵”、“和而不同”、“以人为本”。这都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 其二,从不同角度确立对象国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叫作周边国家关系是首要,大国关 系是关键,发展中国家关系是基础。中国从原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到后来越来越积极参与 多边活动 其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的意思,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国际 环境,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社会建设.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由中华 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发展潮流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立物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冷战后也抛 出了不少新提法、新花样。这些“理论”虽曾风靡一时,但多半是要么夭折,要么用冠冕堂 皇的外衣加以包装 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第二特征,是在务实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其一,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的关系。和平发展是主观既定方针,和平崛起则是客观 表现形态,两者本质相同。 其二,关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评估。对于中国影响力的评估,既不应过誉,也不必忌讳 其三,关于“中国威胁论”与“中国机遇论”的较量。如今“中国机遇论”在国际上越 来越占上风,但“中国威胁论”仍有市场。中国有句名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 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之,众必非之。”这也可用来解释“中国威胁论”的诱因之一。 其四,关于建立和谐世界的理解。“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内涵界定,如 果将其随意解释夸大为“大同世界”,愿望再好,也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5.下列对“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这一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指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提出新举张 新倡议 B.中国率先于1953年酿成、随后于1954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 十年来在传承与弘扬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开拓创新。 C.传统的“睦邻”派生出“双赢、共赢”;“合作”派生出“和平与发展”、“和为贵
学 D.“高考之痛”,并非新症状。上海、北京“痛”过,后来在单独命题中治好了伤疤。 现在南京又“痛”了,可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难道没有智慧寻找到“去痛片”?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30 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之演变 30 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非常之活跃,通过不断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来达到优化环境、扩 大影响、树立形象和趋利避害的目的。可以说,如今中国的外交理念已形成一个体系,其基 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杠杆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远景 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道路是和平外交政策,办法是互利共赢。 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第一特征,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中国率先于 1953 年 酿成,随后于 1954 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和平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二战结束之后 广大新独立国家维护主权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共同愿望。在过去 30 年里,中国领导人在传 承与弘扬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开拓创新。 其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合作”,这是把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传统主张。随后的发展是:“睦邻” 派生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友好”派生出各种说法的“伙伴关系”如“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互利派生出“双赢、共赢”;“合作”被提升到与时代 主题“和平与发展”并列的高度。中国外交中还注入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统因素如“和为 贵”、“和而不同”、“以人为本”。这都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 其二,从不同角度确立对象国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叫作周边国家关系是首要,大国关 系是关键,发展中国家关系是基础。中国从原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到后来越来越积极参与 多边活动。 其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的意思,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国际 环境,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社会建设……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由中华 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发展潮流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立物—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冷战后也抛 出了不少新提法、新花样。这些“理论”虽曾风靡一时,但多半是要么夭折,要么用冠冕堂 皇的外衣加以包装。 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第二特征,是在务实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其一,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的关系。和平发展是主观既定方针,和平崛起则是客观 表现形态,两者本质相同。 其二,关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评估。对于中国影响力的评估,既不应过誉,也不必忌讳。 其三,关于“中国威胁论”与“中国机遇论”的较量。如今“中国机遇论”在国际上越 来越占上风,但“中国威胁论”仍有市场。中国有句名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 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之,众必非之。”这也可用来解释“中国威胁论”的诱因之一。 其四,关于建立和谐世界的理解。“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内涵界定,如 果将其随意解释夸大为“大同世界”,愿望再好,也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5. 下列对“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这一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指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提出新举张、 新倡议。 B.中国率先于 1953 年酿成、随后于 1954 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 十年来在传承与弘扬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开拓创新。 C.传统的“睦邻”派生出“双赢、共赢”;“合作”派生出“和平与发展”、“和为贵
等 D.一些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统因素渗透到中国外交中,这些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 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7.根据原文,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在务实的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B.30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非常活跃,通过不断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来达到优化环境、 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和趋利避害的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属于“这些新主张、新倡议”, 这是中国传统的外交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二战结束之后广大新独立国家维护主权和建立国家新秩序的 共同愿望,中国正是抓住这一契机来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立物,在冷战后出现了不少新提法、新 花样,但这些新提法、新花样没有任何市场 8.下列不属于“30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之演变”的一项是 A.“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合作”,这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邻 友好、互利合作的传统主张,随后把这一传统主张加以发展 B.中国从原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到后来越来越积极参与多变活动。 C.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外交理念体系的基石。 D.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特征表现,一是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二是在务实基础上让外界 消除误解。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整整30年,与国内政策相适应,外交理念也在发展变化 B.“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内涵界定,如果将其随意解释夸大为“不同世 界”,愿望是好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C.加速社会经济建设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所以我们要坚持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可以说是 产生“中国威胁论”的根本原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超然台记(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醅,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 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 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尽之矣。彼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 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關, 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 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 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 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 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 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
学 等。 D.一些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统因素渗透到中国外交中,这些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 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7.根据原文,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在务实的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B.30 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非常活跃,通过不断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来达到优化环境、 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和趋利避害的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属于“这些新主张、新倡议”, 这是中国传统的外交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二战结束之后广大新独立国家维护主权和建立国家新秩序的 共同愿望,中国正是抓住这一契机来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立物,在冷战后出现了不少新提法、新 花样,但这些新提法、新花样没有任何市场。 8.下列不属于“30 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之演变”的一项是 A.“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合作”,这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邻 友好、互利合作的传统主张,随后把这一传统主张加以发展。 B.中国从原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到后来越来越积极参与多变活动。 C.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外交理念体系的基石。 D.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特征表现,一是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二是在务实基础上让外界 消除误解。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整整 30 年,与国内政策相适应,外交理念也在发展变化。 B.“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内涵界定,如果将其随意解释夸大为“不同世 界”,愿望是好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C.加速社会经济建设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所以我们要坚持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可以说是 产生“中国威胁论”的根本原因。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超然台记(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 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 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尽之矣。彼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 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鬭, 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 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 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 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 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 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
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 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 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遭受,忍受 B.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固:坚持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烈:功绩 D.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吊:哀伤,哀吊 11.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 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认为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超然物外,才能不被外物影响,才能达到求祸辞福的 最高境界。 C.文章详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和四季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境况下获得较大 的快乐,突出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 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四、24题(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4分) 译文: (2)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3分) 译文 (3)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送柴侍御(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学 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 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 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遭受,忍受 B.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固:坚持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烈:功绩 D.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吊:哀伤,哀吊 11.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 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认为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超然物外,才能不被外物影响,才能达到求祸辞福的 最高境界。 C.文章详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和四季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境况下获得较大 的快乐,突出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 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四、24 题(24 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送柴侍御(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有人认为“江风引入雨舟凉”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2)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请从“实”与“虚”的角度,任选一首进行鉴赏。 (4分) 15填空(6分) (1)水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承载了各种情感,如“盈盈一水间 抒写的是爱情,“问君能有几多愁? 抒写的是亡国的哀痛,它启迪了文人的 思想,李白在诗文中感叹“_③ 奔流到海不复返”,因此“人生得意须尽欢” 苏轼看到“—④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因此要超脱地对 待人生。 (2)同样是写爱情,我国女诗人舒婷的《_ 》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独立平 等的爱情观,而匈牙利诗人_②的《我愿意是急流》则表现了为了爱情愿意献出 一切勇气和力量的男性爱情观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都市歌者 顾连梅 近来,每天清晨我都在小鸟清亮的歌唱中醒来。而当我起来忙碌之后,就听不到它 的歌声了。小鸟的歌声只属于清晨,属于东升的旭日,微凉的晨风,晶莹的露珠以及晨风中 刚刚醒来的花朵,属于一切和它一样喜欢清晨的事物,它只在清晨最新鲜的空气和宁静的世 界里歌唱。中午和傍晩听不到它歌唱。它们的歌声不大,甚至有些纤细,有些娇嫩,如果你 不留意,你是不会意识到它的歌唱,但歌声里注满了热情和生机,洋溢着对生命的礼赞。是 名副其实的都市小小的歌者。我怎会在这样的呼唤中昏睡呢? 我搬入这个市中心的新村有几个年头了,在今冬以前,我始终没有注意到清晨的都市歌 者。今年冬天,江南在持续温暖气候之后,忽然冷起来,断断续续地下了好几场大雪,纷纷
学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有人认为“江风引入雨舟凉”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请从“实”与“虚”的角度,任选一首进行鉴赏。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6 分) (1)水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承载了各种情感,如“盈盈一水间,_____①_____”, 抒写的是爱情,“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②_____”抒写的是亡国的哀痛,它启迪了文人的 思想,李白在诗文中感叹“_____③______,奔流到海不复返”,因此“人生得意须尽欢”; 苏轼看到“_____④_____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因此要超脱地对 待人生。 (2)同样是写爱情,我国女诗人舒婷的《_______①________》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独立平 等的爱情观,而匈牙利诗人_____②______的《我愿意是急流》则表现了为了爱情愿意献出 一切勇气和力量的男性爱情观。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都市歌者 顾连梅 近来,每天清晨我都在小鸟清亮的歌唱中醒来。而当我起来忙碌之后,就听不到它 的歌声了。小鸟的歌声只属于清晨,属于东升的旭日,微凉的晨风,晶莹的露珠以及晨风中 刚刚醒来的花朵,属于一切和它一样喜欢清晨的事物,它只在清晨最新鲜的空气和宁静的世 界里歌唱。中午和傍晚听不到它歌唱。它们的歌声不大,甚至有些纤细,有些娇嫩,如果你 不留意,你是不会意识到它的歌唱,但歌声里注满了热情和生机,洋溢着对生命的礼赞。是 名副其实的都市小小的歌者。我怎会在这样的呼唤中昏睡呢? 我搬入这个市中心的新村有几个年头了,在今冬以前,我始终没有注意到清晨的都市歌 者。今年冬天,江南在持续温暖气候之后,忽然冷起来,断断续续地下了好几场大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