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11月联考 语文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堆砌蹊跷休憩亟来问讯锲而不舍 B.肄业后裔游弋络绎不绝自怨自艾 C.殷红哽咽淹没姹紫嫣红恹恹欲睡 D.盘踞拮据贫窭目光如炬前倨后恭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讫今错愕暴殄天物噤若寒蝉 B.急燥指摘风餐路宿畏葸不前 C.戌边题纲引疚自责既往开来 D.观摩抉择一愁莫展标新立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屈原被发行吟,形容枯槁,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还应加倍 努力地学习。 ④我正着该怎样打破这个僵局,想不到他竟开口了 A.原型留连终止琢磨B.原形留连终止捉摸 C.原型留恋中止琢磨D.原形留恋中止捉摸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 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C.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 求公正 D.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 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外国小说《桥边的老人》《安东诺夫卡苹果》《素芭》《在桥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 者分别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蒲宁、泰戈尔、伯尔、马尔克斯,其中,泰戈尔 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莺儿说这与黛玉金锁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C.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现在人们用“而立”指 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便是由《为政》中孔子以自 己的亲身经历展示理想人格成长过程的话语而来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 2014 届高三 11 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 A.堆砌 蹊跷 休憩 亟来问讯 锲而不舍 B.肄业 后裔 游弋 络绎不绝 自怨自艾 C.殷红 哽咽 淹没 姹紫嫣红 恹恹欲睡 D.盘踞 拮据 贫窭 目光如炬 前倨后恭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讫今 错愕 暴殄天物 噤若寒蝉 B.急燥 指摘 风餐路宿 畏葸不前 C.戌边 题纲 引疚自责 既往开来 D.观摩 抉择 一愁莫展 标新立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阿 Q 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屈原被发行吟,形容枯槁,他 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还应加倍 努力地学习。 ④我正 着该怎样打破这个僵局,想不到他竟开口了。 A.原型 留连 终止 琢磨 B.原形 留连 终止 捉摸 C.原型 留恋 中止 琢磨 D.原形 留恋 中止 捉摸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 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C.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 求公正。 D.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 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外国小说《桥边的老人》《安东诺夫卡苹果》《素芭》《在桥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 者分别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蒲宁、泰戈尔、伯尔、马尔克斯,其中,泰戈尔 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莺儿说这与黛玉金锁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C.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现在人们用“而立”指 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便是由《为政》中孔子以自 己的亲身经历展示理想人格成长过程的话语而来。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它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全方位地承载 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中国古代钱币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 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中国古代的 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早期中国古代钱币铸有面值,属称量货币,以鈃、爭、铢、两等为单位,如秦半两、汉 五铢。唐代铸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则十钱为 两,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而称钱、两,这是中国衡 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俗称的“半斤八两”之说逐渐失去其原初的意思。唐代货币不但不再 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及十进位的实 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莽泉使用的是垂针篆,刘宋孝建钱 是薤叶书,北周布泉则是玉筋篆,这些都是小篆的变体。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 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 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 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毎种钱币一般至少有两种 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 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 还有怯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 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它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长河,全方位地承载 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信息。 中国古代钱币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 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至中国古代的 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早期中国古代钱币铸有面值,属称量货币,以釿、寽、铢、两等为单位,如秦半两、汉 五铢。唐代铸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则十钱为一 两,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絫,而称钱、两,这是中国衡 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俗称的“半斤八两”之说逐渐失去其原初的意思。唐代货币不但不再 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及十进位的实 行。 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莽泉使用的是垂针篆,刘宋孝建钱 是薤叶书,北周布泉则是玉筋篆,这些都是小篆的变体。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 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 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 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每种钱币一般至少有两种 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 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 还有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 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后来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六朝时期开始采 用叠铸技术。到唐朝时发展为翻砂浇铸。从汉代五铢钱开始,加铸外郭,此项技术的采用 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 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 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 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 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集 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 物见证。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 物和象征。任何—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 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 历史进程的见证 B.钱币是重大变革或重要事件发生的产物与象征,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C.中国古代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并体现出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连续性和 继承性等特点 D.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从铸造、印刷,甚至是从对外文化交流上,古钱币都 折射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印制在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既有汉字,也有少数名族的文字,故一部钱币史就是一部 中国古代书法史和少数民族文字大全。 B.加铸外郭是从汉代五铢钱开始采用的一种铸币技术,该技术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 明显较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 C.为了适应中国古代钱币铸造的需要,从秦以后,小篆经过了垂针篆、薤叶书、玉筋篆等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后来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六朝时期开始采 用叠铸技术。到唐朝时发展为翻砂浇铸。从汉代五铢钱开始,加铸外郭,此项技术的采用, 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明显较同时期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 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因为要满足社会流通的需要, 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而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 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 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集 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 物见证。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 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 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 史。 (摘自《 光明日报 》有删改) 6.关于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 历史进程的见证。 B.钱币是重大变革或重要事件发生的产物与象征,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C.中国古代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并体现出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连续性和 继承性等特点。 D.无论是从形制、单位、图饰,还是从铸造、印刷,甚至是从对外文化交流上,古钱币都 折射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印制在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既有汉字,也有少数名族的文字,故一部钱币史就是一部 中国古代书法史和少数民族文字大全。 B.加铸外郭是从汉代五铢钱开始采用的一种铸币技术,该技术便于保护钱文,减少磨损, 明显较欧洲的铸钱技术先进。 C.为了适应中国古代钱币铸造的需要,从秦以后,小篆经过了垂针篆、薤叶书、玉筋篆等
系列变体。 D.钱币中所蕴含的“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古人处事原则、行为规范、风水习俗等 均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重要元素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铸造钱币为外圆内方并非偶然,这样的形制实际上是古时候人们的宇宙观和哲 学思想等的体现 B.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也反映在钱币的 铸造上,一般钱币多铸有两种以上的书法 C.由于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以及十进位的实行,故而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 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 D.为满足流通和防止伪造的需要,钱币无论是铸造还是印刷,都必定采用最为成熟和先进 的技术,故钱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东海太守濮阳汲黯为主爵都尉。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 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上间,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 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孑置公卿辅弼 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 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 “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铺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 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日:“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 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 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 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一系列变体。 D.钱币中所蕴含的“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古人处事原则、行为规范、风水习俗等 均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重要元素。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铸造钱币为外圆内方并非偶然,这样的形制实际上是古时候人们的宇宙观和哲 学思想等的体现。 B.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也反映在钱币的 铸造上,一般钱币多铸有两种以上的书法。 C.由于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以及十进位的实行,故而唐代货币不但不再以重量为名 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货币为名称。 D.为满足流通和防止伪造的需要,钱币无论是铸造还是印刷,都必定采用最为成熟和先进 的技术,故钱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的发展历程。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东海太守濮阳汲黯为主爵都尉。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 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 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 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 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 “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 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 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 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 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 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 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 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七——卷第二十,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或数黯数:责备 B.独汲黯与亢礼亢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对待 C.愈贤黯 贤:以…为贤 D.过大行李息曰过:经过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汲黯秉正嫉恶、忠直敢谏有关的一组是 ①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②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③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④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 ⑤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⑥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 A.①②⑥B.②③⑥C.③④⑤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汲黯担任东海太守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选择好的郡丞和各曹掾史, 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 B.庄助认为让汲黯担任职务做官,才能未必能超越常人;但如果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 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即使有人引诱他、苛责驱赶他,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 C.皇上很是尊敬和倚重汲黯,在皇上眼里,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只 要是汲黯来奏事,皇上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 D.汲黯认为御史大夫张汤狡诈、奸佞,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劝大行令李 息早加揭露。否则的话及至张汤倒台时将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甚矣汲黯之戆也!(2分) 译文 (2)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3分) 译文 (3)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4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 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 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 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七——卷第二十,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群臣或数黯 数:责备 B.独汲黯与亢礼 亢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对待。 C.愈贤黯 贤:以……为贤 D.过大行李息曰 过:经过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汲黯秉正嫉恶、忠直敢谏有关的一组是 ( ) ①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②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③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④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 ⑤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⑥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汲黯担任东海太守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选择好的郡丞和各曹掾史, 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 B.庄助认为让汲黯担任职务做官,才能未必能超越常人;但如果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 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即使有人引诱他、苛责驱赶他,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 C.皇上很是尊敬和倚重汲黯,在皇上眼里,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只 要是汲黯来奏事,皇上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 D.汲黯认为御史大夫张汤狡诈、奸佞,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劝大行令李 息早加揭露。否则的话及至张汤倒台时将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甚矣汲黯之戆也!(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