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华师一附中 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荆州中学 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 命题学校:孝感高中命题人:冯锦霞李金明彭攀峰鄢子华张梅芬审题人:严 文娟 考试时间:2015年4月1日上午9:00-11:30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 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试卷综析】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 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卷相同。写作总分和高考分值相同。总题量为23题,其 中语言基础知识、阅读22题,写作1题,从试题难度梯度上看,试题的梯度呈 现由浅入深的排列,两题文言文前一题的得分较低,作文只限定学生写供材料作 文。本次试卷涉及高中初中背诵内容。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 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 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总体来说,这份高三联考考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题文】A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逶迤(wei)喋血(xue)黄骠马(biao)卓有成效(zhuo) B.瞥见(pie)镣铐(liao)潜意识(qin)掎角之势(j) C.荸荠(bi)旋涡(xuan)胳肢窝(ga)喁喁私语(yu) D.俨然(yan)抱厦(sha)小鞶鼓(pan)蹑手蹑脚(lie)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项卓有成效(zhu),C项荸荠(bi), D项蹑手蹑脚(nie)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 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如:A项, 卓有成效(zhuo) D项蹑手蹑脚(nie)。 【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叱骂营利泪下沾衿蓬头垢面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 2015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鄂南高中 黄冈中学 黄石二中 华师一附中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 孝感高中 荆州中学 2015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 文 命题学校:孝感高中 命题人:冯锦霞 李金明 彭攀峰鄢子华张梅芬 审题人:严 文娟 考试时间:2015 年 4 月 1 日上午 9:00—11:30 本试题卷共 8 页,六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 A 方 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试卷综析】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 150 分,其中写作 60 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 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卷相同。写作总分和高考分值相同。总题量为 23 题,其 中语言基础知识、阅读 22 题,写作 1 题,从试题难度梯度上看,试题的梯度呈 现由浅入深的排列,两题文言文前一题的得分较低,作文只限定学生写供材料作 文。本次试卷涉及高中初中背诵内容。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 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 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总体来说,这份高三联考考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题文】A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逶迤(wēi) 喋血(xuè) 黄骠马(biāo) 卓有成效(zhuō) B. 瞥见(piē) 镣铐(liào) 潜意识(qián) 掎角之势(jǐ) C. 荸荠(bì) 旋涡(xuán) 胳肢窝(gā) 喁喁私语(yú) D. 俨然(yǎn) 抱厦(shà) 小鞶鼓(pán) 蹑手蹑脚(liè)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 项卓有成效(zhuó),C 项荸荠(bí), D 项蹑手蹑脚(niè)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 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如:A 项, 卓有成效(zhuó) D 项蹑手蹑脚(niè)。 【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叱骂 营利 泪下沾衿 蓬头垢面
B.亲睐麋鹿能裨实用卷帙浩繁 C.会晤寰宇嬉皮笑脸颐指气使 D.桅杆俗滥驱除邪恶如丸走板 【知识点】本题考査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A项“泪下沾襟”,B项“青睐” D项“如丸走坂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①注意形近音异字和留心同音字。答题时不要“一瞥 而过”,要看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细微处下功夫,字字落实。如险相环生 险象环生:;②注意读准字音法、区分字义法的灵活运用。当然平时积累很重要, 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建立错字档案,另外做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是选错误的还 是正确的,可结合词义和适当运用联想进行比较,注意运用好排除法等。 【题文】D0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入夜,月色溶溶,水面_,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 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②远观秦岭山脉:山势蜿蜒,沟壑纵横,林木。它是大自然雕琢的精妙绝伦的 艺术品。 ③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_:水是岷 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寥廓苍莽相得益彰 B.寥廓苍茫相映成趣 C.辽阔苍茫相得益彰 辽阔苍莽相映成趣 【知识点】本题考査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 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D解析:第一组,辽阔:广阔,宽广。寥廓:高远空旷。 第二组,苍茫:形容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多用来形容夜色、水域、大地。苍莽: 无边无际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树林、山岭等。第三组,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 得很有趣味。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 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 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得很有趣味。相得益 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题文】E0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 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B.随着柴静新作《穹顶之下》播出,使公众对其热议程度大有髙过今年两会的 势头;同时,这几天有关雾霾的话题以及对于视频内容是否客观的探讨,引发了 多方热议。 C.“博士返乡笔记”的作者一一湖北籍博士生王磊,对家乡现状进行了细致入 微的描述,痛感乡村共同体的断裂和传统伦理感的流失,感慨现代生活“让人的 心肠变硬”。 D.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和保障知名高校在 各地的招生比例、招考方式、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B. 亲睐 麋鹿 能禆实用 卷帙浩繁 C. 会晤 寰宇 嬉皮笑脸 颐指气使 D. 桅杆 俗滥 驱除邪恶 如丸走板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 项“泪下沾襟”,B 项“青睐”, D 项“如丸走坂”。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①注意形近音异字和留心同音字。答题时不要“一瞥 而过”,要看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细微处下功夫,字字落实。如险相环生—— 险象环生;②注意读准字音法、区分字义法的灵活运用。当然平时积累很重要, 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建立错字档案,另外做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是选错误的还 是正确的,可结合词义和适当运用联想进行比较,注意运用好排除法等。 【题文】D0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入夜,月色溶溶,水面 ,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 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②远观秦岭山脉:山势蜿蜒,沟壑纵横,林木 。它是大自然雕琢的精妙绝伦的 艺术品。 ③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 :水是岷 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 寥廓 苍莽 相得益彰 B. 寥廓 苍茫 相映成趣 C. 辽阔 苍茫 相得益彰 D. 辽阔 苍莽 相映成趣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 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第一组,辽阔:广阔,宽广。寥廓:高远空旷。 第二组,苍茫:形容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多用来形容夜色、水域、大地。苍莽: 无边无际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树林、山岭等。第三组,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 得很有趣味。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 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 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得很有趣味。相得益 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题文】E0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 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B.随着柴静新作《穹顶之下》播出,使公众对其热议程度大有高过今年两会的 势头;同时,这几天有关雾霾的话题以及对于视频内容是否客观的探讨,引发了 多方热议。 C.“博士返乡笔记”的作者——湖北籍博士生王磊,对家乡现状进行了细致入 微的描述,痛感乡村共同体的断裂和传统伦理感的流失,感慨现代生活“让人的 心肠变硬”。 D.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和保障知名高校在 各地的招生比例、招考方式、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A项“不仅”和“更”的两词之后的内容互 换位置。B项主语缺失,删去“随着”或者“使”。D项“规范”和“保障”和 “比例”“方式”“纪律”不搭配。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 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② 类比检査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 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题文】L0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 她续写的中秋诗,获得湘云、黛玉盛赞。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她,却落入被贼 掳走的结局。因此作者为之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慨叹 B.《论语》是一个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 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此外,还 有少量的夹叙夹议的形式。 C.《炼金术师》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 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 D.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一批破坏和反抗封建制度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狂 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以及《一件小事》中的“我”等。他们的悲 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 结果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出 自黛玉的《葬花吟》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我们要做到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 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 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题文】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 《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 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 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 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 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戏 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 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 结的命运。”朱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 演出的现场性”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 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到的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 项“不仅”和“更”的两词之后的内容互 换位置。B 项主语缺失,删去“随着”或者“使”。D 项“规范”和“保障”和 “比例”“方式”“纪律”不搭配。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 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② 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 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题文】L0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 她续写的中秋诗,获得湘云、黛玉盛赞。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她,却落入被贼 掳走的结局。因此作者为之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慨叹。 B.《论语》是一个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 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此外,还 有少量的夹叙夹议的形式。 C.《炼金术师》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 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 D.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一批破坏和反抗封建制度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狂 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以及《一件小事》中的“我”等。他们的悲 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 结果。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出 自黛玉的《葬花吟》。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我们要做到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 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 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题文】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题文】M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 《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 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 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 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 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戏 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 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 结的命运。”朱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 演出的现场性”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 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到的
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 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 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 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今天世界许多国 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 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 的命题。 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认为当代戏剧没有危机。恰恰相 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 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 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从80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 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 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 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戏 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 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 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 是来自戏剧自身。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 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 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需要强调的 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具体地说, 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 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虽然 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但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 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 期。”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 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本文有删改) 6.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 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 “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到的。 C.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 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 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 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错,原文 是“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
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 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 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 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今天世界许多国 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 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 的命题。 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认为当代戏剧没有危机。恰恰相 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 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 20 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从 80 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 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 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 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戏 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 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 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 是来自戏剧自身。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 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 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需要强调的 一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具体地说, 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 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虽然 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但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 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 期。”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 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本文有删改) 6.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 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 “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到的。 C.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 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 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 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 C 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 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错,原文 是“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
发”;C项“一部分文化市场”错,原文是“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 场”;D项强加因果关系,且原文是“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 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一)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 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 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 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岀发,既髙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 细枝末节。(二)由结果追溯原因,归纳内容要点。在解答时,首先要找到结论 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确定作者 在行文过程中是把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原因的诠释或者论据在后,还是在陈述了 原因得出结论或者在陈述理由之后得出观点。如果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其原因或 者论据就要在陈述观点的句子前面去筛选概括,反之则要在这一句话的后面去筛 选概括。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 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 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和 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 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 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D项“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错,原文 “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 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 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 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 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 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戏剧最受观众 欢迎”内容;B项颠倒关系,原文是“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
发”;C 项“一部分文化市场”错,原文是“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 场”;D 项强加因果关系,且原文是“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 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一)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 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 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 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 细枝末节。(二)由结果追溯原因,归纳内容要点。在解答时,首先要找到结论 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确定作者 在行文过程中是把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原因的诠释或者论据在后,还是在陈述了 原因得出结论或者在陈述理由之后得出观点。如果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其原因或 者论据就要在陈述观点的句子前面去筛选概括,反之则要在这一句话的后面去筛 选概括。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 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 20 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 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和 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 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分 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D 项“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错,原文 “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戏剧自身。”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 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 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 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 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 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 C 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 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戏剧最受观众 欢迎”内容; B 项颠倒关系,原文是“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天以及延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