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 )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 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 银行之一,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 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 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买卖、代理 买卖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资产托管业务;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结汇 售汇业务;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提供保管箱服务;财务顾问、资信调査、咨询、见证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批准的其他业务 公司秉持“真诚服务,相伴成长”的经营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致力于为 客户提供全面、多元、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稳 发展、补短板、促改革,坚定推进经营转型,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动态调整业务结构, 全面加强风险管控,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响应市场和经营决策的效率,推动各 项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情况和发展态势 2018年,我国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外部环境稳中有变、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风险隐患加快暴露,叠加前期出台的防风险、去杠杆政策仍对市场主体构成诸多约束, 中美经贸摩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増长整体放缓,美联储延续加息进程,这些 因素对经济基本面产生一定冲击,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与此同时, 2018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在明确“六稳”总基调的基础上,政策立场转向防御性宽松, 金融“去杠杆”转向“稳杠杆”,相继出台了稳定股市、纾困民企、激发消费等一系列 托底举措,政策调整作用逐渐释放。这些变化长短交织、效应共振,增添了稳増长、促 转型、防风险同时并举的难度 总的来看,尽管我国经济短期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的大 方向和主基调并未动摇。在产业层面,在稳投资导向下,资金投放可选择面有所扩大
16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 公司成立于 1988 年 8 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 银行之一,2007 年 2 月 5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 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 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买卖、代理 买卖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资产托管业务;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结汇、 售汇业务;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提供保管箱服务;财务顾问、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批准的其他业务。 公司秉持“真诚服务,相伴成长”的经营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致力于为 客户提供全面、多元、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稳 发展、补短板、促改革,坚定推进经营转型,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动态调整业务结构, 全面加强风险管控,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响应市场和经营决策的效率,推动各 项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情况和发展态势 2018 年,我国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外部环境稳中有变、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风险隐患加快暴露,叠加前期出台的防风险、去杠杆政策仍对市场主体构成诸多约束, 中美经贸摩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美联储延续加息进程,这些 因素对经济基本面产生一定冲击,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与此同时, 2018 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在明确“六稳”总基调的基础上,政策立场转向防御性宽松, 金融“去杠杆”转向“稳杠杆”,相继出台了稳定股市、纾困民企、激发消费等一系列 托底举措,政策调整作用逐渐释放。这些变化长短交织、效应共振,增添了稳增长、促 转型、防风险同时并举的难度。 总的来看,尽管我国经济短期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的大 方向和主基调并未动摇。在产业层面,在稳投资导向下,资金投放可选择面有所扩大
落后产业不断退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仍在持续,行业研究、 策略应对应当继续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必要前置程序。在企业层面,宏观政策虽适 度放松,但企业的再融资风险依然在较高水平,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尤其需要警惕,合规 底线必须坚守。在金融市场层面,市场短端利率已快速回落,预计下一阶段流动性仍保 持较为宽裕局面,市场中长端利率有回落空间,为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业务发展提供了 窗口机会,经营管理要更加强调合理平衡业务发展与各项新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不断 提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机构层面,当前的政策调整对金融业务发展形成一定 利好,但金融机构依然处于大浪淘沙时期,不进则退,不变则汰,商业银行既要顺应发 展大势、用好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优势,也要善于筛选交易对手,防 范交叉传染风险。 二、报告期内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67,116.57亿元,较期初增长4.59%;其中贷款较期 初增长20.7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期初降低17.22%,各类投资净额较期初降低7.31%, 详见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的“资产负债表分析”部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成为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善于创新、爱拼会赢的优良 基因,持续展现业务特色和专业优势,坚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员工队伍专业 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夯实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完善治理架构推进规范化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市场化运行机制, 不断完善公司治理,通过规范化运行和科学化管理提升内部运营效率,现已形成精细管 理、高效专业的规范化公司架构体系。在发挥总分支行体制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客户 为中心,推动经营管理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建立起矩阵式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发展要 求,建立起客户部门和产品部门相对分离,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对分离的管理架构, 同时完善业务流程和配套机制,通过不断的变革和自我扬弃,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 以业务创新驱动打造服务品牌。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强化科 技赋能,锐意创新,在多个细分业务领域打造新产品、新业务,开辟属于自已的“蓝海”, 形成鲜明的经营特色。以业务创新打造兴业品牌,已构建起具有良好认知度的产品和服
17 落后产业不断退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仍在持续,行业研究、 策略应对应当继续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必要前置程序。在企业层面,宏观政策虽适 度放松,但企业的再融资风险依然在较高水平,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尤其需要警惕,合规 底线必须坚守。在金融市场层面,市场短端利率已快速回落,预计下一阶段流动性仍保 持较为宽裕局面,市场中长端利率有回落空间,为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业务发展提供了 窗口机会,经营管理要更加强调合理平衡业务发展与各项新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不断 提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机构层面,当前的政策调整对金融业务发展形成一定 利好,但金融机构依然处于大浪淘沙时期,不进则退,不变则汰,商业银行既要顺应发 展大势、用好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优势,也要善于筛选交易对手,防 范交叉传染风险。 二、报告期内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67,116.57 亿元,较期初增长 4.59%;其中贷款较期 初增长 20.7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期初降低 17.22%,各类投资净额较期初降低 7.31%, 详见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的“资产负债表分析”部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成为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善于创新、爱拼会赢的优良 基因,持续展现业务特色和专业优势,坚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员工队伍专业 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夯实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完善治理架构推进规范化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市场化运行机制, 不断完善公司治理,通过规范化运行和科学化管理提升内部运营效率,现已形成精细管 理、高效专业的规范化公司架构体系。在发挥总分支行体制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客户 为中心,推动经营管理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建立起矩阵式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发展要 求,建立起客户部门和产品部门相对分离,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对分离的管理架构, 同时完善业务流程和配套机制,通过不断的变革和自我扬弃,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 以业务创新驱动打造服务品牌。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强化科 技赋能,锐意创新,在多个细分业务领域打造新产品、新业务,开辟属于自已的“蓝海”, 形成鲜明的经营特色。以业务创新打造兴业品牌,已构建起具有良好认知度的产品和服
务品牌体系,“自然人生”、“安愉人生”、“寰宇人生”“兴E付”、“兴车融”、“兴闪贷” 兴业管家”、“绿色金融”、“银银平台”、“钱大掌柜”、“直销银行”等一批产品和服务 品牌在国内金融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以优化战略体系推动转型发展。公司坚持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轻资本、轻资产 髙效率为方向,不断优化战略体系,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抓住 “商行+投行”两个抓手,在做好间接融资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公司直接融资服务的特 色与优势:加快推进“三型银行”建设,增强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银行三项基础能 力;加强“四个重点”建设,重点分行贡献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布局有所优化,重点客 户规模稳步扩大,重点产品优势巩固扩大, 以集团一体化建设打开发展空间。公司坚持走多市场、综合化发展道路,从银行 业务延伸和跨业经营两个维度,稳步推进综合化、集团化进程,建设以银行为主体、跨 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已从单一银行演进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 期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硏究咨询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 司统筹运用集团各类牌照和平台资源,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和完善集团运作 管理模式,增强集团内部合力。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协同联动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客户互荐、通道共享、产品交叉销售、集团核心业务群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 集团整体竞争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业务综合收益不断提升 以科技引领推动数字化转型。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行”的治行方略,紧密围绕 集团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致力打造“安全银行、流程 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重点布局大数据、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开放接口、 人工智能、用户体验、区块链、云服务和信息安全八大技术领域。2018年,公司进一 步优化信息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活力,成立数字卓越中心,引入敏捷模式、数 字化设计、客户旅程等新理念和新方法,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进一步驱动业务敏捷创 新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发展软实力。公司始终坚持理性、创新、人本、共享的核 心价值观,培育形成了简单和谐高效的企业文化,并且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化为务实、 进取的经营风格,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地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18 务品牌体系,“自然人生”、“安愉人生”、“寰宇人生”、“兴 E 付”、“兴车融”、“兴闪贷”、 “兴业管家”、“绿色金融”、“银银平台”、“钱大掌柜”、“直销银行”等一批产品和服务 品牌在国内金融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以优化战略体系推动转型发展。公司坚持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轻资本、轻资产、 高效率为方向,不断优化战略体系,推动业务转型发展,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抓住 “商行+投行”两个抓手,在做好间接融资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公司直接融资服务的特 色与优势;加快推进“三型银行”建设,增强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银行三项基础能 力;加强“四个重点”建设,重点分行贡献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布局有所优化,重点客 户规模稳步扩大,重点产品优势巩固扩大。 以集团一体化建设打开发展空间。公司坚持走多市场、综合化发展道路,从银行 业务延伸和跨业经营两个维度,稳步推进综合化、集团化进程,建设以银行为主体、跨 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已从单一银行演进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 期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研究咨询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 司统筹运用集团各类牌照和平台资源,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和完善集团运作 管理模式,增强集团内部合力。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协同联动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客户互荐、通道共享、产品交叉销售、集团核心业务群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 集团整体竞争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业务综合收益不断提升。 以科技引领推动数字化转型。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行”的治行方略,紧密围绕 集团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致力打造“安全银行、流程 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重点布局大数据、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开放接口、 人工智能、用户体验、区块链、云服务和信息安全八大技术领域。2018 年,公司进一 步优化信息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活力,成立数字卓越中心,引入敏捷模式、数 字化设计、客户旅程等新理念和新方法,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进一步驱动业务敏捷创 新。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发展软实力。公司始终坚持理性、创新、人本、共享的核 心价值观,培育形成了简单和谐高效的企业文化,并且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化为务实、 进取的经营风格,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地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概述 1、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稳中求进的基调,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监管要求,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有效推进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业务保持良好 发展,经营业绩和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1)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67,116.57亿元,较期初 增长4.59%;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035.12亿元,较期初增长7.02%;本外币各项贷 款余额29,340.82亿元,较期初增长20.71% (2)盈利能力保持较好水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82.87亿元,同比增长 13.08%,其中,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9.78亿元,同比增长10.94%。全年实现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6.20亿元,同比增长5.98%。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 收益率14.27%,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0.93%,同比提高0.01个百分 (3)资产质量总体可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461.40亿元,较期初 增加74.86亿元;不良贷款率1.57%,较期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共计提 拨备464.04亿元,同比增长30.69%;期末拨贷比为3.26%,拨备覆盖率为207.28% 2、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的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2.87亿元,营业利润679.14亿元 (1)公司根据重要性和可比性原则,将地区分部划分为总行(包括总行本部及总 行经营性机构)、福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东北部及其他、西部、中部 共计十个分部。各地区分部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列示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分部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较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较上年 增减(‰) 增减(%) 总行 62,453 35,915 8.11 福建 19,892 13.26 8,201 23.06 北京 4,243 上海 6,3 (18.37) (36.61) 广东 9,943 (0.16) 4,069 (25.57
19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概述 1、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稳中求进的基调,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监管要求,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有效推进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业务保持良好 发展,经营业绩和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1)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67,116.57 亿元,较期初 增长 4.59%;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33,035.12 亿元,较期初增长 7.02%;本外币各项贷 款余额 29,340.82 亿元,较期初增长 20.71%。 (2)盈利能力保持较好水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582.87 亿元,同比增长 13.08%,其中,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429.78 亿元,同比增长 10.94%。全年实现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06.20 亿元,同比增长 5.98%。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 收益率 14.27%,同比下降 1.08 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 0.93%,同比提高 0.01 个百分 点。 (3)资产质量总体可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 461.40 亿元,较期初 增加 74.86 亿元;不良贷款率 1.57%,较期初下降 0.02 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共计提 拨备 464.04 亿元,同比增长 30.69%;期末拨贷比为 3.26%,拨备覆盖率为 207.28%。 2、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的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82.87 亿元,营业利润 679.14 亿元。 (1)公司根据重要性和可比性原则,将地区分部划分为总行(包括总行本部及总 行经营性机构)、福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东北部及其他、西部、中部, 共计十个分部。各地区分部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列示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分 部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较上年 增减(%)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较上年 增减(%) 总行 62,453 22.69 35,915 8.11 福建 19,892 13.26 8,201 23.06 北京 7,089 (3.67) 4,243 (27.89) 上海 6,340 (18.37) 3,714 (36.61) 广东 9,943 (0.16) 4,069 (25.57)
分部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较上年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较上年 增减G%) 增减(%) 浙江 3,825 659上年同期为负 江苏 5,988 74.17 2,768 2,062.50 东北部及其他 14,243 (0.14) (1,856) (153.21) 西部 14,486 4,829 上年同期为负 14,028 5,372 (3.26) 合计 158,287 (2)业务收入中各项目的数额、占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金额 占业务总收入比重9)较上年同期数增减9) 贷款利息收入 124,819 37.01 19.15 拆借利息收入 2,707 0.80 102.47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 6,545 1.94 (3.93)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 构利息收入 2,949 0.87 48.12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 2,824 (1.91)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 150,263 44.55 12.9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7,062 11.98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 5,717 4.48 其他收入 (5,594) (1.65) (161.50) 合计 337,292 3、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幅度及其说明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18年12月3日2017年12月3日/数上年末增 减(%) 简要说明 合理控制资产增速,优化 总资产 6,711,657 6,416,842 459资产结构,各项资产业务 平稳发展 总负债 6,239,073 5,994,090 优化负债结构,各项负债 业务平稳发展 归属于母公司股 465,953 东的股东权益 416,895 11.77当年净利润转入
20 分 部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较上年 增减(%)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较上年 增减(%) 浙江 3,825 77.66 659 上年同期为负 江苏 5,988 74.17 2,768 2,062.50 东北部及其他 14,243 (0.14) (1,856) (153.21) 西部 14,486 27.00 4,829 上年同期为负 中部 14,028 (7.49) 5,372 (3.26) 合计 158,287 13.08 67,914 4.78 (2)业务收入中各项目的数额、占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 目 金 额 占业务总收入比重(%) 较上年同期数增减(%) 贷款利息收入 124,819 37.01 19.15 拆借利息收入 2,707 0.80 102.47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 6,545 1.94 (3.93)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 构利息收入 2,949 0.87 48.12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 2,824 0.84 (1.91)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 150,263 44.55 12.9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47,062 13.95 11.98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 5,717 1.69 4.48 其他收入 (5,594) (1.65) (161.50) 合计 337,292 100 9.70 3、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幅度及其说明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 目 2018 年 12 月 31 日 2017 年 12 月 31 日 较上年末增 减(%) 简要说明 总资产 6,711,657 6,416,842 4.59 合理控制资产增速,优化 资产结构,各项资产业务 平稳发展 总负债 6,239,073 5,994,090 4.09 优化负债结构,各项负债 业务平稳发展 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股东权益 465,953 416,895 11.77 当年净利润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