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十中学 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赤壁赋》)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制芰荷以为衣 。(屈原《离骚》) (6)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也。(《师说》)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 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 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 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 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 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 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 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 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 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 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j①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 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厦门双十中学 2011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 3 ) 纵 一 苇 之 所 如 , 凌 万 顷 之 茫 然 。 浩 浩 乎 如 冯 虚 御 风 , 而 不 知 其 所 止; , 。(《赤壁赋》)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 5 ) ___________________ , 池 鱼 思 故 渊 。(《 归 园 田 居 》) 制 芰 荷 以 为 衣 兮, 。(屈原《离 骚》) (6)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也。(《师说》)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 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 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 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 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 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 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 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 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 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 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 [注]①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 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濮阳令归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辞:言辞 C.故不造也造:拜访 D.征,皆不就就:任职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分) (2)劭鄙其人而不肯对。(3分) (3)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3分) (三)课内文言基础,完成5~7题。(9分) 5.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师焉,或不焉 ②箕踞以骂曰 ③群臣怪之 ④沛公欲王关中 ⑤素善留侯张良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⑧齐彭殇为妄作 ⑨秦地可尽王也 ⑩吾从而师之 ①D会盟而谋弱秦 0D序八州而朝同列 A.①④⑩②⑨③⑤⑦⑥⑧DD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⑩/02 C.①⑩D/②④⑥⑨/③⑧⑤⑦D D.①④⑨/②/③⑥⑧⑩/⑤⑦DD 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C.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渺渺兮予怀 D.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下列句中解释全对的一组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使动用法,使…成为粪土) ②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指“我”,谦称)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与今天所说的山东省范围不同) ④何厌之有(讨厌,厌恶) ⑤将军战河北(黄河) ⑥数罟不入洿池(密) ⑦披帷西向立(掀开帐幕) 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⑨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下来)
A.去濮阳令归 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 辞:言辞 C.故不造也 造:拜访 D.征,皆不就 就:任职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 分) (2)劭鄙其人而不肯对。(3 分) (3)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3 分) (三)课内文言基础,完成 5~7 题。(9 分) 5.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师.焉,或不焉 ②箕.踞以骂曰 ③群臣怪.之 ④沛公欲王.关中 ⑤素善.留侯张良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⑧齐.彭殇为妄作 ⑨秦地可尽王.也 ⑩吾从而师.之 ⑾会盟而谋弱.秦 ⑿序八州而朝.同列 A.①④⑩/②⑨/③⑤⑦/⑥⑧/⑾⑿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⑾/⑩/⑿ C.①⑩⑾/②④⑥⑨/③⑧/⑤⑦/⑿ D.①④⑨/②/③⑥⑧⑩/⑤⑦/⑾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C.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渺渺兮予怀 D.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下列句中解释全对的一组 ( )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使动用法,使……成为粪土) ②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指“我”,谦称)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与今天所说的山东省范围不同) ④何厌.之有(讨厌,厌恶) ⑤将军战河.北(黄河) ⑥数.罟不入洿池(密) ⑦披帷..西向立(掀开帐幕) 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⑨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下来)
A.②③⑤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⑧⑨ C.①④⑤⑥⑦⑩ D.②③⑤⑦⑨⑩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橫云破。 路尽河回干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岀《楚辞招魂》ˆ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 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答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9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孟子日:“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土矣。 曰:“敢问其次。”日:“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 行必果,磴砼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把义放在最高标准,孔子在与子贡的谈话中把品德修养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标 准 B.孔子和孟子都一致谈到了作为“士”的行为准则:言是不需要信,行也是不需要果 C.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实孔子也认为 “信”是“士”的重要标准 D.孟子还说过:“君子不亮(通“谅”,即信),恶乎执?”即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 操守?所以孟子并不认为君子不需要讲信用。 (2)不少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A.②③⑤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⑧⑨ C.①④⑤⑥⑦⑩ D.②③⑤⑦⑨⑩ (四)古代诗歌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 分) 蝶恋花 暮春 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 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 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 分) 答: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9 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日:“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 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论语·子路》)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孟子把义放在最高标准,孔子在与子贡的谈话中把品德修养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标 准。 B.孔子和孟子都一致谈到了作为“士”的行为准则:言是不需要信,行也是不需要果。 C.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实孔子也认为 “信”是“士”的重要标准。 D.孟子还说过:“君子不亮(通“谅”,即信),恶乎执?”即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 操守?所以孟子并不认为君子不需要讲信用。 (2)不少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3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 A.董卓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 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术嫌他地位低微,喝令 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刘备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 侯惊讶不已 B.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新野。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 时时劝刘表要防备。刘表一直非常喜欢前妻的儿子刘琦,可是在家中,后妻蔡氏的 权力一直很大,而且蔡家还有一些亲戚在刘表军中担任重要的职务 C.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 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封存汉献帝和曹操所赐的财物,挂官印于府第,不辞而 别,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 D.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又装作不知,故意互相激怒对 方。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中间,互相说解。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曲 解其意,说曹操乃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E.奇人左慈,深谙奇门遁甲之术。曹操见之,左慈怒斥曹操的奷行。曹操大怒,拘禁 左慈。左慈使用遁甲之术,戏弄曹操。曹操杀之,虽死又生,演武厅幻化出无数“左 慈”’,提头来打曹操。曹操惊倒于地,头脑疼痛不已,只好请华佗来医治。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吴荪甫初见屠维岳时并没有马上认可他是因为听说屠维岳是已故老太赏识的“人 才”,但最终是因为屠维岳的镇静自然让他刮目相看。《子夜 B.《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公臂中毒箭,不得痊愈,华佗前来医治。关羽一边饮酒, 边读兵书,华佗割臂刮毒,众人皆掩面失色,而关羽全无痛苦之色。 C.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欧 也妮·葛朗台》) D.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斗法,在紧要关头,杜竹斋趁吴荪甫低价抛空就扒进, 使公债上涨。失利受挫的吴荪甫原想开枪自杀,最终还是放弃了,他通知工厂停工, 让妻子叫人收拾行李,打算离开上海。(《子夜》) E.欧也妮因为堂弟背叛了爱情而心灰意冷,嫁给德·篷风做名义夫妻。德·篷风所长 先后升任庭长、院长,可是野心勃勃的他当选为索漠议员八天后就死了,德·篷风 太太成为地方上富有的寡妇。(《欧也妮·葛朗台》) 12.简答题(任选一题,字数100左右)(5分)(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1)马腾被杀之后,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报仇,大败曹军,请问曹操是如 何逃离险境的。(《三国演义》) (2)简述葛朗台吝啬的细节
(二)文学名著阅读(13 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 分) ( ) A.董卓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 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术嫌他地位低微,喝令 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刘备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 侯惊讶不已。 B.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新野。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 时时劝刘表要防备。刘表一直非常喜欢前妻的儿子刘琦,可是在家中,后妻蔡氏的 权力一直很大,而且蔡家还有一些亲戚在刘表军中担任重要的职务。 C.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 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封存汉献帝和曹操所赐的财物,挂官印于府第,不辞而 别,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 D.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又装作不知,故意互相激怒对 方。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中间,互相说解。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曲 解其意,说曹操乃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E.奇人左慈,深谙奇门遁甲之术。曹操见之,左慈怒斥曹操的奸行。曹操大怒,拘禁 左慈。左慈使用遁甲之术,戏弄曹操。曹操杀之,虽死又生,演武厅幻化出无数“左 慈”,提头来打曹操。曹操惊倒于地,头脑疼痛不已,只好请华佗来医治。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 分) ( ) A.吴荪甫初见屠维岳时并没有马上认可他是因为听说屠维岳是已故老太赏识的“人 才”,但最终是因为屠维岳的镇静自然让他刮目相看。《子夜》 B.《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公臂中毒箭,不得痊愈,华佗前来医治。关羽一边饮酒, 一边读兵书,华佗割臂刮毒,众人皆掩面失色,而关羽全无痛苦之色。 C.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欧 也妮·葛朗台》) D.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斗法,在紧要关头,杜竹斋趁吴荪甫低价抛空就扒进, 使公债上涨。失利受挫的吴荪甫原想开枪自杀,最终还是放弃了,他通知工厂停工, 让妻子叫人收拾行李,打算离开上海。(《子夜》) E.欧也妮因为堂弟背叛了爱情而心灰意冷,嫁给德·篷风做名义夫妻。德·篷风所长 先后升任庭长、院长,可是野心勃勃的他当选为索漠议员八天后就死了,德·篷风 太太成为地方上富有的寡妇。(《欧也妮·葛朗台》) 12.简答题(任选一题,字数 100 左右)(5 分)(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1)马腾被杀之后,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报仇,大败曹军,请问曹操是如 何逃离险境的。(《三国演义》) (2)简述葛朗台吝啬的细节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 砚铭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 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一一大砚, 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 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 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 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 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 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 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种文学创作体裁 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 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 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 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 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 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9 分) 砚 铭 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 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 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 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 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 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 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 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 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 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 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 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 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 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 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