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诗坂中学2008-200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穿、 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达到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而 人们对国家设施、法律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吃、穿、住、行属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B.政治、科学、艺术、宗教属于上层建筑 C.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即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2、“过去那样”指的是()(3分) A、用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掩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B、物质决定意识 C、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 D、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 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 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 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 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 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 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方食方:正B终再拜而辞曰再拜:拜两次 C进取于君进:前进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a B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1 厦门市诗坂中学 2008-2009 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共 150 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穿、 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达到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而 人们对国家设施、法律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下列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吃、穿、住、行属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B.政治、科学、艺术、宗教属于上层建筑 C.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即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2、“过去那样”指的是( )(3 分) A、用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掩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B、物质决定意识 C、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 D、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晏 子 辞 千 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 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 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 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 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 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 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晏子方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 进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 a B 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①寡人不知 ②孰谓汝多知乎 D①忠臣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5.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6.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者反,言之公一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一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请以奉宾客一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愚人千虑,必有一得一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第Ⅱ卷(共132分) 三、(38分) 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8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子谓子路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丛。”《子路》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分) 译 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3分)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子的治国理想。(2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 特点。(2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3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2)一年一度秋风劲, 胜似春光 (3)青鸟不传云外信, 《浣溪纱》 (4)风萧萧兮易水寒, (5)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真的猛士
2 C ①寡人不知 ②孰谓汝多知乎 D ①忠臣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5.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6.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第Ⅱ卷(共 132 分) 三、(38 分) 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8 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子谓子路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 分) 译: 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3 分) 译: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子的治国理想。(2 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6 分) 墨 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 、 特点。(2 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 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3 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2)一年一度秋风劲, 。胜似春光, 。 (3)青鸟不传云外信, 。《浣溪纱》 (4)风萧萧兮易水寒, 。 (5)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真的猛士, ,
(⑦)沉默呵,沉默呵!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是春秋末鲁国左丘明作,是先秦历史散文的 第一座高峰。 B.《战国策》又称国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活动,记事写人十分生动, 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道理,富有鼓动性。 C.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言简意赅,富哲理,多警句;《孟子》雄辩,明白流 畅,激情荡漾,气势磅薄;《庄子》汪洋恣肆,想象奇特,精微玄妙,句式灵活 多变;《荀子》论证缜密,条理清晰,托譬设喻,务求义尽。 D.《论语》、《孟子》都是儒家经典,属儒家“五经”。《论语》为语录体,是孔 丘所著;《孟子》为孟子的弟子所编辑 E.《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作者采用纪实的方法,相当于自传本, 写自己的成长史 10.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在孔子的言论中,朋友分为几种,标准是什么,请根据下文分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孔子《论语》) (2)请你谈谈下面画横线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当大卫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母亲只能掩面而泣,不敢来解救他。只有他的 忠心耿耿的中年女仆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 的宝贝,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我好像心头挖掉了一块 肉,她就补在那块地方,我的心又长好了,把她包在甲而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第()题答: 11.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适当调 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的下联写在后 面横线上。(2分)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 (扬州二十四桥联) 四、(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墮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2.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4分) 陪:
3 (7)沉默呵,沉默呵! , 。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4 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是春秋末鲁国左丘明作,是先秦历史散文的 第一座高峰。 B.《战国策》又称国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活动,记事写人十分生动, 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道理,富有鼓动性。 C.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言简意赅,富哲理,多警句;《孟子》雄辩,明白流 畅,激情荡漾,气势磅薄;《庄子》汪洋恣肆,想象奇特,精微玄妙,句式灵活 多变;《荀子》论证缜密,条理清晰,托譬设喻,务求义尽。 D. 《论语》、《孟子》都是儒家经典,属儒家“五经”。《论语》为语录体,是孔 丘所著;《孟子》为孟子的弟子所编辑。 E.《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作者采用纪实的方法,相当于自传本, 写自己的成长史。 10.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在孔子的言论中,朋友分为几种,标准是什么,请根据下文分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孔子《论语》) (2)请你谈谈下面画横线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当大卫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母亲只能掩面而泣,不敢来解救他。只有他的 忠心耿耿的中年女仆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 的宝贝,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我好像心头挖掉了一块 肉,她就补在那块地方,我的心又长好了,把她包在里面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第( )题 答: 11.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适当调 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的下联写在后 面横线上。(2 分)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 (扬州二十四桥联) 四、(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2.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4 分) 既: 。 陪:
行李 肆 13.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2分)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既东封郑 14.下面译句有误的一句是( )(2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句:如果灭亡了郑国而对您有利,那就拿亡郑之事来麻烦您了 B夫晋,何厌之有? 译句: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句:如果不使秦国侵损,那要到哪里获取土地呢?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句: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15.从文中看,烛之武见秦伯的一番话很有策略,先用“越国以鄙远”说明亡 郑的结果是 再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说 明 然后又从秦晋联盟说起,用晋 的“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 最后又用 “夫晋,何厌之有?”引出 这番话的 结果便是“秦伯说,与郑人盟。”(可用自己的话或用原文回答)(4分) 五、(22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 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 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A我还不料,B不信竟 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C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D何至于无端在府 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 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16、刘和珍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2分) 7、横线上面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2分) B. D 1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和“沉默啊,沉默啊!” 分别属于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4 行李: 。 肆: 。 13.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2 分)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既东封郑 14.下面译句有误的一句是( )(2 分)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句:如果灭亡了郑国而对您有利,那就拿亡郑之事来麻烦您了。 B 夫晋,何厌之有? 译句: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句:如果不使秦国侵损,那要到哪里获取土地呢?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句: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15.从文中看,烛之武见秦伯的一番话很有策略,先用“越国以鄙远”说明亡 郑的结果是 ,再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说 明 。然后又从秦晋联盟说起,用晋 的“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 ,最后又用 “夫晋,何厌之有?”引出 。这番话的 结果便是“秦伯说,与郑人盟。”(可用自己的话或用原文回答)(4 分) 五、(22 分) (一)课内阅读(10 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 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 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A 我还不料,B 不信竟 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C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D 何至于无端在府 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 的。而且 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16、刘和珍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2 分) 17、横线上面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2 分)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 1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和“沉默啊,沉默啊!” 分别属于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19、“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作者认为“缘由”是什么? 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 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缘由”就是反动文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 C.“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拿起屠刀,残酷镇压,人们不敢反抗了 D.“缘由”就是人们保持沉默,并在沉默中趋于灭亡,没有反抗的力量了。 (二)梦碎雅典(12分) 杨明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百米冠军的实力己达17年之久,运气 却从来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 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一场噩梦 奧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届世界锦标赛,但 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的付出比奥蒂更多,没 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短跑选手能在37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 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遭遇到比奥蒂更多的莫明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 世界冠军托伦斯的缺席,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 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和欢 呼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 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奧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 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只有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 验最丰富的奥蒂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飞身领先,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 孤独的奥蒂一人奔跑在赛场上,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此时,全场再 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奥蒂转身在跑道上慢慢地一步、一步 地走着 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奧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 线,成绩虽然都是10秒82,但金牌却被莫明其妙地判给了对方。站在银牌领奖 台上的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1996年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上,历史居然惊人地类似,奧蒂又是在同样的 情况下输给了德弗斯 去年底,疲惫的奥蒂终于决定退役,捧着20多枚在世界大赛上夺得的银牌 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奥蒂宣布自己将转做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田径 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送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奧蒂沉重地走着,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艰辛。那条百米跑道浓缩了她20 多年的运动生涯,全场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奧蒂没有发脾气,没有沮丧,她的脸上现出坚毅的表情
5 19、“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作者认为“缘由”是什么? 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 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缘由”就是反动文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 C.“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拿起屠刀,残酷镇压,人们不敢反抗了。 D.“缘由”就是人们保持沉默,并在沉默中趋于灭亡,没有反抗的力量了。 (二)梦碎雅典(12 分)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 37 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 17 年之久,运气 却从来没有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 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 20 多枚世界大赛银牌和铜牌,参加过 5 届世界锦标赛,但 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的付出比奥蒂更多,没 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短跑选手能在 37 岁的“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 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遭遇到比奥蒂更多的莫明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 10 秒 96 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 世界冠军托伦斯的缺席,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 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和欢 呼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 就像剑手要毕其全部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 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只有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 验最丰富的奥蒂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飞身领先,她像旋风般地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 孤独的奥蒂一人奔跑在赛场上,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 80 米! 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此时,全场再 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奥蒂转身在跑道上慢慢地一步、一步 地走着…… 人们想起在 1993 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 线,成绩虽然都是 10 秒 82,但金牌却被莫明其妙地判给了对方。站在银牌领奖 台上的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 1996 年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上,历史居然惊人地类似,奥蒂又是在同样的 情况下输给了德弗斯。 去年底,疲惫的奥蒂终于决定退役,捧着 20 多枚在世界大赛上夺得的银牌 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奥蒂宣布自己将转做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田径 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送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奥蒂沉重地走着,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艰辛。那条百米跑道浓缩了她 20 多年的运动生涯,全场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发脾气,没有沮丧,她的脸上现出坚毅的表情